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運氣、靠山、出身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關鍵,不然,也只有做個普普通通的人。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
非也!人生的成功是需要打拼的,而不是等來的,更不是求來的,要依靠自身努力和勤奮才會取得成功。
一天,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靠這個殼保護」。
小蝸牛:「毛蟲妹妹也沒有骨頭,為什麼她卻不用背著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毛蟲妹妹能變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又問:「可是蚯蚓弟弟也沒有骨頭也爬不快,也不會變蝴蝶,他為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說:「我們好可憐呀,天空不會保護我們,大地也不會保護我們!」
媽媽安慰他說:「所以我們有殼呀,我們不靠天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的的確確,世界上沒有什麼救世主,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凡事靠自己,那麼你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一個人,沒錢沒人脈時,做好3項修煉,註定會飛黃騰達——
很多人能做出成功,首先要得益於他們能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長處,並從自己的長處入手,將自己的長處發揮了出來。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只憑自己一時的興趣和想法,那麼就很不準確,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可以說,那些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不論才智高低,也不論從事哪一種行業、擔任何種職務,他們都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有一位知名的經濟學教授曾經引用三個經濟原則對運用自身優勢做了貼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個國家選擇經濟發展策略一樣,每個人應該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做自己專長的事,才會勝任並感覺愉快。
第一個原則是「比較利益原則」。當你把自己同別人相比時,不必羨慕別人,你自己的專長對你才是最有利的。
第二個原則是「機會成本原則」。一旦自己做了選擇之後,就得放棄其他的選擇,兩者之間的取捨就反映出這一工作的機會成本,所以你一旦選擇必須全力以赴,增加對工作的認真程度。
第三個原則是「效論原則」。工作的成果不在於你工作時間有多長,而在於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會白費,才能得到適當的報償與鼓舞。
成功最終是由自己造就的,因此你不必看輕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才是世界上這個獨一無二的,你也許正在完成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說不定在哪一天,你就真的可以變得「很不平凡」,而成為大家羨慕的成功者。
堅強的自信,便是偉大成功的源泉,不論才幹大小,天資高低,成功都取決于堅定的自信力。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夠成功。反之,不相信能做成的事,那就決不會成功。
一個從未被他人所打敗的人,打敗他的恰恰是他自己。我們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須充分地相信自己。只要堅強的自信,才能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力量。堅強的自信,便是偉大成功的源泉,不論才幹大小,天資高低,成功都取決于堅定的自信力。
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夠成功。反之,不相信能做成的事,那就決不會成功。只要對自己充滿自信,就會精神充沛,豪情萬丈,活得有滋有味。如果我們都覺得自己萎靡不振,一事無成,可以想像這種生活是一個什麼樣子。胸無大志,自認為是多餘的人,甚至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這等於是精神自殺,這樣的人怎麼會有所成就呢。
隆納·雷根是美國第49任總統,他就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在成為總統之前,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演員,但他立志要當總統,並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總統。
從22歲到54歲,裡根一直在文藝圈中,對於從政完全是陌生的,更沒有什麼經驗可談,這可以說是個攔路虎。但當機會到來時,共和黨內的保守派和一些富豪們竭力慫恿他競選加州州長時,裡根毅然決定放棄大半輩子賴以為生的原職業,堅決地投入到從政生涯中。結果大家都清楚,裡根成為美國第49任總統。
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相信自己能做那些從未做過的事,他絕對做不成。只有領悟到這一點,不依賴於他人的幫助,不斷努力,才能成為傑出人物。所以,任何人都要有堅強的意志,要相信自己。
一個人的成就,決不會超出他自信所能達到的高度。如果拿破崙在率領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的時候,只是坐著說:「前面是一座山,難以跨越的高山。」那麼,軍隊就很難鼓起勇氣前行。所以,無論做什麼事,堅定不移的自信力,都是達到成功所必需的和最重要的因素。
拿破崙·希爾說:「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採取任何步驟。如果個人沒有目標,就只能在人生的路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任何地方。」生命本身就是一連串的目標。沒有目標的生命,就像沒有船長的船,這船永遠只會在海中漂泊,永不會到達彼岸。
生活中有很多人沒有確定的目標和抱負,沒有規劃良好的人生計劃,而只是一天天地得過且過,我們不能不感到觸目驚心。在生活的海洋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這樣一些年輕人,他們只是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既沒有固定的方向,也不知道停靠在何方,他們在渾渾噩噩中虛擲了許多寶貴的時光。
他們在做任何事時都不知道其意義的所在,他們只是被挾裹在擁擠的人流中被動前進。如果你問他們中的一個人打算做什麼,他的抱負是什麼,他會告訴你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去做什麼。他只是在那兒漫無目的地等待機會,希望以此來改變生活。
由於絕大數人對於自己未來的目標及希望,只存有模糊不清的印象,因而他們通常到達不了目的地。試想,一個人沒有目標,又如何到達終點呢?明確的目標能夠對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它使得我們的努力凝聚到一處,並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奮鬥的方向,因而我們的每一步都穩重而有力,我們的每一步都是朝著目標前進。
總之,每個人手中都握著失敗的種子,也都握著偉大的潛能。明確的目標是一件寶貴的工具,它是驅動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原動力。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