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新聞·人物|採耳姑娘「林妹妹」:出身中醫世家,有學員是她的超級...

2020-12-17 上遊新聞

11-21 19:46:03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晚報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文、圖、視頻

掏耳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技,民間至今仍有三大快活之說:洗澡、捏腳、採耳。前兩者,體驗過的市民甚多;但採耳,作為更小眾的存在,一直在重慶不溫不火。

近日,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將「三心耳藝」列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其傳承人是一名年僅33歲的女子——李存林。

▲李存林展示採耳工具

出身於中醫世家 老茶館偶遇恩師

11月20日上午,江北區華新街西普大廈12樓,追尋著輕聲的古典音樂,若有若無的沉香香氣,記者來到了川耳匠非遺採耳培訓基地。

木質書架上擺放著造型古樸的杯碟、蓮蓬、陰沉木,若不是幾張學員訓練床位吸人眼球,這裡更是一間茶話室。

李存林是重慶萬州人士,身高約1.6米,皮膚白皙、鵝蛋臉,說話輕言細語,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幾歲。相比名字,大家更喜歡叫她「林妹妹」。李存林介紹,自己出身於中醫世家,爺爺擅長接骨、推拿、製作膏藥,她從小就幫著大人晾曬、熬煮中藥,同齡人覺得難聞的苦味,她卻覺得芳香四溢,耳濡目染之下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十八歲時,李存林從萬州中醫校畢業後,在當地開辦了一家盲人按摩店,經過短短兩年時間,盲人按摩店發展至5家。李存林既是老闆,又是指點技師技藝的老師,還要為慕名而來的顧客服務,其中有一項就是在當地頗為少見的採耳。

採耳看似是小技藝,實在是大有講究。通俗來說,人體越靠近耳膜位置的區域越發敏感,也是採耳師發揮空間最大,讓顧客最舒服的區域。「採耳發源於川渝地區,但在四川有壩壩茶文化,採耳更加盛行。當時,萬州很少有人專業從事採耳,我想提升技藝,也找不到老師。我當時考慮過去四川專門學習一段時間。」李存林說,偶然的機會讓她在觀音橋一家老茶館遇到了自己的老師汪澤吉,他的師傅是民國初年四川蓬溪頗有名氣的採耳匠人,這一分支的採耳手藝已經傳承了上百年。

「遇到林林時,我已經70歲,眼力不行了,手也沒有過去那麼穩。按理說已經不適合採耳,屬於半退休狀態,反正帶著工具去茶館喝喝茶,也就給老顧客服務服務,一天採不了幾個。」汪澤吉說,在過去,採耳師還叫掏(挖)耳匠,還給顧客提供剃頭、修面的服務。他也收過幾個男徒弟,但都因為覺得不賺錢放棄了這門手藝。隨著年事漸高,他既捨不得這門手藝失傳,也擔心自己堅持做下去,哪天眼花手不穩砸了自己招牌。

「這小女娃娃模樣雖然乖巧,但是不是圖一時新鮮還不好說。」面對李存林拜師的提議,一開始汪澤吉是拒絕的。為表拜師決心,有一次李存林也帶了採耳工具,去茶館拜訪當時還沒同意當她老師的汪澤吉,22種採耳工具,分毫不少。

耐不住李存林軟磨硬泡,汪澤吉答應李存林在他耳中試一下身手。「在茶館這種吵鬧的環境,手還如此穩,說明心靜得下來,是幹這行的料。」在經歷了一陣「小舒服」後,王澤吉決定,收下這位關門弟子,這也是他這輩子唯一的女徒弟。

▲採耳工具展示 

將前輩傳承的技藝進行改造創新

2016年,在向李存林傾囊相授採耳技藝後,汪澤吉回到了老家安享晚年。後來,李存林又遇到了和她同為1986年出生的黃娟。從2003年開始,黃娟先後涉足過美容、足療、服裝,對採耳也有著濃厚興趣的她跟李存林一拍即合,決定在採耳行業幹一番事業。黃娟負責營銷,開始女漢子般的走南闖北,身在重慶的時間屈指可數。

▲黃娟(左)李存林(右)合影

李存林除了大量翻閱採耳技藝和中醫理療養生資料,更是將前輩傳承的技藝進行改造創新。採耳是手上功夫,手要穩、要輕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切技藝始於此。

★手上過:耳勺掏紙巾,鑷子夾頭髮

在過去,匠人們會烹製薄薄的麵皮,模擬成耳繭、耵聹(耳屎)貼於手背,再用挖耳勺輕輕將麵皮揭下來,但挖耳勺不能接觸皮膚,碰到就算練習失敗,必須重頭再來。但因為麵粉質量和麵皮厚薄、黏度程度不一,這種方法缺點就是穩定性不夠。

