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要皈依,皈依三寶的利益有多大,充滿不可思議!

2020-12-17 凡心問禪

大德曾言:「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便是皈依。它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註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而皈依,則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由此可見,皈依乃是一個佛弟子必做之事。

很多人覺得「皈依」是一種儀式感非常強,且充滿迷信的東西。還是佛教發展「線下」,給他人「洗腦」的主要依據。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大德所言「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由此可見,皈依的功德利益有多大,可以說在人生路上,所得總利益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大。學佛為何要「皈依三寶」,看完這十點利益你就知道了!

一、找到聖者「釋迦牟尼佛」作為老師,成為正式的佛弟子。

皈依是成為佛弟子的第一步,能夠皈依亦代表著「福報深厚」。釋迦摩尼佛,大家都知道,乃是人天導師,是自覺覺他,功德圓滿的聖者。而我們當下皈依三寶,也就是拜入「聖者」門下,成為諸多三寶弟子中的一員。

二、能夠「不墮地獄、不墮畜生、不墮餓鬼」,避免墮入三惡道。

經雲;「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三寶,能夠避免我們墮入三惡道,並有機會能夠使我們得生人天。由此可見,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究竟是有多麼的「不可思議」。

三、能夠使「德行」得到升華。

皈依三寶,對佛教有所了解之人皆知,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佛寶,法寶、僧寶,無一不是幫助我們增長福報,增長智慧的源泉。所謂「依法修行」,依照佛所講的佛法,佛理去如法修行,不僅會增長我們的福慧,還會讓我們的「德行」更好,得到質的提升和升華。

四、能夠得到大眾的「尊敬」。

一個有德行的人,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見過。如「夢參長老、虛雲老和尚」等等近代的一些「高僧大德」。哪一位做下的皈依弟子不是數不勝數,其想親近之人,更是多如牛毛。為何這麼多人想要去親近?皆跟「德行」密不可分。

五、能夠得到「善神」護佑。

學佛之人,皆有聽聞「善神」。在佛教之中善神,是指八部眾中護持正法的神。如剛皈依三寶的佛弟子,就會擁有「三十六位大善神來做護持。」在經藏《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中云:「受三歸者,有三十六位護歸善神,日夜保護一切吉祥。」

六、能夠避免災禍,平安吉祥。

皈依三寶之後,能夠避免災禍,平安吉祥。為何會這樣講,因為皈依三寶之後,雖說沒有太多「束縛」。但對於我們自身來說,卻是能夠更加懂得「自律」。如沒皈依之前,可能會謊言連篇,但皈依之後,就能克制自己不再因無明口業而種下惡因。

七、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

如文中開頭所講「皈依三寶」的利益與功德。可以說在人生路上,所得總利益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大。皈依三寶,就是在積累廣大福德,有福德之後,自會富貴,自會讓生活越來越好。

八、能夠減少煩惱,得遇善知識。

佛教講;煩惱來源於無明和「貪嗔痴」。有煩惱自然也就容易,因為煩惱而種下種種惡因。如因煩惱而發脾氣,如因煩惱而抱怨等等。而皈依三寶,通過學修慢慢的就能減少煩惱,從而遇到善知識和善友。

九、能夠獲有受戒的資格。

能夠獲有受戒的資格,對於學佛之人來說,受戒是大事,是學佛路上至關重要的一點。而皈依三寶之後,自然也就能夠獲得受戒的資格。如「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等等。

