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曲靖一個長期做勞務派遣的人了解到,曲靖多家職業院校(中專、技校、職業學校),每年僱傭人「有償招生」、給學校老師下招生任務、讓在校生幫忙招新生給他們發提成,還與中介(勞務派遣公司)合作將學生輸送到東莞、崑山、蘇州等地電子廠「實習」幾個月,這已是行業內未公開的「秘密」,這些學校又以民辦職業學校的為多。
學生比外面務工的容易管理,不配合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畢業證難拿,大多情況學生怕「畢不了業」會選擇妥協。
這個見不得光的利益鏈,學校每送一個學生到工廠上班1個月,學校通常能從工廠拿走一筆可觀的勞務費(500-1000元、1500元不等,工廠缺人的情況還會更多),很多民辦職業學校、野雞學校就靠這方面賺錢。
去實習、社會實踐的學生越多,學校能得到的提成就越多。
在電子廠「實習」的學生「同工不同酬」
這些在工廠「實習」的學生每天工作8-12小時,每小時薪水10-15元,一個月下了除掉休息時間,每個月工資1800元至2000多元,把加班費算上多能拿到3000元左右。
都是幹一樣的工作,和他們一樣相同崗位上的老員工,每個月的工資是5000元至8000元。
按照事先設定的遊戲規則,差價中介(勞務派遣公司)和學校「分」,學校分大頭、中介分小頭。
相關新聞延伸閱讀:
山東16歲學生工廠實習期墜亡,
是什麼將他逼上了絕路?
2020年9月30日,山東16歲的李致材墜樓了,在距離一段實習結束還有一個月的時候,而原因,是因為連續高負荷地上了半個月的夜班,他扛不住了。
李致材是山東省沂水縣職業學校電氣工程系2019級學生。2020年6月29日,在學校安排下,他和同學前往江蘇省崑山市的恆源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實習,時間持續4個月。
第一周,李致材跟著師傅學習期,每天工作八小時,對他來說還能接受。
可一個星期之後,8小時的工作時間已經見不到了,每天的工作時間遠超12小時。半個月白斑半個月夜班,雙休日節假日不休息,這讓李致材頂不住了。
李致材不是沒有跟父母抱怨堅持不下去,可父母一直鼓勵他堅持,他也就聽勸堅持了3個月,因為他想掙錢為家裡分擔。
但這種在流水線上高負荷的工作,最終還是壓垮了李致材,悲劇發生了。
對於一個16歲的實習學生來說,沒有休假,連天加班的工作合理嗎?不合理,按說實習單位應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不得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不得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
但實際上呢,學生在這種工廠想請假很難,組長同意才能走,但僅僅以需要休息為理由請假不會被批准,甚至還會被組長懟一句「誰都累,別人怎麼不請假?」沒錯誰都累,但是這個誰的泛指又是誰,是指那些已經工作十幾年已經麻木的老工人,還是連社會都沒踏入的學生?
讓人不解,明知道工廠對於學生有超負荷安排,學校為什麼還要籤訂協議?甚至每年還向類似工廠輸送幾千名學生呢?學生又真的願意加班嗎?這種高負荷的工作學生又真的願意做嗎?
很諷刺,學校的負責人口口聲聲地稱:學生加班都是自願的。而且這種實習工作還涉及到學生的畢業證,不實習不能畢業。當然實習畢業相掛鈎出自學生之口。
16歲的李致材可能只是一個縮影,背後可能還有更多沒有跳樓默默忍受的李致材,當然他們不一定是學生,但他們一定是在高壓機械工作環境下的承受人。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工廠的實習崗位和他們所學的專業沒有啥關係。這樣的「社會實踐」鍛鍊有啥意義?
作為學校本應該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己任,然而,這些職校卻在學生實習中充當「包工頭」,打著「實習、社會實踐」的名義,見財起意、唯利是圖地把自己的學生當做特價「商品」,批量降價賤賣給「用工荒」的企業從中漁利。
希望曲靖相關部門嚴查,杜絕學校「賣人」給工廠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