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皈依?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2020-12-17 玄奘大師

皈依三寶是成為佛弟子之門。皈依,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和認識。首先,參加由法師所主持的皈依儀式,儀式之後很多寺院還會發給一個皈依證。這是形式上的皈依。

之後,還必須完成觀念上的皈依,情感上的皈依,建立歸屬感,使自己的生命有所依託,提高個體的安全感和生存的幸福指數。至此,宗教意義上的皈依就算完成了。

然而,作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要將成就佛道作為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還要實現觀念的進一步轉化,要從對三寶的依賴中走向學習佛法修行成就的道路。確定自己從此要向佛陀學習,發菩提心,徹悟生命及宇宙萬法本性,把握生命及萬法規律,最終修行成就佛道。這就要深入經藏,並積極尋找大善知識,以使自己儘快領悟佛道。

這個時候的關鍵是要領悟佛陀正法的真實義理,切不可以有法門的限制,要知道法門只是路徑,法門不是結果,不可執著。有個別人落到某個法門之後就開始執著自己所鍾愛的法門,見到有人修別的法及法門就心生不爽,自贊毀他。這你就不再是佛弟子了,成了這個法門的鬥士,以狹隘之心為法門利益最大化與其它法門作對,甚至不惜以個別法門取代佛陀正法,這是極其可怕的事,是滅佛的行為。所以,我們無論在哪個法門修學,都不可以執著地卡死在某一個法門上,而是要向徹悟和成就佛法大道的方向不斷前行,努力把佛陀正法搞懂弄通,以實現儘快成就佛道的目的。其實每一個大成就者都是能夠超越法門限制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經常看看自己心靈是否還在束縛之中,放下了多少,解脫了多少,得自在了嗎?我們的菩提心發起來了嗎?我們的大悲心發起來了嗎?究竟大道真的領悟了嗎?

所以,皈依是從形式的皈依到心靈的皈依,直到證得菩提果的過程。

從皈依的對境上來分,又可以分為外皈依和內皈依。外皈依是指皈依外三寶,即外在的佛寶,外在的法寶,外在的僧寶。外在的佛寶如本師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等等十方諸佛;外在的法寶就是指佛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外在的僧寶是指一切走在自己前面的有所修證的修行人,比如諸大菩薩,以及三個比丘以上的僧團等等。而內皈依是要皈依於自己的內三寶,就是皈依於自己的佛性,皈依於自己的成就之道,皈依於自己的清淨心。從皈依外三寶到皈依內三寶,是個飛躍,這也是成就佛道的必須經歷的過程。

