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央防災會議建議強化地震對策減少死亡人數

2020-12-22 搜狐網

  新華網東京5月29日電(記者 何德功)日本政府中央防災會議專門調查會在29日召開的中央防災會議上向政府提出了建議強化地震對策的最終報告。報告認為,通過實施住宅防震、建設防潮堤和防止山體滑坡等對策,一旦東海地震發生,可使死亡人數由原先估計的1萬人減少到4700人。

轉自搜狐

  該調查會今年3月預測東海地震死亡人數時認為,如果地震在冬季凌晨5點發生,且地震前不能預知,無法發出防震警報,那麼由住宅倒塌、海嘯、山體滑坡等導致的死亡人數最多可達1萬人。於是有關人員開始研究通過強化防震對策減少死亡人數的問題。

轉自搜狐

  經過兩個月的研究,最終報告認為,最有效的對策是建築物防震,如果舊的木結構住宅、學校和醫院按1981年的抗震標準重新修建,預計死亡人數可減少2700人;在可能遭受海嘯襲擊的海岸通過加固防潮堤,設置避難場所等,死亡人數可減少1400人;通過防止陡峭的懸崖山體滑坡可減少400人死亡,共計有4500人可倖免於難。

轉自搜狐

  地震時會發生劇烈搖動,如果河口水壩閘門閉合不嚴將造成洪水泛濫。如果改善水閘的功能還能再使800人獲救,這樣東海地震的總死亡人數可降至4700人。

轉自搜狐

  近一個時期以來,日本中央防災會議一直在制定對策,為日本南海、東南海、東海大地震同時發生做好防災準備。這三大地震的震源均位於駿河和南海槽的板巖附近,周期為100-150年。三大地震曾多次在短時期內集中發生。其中,東海地震在過去150年都沒有發生,專家們認為它的一個周期將滿,隨時可能發生。根據《大規模地震對策特別措施法》,日本舉國上下都在做東海地震防災準備。中央防災會議2001年6月設立了專門調查會。(完)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阪神大地震:日本政府的涅磐_網易新聞
    歷時24年後,日本政府根據《災害對策基本法》第34條第1款,由中央政府危機管理最高決策機構「中央防災會議」按照嚴格的法規程序對《防災基本計劃》進行了全面的修改。 到2002年,全國部門性的防災計劃——《防災業務計劃》和地方政府的防災計劃——《區域防災計劃》修改完成,日本形成了一個以內閤府為核心的、從中央到地方、層層深入的防災對策計劃體系。
  • 日本防災 | 地震日常:在生活中時刻準備著
    因此,要把地震當做日常事件來看,需要在生活中時刻準備著。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政府提倡每個家庭日常儲備7天的防災用品。圖片來自日本消防廳什麼是「地震日常」?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7.3級)中,死亡人數超過六千。
  • 日披露印度洋海嘯防災漏洞 預測海嘯將光顧日本
    預測大海嘯將光顧日本     日本人對海嘯並不陌生,「海嘯」一詞的英文「tsunami」,就來自於日語發音。從20世紀30年代到現在,日本國內共發生過6次比較大的海嘯,其中1933年的日本三陸近海海嘯死亡人數最多,為3000人;1983年日本海中部地震,造成100多人死亡;1993年北海道西南衝地震,造成200多人死亡。
  • 日本專家稱南海溝大震將致大阪13萬人遇難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大阪府政府30日上午舉行地震災害對策檢討會,認為一旦發生南海溝巨大地震,大阪府內的死亡人數將會達到13萬人,比國家測算的9800人增加13倍,其中9成將會是大阪市內的人。   日本政府的地震專家委員會預測,在未來數十年之內,日本將會遭遇以關西地區和九州地區為中心的南海溝巨大地震的襲擊,最大震級將會達到9級,並將會有超過30米高的海嘯襲擊。為此,日本各地政府開始研究制訂防災對策。   大阪府政府預測,如果大地震發生後,大阪車站前的海嘯高度也將達到2米,一大批行動緩慢的人將會遭到大海嘯的襲擊。
  • 強化環境保育 完善防災機制
    此次梅姬(Maggie)颱風雖然沒有直接侵襲臺灣,但她的外圍環流帶來了豪大雨,衝垮蘇花公路的部份路段,截至23日為止,造成11人死亡、26人失聯、435名民眾受困。所幸在當局與民間救單位以及軍人弟兄的努力下,將傷亡降至最低。
  • 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開幕 國內外專家共商防災減災對策
    央廣網成都5月12日消息(記者賈宜超)5月12日,由應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地震局共同主辦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在成都開幕。來自4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1200多名代表和專家參加會議,交流最新成果,共商防災減災救災對策。
  • 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 讓信息傳播為防災服務
    日本信息傳播發達,災害發生時有關信息傳播迅速,國民及時掌握後可儘快採取措施,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 最讓人感到迅速的是地震信息,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如果感覺到地震,居民可以馬上打開電視,一兩分鐘之內電視屏幕上就會出現字幕,說明震級多少、震源在哪裡、哪些地方有地震。
  • 日本旅行防災避難包必備清單:地震、颱風時的實用防災物品10選
    處於地震帶的日本,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地震,而颱風豪雨引發的停水停電也是每年都有可能發生。防災避難包是每個家庭絕對需要有的裝備,同樣來日本做長期旅行度假也最好要準備齊全。小編整理了日本的防災用品,包括防災食品、衛生用品、電器給大家。▋這些防災用品你準備好了嗎?
  • 我最先報導唐山大地震真實死亡人數
    幾天採訪下來,我憑藉一個新聞記者的直覺感到,這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的死亡人數絕不是十萬八萬的小數目。為了真實反映這場浩劫造成的災難程度,我開始想方設法了解死亡人數,然而由於當時歷史原因造成的種種限制,全國各路記者始終沒有採訪到官方統計的死亡數字,一直到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全部結束,有關部門也沒有公布人員死亡情況,死亡人數就像謎一樣縈繞在人們心頭。
  • 雲南通海7.8級地震50周年|一次曾被「遺忘」的地震