十、終有一天能夠得度,證悟道果。

皈依三寶,即是增加福報,也是培植善緣的重要一步。這一步邁出去了,即便此生沒有修行,在無量劫之後,彌勒菩薩龍華三會之時,亦能得度,證悟道果。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的好處和利益你清楚嗎?
    學佛只要心誠就行,為什麼一定要皈依?這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然。比如結婚是人生大事,除了要領結婚證外,還要辦婚禮儀式,請父母師長做證明,請親朋好友來觀禮,就是要在大庭廣眾面前立下誓言,表示自己的誠心與決心。
  • 佛教: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何好處?
    佛言:「親近三寶,得無上智,獲無上果。」皈依意指「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稱之為佛教徒。」皈依亦可寫成「歸依」,其皈與「歸」的意義讀音相同。皈依三寶,親近三寶,是每一個學佛之人所行持的首要條件。講了這麼多,那麼皈依三寶究竟有何利益呢?一、你會成為佛教徒皈依三寶,即是學佛第一步,其皈依與未皈依者是有區別的。皈依者,即是佛教徒,皈依三寶之後,不管誦經、念佛所獲功德利益,皆與未皈依者有區別。沒有皈依,就不能算佛教徒,只能算是研究佛學者,縱使聲稱自己是個聖人,是為大禪修者或肉身佛也不成。
  • 什麼是皈依?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
    對於剛接觸佛教的人來說,多多少少會有些牴觸,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什麼好處等等一大堆的問題。那麼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皈依?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什麼是皈依?皈依就比如我們讀書一樣,需要找個好的學校,找個好的老師。學佛也一樣,我們需要找一個出家師父,進行皈依。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依的發心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發心,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皈依;中等的發心,是為個人解脫而皈依;下等的發心,是為眼前平安如意而皈依。相應的,皈依體也分為上、中、下三等。發上等心皈依,能得上等皈依體,依此類推。
  • 皈依三寶 (上)|學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行法,獲6點殊勝利益!
    皈依三寶,看似是尋常事,實是學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行法。有人說:「信佛只要心誠,何必一定要皈依?只要做好事,自有好報,何用拘於儀式?自己 依佛陀教法而奉行,定可成佛,何需皈依?」既然找到了矌世難逢的三寶,為何不抓緊,為何對皈依那麼抗拒?不但心誠說不上,就是對 皈依的認識也成疑呢!做好事固然有好報,但好事能結合佛的法教,則功德無量無邊,非單純的 為善能相比。
  • 不皈依,可否一樣學佛?
    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學佛的人一定要皈依。只有皈依三寶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世時就制定了這樣的規定,《阿含經》上常有「自皈依三尊」的字樣。皈依佛寶,皈依法寶,皈依僧寶,稱之為三皈依。皈依佛。什麼叫佛?梵語叫佛陀,中國叫覺者,覺悟了的聖人、聖者才叫佛。
  • 皈依三寶有什麼用?
    皈依,是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註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那麼皈依三寶中的三寶指的是哪三寶?
  • 皈依的功德和利益
    沒有皈依之前學習佛法,算是學佛的人,但是不算真正的佛教徒;皈依之後,就算是佛教徒。外道和內道,區別在皈依。皈依了就是內道;沒有皈依的時候學佛,也算外道。所以,皈依特別重要。小乘和大乘的區別是有沒有菩提心。有真正菩提心,就是大乘的法;沒有菩提心,就是小乘的法。
  •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相信三寶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在此就不與大家做過多的介紹了,皈依是作為一個佛弟子最基礎的修行條件,你只有誠心誠意皈依三寶,供養三寶,這樣你才會得到佛力的加持,得到漫天神佛的庇佑,才可以在死後能夠迅速的往生極樂,從此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皈依之前肯定是要發心的,而發心又被分為上中下三種,其中上等的發心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便意味著我們得到了諸佛世尊沿襲至今是傳承。
  • 如何認識皈依?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皈依三寶是成為佛弟子之門。皈依,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和認識。首先,參加由法師所主持的皈依儀式,儀式之後很多寺院還會發給一個皈依證。這是形式上的皈依。因此我們還要實現觀念的進一步轉化,要從對三寶的依賴中走向學習佛法修行成就的道路。確定自己從此要向佛陀學習,發菩提心,徹悟生命及宇宙萬法本性,把握生命及萬法規律,最終修行成就佛道。這就要深入經藏,並積極尋找大善知識,以使自己儘快領悟佛道。
  • 皈依後,怎麼更好的學佛?
    皈依以後就等同說我們是從外門踏入到內門的第一步,我們皈依之前會有很多錯誤的知見,然後走到皈依這一刻是非常不容易,也是自己善根的成熟。我們慢慢地對佛陀、對三寶產生了這種皈依跟信仰,但是光憑這種信仰學佛那是不夠的。
  • 淨空法師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三寶,你是三寶弟子,三寶是「佛、法、僧」。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這個觀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個法師,你就錯了,這個觀念有很大的過失。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係,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釋迦牟尼佛真實的教誨。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 佛教:什麼是三皈依?什麼是三寶?
    信佛、學佛、皈依佛門的人,首先要受持「三皈依」,何為「三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歸」就是回歸,「依」就是依靠。我們法界有情眾生往往迷惑顛倒、執著妄想,而皈依佛門就是讓自己回歸清淨自性,住真實慧,明心見性。
  •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嗎?初學佛最好看看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心屬清淨解脫法,身屬三寶法。三寶的功德力量,主要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三寶的信仰。學習佛教,需要了解佛家三寶的功德和利益。我們要學習佛家三寶的功德,是要踐行三寶的功德,做到莊嚴、利他、慈悲。那麼皈依佛法僧這三寶的原因是什麼呢?
  • 皈依三寶功德無量,為何世人卻沒勇氣?
    很多人知道學佛好,但是一提到皈依三寶,就嚇得直退後,這往往與人們對三寶錯誤的認識和錯覺有很大關係,通常有以下三種因素。第一,認為皈依三寶後,就必須戒葷吃素。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認為皈依三寶,必須去吃素,就算不完全吃素,也只能吃鍋邊菜,其實這是大錯特錯。首先皈依三寶,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家居士,一種是出家修行。皈依後的在家居士行為上是不會有任何限制的,和正常人一樣,除非受了菩薩戒以後,那就有戒律了,明文規定不準吃肉。出家修行者,那就不一樣了,他要受五戒,有著嚴格的清規戒律,必須嚴格遵守。
  • 三皈依一一智者學佛
    2、《阿含經》記載:皈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3、《木槵子經》記載:過去有位莎鬥比丘,專誦三寶的名號,經過十年,便證得了初果斯陀含,如今在普香世界作闢支佛。而且佛陀說,如果皈依三寶後的人,可以把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抄寫下來,隨身攜帶的話,可以闢除邪惡,出入無畏。簡單講,有闢邪和保平安的功效。
  • 皈依是什麼意思?
  • 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
    問: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答:皈依佛、法、僧三寶是正式成為佛門弟子,學習佛法的第一步。皈依三寶可以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如《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云:「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皈依三寶還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礎,如《佛說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云:「十方三世如來至尊等正覺,皆由三歸五戒得之。」皈依三寶的好處無量無邊,若要細說,歷無量劫,亦難說盡。今簡略總結八點如下:一、入佛子數皈依三寶後便正式成為佛陀弟子。
  • 學佛是否需要皈依?非佛弟子學習持戒有好處嗎?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壇經》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學佛要皈依三寶,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要成為真正的佛弟子,必須皈依。要去讀誦經書或者解讀經意也要念誦皈依頌。「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或有善知識能熟讀佛經,並能於其中道理頭頭是道的解讀,但是如果沒有皈依,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
  • 皈依三寶有什麼禁忌嗎
    皈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皈依三寶猶如上學讀書前必須先註冊,亦如當選總統後,就職前必先就職宣示;同樣的理由,要做個正信佛門弟子,必須先受三皈依的儀式,在儀式方面,其意義是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