總之,只要我們的心靈與佛陀還有差距,我們的皈依就沒有結束。

相關焦點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 依 三 寶的原因皈 依與不皈 依的區別關於皈 依的基礎問答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皈依三寶」就是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  學誠法師解釋皈依的意思  皈依的意思是皈投依靠,皈投依靠什麼呢?依靠三寶,皈投三寶。比如說我們社會上面發生的一些自然的災害,比如說颱風把房子颳倒,比如說地震把房子震倒了,比如說火災把自己的房子燒沒了。家裡沒有房子住,沒有東西吃,沒有錢花了。那怎麼辦呢?要去投親,要去靠友。要去皈投,要去尋找依靠,要去尋找皈依,尋找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和庇護。
  •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
  •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是有了依靠的意思,皈依三寶就是用三寶做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靠。皈依以後,可以不墮惡趣,有經點說;皈依佛以後,可以不墮地獄,皈依法,可以不墮畜生,皈依僧,可以不墮惡鬼。皈依三寶以後,就此就可以在餓鬼道除名,從此天人有份。皈依三寶以後可以莊嚴自己的人格,皈依三寶以後,信仰可以得到層次提升,就好像人穿上了華麗的服裝,人格就從此莊嚴起來了。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 皈依是什麼意思?
    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或者說是發願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  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做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糾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的正確動機,或者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
  • 皈依三寶有什麼用?
    皈依,是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註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那麼皈依三寶中的三寶指的是哪三寶?
  • 佛教:什麼是三皈依?什麼是三寶?
    信佛、學佛、皈依佛門的人,首先要受持「三皈依」,何為「三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歸」就是回歸,「依」就是依靠。我們法界有情眾生往往迷惑顛倒、執著妄想,而皈依佛門就是讓自己回歸清淨自性,住真實慧,明心見性。
  • 淨空法師:皈依三寶,但是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
    而實際上講應當說三寶,佛、法、僧三寶,三寶裡面才有常樂我淨。離開三寶,常樂我淨求不到。三寶,大家知道佛、法、僧,但是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皈依三寶,他是不是真的皈依?沒有皈依,做了那一個儀式,那個儀式是空的、是假的,是形式沒有實質他不明三寶、不解三寶,所以他也不得三寶。
  • 皈依三寶有什麼禁忌嗎
    皈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皈依三寶猶如上學讀書前必須先註冊,亦如當選總統後,就職前必先就職宣示;同樣的理由,要做個正信佛門弟子,必須先受三皈依的儀式,在儀式方面,其意義是沒什麼兩樣。
  • 什麼是皈依?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皈依三寶」就是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佛寶,指徹悟諸法實相,而能教導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諸佛。法寶,指諸佛為教導眾生,使其脫離苦海而宣說的教法。僧寶,指修學佛法的清淨和合的教團。
  • 淨空法師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三寶,你是三寶弟子,三寶是「佛、法、僧」。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這個觀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個法師,你就錯了,這個觀念有很大的過失。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係,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釋迦牟尼佛真實的教誨。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 學佛要皈依,皈依三寶的利益有多大,充滿不可思議!
    而我們當下皈依三寶,也就是拜入「聖者」門下,成為諸多三寶弟子中的一員。二、能夠「不墮地獄、不墮畜生、不墮餓鬼」,避免墮入三惡道。經雲;「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三寶,能夠避免我們墮入三惡道,並有機會能夠使我們得生人天。
  • 佛教:如何皈依?皈依又有哪些好處?
    我們都知道想要成為一名正式的佛弟子,最重要的就是進行皈依了!皈依就好像是入學通知一樣,我們皈依了,也就算是正式的」入學「了,皈依證也就好像是我們的」學生證「一樣!可是你知道如何去皈依嗎?皈依又有哪些好處嗎?
  • 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
    問: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答:皈依佛、法、僧三寶是正式成為佛門弟子,學習佛法的第一步。皈依三寶可以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如《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云:「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皈依三寶還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礎,如《佛說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云:「十方三世如來至尊等正覺,皆由三歸五戒得之。」皈依三寶的好處無量無邊,若要細說,歷無量劫,亦難說盡。今簡略總結八點如下:一、入佛子數皈依三寶後便正式成為佛陀弟子。
  • 皈依三寶功德無量,為何世人卻沒勇氣?
    很多人知道學佛好,但是一提到皈依三寶,就嚇得直退後,這往往與人們對三寶錯誤的認識和錯覺有很大關係,通常有以下三種因素。第一,認為皈依三寶後,就必須戒葷吃素。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認為皈依三寶,必須去吃素,就算不完全吃素,也只能吃鍋邊菜,其實這是大錯特錯。首先皈依三寶,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家居士,一種是出家修行。皈依後的在家居士行為上是不會有任何限制的,和正常人一樣,除非受了菩薩戒以後,那就有戒律了,明文規定不準吃肉。出家修行者,那就不一樣了,他要受五戒,有著嚴格的清規戒律,必須嚴格遵守。
  • 佛教「三皈依」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佛法僧」?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三皈」就像我們在臺灣,那個時候從臺北到高雄坐火車,這「三皈」是什麼?就是火車票,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而且時時保留著,路上要查票,不能丟掉,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
  • 這些明星大腕都是佛教徒,皈依三寶的功德竟然那麼大!
    04明星們皈依佛門的原因對於不同的人生經歷,他(她)們皈依佛門的理由和認識卻不盡相同。請看下面這些明星們皈依佛門的原因和認識吧,也許從中我們能悟到些什麼?李連杰——皈依佛門多年,深信人生只不過是輪迴的過程,沒有任何事放不下。
  • 佛教: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何好處?
    佛言:「親近三寶,得無上智,獲無上果。」皈依意指「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稱之為佛教徒。」皈依亦可寫成「歸依」,其皈與「歸」的意義讀音相同。皈依三寶,親近三寶,是每一個學佛之人所行持的首要條件。皈依乃是皈依三寶,並不是「皈依一寶、皈依二寶。」三寶分為「佛寶、法寶、僧寶。」其皈依三寶,是讓信徒以三寶為榜樣。佛有大悲大智大願大力,佛是覺悟的意思。皈依佛寶,其能讓我們由迷轉覺,一生不在忙忙碌碌,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皈依法寶,法寶意指經律論三藏,學習諸經典,得智慧,行正道、懂因果、懂教理、由邪轉正。
  • 《大乘起信論》講解二:皈依一體三寶即皈依當下一念心的無上清淨
    「無邊德藏僧」,皈依真正的三寶,既皈依外在的表現為語言文字的,表現為僧相的,表現為佛相的這些三寶,也皈依於自性三寶。自性清淨的三寶,這在六祖《壇經》裡邊有對應的解釋。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凡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嗎?初學佛最好看看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心屬清淨解脫法,身屬三寶法。三寶的功德力量,主要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三寶的信仰。學習佛教,需要了解佛家三寶的功德和利益。我們要學習佛家三寶的功德,是要踐行三寶的功德,做到莊嚴、利他、慈悲。那麼皈依佛法僧這三寶的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