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2020-12-20 布一定通古

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每個人年少時,都會自命不凡,想著在以後闖出一片天地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平庸,想要做的事很多,卻從來沒有實現過。

不過,暫時的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隨波逐流,才會導致一生碌碌無為。

小時候曾國藩在家念書,一篇短短的文章,小曾翻來覆去的朗誦,可就是背不下來,當夜,正好有個小偷蹲在他家屋梁上,這小偷原本是要趁他讀完書上床睡覺,好偷點東西,可左等右等,小曾就是背不下來。

這位小偷忍無可忍,跳下來大罵:「這種笨腦殼,還讀什麼書!」罵完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雖然沒有天生的智慧,但是好在曾國藩懂得運用後天去逆天改命,他常常在半夜睡不著時,思考著官場的事情,手裡還捧著一本《智囊全集》,從裡面思考自己的過失並汲取營養。

這本《智囊全集》是明朝文學家馮夢龍編纂的,裡面有1000多個智慧故事,看完之後頗有啟發,適合反覆閱讀,增長人生的智慧,曾國藩把他當做「枕邊書」,大才子紀曉嵐也是日夜捧讀,感嘆不已。

看是一本小冊子,其實包含了先秦到明代的官場智慧,被稱為幾千年前的奇書了。

曾國藩從一名普通的耕讀少年,蛻變成一位把控滿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國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於他從《智囊》中總結出來的3字真言,如果你意識到,並及時改正,人生之路才能走上坡。

一為「誠」

應表裡如一,任何的一切,都可以展示

曾國藩在平定太平軍後身居高位,當時的李鴻章,還只是曾國藩眾多門生之一。有次曾國藩組織門生商議政事,李鴻章遲到了很久才到場,會後曾國藩單獨留下李鴻章問其遲到的原因,李鴻章說自己生病才錯過了晨起。曾國藩聽後勃然大怒的說道:「誠」是曾家門生的首修,無「誠」之人不配做曾家門生。

李鴻章對此惶恐不已,才向曾國藩承認是自己貪睡。曾國藩對後輩李鴻章是十分欣賞的,所以才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導,其實曾國藩早知李鴻章十分貪睡。曾國藩的誠字真言,對李鴻章的仕途影響非常大,這也是李鴻章後來能飛黃騰達的原因。

二為「謹」

要實實在在,說話需嚴謹,不能大假空

曾國藩是個非常謹慎的人,這也是他在官場中的生存之道。曾國藩在給弟弟曾國荃的家書中這樣寫到:「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做事一定要謹慎,不可莽撞。

不僅是做事,說話做人亦是如此。曾國藩說:「群居守口」,在眾人面前,若是說話口無遮攔,那肯定會得罪人,萬一今後被人記恨,抓住把柄,到時候惹禍上身,後悔就晚了。

三為「恆」

作息有規律,生活有原則,處事需慎獨

曾國藩一直都有早起讀書、靜坐的習慣,就連行軍打仗時也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常人誰能做到?

恆心,是成功的捷徑,把一件小事做好很容易,但是堅持每天把一件小事做好,這就是成功者和普通人的差距所在。「人貴有恆」,只要肯堅持,一定能有所收穫和回報。

曾國藩是組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的晚清重臣,但實際上除了軍事上的才能之外,他還是一個非常懂得識人看人的大家,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但凡後世人,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

但是都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最終成就了「千古一完人」的稱號。

智囊在手,萬事不愁

從小讀到老,汲取處事智慧,一生有收穫

這套書既是入世,又是出世。就像擁有一隊私人智囊團,一生都可讀,每次都有新的領悟。

小時候讀它,讀的是有趣的故事,跟著孔子、蘇軾經歷一番,學會為人處事,如何提升自己;

中年讀它,讀的是故事背後的道理,在兵家智謀中領會職場管理之道,識人用人,借勢而上;

老了讀它,讀的是道理背後的意義,如何修身養性,過的通達自在……

這樣的智慧經典,越讀越有味道,將聖人智慧熔煉於心,不止養出帝王將相的格局,更修得一顆豁然明心。

十個成功人士,九個都是有智慧、有情商的人。而這套書正是我們汲取智慧,提升情商的智囊。

萬達總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會發表年度工作報告,每次在報告中他都會推薦一本書給員工,推薦過的書單裡便有這部《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一本匯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的總集,在書中,作者馮夢龍將智慧分為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個類型,而每個小故事都充分體現了不同的智慧類型。

馮夢龍評價《智囊全集》說它:「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我讀完之後,才發現很多人生的智慧,還有為人處世的技巧,這本書早就說透徹了!讀一讀就能學到很多智慧,還能輕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想要讀的,建議大家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真的一般人很難讀懂!

