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投資在2020年還是一個好策略麼?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指數基金是被動投資的縮影。

這些基金並不是試圖通過選擇個股來跑贏大盤,而是擁有構成指數的所有股票,這些股票與基準指數的表現相匹配。這種投資方式有很多優勢——費用較低,對基金經理能力的依賴程度較低(其中許多人未能跑贏市場),以及市場範圍的多樣化,使指數基金成為最安全的投資方式之一。

過去幾年指數基金提供的最大優勢是,它們有能力從股市歷史上最長的牛市中獲利。在過去的10年裡,SPDR標準普爾500 ETF信託基金,一個模仿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獲得了11.04%的平均年回報率——一點也不差,比許多個人投資者所能達到的還要好。

面對指數基金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投資者紛紛逃離積極管理的基金,將辛苦賺來的錢投入被動管理的基金。根據晨星公司的數據,2019年,投資者從積極管理的美國股票基金淨撤出了2,041億美元,而被動管理基金的投資者則投入了1,627億美元。這是持續數年的趨勢的頂點,標誌著被動式基金的總資產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主動型基金。

然後一場全球性的大流行開始了。

儘管指數基金可能是被動投資的巔峰,但2020年對股市來說絕不是被動的。

從本質上講,市場波動有利於善於主動出擊的投資者,而無論市場漲跌如何,指數基金則只能保證你不承擔額外的風險。像Facebook、亞馬遜和「FAANG」集團中的其他科技股,漲幅遠遠超過了大盤,這意味著那些重倉這些公司的投資者,其回報率肯定遠遠超過那些投資指數基金的同行。

簡而言之,2020年的動蕩引發了一個有說服力而重要的問題:

指數基金是安全的投資嗎?

投資研究公司Canterbury Consulting副總裁Matthew Lui表示:「指數基金的波動性並不意味著投資者一定要避開。他們應該根據市場的跌幅來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此外還要明白,即便你投資指數基金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像第一季度這樣的恐慌性拋售發生時,『出血』是在所難免的。」

喬治梅森大學商學院(George Mason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副教授德裡克-霍斯特梅爾(Derek Horstmeyer)對此表示贊同。

「在這種過山車式的糟糕環境下,指數基金仍是最佳選擇。基金長期收益的最大因素是基金的管理費用。鑑於如今指數基金的費用比率已降至接近零的水平,這仍遠好於任何積極管理的基金。此外,主動基金的基金經理在市場波動時期表現糟糕是出了名的,這是堅持投資指數型股票的另一個原因。」

但是,堅持投資指數基金就意味著放棄潛在的收益嗎?畢竟,市場最近的上漲是科技等少數核心板塊大幅增長的結果,而旅遊和酒店等其他行業則基本滯後。儘管指數基金的多元化是它們在市場整體上揚時的最大優勢之一,但如果收益是零散的,那麼指數基金的收益可能會被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收益蓋過。

然而,與指數投資之父傑克-博格爾(Jack Bogle)本人一樣,他也鼓勵投資者不要僅關注帳面浮盈,多關注主動投資的隱性成本。也就是費用。

「主動管理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Lui承認。「能力出眾的主動型基金經理可以利用市場大幅波動帶來的短期機會,從而跑贏指數基金。然而,我們的研究表明,很難(儘管並非不可能)找出那些在扣除費用後始終跑贏大盤的主動型基金經理。」

費用是積極管理基金的隱性成本,會蠶食你的利潤。這些費用通常採取管理費、運營費用或費用比率的形式——即共同基金的運營費用除以基金資產的平均價值。對於主動型管理基金,費用通常在0.5%到1%之間,較貴的甚至達到1.5%。儘管這些數字聽起來很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逐漸累積,併吞噬你所看到的收益。與此同時,被動型指數基金的費用率往往接近0.2%。

