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後,語文提升了地位,也增加了難度,似乎想當個好學生更難了。畢竟從一年級起就開始背並理解《論語》了,其實啊,在《論語》裡孔子早就告訴我們他眼中的好學生的標準了,家長不妨一起看過來,幫助孩子學起來。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士,這裡面學習最棒的學生是顏回,當然孔子不一定最喜歡顏回,但是孔子認為顏回那肯定是個好學生,我們來看看孔子怎麼評價好學生顏回的。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雖然哀公問的是好學,但是孔子想到了「好學者」顏回的幾大優點,顯然這是他認為好學生的標準,如今看來這也不僅僅是好學生的標準,好家長也可以拿來參考。
好學: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閨女問:上學最終是為了什麼?
是上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學?然後有個好工作?
我的回答:上學是為了掌握學習能力,因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學無止境,尤其在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離開了學校,接觸不再只是課本,面對的不再只是試卷,停止學習只保留校內知識,其實是寸步難行的。
掌握學習能力,保持一直學習的良好習慣,不管面對的未知空間有多大,內心都是踏實的。不管你是向書本學,跟歷史學還是取經於同行的人,保持終身學習,才能穩步前進,而不是被無知僵化,年輕即暮年。
不遷怒不推諉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情商,逆商是高頻詞,怎樣處理情緒已經是大家必須面對的話題。然而這些情緒控制是要從小就開始調整培養的,也需要家長給予的良好情緒環境。
試想,如果家長在工作中受挫,回家就把情緒發洩到家人身上,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他會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學習不好是不是老師不好,上課不專心是不是窗外的鳥鳴太動聽……把責任推諉給別人,或者遷怒於別人,這樣的結果就是不會反省自身問題,很難進步,或者遷怒推諉給別人,導致人品倒塌,舉步維艱。
凡事不遷怒不推諉,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不貳過:有錯必改,不重蹈覆轍
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也是。不過如果失敗了或者做錯了,只是一味地痛哭流涕,然後再憋足勁從頭再來,精神可嘉,但恐怕失敗還得是失敗之母。
對待失敗或者錯誤,應該是第一時間檢討回望問題癥結所在。找到癥結,解決問題,改變策略,糾正方向,不重蹈覆轍才能不枉再來一次,才能取得成功。
可見,不貳過是多大的優點,考得不好不著急,把試卷拿出來,深挖錯誤所在的知識點,這就是在學習中,學霸強調「錯題本」的原因所在。
當然,好學生還有很多優點,但是做到以上三點,那你就是個優秀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