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和江蘇GDP相差無幾,人口總數卻差很多,這是為何?
過去10年來,我國GDP總量前兩名一直被廣東和江蘇佔領,廣東GDP連續30年排在全國第一位,而江蘇多年來也排在全國第二位。那麼為什麼廣東和江蘇GDP差不多,總人口卻相差這麼大?首先,從人口增長來看。2018年廣東人口自然增長92.76萬人,這一自然增長量比生育大省山東高31.8萬人。此外,廣東經濟增長較快,良好的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吸引人口流入,定居政策領域繼續放寬江蘇。而且,廣東人口吸引力強於江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廣東的工資水平遠高於江蘇。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工資水平相對較高。江蘇省經濟以製造業為主,廣東特別是深圳地區以高新技術及網際網路行業為主,製造業整體工資水平較低。
-
實力相當的兩個省份,廣東和江蘇的潛力比拼,未來誰會更勝一籌
眾多的省份中,發展最好的當屬廣東省和江蘇省了,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成員,一個是長三角城市圈的中堅力量,那麼廣東省和江蘇省這兩個實力旗鼓相當的省份,發展潛力比拼,江蘇後備實力雄厚,未來更勝一籌。就兩個省份的經濟總量看的話,擁有兩座一線城市的廣東省是更勝一籌的,不過一個省份發展的如何,GDP只能反映出部分問題,若綜合來看,廣東省內的發展其實並不均衡,貧富差距嚴重,省內其他城市的GDP距離廣州和深圳還有很大的距離。而江蘇省的發展則顯得均衡很多,省內各城市間的經濟差距不大,是均衡發展的省份。
-
觀察|中西部大省扶植區域副中心,到底難在哪裡?
文 | 趙越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26日,原標題為《中西部大省扶植副中心,到底難在哪裡?》,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20年後,南昌的這一比重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合肥的首位度則一躍升高到25%。到2019年,合肥GDP達9400億,南昌僅為5596億元,兩者拉開了差距。從人口角度,強省會意義同樣重要。在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各個城市展開「搶人大戰」。鄂湘皖贛四省,長期以來都是勞動力輸出省份。
-
同樣都是經濟大省,為啥廣東人愛生孩子,江蘇人卻最討厭生孩子?
2019年兩經濟大省——廣東和南京的GDP總量依舊非常亮眼,廣東省首破10萬億大關,「萬年老二」江蘇省也逐漸縮小差距,並且,它們均有3座城市在「萬億元城市俱樂部」之列。
-
中國省份三強鼎立:廣東低調前行,江蘇全面追擊,浙江乘虛而入!
進入90年代,廣東開始成為了中國省份的領頭羊,至今依然是我國省份的第一大經濟體。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中國開始形成了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大強省的格局。但發展一直在更替前行,中國強省的地位更是不進則退。
-
清華「姚班」和「智班」:每班3名女生,江蘇最強,兩個大省0人
男女生到底誰的實力更強?哪個省的教育水平到底更高?這是網上經常爭論的焦點問題,爭論的多,是因為大家無法拿出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得到的答案也可能就是不同的了。江蘇的理科狀元,同時也是數學奧賽國家級銀牌得主,浙江的高考榜眼,也是數學奧賽國家金牌得主,此外,吉林、廣西、福建、雲南的高考理科狀元也都報考了清華大學的這兩個班,而且都有奧賽經歷。很多人認為學習奧賽影響學習,其實這只能說明能力還不夠,真正的高手,不僅奧賽單科厲害,參加高考依然能拿到省高考狀元,這不得不令人佩服。
-
人均GDP全國第二,卻連續兩年落選新一線,無錫到底差在哪裡?
江蘇省去年GDP為9.9萬億元,廣東省去年GDP突破了10萬億元,雖然江蘇的整體經濟略低於廣東,但是江蘇省卻是發展得最為均衡的一個省份。江蘇下轄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了全國百強市,而廣東依然還有一些地級市在四五線徘徊。
-
我國五大城市群人口吸引力排名,廣東高居第一,長三角不敵京津冀
哪裡有就業機會、哪裡好賺錢,人就會往哪裡走!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雖然我國經濟重心的轉移,人口發生了三次大遷徙,從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軌跡!這裡,紅葉選取了分別代表我國東、中、西部的前五大城市群,來看看它們最近三年的人口遷移情況。
-
全國經濟大省廣東、江蘇的海洋高校:廣東海洋大學vs江蘇海洋大學
作為我國經濟大省的廣東省和江蘇省,GDP總量對於其他省份來說是一騎絕塵,但彼此卻一直處於你追我趕的狀態。2019年廣東省的GDP總量為107671億元,江蘇省為99631億元,數據可以說非常之接近。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兩個第一梯隊的沿海經濟大省,各有一所海洋高校:廣東海洋大學和江蘇海洋大學。
-
這裡為何被稱為「高考大省」,是傲慢還是謙虛?看完我恍然大悟
江蘇一直被稱作高考大省、高考大戶人家等,為何這麼說?這是一種傲慢的自稱,還是一種得意的炫耀,抑或是外省對江蘇尊敬的稱號?且聽 慢慢道來。曾經有個笑話,外省的一個高三班級,有個江蘇的學生轉入,此後這個班級的老師在講題時都非常小心翼翼,特別是在數理化方面。
-
同樣是黑木耳,為何價格相差好幾倍,老農告訴你,到底差在哪裡
經常買黑木耳的朋友不難發現,市場上的黑木耳品種不少,價格也是層次不齊,從二十幾元一斤到百十塊錢一斤的都有,這些黑木耳的價格相差了好幾倍,到底是差在哪裡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幾個挑選黑木耳的小技巧,教你如何辨別優質木耳和劣質木耳,看看價格相差好幾倍的木耳、差別到底在哪裡。
-
中國綜合實力第一省,是廣東,還是江蘇?
