皈依三寶,你是三寶弟子,三寶是「佛、法、僧」。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這個觀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個法師,你就錯了,這個觀念有很大的過失。
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係,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
「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釋迦牟尼佛真實的教誨。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沒有接受佛教導的時候,我們都是迷而不覺,從迷回過頭來,要覺悟。
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皈依僧,僧是「清淨、一塵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自性淨。其實學了佛,我們也沒有真的回頭!為什麼這麼說法?因為我們心還是被汙染,妄想是汙染、分別是汙染、執著是汙染,貪嗔痴是最嚴重的汙染,叫三毒!
所以,你了解事實真相了,你就會統統放下,不再染著了,恢復到身心清淨,你才曉得從一切汙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皈是回頭,從妄想、分別、起心、動念、執著裡回頭。依是依靠,依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這是「皈依法」;「淨而不染」,這叫「皈依僧」。這是自性三寶。
所以,學佛的人,從今往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離開這個標準,不離開這個原則,那你就是佛的學生,佛就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真正得「三皈戒」了。
我當年發心出家,出家兩年才受戒,受了戒,就到臺中去拜謝老師。我還沒有進門,李炳南老師看到我,就用手指著我說:「你要信佛。」 說了好幾次。
我那時學佛九年,講經兩年,也出家受了戒,怎麼不信佛?他叫我坐下,為我解釋信佛不容易。何謂「信佛」?依教奉行者,謂之信佛。佛在經上講的,你沒有做到,你就是不信佛,那還會有什麼成就?
我們以為是佛弟子,佛菩薩不承認,護法神不承認。
為什麼呢?佛弟子要修戒、定、慧,你「戒、定、慧」三個字統統沒有,你是冒牌的,你不是真的。真修戒定慧,他是個在家人,沒有受過五戒,也沒有受過三皈,佛菩薩也承認他是佛弟子,護法神承認他是佛弟子,他是真正修行人。
所以諸位一定要明了,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最初學佛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如是教我,重實質不重形式,跟我談到戒律問題,戒是你能夠做到一條,這一條你就受了,不必在形式上受,佛菩薩承認你,護法龍天善神承認你,你真受了,你做到兩條你就受了兩條戒,絕對不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