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很多公共廁所裡會有這樣的一個告示:
廁所內禁止吸菸、使用電腦、亂扔垃圾,和飲食。
嗯?飲食?在廁所嗎??
這時不禁懷疑自己的眼睛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日本人為什麼會在廁所吃飯?
對我們而言,在廁所裡吃飯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在日本,跑到廁所吃飯的日本人很多。
日本媒體曾做過調查,在受訪的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中,每5人中就有1人在廁所裡吃過飯。
這個行為甚至有一個專有名稱——「便所飯」,俗稱「廁飯」。
說其原因基本有三種,第一種原因是,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
認為自己一個人吃飯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害怕自己一個人可能會讓別人有「那傢伙是不是人緣不好?」「是不是沒朋友啊?」的感覺。為了躲避獨自吃飯時周圍令人痛苦的視線,寧願躲到廁所解決。
這種心理甚至衍生出了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ランチメイト症候群」(午飯同伴綜合症)。
主要的症狀表現為:害怕自己一個人吃飯,懷疑一個人吃飯的自己是不是沒有作為人的價值。
「主な症狀は、一人で食事することへの恐れと、食事を一人でするような自分は人間として価値がない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不安である。」
第二種原因是,校園欺凌。這個多發生在學生群體中。
遭受欺凌的學生被排擠、孤立,為了避免吃飯時被欺負和嘲笑,就跑到別人看不到的單間廁所吃飯。
在很多描寫校園生活的日劇裡,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日劇《35歲的高中生》
第三種原因是,想在廁所短暫休息一會兒。這個多發生在上班群體中。
有時候心情煩躁想一個人靜一靜,不想讓同事、領導察覺到,就去廁所待一會短暫休息一下。
除了心理層面,整潔乾淨的廁所也是一個原因。
日本的廁所非常的乾淨,擦的乾乾淨淨的馬桶、洗手池,每天噴灑香水避免異味,每個單間還配備超級齊全的設施,小配件梳子、髮膠、剃鬚刀、衛生棉等等應有盡有。
不會出現讓人不適的因素,這應該也是日本人在廁所吃飯的一個很根本的條件。
「便所飯」是病態嗎?
針對此有很多日本專家做過分析研究,認為這是一種心理障礙。
東京都內國立大學的一位教授認為這是一種「社交恐懼」。
在現在這個信息發達的社會,人隨時都可以和其他人產生聯繫。在這個環境下,如果一個人總是獨自一人吃飯,他會產生「與人都沒有產生聯繫」的想法。
年輕一代既在意別人的目光,又不懂得與別人交流溝通,所以就會選擇逃避,把自己封閉起來,而出現「便所飯」這個行為現象。
為了改善這個現象,日本在公共場所貼上了文章最前提到的告示,禁止大家在廁所裡用餐。
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人也不再對「一人行」覺得那麼的丟臉,開始想要享受獨處的樂趣,積極地看待獨處。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