    中國地震研究之起點在地震專家眼裡,通海大地震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死亡人數超過萬人的三次大地震之一,死亡人數僅次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巨大地震;這是20世紀雲南省震級最大、死亡人數最多、損失最慘重的地震。
  • 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就發生在中國,約有83萬人死亡
    說起地震,誰也沒有辦法忘懷十幾年前那場汶川地震。這次災難對於大家來說,衝擊力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90後,對這一場災難記憶猶新,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在關注災後建設的相關動態。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除了汶川地震之外,我國還有一次超級地震。
  • 阪神大地震24周年|血與淚換來的日本防震減災體系的轉折點
    當地時間1995年1月17日5時45分,日本神戶發生直下型地震,震級達到芮氏7.3級,死亡6500餘人,造成約1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GDP的2.5%。阪神地震是一場直下型地震,城市離震中近,地震破壞力大,樓房和基礎設施都受到很大的破壞。地震後又引起了連鎖性大火,神戶長田區全部木質房屋付之一炬。
  • 日本疫情未結束,北海道或發生9.3級地震,30米高的海嘯!
    先是東京奧運會延期、新型肺炎疫情加重,現在又多了一個新的隱患——特大地震。4月21日,日本內閤府在會議上發布了北海道及巖手縣附近即將發生特大地震,並且可能由此引發30m級「超級海嘯」的預測。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發了海內外的強烈關注。按理說,日本位於地震頻發地帶,大大小小的地震對於日本國民而言,早已見怪不怪了。
  • 日本企業「防災包」,快加入日常必備清單吧
    在日本,地震以及颱風海嘯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是經常且正常的事情。如果有日本企業不採取日常的防災措施,會被認為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日本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們,把防災管理作為日常工作中基本的經營管理事項。很多日本企業不僅制定了防災規章制度,而且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持續改善防災措施。
  • 再不採取對策,日本將因新冠肺炎死亡超40萬人?聽聽專家怎麼說!
    截至15日4時30分,日本又新增了485人確診感染,東京、石川等9個都道府縣死亡人數共計19人,是單日死亡人數最高的一次。據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的集群對策小組於15日上午發表聲明表示,如果再不採取不必要、不緊急的外出自律等行動限制,在疫情流行結束前,日本國內將約有42萬人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對策小組成員、北海道大學教授西浦博表示,根據他們的估算,如果不採取任何控制新冠病毒流行的對策,日本國內的新冠肺炎重病患者將達到約85萬人,其中約有半數40萬以上的人死亡。
  • 2018花蓮地震最新消息今天:受傷死亡人數、遇難者情況
    2018花蓮地震最新消息今天:受傷死亡人數、遇難者情況  「臺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指出,未來2至3周還有可能發生大小地震,請大家特別留意,並做好防災準備。稱不排除發生更大地震可能。  中新網2月8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花蓮強震過後,造成市區4幢大樓倒塌,超過50位民眾失聯,搜救人員在重災區雲門翠堤大樓經30小時不間斷開挖搶救後,8日上午約6點左右在一樓大廳發現一名男性死者,經確認身份後應為漂亮旅店員工江振昌,使得死亡人數攀升至9人,傷者265人,失聯人數為62人。
  • 日本地震應急預警速報技術到底啥樣一一橫浜市應急管理二十年之我見
    根據全國地震動預測圖,橫浜在未來的30年內發生震度6弱(相當於我國的烈度8以上)以上的地震概率為82%。根據1923年發生的元祿型關東地震的規模,如果地震不幸發生,將會死亡3260人、577000人無家可歸。由地震引發的火災完全燒毀77700棟房屋,倒塌房屋達112000棟,引發的海嘯預計死亡595人。
  • 我國最嚴重的一場地震,死亡人數是汶川地震10倍,餘震持續5年
    離大家最近的大地震是08年發生在四川汶川的一場大地震,那時候導致了近8萬人死亡,是在我國創立至今殺傷力較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市大地震後死傷力最嚴重的一次地震。但是,古代中國也有一場地震,遠比四川汶川大地震更比較嚴重,在地震大約有83數萬人失去性命。這次地震便是陝西關中大地震。
  • 日本工傷事故死亡人數驟增 華人勞動者擔憂安全
    中新網8月18日電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目前,日本各行業正面臨著人手短缺問題,由於經驗不足的勞動者增加,造成重傷和死亡的工傷事故驟增。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工傷死亡人數超過400人,較上一年同期增加近20%。對此,在日本工作的華人勞動者紛紛表示擔憂。
  • 掌趣科技出席防災體驗館啟動會議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為紀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2018年5月12日被列為我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值此之際,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共青團成都市委、北京師範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成都市青少年宮主辦,日本國際協力機構 (JICA)、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