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只要心誠就行,為什麼一定要皈依?
這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然。比如結婚是人生大事,除了要領結婚證外,還要辦婚禮儀式,請父母師長做證明,請親朋好友來觀禮,就是要在大庭廣眾面前立下誓言,表示自己的誠心與決心。這樣,即便兩人在今後的生活中產生矛盾,也會因為面子關係而繼續磨合下去,不會輕易地解散家庭。如果只領證,不辦儀式,那麼一不開心就會任性草率地離婚,反正也沒人知道。
同樣,皈依也是一件嚴肅的人生大事,它關係到皈依者的法身慧命,故需認真對待。授受三皈依時,求受者如面佛天,殷重恭敬,以至誠懇切心在三寶前莊嚴宣誓,方能得戒。如果只是自學不皈依,就難以生起對三寶的恭敬心,不但得不到戒體,也不利於修學。
若能如理如法地參加皈依儀式,則能進一步策發求受者的恭敬心與信心。同時,恭請三寶,龍天護法及大眾給予證明,則能令求受者在成就無上菩提路上,不生退心。因此皈依三寶,並不是多餘的執著,而是學佛者必須的手續。
皈依有哪些好處?
我們對三寶救拔的能力,總是存有懷疑,所以,每當到最關鍵的時候總是得不到利益,甚是可惜。看一則小故事:
從前,佛陀有位說法第一的聲聞弟子富樓那尊者,他的兄長具財,有一天乘著滿載名貴旃檀木的大船在大海中航行,夜叉颳起了狂風,船隻即將覆沒,這時他虔誠祈禱富樓那尊者,得於脫離險境。皈依一個聲聞阿羅漢尚且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利益,更何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福報如大海之水,用我們的雙手又如何能測量它的深廣,因此,我們的皈依要堅定不移。
皈依三寶的八種利益
佛子——成為佛的弟子。
戒基——是受戒的基礎。
減業——減輕業障。
積福——能積廣大福德。
善成——一切好事都會成功。
不墮——不墮惡道。
神護——四大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隨身擁護。
得度——將來龍華三會,度脫現在皈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