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習名義把學生「賣」進工廠,這是職業教育的恥辱

2021-02-19 味道曲靖

我們和曲靖一個長期做勞務派遣的人了解到,曲靖多家職業院校(中專、技校、職業學校),每年僱傭人「有償招生」、給學校老師下招生任務、讓在校生幫忙招新生給他們發提成,還與中介(勞務派遣公司)合作將學生輸送到東莞、崑山、蘇州等地電子廠「實習」幾個月,這已是行業內未公開的「秘密」,這些學校又以民辦職業學校的為多。

學生比外面務工的容易管理,不配合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畢業證難拿,大多情況學生怕「畢不了業」會選擇妥協。

這個見不得光的利益鏈,學校每送一個學生到工廠上班1個月,學校通常能從工廠拿走一筆可觀的勞務費(500-1000元、1500元不等,工廠缺人的情況還會更多),很多民辦職業學校、野雞學校就靠這方面賺錢。


去實習、社會實踐的學生越多,學校能得到的提成就越多。

在電子廠「實習」的學生「同工不同酬」

這些在工廠「實習」的學生每天工作8-12小時,每小時薪水10-15元,一個月下了除掉休息時間,每個月工資1800元至2000多元,把加班費算上多能拿到3000元左右。

都是幹一樣的工作,和他們一樣相同崗位上的老員工,每個月的工資是5000元至8000元。

按照事先設定的遊戲規則,差價中介(勞務派遣公司)和學校「分」,學校分大頭、中介分小頭。

相關新聞延伸閱讀:

山東16歲學生工廠實習期墜亡,

是什麼將他逼上了絕路?

2020年9月30日,山東16歲的李致材墜樓了,在距離一段實習結束還有一個月的時候,而原因,是因為連續高負荷地上了半個月的夜班,他扛不住了。

李致材是山東省沂水縣職業學校電氣工程系2019級學生。2020年6月29日,在學校安排下,他和同學前往江蘇省崑山市的恆源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實習,時間持續4個月。

第一周,李致材跟著師傅學習期,每天工作八小時,對他來說還能接受。

可一個星期之後,8小時的工作時間已經見不到了,每天的工作時間遠超12小時。半個月白斑半個月夜班,雙休日節假日不休息,這讓李致材頂不住了。

李致材不是沒有跟父母抱怨堅持不下去,可父母一直鼓勵他堅持,他也就聽勸堅持了3個月,因為他想掙錢為家裡分擔。

但這種在流水線上高負荷的工作,最終還是壓垮了李致材,悲劇發生了。

對於一個16歲的實習學生來說,沒有休假,連天加班的工作合理嗎?不合理,按說實習單位應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不得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不得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

但實際上呢,學生在這種工廠想請假很難,組長同意才能走,但僅僅以需要休息為理由請假不會被批准,甚至還會被組長懟一句「誰都累,別人怎麼不請假?」沒錯誰都累,但是這個誰的泛指又是誰,是指那些已經工作十幾年已經麻木的老工人,還是連社會都沒踏入的學生?

讓人不解,明知道工廠對於學生有超負荷安排,學校為什麼還要籤訂協議?甚至每年還向類似工廠輸送幾千名學生呢?學生又真的願意加班嗎?這種高負荷的工作學生又真的願意做嗎?

很諷刺,學校的負責人口口聲聲地稱:學生加班都是自願的。而且這種實習工作還涉及到學生的畢業證,不實習不能畢業。當然實習畢業相掛鈎出自學生之口。

16歲的李致材可能只是一個縮影,背後可能還有更多沒有跳樓默默忍受的李致材,當然他們不一定是學生,但他們一定是在高壓機械工作環境下的承受人。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工廠的實習崗位和他們所學的專業沒有啥關係。這樣的「社會實踐」鍛鍊有啥意義?

作為學校本應該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己任,然而,這些職校卻在學生實習中充當「包工頭」,打著「實習、社會實踐」的名義,見財起意、唯利是圖地把自己的學生當做特價「商品」,批量降價賤賣給「用工荒」的企業從中漁利。

希望曲靖相關部門嚴查,杜絕學校「賣人」給工廠這種行為!