上下兩冊智慧只需要75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就能受益終生!無論是自己讀,還是送給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擊下方購買:

相關焦點

  • 人到三十如果人生還未起色,記住曾國藩的五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從一名普通的耕讀少年,蛻變成一位把控滿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國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於他專屬的為人處世原則,其實只是簡單的五字真言。曾國藩聽後勃然大怒的說道:「誠」是曾家門生的首修,無「誠」之人不配做曾家門生。李鴻章對此惶恐不已,才向曾國藩承認是自己貪睡。曾國藩對後輩李鴻章是十分欣賞的,所以才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導,其實曾國藩早知李鴻章十分貪睡。曾國藩的誠字真言,對李鴻章的仕途影響非常大,這也是李鴻章後來能飛黃騰達的原因。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
  •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影響蔣介石一生的《曾國藩全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花一點時間看他寫的家書、日記等文稿,就能學到他一輩子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智慧。這些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所以有人說曾國藩文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曾國藩的半部家書,也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曾國藩識人術:「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三個特徵,儘量遠離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曾國藩識人術說: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可以了。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
  • 曾國藩識人術:如果你不懂識人,牢記這4句話,一看一個準
    曾國藩有云: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凡成大事者,先要識人和識事,並以才幹輔助,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漢高祖劉邦,安邦治國不如蕭何,出謀劃策不如張良,帶兵打仗不如韓信,但他卻懂得識人,併網羅天下將才唯他所用,最後成就一番霸業。
  • 識人術:謹記這三句口訣,以心鑑人,一看一個準
    我們從小就聽說過一句話,就是:「不要以貌取人。」有的人在識人的時候,經常根據別人的穿著打敗來看人,這樣不僅無法把人看準確,還會暴露自己的膚淺。但是以貌取人真的毫無可取之處嗎?其實並不是這樣,鬼谷子就是以貌取人的高手。他說過:「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 曾國藩:人走背運,處於人生低谷時,悟透四字真言,定能東山再起
    不過,曾國藩的人生,算不上一帆風順,從青年到晚年,也是屢走背運,經常處於人生低谷,尤其他作為漢人,在滿人當權的清廷,更是經常授排擠和打壓的,所以,對於人生低谷,曾國藩總結了不少充滿真知灼見的大智慧。以下就分享曾國藩人在低谷的四字真言,若能悟透,不過走何樣的背運,處於怎樣的低谷,都一定能逆轉命運,東山再起!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3點就夠了
    作為晚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從一個被梁上君子嘲笑愚笨,到後來湘軍的創立者,曾國藩用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上了高位。在曾國藩沉浮官場的幾十年裡面,也練就了他識人斷人之術。曾國藩說:「人這一生,寧可不識字,絕不可不識人。」
  • 曾國藩:成大事者,不能束手束腳,這16字助你不再糾結
    曾國藩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這16個字是送給那些遇事不決,優柔寡斷之人,想要在某一領域有一番作為,就必須要當機立斷,不可束手束腳,否則就會延誤時機,這要放在古代戰爭之中,那可是一潰千裡的罪過!
  • 和尚寫下十二字真言,助曾國藩起死回生,道出處世真諦
    殊不知在曾國藩處於人生低谷,重病垂死之際,一位和尚的十二字真言,讓曾國藩起死回生,重新站了起來。這句話就是廣為流傳的「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據說這十二字真言,玻璃大王曹德旺極為推崇,無論身處什麼情況,他的辦公室一直掛著這十二個字,幫他一次又一次渡過難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有多少人在名利場中爭奪不休,甚至有不幸者還葬身在名利場之中。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只需要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