李存林發現,每張餐巾紙其實是用三到四層更薄的紙巾重疊而成,她選用一層紙巾加水貼於手背,紙巾相比麵皮更薄,更能考究技法。 用食指、拇指指腹輕捏住挖耳勺左右搖晃,也是練習方式之一: 力度重了,挖耳勺無法晃動;力度輕了,挖耳勺就會從指間掉落。講究的就是把手心同步的技藝形成肌肉記憶,植入腦海,耳道裡是敏感所在,必須輕、柔、穩。此外,還有將頭髮剪成一釐米的小段,同樣置身手背,夾起來不能觸碰皮膚等練習方式。

▲採耳師的基本功修煉:挖耳勺不接觸皮膚揭下餐巾紙

★眼睛辨:從黃豆到米粒,觀察不同之處

長時間的採耳,聚焦於細小之物,會讓人的眼睛產生疲憊。而通過一定練習,可以讓眼力更敏銳,對於疲憊感更有抵抗力。

如果粗略一看,每顆黃豆、綠豆、米粒模樣非常相似,但如果細緻觀察,卻是大有不同。「我們會挑選十顆大小近似的黃豆、綠豆、米粒讓大家觀察不同之處,循序漸進開始練習,儘可能說出更多的不同之處。」李存林說,事實上,耳道裡的汗毛比頭髮更細,分泌物比米粒更細小。只有將手、眼的基本功練習好,才能進行學員互相練習階段。

★心中靜:沒去過KTV,喜歡看書打坐

李存林的師傅汪澤吉收下這名女弟子很大一個原因是看重她的心境。採耳師的心境,即心靜。

作為一個80後,李存林生活得十分「佛系」,她說自己從來沒去過KTV,更是受不了夜場的勁歌熱舞。休閒時,喜歡的是焚香、喝茶、看書、打坐。

打坐,也成為了訓練學員靜心的方式。「打坐可不能睡覺,如果真正心靜下來,你的身心會處於一種平衡、舒適的狀態。可以通過打坐靜下來,在採耳時也不容易被身外事影響,自然而然的可以眼尖手穩。」李存林說道。

▲李存林給顧客採耳

有學員是她的超級粉絲

記者採訪時看到,在川耳匠非遺採耳培訓基地,不少學員正在互相練習按摩、採耳。今年41歲,來自陝西寶雞的李寶霞是李存林的超級粉絲。「我覺得採耳是一件讓人特別放鬆的事情,自己基本每個星期都會採耳。後來發現這個產業未來前景很不錯,就來到重慶想學一下手藝。林妹妹給我採耳後,我發現她的手法和我們當地的完全不一樣,當時就拜師了。」李寶霞笑道。

今年34歲,來自江蘇常州的學員張燁娜告訴記者,她的耳道經常乾澀發癢,會選擇採耳緩解放鬆。而今來到重慶學藝後,決定先從採耳師開始磨鍊技藝,以後回到家鄉自己開一家採耳店。

▲李存林給學員傳授技藝

提醒: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採耳

採耳分10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一個美好的詞彙形容,「絲絲入耳」、「輕歌曼舞」、「踏雪無痕」、「天籟之音」……採訪之餘,記者也體驗了一下採耳。

在記者閉眼之後,感覺耳朵傳來溫熱之感,這是李存林開始給耳朵進行按摩,讓人頓感輕鬆不少。隨著她開始用一個個專業工具入耳,耳中開始傳來細小的聲音,耳朵的癢意傳來,在這癢中又帶著酥麻之感,讓人不由自主的放鬆,似乎有些動彈不得。突然間,一陣涼意入耳,讓這種酥麻化為實質,無法用語言形容,只能靜心享受......

