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的好處和利益你清楚嗎?

2020-12-17 今日佛堂

學佛只要心誠就行,為什麼一定要皈依?

這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然。比如結婚是人生大事,除了要領結婚證外,還要辦婚禮儀式,請父母師長做證明,請親朋好友來觀禮,就是要在大庭廣眾面前立下誓言,表示自己的誠心與決心。這樣,即便兩人在今後的生活中產生矛盾,也會因為面子關係而繼續磨合下去,不會輕易地解散家庭。如果只領證,不辦儀式,那麼一不開心就會任性草率地離婚,反正也沒人知道。

同樣,皈依也是一件嚴肅的人生大事,它關係到皈依者的法身慧命,故需認真對待。授受三皈依時,求受者如面佛天,殷重恭敬,以至誠懇切心在三寶前莊嚴宣誓,方能得戒。如果只是自學不皈依,就難以生起對三寶的恭敬心,不但得不到戒體,也不利於修學。

若能如理如法地參加皈依儀式,則能進一步策發求受者的恭敬心與信心。同時,恭請三寶,龍天護法及大眾給予證明,則能令求受者在成就無上菩提路上,不生退心。因此皈依三寶,並不是多餘的執著,而是學佛者必須的手續。

皈依有哪些好處?

我們對三寶救拔的能力,總是存有懷疑,所以,每當到最關鍵的時候總是得不到利益,甚是可惜。看一則小故事:

從前,佛陀有位說法第一的聲聞弟子富樓那尊者,他的兄長具財,有一天乘著滿載名貴旃檀木的大船在大海中航行,夜叉颳起了狂風,船隻即將覆沒,這時他虔誠祈禱富樓那尊者,得於脫離險境。皈依一個聲聞阿羅漢尚且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利益,更何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福報如大海之水,用我們的雙手又如何能測量它的深廣,因此,我們的皈依要堅定不移。