相關焦點

  • 三種投資ETF基金的策略
    以上這些優點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利用ETF基金的指數趨勢來捕捉市場的行情,但還是有不少小夥伴對ETF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投資ETF基金的資金門檻很高,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這裡需要聲明一下:ETF基金申購贖回門檻確實較高,但它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交易渠道,那就是二級市場,在這裡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便捷地買賣ETF,資金門檻很低。以2020年5月15日中證500ETF收盤價為例,場內交易100份起,當前實時價格是5.968元,那麼在不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596.8元即可買到份額。
  • ...證先進位造100策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提供主流動性...
    關於同意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嘉實中證先進位造100策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提供主流動性服務的公告 2020-12-11 上證公告(基金)【2020】459號
  • 指數基金定投策略分享
    明天就是本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了,接著就是國慶中秋長假了,提前祝各位讀者中秋快樂!一周一次的策略分享大會,小夥伴有不懂之處可以留言或者私聊。 1 股市雜談 這兩三天的股市沒啥好說的,走的是一個弱反彈的局面,至於會不會形成一個大的反彈,很難預測,走一步看一步吧。
  • 2019年母基金投資策略與方向:投資黑馬還是白馬?
    本屆峰會母基金圓桌論壇以「2019年的投資策略」為主題,邀請了大唐元一母基金管理合伙人樂德芳,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招商局創投董事總經理李忠樺、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創始合伙人孫次鎖、北京昌科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謝思瑾、盛景嘉成產業網際網路基金主管合伙人趙今巍共同就2019年的投資方向機策略做了深度探討及解讀。
  • 股權投資,紅利先行!聊聊華寶紅利指數基金2019年年報
    下圖是支付寶上面的修改方式我們收到基金分紅是不用交稅的。「分紅再投入」的好處是這部分申購不需要交「申購費」。具體採取哪種方式好呢?大富翁認為在牛市的時候還是拿分紅比較好,因為基金的價格相比價值已經很貴了,但是熊市的時候分紅再投入比較好,在低位可以吃到更多的籌碼,而且省了申購費。對於場內基金來說,只有現金分紅一種方式。
  • 指數基金辣麼多,到底哪個好?
    學習了之前的科普篇,大家想必已經知道指數基金是投資的好標的,但市場上有一千多隻呢,還各種各樣的,到底哪些更好?要投哪只靠譜呢?是不是覺得無從下手,選擇困難症都犯了。今天我們就來治治指數基金的選基困難症!一.選哪種指數好?——選標的選擇指數基金的第一步,是要選擇好指數。
  • 下月21日,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問世,國內的BXY基金還會遠嗎?
    近日(4月24日),中證指數公司官網公布了一則信息,「為進一步豐富指數體系,為投資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於2020年5月21日正式發布中證紅利質量指數、中證醫藥龍頭指數、中證互聯互通A股策略指數和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  圖:2020年4月24日,中證指數公司官網公告
  • 投資周記0245-十隻指數收益排名和相應指數基金的打新收益
    然而,策略因子沒有得到充分分散,當市場風格轉換後,發現這些策略不好用了,收益也相應降低了。 2016年市場從熔斷到緩慢上升,消費行業的局部牛市,紅利上漲,小盤下跌。2017年至2018年依然是小盤弱勢。到了2019年開始,商譽減值出清,科技興國,中小創科技類的企穩回升,持續至2020年,紅利偏弱,價值偏弱。醫藥行業由弱轉強,消費行業持續強勢到了現在。
  • 投資指數基金怎麼樣?指數基金的優勢是什麼
    指數型基金是根據相應的規則,完全複製指數進行投資的一種方式,雖然是被動型基金,但已經成為成熟市場一個主要的投資品種,收益經常跑贏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的優勢是什麼?主要看這三點。【1】省時省力:不同於股票,指數基金弱化了選股、擇時等技術要求,僅僅需要在戰略上做好部署即可,簡單來講就是只需挑選合適的指數基金堅持自己制定的定投規則即可,無需頻繁看盤,簡單省時。