相關焦點

  • 高校被指以實習名義派學生打工:不實習沒有畢業證
    名義上是實習,實際上則是通過與勞務中介籤協議,把學生「賣」給工廠流水線當工人。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不少學生質疑學校將實習課程變為撈錢項目。校園實習為何變了味?還有多少學生「被實習」?學生1:我們學校老師以寒假實習的名義,把我們強制賣到這裡來做寒假工。本來在學校說的是一天幹8到10小時,但是到這後我們大部分時間一天要幹13個小時。一位學生發來的視頻裡顯示,夜晚,不少學生模樣的工人頭戴工作帽,身穿淺色工服,他們在流水線上躺著一排黑色平板電視「上螺絲」。
  • 不去學校安排的工廠實習拿不到畢業證?學生當廉價勞動力苦不堪言
    不管是職業院校還是理工類本科院校的學生,寒暑假或者臨近畢業期間,學校都會安排學生到工廠到崗實習培訓,美名其曰鍛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能讓學生學習處理論知識以外的其他東西。但情況真如學校描述得那麼好嗎?然而一些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所謂的頂崗實習就是將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使用,實習內容和所學專業毫不相干,在工廠流水線做機械重複工作。如果不遵從學校意願,甚至有拿不到畢業證的風險。還有職校「掛羊頭賣狗肉」,招收學生入校之後,以實習名義將學生送到工廠工作,不僅收取了學生的學費還會獲得工廠支付的「灰色」報酬。
  • 什麼是職業學校?為什麼有些職業學校會安排學生去工廠實習呢?
    什麼是職業學校?為什麼有些職業學校會安排學生去工廠實習呢?首先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職業學校?職業學校:就是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的學校,一般招收初中生。為什麼職業學校會安排學生去工廠實習?⒈本身職業學校就是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的學校,所以把學生安排到工廠去實習,主要是進行實地的操作和鍛鍊,因為有些技術是不能靠紙上談兵得來的,親身實踐,可能會讓學得更快一些。
  • 高校強迫學生工廠實習,學生就等於廉價勞動力了嗎?
    現在很多的學生在即將畢業出去社會之前都要到公司等地方實習。其實這種安排是非常合理的,畢竟很多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只是理論上的,而且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比較老套,也需要在實際崗位中與最新科技相結合。但是卻有很多學校打著讓學生實習的旗子,將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送去工廠幹活給自己斂財!廣西南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學生爆料道自己學校利用畢業證脅迫學生在工廠打工!
  • 聊城大學回應學生被強制派往工廠實習:撤回學生
    對於校方的回應,一位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仍不滿意,他認為校方沒有反省自身的錯誤,「這根本不算是一個處理結果,只是目前的一個狀態。意思是我們去了沒有實習自己走了,感覺是責怪我們。我希望學校對不規範的實習進行道歉,對以後如果繼續實習作出一定保證。」
  • 這所學校以實習名義"脅迫"學生打工,校方這樣回應
    信中寫道:「被學校強迫實習了一個星期,不止一次有了想死的念頭。」這位學生告訴記者,學校要求數百名大三同學,寒假期間到崑山康佳電子有限公司、蘇州佳世達科技有限公司實習。名義上是實習,實際上則是通過與勞務中介籤協議,把學生「賣」給工廠流水線當工人。
  • 大學生被強迫進蘇州瑞儀光電頂崗實習 校方:這是實習
    學生1:「他們讓我們去這工廠裡邊流水線上打螺絲、貼膠帶,這只要是個人有手有腳都能幹的。」學生2:「貼膠,組導光板,然後封裝之類的。前幾天是幹了一天,就是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總共是休息兩個小時。」而且有些來實習的專業,的確是對口的。蔡世英:「如果你按照學生的反饋的對價關係來看的話,它本來根本不賺錢,知道嗎?這個完全是學校跟我們很長期的合作,外面返費一個人甚至多到1萬塊,這種根本不是一個對價關係,你說賣學生,這個學校都要賣學生,遠遠不止這些錢。因為也確實就這些學生在實習的時候,他們的課程也做了設計。」
  • 電子業學生工調查報告:職校與工廠聯合壓榨學生
    在這一背景下,職業教育最終走出了90年代末的低迷狀態,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職業教育的方針也從堅持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銜接,迅速轉向以市場、就業為導向。就具體的職業教育制度,尤其是「頂崗實習」制度來說,以下幾方面構成了頂崗實習的基本制度。第一,實習的安排。
  • 學生當廉價勞動力使用 推上流水線就是頂崗實習?
    另外,教育部門並沒有批准所謂的郵輪乘務專業,也禁止任何公司獨立進行招生活動。像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所推出的這種「3+2」辦學模式,並沒有經過教育主管部門的批准。這起事件究竟是誰的責任,教育部門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同時,這28名學生中,有多人屬於未成年人,由帶隊工作人員給每個學生辦理了臨時身份證。經過海口市公安局瓊山分局查詢,多名學生的臨時身份證涉嫌偽造。
  • 大二學生剛開學就去工廠實習?校方:專業課順延
    中秋節前輔導員通知說要去江蘇的工廠實習,讓大家收拾東西做好準備,並說中秋節可能就是最後一個假期了,國慶節應該已經去實習了,而且要分批走。該學 生質疑說,交了那麼多錢,都是家長的血汗錢,學生到學校是來學習專業知識的,大二就要去工廠實習,豈不是將學生當廉價勞動力,同學們都不願意去。因為怕家 人擔心,大家都不敢跟父母說。
  • 高校學生被安排到工廠實習,不去就沒有學分?學校回應