    俗話說得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若我們不能懂一些識人術,很容易掉入別人事先設下的陷阱當中。而我們若是通曉一些識人的本領,我們就能更好地明白對方的內心,進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有著「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在晚清時期力挽狂瀾,在「同光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並且他的學問和文章兼收並蓄,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領導識人術:背熟三字真言,看透人才的深淺高低,輕易不會看走眼
    下屬負責做事,領導負責管人,而管人的前提是識人,當領導最忌諱的就是看錯人,如果看錯了人,用了沒有本事只會拍馬屁的庸人,或者翻臉不認人的白眼狼,受損失的都只會是自己、是團隊、是公司。而一個領導如果有知人之明,在識人上有很高的造詣,那麼,他所管理的公司或團隊,做起事來肯定是事半功倍,無往而不利。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在李鴻章回家招募士兵時,曾國藩將這三條識人術分享給了李鴻章,希望李鴻章能夠根據這三條識人術招募一些真正有本事或者性格教厚老實的人。這三條識人術完全可以用於我們日常交朋友,如果我們身邊有符合這三條識人術其中一條的,就說明這個人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朋友。如果三條都符合,則這個朋友就可能是你的貴人。
  • 記住老祖宗的4字識人術口訣,不再以貌取人,看人一看一個準
    不將形體分開,不拘泥於方法,從「無形」中去觀察,從「無聲」中去辨識,是善於看相的人。所以說,真正的識人術並非「以貌取人」!其實,老祖宗識人術的精華,全在「言行舉止」這4個字上;記住老祖宗的這4字識人術口訣,不再以貌取人,看人一看一個準!下面琢磨君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通過這4個字識人和辨認!
  • 王陽明忠告:男人後半生的運勢,靠的不僅是金錢,應謹記三字真言
    做人做事其實都是一種修煉,人活在世上一輩子,就是一場修行,你用應付的心態完成你的一輩子,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後天,人生自然也會給你一個一事無成的結局。尤其是男人,一家之主,背上擔負著很重的擔子,可能前半輩子闖蕩在風雨中,但有的男人往往就是後半輩子開始轉折。
  • 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你在平常的生活中,又應該怎麼辨別君子和小人呢?「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在識人這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在官場混跡30多年,用自己的獨特的識人術,給自己減少了很多麻煩。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來學習一下曾國藩的秘訣:學會這兩點,你也會一看一個準。1、觀察志向趣味曾國藩曾經說過:「凡人材高下,視其智取。」意思就是說如果想要區別人才的高於低,看他的志趣就可以了。
  • 曾國藩識人術: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夠了
    曾國藩能夠有歷史上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歸結於他那厲害的「識人術」。在曾國藩留給後世的書信中我們: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主要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志向卑下的人安於流行、平庸、鄙陋的習慣,且日漸趨於汙濁和卑下。志向高尚的人則仰效古代先哲博大胸懷和賢明的軌跡,因而日漸走近崇高和明理。從我們的生活中看,事實的確如此。那些喜歡早起、愛讀書學習、健身遠動的人往往會走上坡路,相反那些喜歡吃喝玩樂,貪圖物質享受的人,每天過著如阿鬥一樣的安逸生活,實則是在消磨自身元氣,是人生走下坡路的跡象。
  • 曾國藩:老實人不懂察言觀色,牢記兩招識人之術,擺脫吃虧的現狀
    曾國藩:常被別人騙,牢記兩句話,讓你看透一個人是否有心機文/一休道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曾國藩,留下了許多句句珠璣的做人大道理,而他的成就體現在了各個方面,無論是軍事政治曾國藩的成功除了他嚴謹的祖訓之外,與他對自身的認知有很大的關聯,曾國藩屬於大器晚成型,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曾國藩留下了許多的傳世書籍,如今已是商業人士中最為熱銷的一類,尤其是《冰鑑》一書中,更是有許多的識人之術,深受人們的歡迎。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所以,能夠知人、識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正如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所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曾國藩曾在官場沉浮近四十年,看慣了太多的虛情假意和表裡不一,對於識人、用人有著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民間也流傳著「曾國藩三千步識人」、飯桌識人術這些識人趣事。
  • 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12字箴言,教你輕鬆識別小人和君子!
    比如說,現在所說的心理學,也沒有什麼新鮮的,在中國古代它就是叫「識人術」,而且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許多識人術口訣,以供後人借鑑使用!比如,莊子的「九徵」識人術口訣,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觀人七法」,劉邵在《人物誌》中的提到的「九徵」、「五常」識人術,呂不韋的「八觀六驗」和「六戚四隱」識人術,曾國藩在《冰鑑》中也總結了許多識人、用人的口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