皈依三寶的八種利益

佛子——成為佛的弟子。

戒基——是受戒的基礎。

減業——減輕業障。

積福——能積廣大福德。

善成——一切好事都會成功。

不墮——不墮惡道。

神護——四大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隨身擁護。

得度——將來龍華三會,度脫現在皈依者。

相關焦點

  • 佛教: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何好處?
    皈依佛寶,其能讓我們由迷轉覺,一生不在忙忙碌碌,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皈依法寶,法寶意指經律論三藏,學習諸經典,得智慧,行正道、懂因果、懂教理、由邪轉正。皈依僧寶,僧寶亦指所有出家比丘、比丘尼,以戒為主,講究道德,由惡轉善、由染轉淨。經常有師兄問:想皈依,但皈依有什麼要求嗎?皈依是不是需要剃頭?皈依之後就不能吃肉了嗎?皈依之後是不是就是出家了?
  • 學佛要皈依,皈依三寶的利益有多大,充滿不可思議!
    很多人覺得「皈依」是一種儀式感非常強,且充滿迷信的東西。還是佛教發展「線下」,給他人「洗腦」的主要依據。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大德所言「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由此可見,皈依的功德利益有多大,可以說在人生路上,所得總利益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大。
  • 什麼是皈依?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
    對於剛接觸佛教的人來說,多多少少會有些牴觸,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什麼好處等等一大堆的問題。那麼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皈依?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什麼是皈依?皈依就比如我們讀書一樣,需要找個好的學校,找個好的老師。學佛也一樣,我們需要找一個出家師父,進行皈依。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 皈依的功德和利益
    佛音妙法大智慧印度教等等的是外道,佛教是內道,外道和內道。沒有皈依之前學習佛法,算是學佛的人,但是不算真正的佛教徒;皈依之後,就算是佛教徒。外道和內道,區別在皈依。皈依了就是內道;沒有皈依的時候學佛,也算外道。所以,皈依特別重要。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所以,我們應當打開自身心量,以菩提心為載體,納受上等的皈依體。更重要的是,觀想六道一切眾生和我們共同皈依三寶,共同領受三寶的慈悲加持。這樣的皈依,才是最為殊勝的皈依。  皈依三寶不但能使我們得到究竟解脫,並能獲得許多現世的利益。1.成為佛弟子:皈依三寶的人,是以宇宙間最偉大的聖耆釋迦牟尼佛為老師,正式成為佛陀的弟子。
  • 學佛是否需要皈依?非佛弟子學習持戒有好處嗎?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壇經》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學佛要皈依三寶,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佛教的皈依有一定的儀式,這其中的繁簡我們不去探討,皈依重要的是心皈依佛處。有很多人會疑惑或者害怕,讀讀經書,拜拜佛可以,但是皈依後要遵守那麼多的清規戒律,還有那麼多的功課要做,是不是要出家才行?心裡眷戀紅塵俗世的不得了。其實皈依是心法,不拘於身出家在家,但要遵守一定戒律,基本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 佛教:如何皈依?皈依又有哪些好處?
    我們都知道想要成為一名正式的佛弟子,最重要的就是進行皈依了!皈依就好像是入學通知一樣,我們皈依了,也就算是正式的」入學「了,皈依證也就好像是我們的」學生證「一樣!可是你知道如何去皈依嗎?皈依又有哪些好處嗎?
  • 淨空法師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三寶,你是三寶弟子,三寶是「佛、法、僧」。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這個觀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個法師,你就錯了,這個觀念有很大的過失。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係,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釋迦牟尼佛真實的教誨。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 皈依後,怎麼更好的學佛?
    皈依以後就等同說我們是從外門踏入到內門的第一步,我們皈依之前會有很多錯誤的知見,然後走到皈依這一刻是非常不容易,也是自己善根的成熟。我們慢慢地對佛陀、對三寶產生了這種皈依跟信仰,但是光憑這種信仰學佛那是不夠的。
  • 不皈依,可否一樣學佛?
    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學佛的人一定要皈依。只有皈依三寶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世時就制定了這樣的規定,《阿含經》上常有「自皈依三尊」的字樣。皈依佛寶,皈依法寶,皈依僧寶,稱之為三皈依。皈依佛。什麼叫佛?梵語叫佛陀,中國叫覺者,覺悟了的聖人、聖者才叫佛。
  • 皈依是什麼意思?
    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或者說是發願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  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做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糾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的正確動機,或者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
  •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嗎?初學佛最好看看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心屬清淨解脫法,身屬三寶法。三寶的功德力量,主要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三寶的信仰。學習佛教,需要了解佛家三寶的功德和利益。我們要學習佛家三寶的功德,是要踐行三寶的功德,做到莊嚴、利他、慈悲。那麼皈依佛法僧這三寶的原因是什麼呢?
  •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相信三寶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在此就不與大家做過多的介紹了,皈依是作為一個佛弟子最基礎的修行條件,你只有誠心誠意皈依三寶,供養三寶,這樣你才會得到佛力的加持,得到漫天神佛的庇佑,才可以在死後能夠迅速的往生極樂,從此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皈依之前肯定是要發心的,而發心又被分為上中下三種,其中上等的發心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便意味著我們得到了諸佛世尊沿襲至今是傳承。
  • 皈依三寶 (上)|學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行法,獲6點殊勝利益!
    皈依三寶,看似是尋常事,實是學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行法。依教奉行固可成佛,但沒有皈依的加持力,誰敢擔保順利及快速成就。別忘 老、病、死正虎視耽耽,不要太高估自己,不要以為機會及時間常常在旁等候。況且,佛法講 傳承,很多深度的修持沒有皈依的基礎是沒法成就的,嚴格說,更有盜法的罪過。蓮師說:「假如你不會死去,或確定可以轉世為人,那麼你就不需要皈依。但是,在死後和 中陰時,下三道有著排山倒海的痛楚。」
  • 皈依和受戒總是混為一談?一文給你解釋清楚!
    皈依就是皈依三寶,三寶說的是佛、法、僧。當你皈依了三寶之後,那你就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不過,即使沒有皈依三寶,也是可以學佛的,但是在一個人皈依了之後,心態和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佛法護持。 在一個人皈依了三寶之後,可以在家修行。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 南懷瑾談皈依師父八指頭陀,講到學佛人要有氣派
    南懷瑾先生在談到學佛人的氣派的時候,講過這樣一件事:我曾經有過一個師父,用自己的舌頭刺血,寫了一部華嚴經,用了兩個指頭沾著油用棉花包起來當蠟燭燒掉,去供養佛。也就是「八指頭陀」。像這樣一類出家人,我的兩個膝蓋再傲慢也軟了,非跪不可啊,管他要不要我皈依他呢。你不要我皈依,可我要皈依你啊,我還管你要不要收我啊?我這個人啊,不像你們那麼乖,就會跟他吵,他說我不收皈依弟子的,我說我曉得你不收皈依徒弟,可是我要皈依你啊。
  • 皈依與沒皈依有什麼區別?其獲得的功德利益有什麼不一樣?
    導讀:皈依與沒皈依有什麼區別?學佛第一步就是趙一位出家師父進行皈依,從而進行系統化的學習佛法與修行。隨著科技的發展,接觸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沒有進行皈依的也有很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皈依與沒皈依有什麼區別。
  • 三皈依一一智者學佛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一切要壞。人命亦然!帝釋聞偈。知無常之要。達罪福之變。解興衰之本。遵寂滅之行。歡喜奉受。得須陀洹道。8、《灌頂經》記載:佛陀說,只要皈依三寶者,四大天王就會派三十六位善神隨身護佑其人。而且佛陀說,如果皈依三寶後的人,可以把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抄寫下來,隨身攜帶的話,可以闢除邪惡,出入無畏。簡單講,有闢邪和保平安的功效。
  • 皈依三寶有什麼用?
    皈依,是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註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那麼皈依三寶中的三寶指的是哪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