廣東和江蘇,都是我國綜合實力很強的省份。如果非要在兩省之間作比較,廣東和江蘇,誰是中國綜合實力第一省?如果單從經濟角度來看,廣東更有優勢,畢竟廣東連續30年GDP總量全國第一。但現在是比較綜合實力,就不能單從經濟單方面比較,而是要從經濟、教育等多維度比較。
-
四大強省工業對比:廣東、江蘇、浙江優勢明顯,山東過於保守
廣東第一大產業是「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製造」,總產值達4.3萬億。在小小的珠三角,電子產業化聚集度之高,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這裡是人類電子產業聚集之最,電子製造的各道工序和零部件都有數十家甚至上千家企業可供選擇,你可以組裝出從幾塊錢到幾萬塊的電子設備。有一個外國記者甚至在這裡組裝出了蘋果手機。
-
上海、浙江、江蘇兩省一市簡稱「江浙滬」,為何江蘇居前
上海、浙江、江蘇兩省一市簡稱「江浙滬」,為何江蘇居前?江蘇一直簡稱蘇,如果浙江排前完全可以叫浙蘇滬了。現實是,從國家角度看,總量永遠是實力的象徵,浙江再富也比不過江蘇總量大,實力強、上稅多。再從吳文化角度來說,江蘇顯然是發源地,吳一直強于越,也慢慢把越文化包容吸納了。
-
北方一個實力大省,經濟發展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你猜是哪個省份?
正是這些縱橫交錯的交通措施,推動著我們的社會進步,以及經濟發展,在國內生產總值方面,兩個強大的省份廣東和江蘇發揮了各自的作用,當然,除了廣東和江蘇,在中國北方也有一個,在經濟生產方面,廣東是僅次於廣東和江蘇的低調經濟大省,而山東則是孔孟之鄉。
-
中國有23個省,你想居住在哪一個省份?江蘇、廣東呼聲最高
只是小的地方顧及不到,我們可以就省份來縮小目標,中國有23個省,每個省份在地理環境、人文風情、地區特色上各有千秋,如果讓你自己再選一次,你最想生在哪個省?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鄉都有情結,不管走到哪裡對故鄉總是念念不忘,不允許別人去詆毀半句。
-
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最窮的市收入大比拼,沒想到最牛省有人這麼窮
廣東、江蘇、山東和江浙,是中國經濟總量排名前4名的省份,也是公認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可是,即使在這些省,也是各市發展並不均衡,有的富得流油,有的仍然相當貧窮。我們拿出經濟發展最為落後幾個市來比一比,看看這些省比較落後的市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
當江蘇高考狀元最終選擇港大
在江蘇2020高考中考出430分高分的淮安女生白湘菱,終於做出了選擇。香港大學,金融專業,成為了她的首選。這樣的選擇,其實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數年前就曾有一段時間許多內地狀元到江蘇狀元有了著落,但對其的討論仍在持續發酵。
-
江蘇為何稱為高考大戶,是傲慢還是謙虛?看完你才恍然大悟!
江蘇一直被稱作高考大省、高考大戶人家等,為何這麼說?這是一種傲慢的自稱,還是一種得意的炫耀,抑或是外省對江蘇尊敬的稱號?且聽 慢慢道來。曾經有個笑話,外省的一個高三班級,有個江蘇的學生轉入,此後這個班級的老師在講題時都非常小心翼翼,特別是在數理化方面。老師講完題目,要看一看江蘇的學生,如果他滿意地點點頭,那老師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說明這道題講對了。
-
高鐵裡程排名,廣東福建江蘇亮眼,排第一的竟然是廣西
而根據梳理,這12個省市中,福建之後,市市通高鐵時間最近的是江蘇。按照目標,到今年年底,江蘇下轄的13個省轄市,都將進入高鐵動車時代。可能很多人會好奇,為何廣東落在了後面。這是因為廣東除了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實力強勁的城市外,下面還有梅州、潮州、河源、汕尾等欠發達地帶,因此在高鐵得勁建設時序上會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