採耳結束後,記者了解到,剛才的涼意其實是李存林在用特製棉棒加上雙氧水入耳,所以讓人瞬間覺得清爽,這一個環節叫作「雨過天晴」。因為每個人耳部構造不同,敏感點不同,所以不同的人體驗不同的環節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李存林提醒,採耳雖然是一種身心享受,但不是每個人都合適,如果耳道有破損或疾病,還是需要去正規醫院接受檢查治療後,再來體驗採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姑娘採耳後,右耳充血耳鳴?
    小倪反映,8月28號,她去做了一次採耳,之後自己就經常出現耳鳴的情況,睡也睡不好。壹採耳後經常耳鳴?小倪說,8月28號,她去杭州萬達金街上的「那個採耳」店做了採耳,花了38塊錢。至於小倪做完採耳之後有耳鳴的情況,小尹說,她之前沒碰到過,也不好說原因,不過對於小倪之前發過來的一張圖片,她有些疑惑。
  • 採耳培訓班收費高不高?正規採耳培訓班的收費是多少?
    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採耳培訓班,第一是採耳技術過硬,第二是採耳培訓老師有經驗,第三,專業正規的採耳培訓班能科學安排培訓課程,並且認真負責有保障。在選擇培訓班時,一定要諮詢清楚該培訓班的課程安排和導師水平,並確認整個培訓的具體費用,防止有隱藏費用,多花冤枉錢。
  • 慢新聞·人物|暖男「冬哥」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攝影報導感同身受這個詞,有時候會顯得有些矯情,如果加上性別的差異,那就更難以做到。然而,對於乳腺科的男醫生來說,他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為患者治療病症,還要理解女性痛苦。
  • 來體驗一次正宗的採耳
    採耳歷史已久,從唐朝開始,便是上層社會流行的一種休閒方式,在盛唐有地位的達官貴富,每月都會按時採耳,在當時這不僅是禮儀文明,更是一種富貴的象徵。據記載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一大愛好便是採耳,每月數次,一生不曾中斷。
  • 採耳培訓學校培訓課程內容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養生保健方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從街頭走到了養生會所裡,採耳培訓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想要進入採耳行業,就要進行專業的採耳培訓,這樣會使我們日後的發展更加有保障,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採耳培訓課程的內容以及常見問題分享。
  • 益陽正規的【開採耳店】報價_採耳匠
    益陽正規的【開採耳店】報價,採耳匠,這些70、80、90後各有專長,具有豐富的品牌運營經驗和實際操作經驗,同時又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益陽正規的採耳匠報價, 瞟學是學不上正確實本領的,許多人每樣都能仿冒,可是仿冒便是仿冒,連都並不是,談何跨越?我對一件事看好了便會瘋狂的固執。即然他人不教我,我也自身探求。
  • 中醫世家為何不碰冷飲
    (原標題:中醫世家為何不碰冷飲)
  • 94歲「林妹妹」王文娟:越苑春秋 夢圓「紅樓」
    」王文娟:越苑春秋 夢圓「紅樓」  作者 王笈  20世紀60年代,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風靡大江南北,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成為了不朽經典,是國人心中永遠的「林妹妹」。康玉湛 攝   作為越劇旦角藝術當之無愧的代表性藝術家,王文娟一生創作了200多個藝術形象,豐富了中國戲曲的人物長廊,主演過的諸多劇目被視為中國戲曲寶庫的藝術瑰寶。由她創立的越劇「王派」藝術,委婉典雅,秀美深沉,行腔細膩,樸實醇厚,注重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度刻畫,為越劇表演注入了嶄新的時代氣質。  聊起當年飾演「林妹妹」一角,王文娟似有說不完的話。
  • 60分鐘古法採耳+耳息按摩+頭部撥筋...比SPA還舒服100倍...
    >  「十八般武器」都有消毒處理!  不要問我為什麼要來採耳!  如果你不親自感受  你都不知道採耳有多麼銷魂!  匠心採耳  採耳師先用孔雀毛安撫面部輪廓,  所到之處皆是愜意!  疲憊一掃而空,很舒服!
  • 第六代中醫世家的三個「第一」和十篇「良策」
    他就是出身於六代中醫世家的首屆「河南民革榜樣人物」尹亞東。  第一時間建成發熱門診、隔離病區  疫情突襲,作為疾控防疫分管領導,他積極參與,醫院連夜騰空相對獨立的肛腸科病區改造為隔離病區,同時改造完成完發熱門診並投入使用。