  • 醫藥100 : 嘉實中證醫藥健康100策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醫藥100 : 嘉實中證醫藥健康100策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時間:2020年03月20日 12:16:04&nbsp中財網 原標題:醫藥100 : 嘉實二○二○年三月 重要提示 本基金經2019年9月30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準予嘉實中證醫藥健康100策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註冊的批覆》(證監許可1828號)註冊募集。
  • 什麼是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該如何選擇?
    指數型基金的概念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指數成份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即通過購買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數所包含的股票,來構建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目的就是使這個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該指數相一致,
  •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 :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 :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時間:2020年12月24日 09:36:15&nbsp中財網 原標題:博時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編制日期:2020年12月23日 送出日期:2020年12月24日
  • 創業板指數基金強勢領漲!是時候投資創業板基金嗎?
    截至2月3日創業板2019年業績已全部浮出水面,據統計789家創業板公司中495家公司業績向好,佔比高達62.7%,其中54.3%的預喜公司淨利潤增速在30%以上,25.7%公司實現翻倍以上,更有6家公司業績增速10倍以上。
  • 「紅海還是藍海?指數基金前景之辯」圓桌論壇(文字實錄)
    大家投資指數基金是想獲得風險暴露和投資的機會,如果同質的指數可以選擇,比如說費用比較低,如果作為交易型選手更應該考慮流動性,如果因為你去選擇少了十個BP的管理費基金,而放棄了流動性特別好的基金,我覺得這是得不償失的,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看哪個價格好,而是看我們是不是選了適合自己的品種。
  • 蛋卷基金:超聰明指數基金助力投資者戰勝市場
    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指數基金跟隨標的指數所代表的市場同步漲跌。選擇指數基金需要選擇一個看好的細分市場或行業板塊,並選擇相應的指數產品。
  • 2021年 指數該如何投資?
    如果想要抓住核心資產的投資機會,可以關注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指數包含滬深兩市規模大、流動性好的300隻股票,包括各行業的龍頭優質公司,被譽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覆蓋了金融地產、大消費、科技、醫藥生物等行業核心資產。(下圖為前十大權重股樣本)
  • 「不聰明」的聰明beta基金更受歡迎 純因子投資策略遭遇冷落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 ,其中約有50億美元投向了基本緊跟股市的基金。而基於最純系統風險因子敞口的beta基金實際上還遭遇了資金外流。對於一個已經佔到美國4.4萬億美元ETF市場五分之一的行業來說,該趨勢的意義可能是相當重要的 。它凸顯了基金提供商在說服投資者放棄市值加權策略並採用新一代產品時所面臨的阻力。
  • 國泰君安證券:指數投資的下一個十年
    2005年,巴菲特撂下賭局,稱標普500指數基金的十年回報,將超過美國市面上所有的對衝基金,直到2007年,整個華爾街才站出一個對衝基金Protégé應戰。「我真的認為我可以贏,所以才參與了這場賭注,」Protégé的創始人西德斯多年後回憶稱。
  • 上證指數失真?股市指數怎麼看?|股市|基金|上證指數|股票投資|滬深...
    本文將以各種指數指標為例,深入了解這些常用于衡量投資經理業績的指標並探討其合理性。常見指數科普1.上證指數:上證指數是我國最「古老」的股指,從1991年7月15日起至今沿用29年多,成分股包括了上證的全部上市公司。
  • 指數基金的收益來源到底是什麼?
    如果稍微再加入一些低估買入、高估賣出策略,收益會更好。指數基金的錢是怎麼賺來的?★買指數基金是賭國運嗎?有人說買指數基金就是賭國運。國運好,指數基金的收益就來了。這個觀點大體正確,但是不太準確。還是說中國國運只是喝酒吃藥?綜上,指數基金的收益來源並不是完全是賭國運。那指數基金的錢究竟是怎麼賺來的?我的觀點你可能沒聽說過——指數基金的收益源於主動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