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但別人成事的技巧則是可以學習的。人生一世,總得做成幾件事情,此之謂成事。在成事智慧上,曾國藩可謂榜樣人物,他一生為師為將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很多關於成事的方法和技巧,以下就分享曾國藩成大事的5字真言,若能悟透,必為人中龍鳳,註定是人上人;一個人,想成大事,修煉曾國藩這5字真言,早晚能飛黃騰達。
一、「勤」字真言。
據記載,曾國藩「才不過中人」,也就是說他的先天之資也就是中等人的水平,並不是什麼天才,可為什麼他後來能在政務、軍務繁忙之際,不僅成就一番大事業,還能成為經學大師和散文大家呢?其關鍵就在於一個勤字。曾國藩學習之勤,理事之勤,鍛鍊之勤,網上都有很多的例子,這裡就不贅述,只舉以下一個例子就可看出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麼的嚴格。
曾國藩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近來戀床,說明自己的修養有所退步。改掉幼時戀床的壞毛病,下了很大的決心,如今幾次不能醒來即起,說明心性不定,要引起警惕。」由此看來,曾國藩確實是一個無比勤奮的人,容不得自己有絲毫的偷懶。
二、「韌」字真言。
曾國藩有挺經一部,所謂「挺」字,其核心就是韌,就是要求自己無論在怎樣困難的環境下都要挺住,要忍住,要堅持住。
曾國藩本是一介書生,只靠著皇帝下令自辦團練的一紙文書,竟白手起家,建立起湘軍,而且,最後居然打敗了強大的太平天國,其中的艱難是不難想像的。事實上,曾國藩本人的軍事能力並不算優秀,甚至曾多次遭遇失敗,有時要跳水自殺,有時又身陷險境,但他都能以其韌勁堅持過來,韌勁,正是其能成大事的關鍵品質。
三、「忍」字真言。
曾國藩極其善忍,這是眾所周知的。其實,忍與韌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忍耐,也就很難談得上堅韌。在曾國藩那裡,忍並不是一味的退讓,而是尋求時機的一種策略。
曾國藩的湘軍起自民間,要想成一番大事,必定要遇到很多困難,很多阻力,而這些阻力一般不是來自下面,主要上是來自上面。在這種情況下,不忍如何能求得發展?不忍又如何能在日後成就大事?
四、「分」字真言。
蔣介石曾指出,曾國藩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不僅自己成功,也讓別人成功,不僅自己發達,也讓別人發達,就是說,他十分善於分享,而不是獨佔。曾國藩的部下,大多都是出身下層的人,但經他推薦提拔的就有一大批名人,如著名的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升到道員、巡撫一級的也有數十人。
曾國藩不搞諸侯分封那一套,而是真心地希望別人進步、發展。別人的勢力擴大了,發展了,實際上還是發展了他自己。他不僅不搞武大郎開店挑個矮那一套,甚至不怕別人超過自己。他自己被捻軍打敗了,就推薦自己的學生李鴻章去打,結果是勝利了。
五、「退」字真言。
所謂「功成身退,天地之道」,這一條曾國藩切切實實地做到了。攻破南京以後,曾國藩的功勞可以說無以復加,同時也引起了清廷的猜忌。其實,當時的名士王闓運就曾兩次找曾國藩講帝王之學,勸他自立,攻破南京之時,他的弟弟以及其他屬下也想硬逼曾國藩自立為皇帝,但都被曾國藩巧妙地拒絕了。
曾國藩進京之時,就請求解散自己的湘軍,以李鴻章的淮軍替代之,得到了朝廷的應允,而他自己也早為解散湘軍做了充分的財政準備。這樣,曾國藩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也許,後人那樣推崇曾國藩,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充分的造反條件卻沒有選擇造反。
內容引自同名公眾號 : (鬼道創業圈) 歡迎關注訂閱 查看更多創業內容創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