  • 非遺項目發揚光大 湘西女孩讓更多人體驗採耳「小舒服」
    朱菊爺爺留下來的採耳工具。   爺爺的挖耳工具,有一部分朱菊也參與了製作。再加上近幾年她親手做的採耳工具,大大小小好幾十樣,都安放在長沙市太平老街上的這家採耳文化體驗館裡。   這些年,朱菊在全國各地做採耳培訓的時候,空餘時間就會去當地的古玩市場逛逛。如今,在店裡的展示櫃裡,陳列的都是她從各地搜羅來的挖耳工具。有青銅、胡夾,還有看似髮簪的物件,另一頭就是耳耙子。朱菊曾經帶著這些東西跟著朋友去拜訪過一位古玩玩家,經鑑定,都是時間久遠的老東西。一些後期自己製作的挖耳耙,靈感則來源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文創產品。
  • 這種採耳,比川式採耳還牛!耳趴由美女技師親手打磨!體驗起來絕對超爽
    從挺拔的楠竹,到精緻的耳趴,穿山越嶺,從種竹人布滿老繭的手中,到採耳師保養細嫩的手中,這是一根楠竹的長徵。竹海的陽光和種竹人的風霜「家有一園竹,子孫都富足。」這句話張老頭常常掛在嘴邊。鹹寧有竹林173萬畝,楠竹2.2億根,年產竹2200萬支,是歷史悠久的楠竹之鄉,無數家庭靠著竹子生活,張老頭也是其中一個。
  • 廣仁堂中醫師承或確有專長培訓班招生
    廣仁堂國醫傳承教育中心(師承和確有專長)(詳細的講解、紮實的臨床、國家承認的證書、平價的學費)廣仁堂國醫是大連**具有臨床實習醫院基地的培訓中心,有大量真實患者可供學員觀摩、實習、操作,特點是理論緊密聯繫實際。
  • 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怎麼樣 衝著中醫世家來的
    我從中醫盲到中醫粉就是從這家醫院看好病開始的。我和家人朋友在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看病快10年了,有什麼不適都找他們看,肩周炎、高血壓、感冒、胃腸病、婦科病、頭痛等等大毛病小毛病都在這裡看。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吧!有人家說「西醫認門,中醫認人」,我看這家醫院挺不錯的。
  • 仁心妙手,金鄉這個中醫世家聲名遠播
    29歲的她原打算步入婚姻殿堂,但卻出現右上肢及下肢皮膚起紅疹逐漸擴大並融合成片潰爛流水,輾轉各大醫院多次就診治療半年後,病情仍未得到緩解,為此婚期一推再推。「去年10月,聽朋友提起金鄉的李樹春大夫,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李大夫。喝了幾個療程湯藥,皮膚病竟好了。」採訪時,鹿女士激動地說。她終於如願以償穿上了潔白的婚紗。為表達感謝,鹿女士還專程送來精心製作的一面錦旗。
  • 揚州民間採耳技藝正在申遺 掏耳朵也能開店採耳師月入上萬
    「現在周邊城市流行採耳,我們就單獨開了一家店。」興城西路一家採耳店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之前開足浴店,今年專門新開這家採耳店,顧客評價還不錯。記者從團購平臺看到,目前僅美團就有4家採耳店,採耳的團購價格從49元到59元不等,此外,還有一些足療店和浴室推出採耳項目的團購。
  • 保定一市民採耳採出耳道炎 專家:採耳需謹慎
    閱讀提示:日前,有市民向河北青年報記者反映,自己因做"採耳"患上耳道炎,為此,記者走訪了保定市區多家設有該項目的商戶,並諮詢了相關專家,了解"採耳"項目的相關情況。市民:疑因"採耳"感染耳道炎,採耳工具成"禍首"?
  • 去足浴店採耳 腳氣跑到耳朵裡
    如果衛生習慣不太好,或者去消毒不規範的理髮店、洗浴中心,接受所謂的「專業採耳」服務,都有可能感染腳氣。   紅網時刻10月12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吳雯芳 通訊員 粟青梅)近日,長沙的李女士總感覺雙耳瘙癢難耐,甚至耳悶、耳朵堵得厲害。經長沙市中醫醫院診斷後,李女士才知道,原來是感染了「腳氣」。醫生稱,李女士經常去足浴中心採耳,這可能是感染腳氣最大的誘因。
  • 為什麼要採耳,採耳的幾大好處
    關於採耳,我們在以前很多人都以為掏耳朵,其實不然,採耳是一項比較專業的技術活,今天小編把關於採耳問得最多的幾個問題整理出來,為大家答疑解惑。一問採耳:為什麼要採耳?三問採耳: 採耳會不會把耳朵採壞?答:採耳時你一定要選擇專業的採耳技師,因為專業技師對耳道知識了解的很多,採耳過程手法也不一樣,手法很輕,很穩,心中也有一定把握。四問採耳: 採耳能達到什麼功效?
  • 慢新聞·人物|半路出家的「金牌調解員」:參與上千次調解 居民有...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文 警方供圖巴南區公安分局花溪派出所有個很出名的「爭爭工作室」,調解糾紛的成功率高達98.8%。工作室裡有個很出名的輔警叫呂小紅,呂小紅非常擅長做人民調解,調解糾紛的成功率高達98.8%,被當地居民譽為「金牌調解員」。呂小紅是誰?呂小紅調解成功率高的秘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