    近日,有多名廣西演藝職業學院的學生及家長反映,學校強制要求大二學生去工廠流水線參加為期3個月的實習,不參加就不給學分和畢業證,9月中旬,學生到達廣東的工廠後被要求「兩班倒」,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不到一周,已有100多名學生受不了工作強度跑回南寧。9月22日,校方有關負責人回應,並非強制性,學生不適應可提出申請。
  • 揭秘「四川多所職業院校向工廠輸送童工」事件內幕
    先從學生中收取不菲的學費,卻不提供相應的教育教學服務,而是把學生輸送到工廠,進而收取企業的管理費、中介費,學校這一套操作完美實現「一魚多吃」。3職業教育領域,通過中介「賣」實習學生、強制學生上夜班、加班、頂崗實習專業不對口等問題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 雲南高職學生稱遭強制實習上夜班 校方:正核實
    2016年4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門曾聯合出臺《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其中明確禁止實習工作讓學生上夜班以及加班。  2017年2月10日,針對學生反映的每天「工作12個小時「、「通宵上班」以及「沒有法定休息日」等情況,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蔣芳稱:「我們正在向企業要他們的排班安排,如有(此類情況),將督促企業整改。」
  • 一個職校學生的進廠經歷
    (即9年義務教育加3年職業技術教育)」本來是一本好「經」,但是,到了地方上,就被一些「歪嘴和尚」給念歪了。然鵝,這些棋子到了職業技術學校之後,他們的屁股連教室裡的板凳都沒有坐熱和,就被學校以「實習」的名義輸送到沿海地區的一些工廠——當然,還有一些中介公司和這些斷子絕孫的學校狼狽為奸互相勾結,將這些十五六的孩子賣給那些急需廉價勞動力的工廠。小編的弟弟以及其他親戚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入學的時候交了幾千塊錢,還辦理了貧困生相關資料交給了學校。
  • 不實習就不能畢業?有學生「想死」,校方回應
    名義上是實習,實際上則是通過與勞務中介籤協議,把學生「賣」給工廠流水線當工人。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不少學生質疑學校將實習課程變為撈錢項目。  據中國之聲報導,一位山東某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說,學校以「工學交替」的名義,要求學生去一家科技公司上課,實際上是當客服接熱線,要工作六個月,不去不給畢業證;江西某學院的一位學生家長反映,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被派去江蘇淮安的一家酒店實習,其實就是做服務員;某大學長城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說:他去蘇州的一家電子廠實習過三個月零三個星期。
  • 大學生實習被迫進工廠實習,月薪1千8工作5個月,畢業真難
    大學生實習被迫進工廠實習,月薪1千8工作5個月,畢業真難現如今很多高校,在學生畢業之前,大四時都要安排學生外出實習,有的是學校對接一些實習崗位,有的則是學生個人去找。但是在現實中,有些高校反而會安排學生到工廠裡去實習,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類似的新聞。前段時間在本地論壇上看到一個網友留言說,今年大四下半年,被學校安排進了崑山的一家工廠實習。自己在大學裡學的是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然而進到車間之後僅工作了不到一周時間,有很多同學明確表示工作強度十分的大。工廠的上下班要求是每天早晨8:30上班打卡,晚上5:30下班打卡。
  • 廣西高校學生被安排到工廠實習,每天工作12小時
    近日,有多名廣西演藝職業學院的學生及家長反映學校強制要求大二學生去工廠流水線參加為期3個月的實習不參加就不給學分和畢業證他們因此懷疑,學生成了學校的盈利工具和企業的廉價勞動力。9月22日,廣西演藝職業學院藝術工程學院副院長蒙業文表示,此次該院大二學生有200多人前往創維公司跟崗實習,並非強制性,學生不適應,可提出申請。目前,前往廣東實習的學生已有一半回到學校。
  • 不實習沒畢業證?山東某大學被爆強制學生打工!"工作內容和時長令人崩潰"!
    信中寫道「被學校強迫實習了一個星期,不止一次有了想死的念頭」。這位學生說,學校要求數百名大三同學,寒假期間到崑山康佳電子有限公司、蘇州佳世達科技有限公司實習。名義上是實習,實際上則是通過與勞務中介籤協議,把學生「賣」給工廠流水線當工人。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不少學生質疑學校將實習課程變為撈錢項目。校園實習為何變了味?
  • 《聾校中高年級學生職業技術教育的研究》的研究報告
    在這幾年中,學校先後聘請了5位校外人員來我校進行專業課的教學。這樣做,專業師資的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學生也學到了比較出色的專業技術,職業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職業技術教育課的管理也和其他文化課有所不同,在上理論課時,由專業教師負責管理,在上實踐課時由專業教師和實習場所的教師、職工管理指導,實習時由專業教師帶隊,實習工廠的管理人員對他們進行管理和指導。有問題時專業教師和實習場所的人員及時向教導處和課題組進行匯報,教導處和課題組成員及時進行研究探討,集中智慧,及時解決問題。
  • 學生吐槽學校叫苦企業抱怨 職校學生實習怎麼了?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要有1年以上的實踐學習時間,高等職業學校要有1個學期以上的實踐學習時間。然而,學校尷尬表示合適實習的企業難覓;企業無奈抱怨學生不能獨立頂崗;學生吐槽學不到東西、工作時間長、實習工資低。職校學生實習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又應該如何提高職校生的實習質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