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書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孩子不理解,作為大人的我們也一直在尋找一個確切的答案。
大家都知道,讀書是好事,但是究竟怎麼個好法,人們卻一知半解,而歐巴馬曾經也就讀書這件事給出了他獨有的回答。
歐巴馬在演講《我們為什麼要上學》中提出:
「你也許能成為一名很好的作家,甚至可能寫書或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但你可能要在上完那堂課後才會發現自己的才華;你或許能成為一名創新者或者發明家,甚至可能研製出最新的藥物或者疫苗,但你可能要完成課堂的實驗後才能發現自己的這種才華;你或許能成為一名市長或參議員或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但你可能要在參加學生會的工作或者辯論後才會發現自己的這種才華。不論你的生活志向是什麼,你肯定只能通過上學讀書來實現他們。」
歐巴馬言論的中心思想無不表達一個觀點,那就是不論有什麼樣的志向,都必須通過讀書去實現。
而歐巴馬的母親為了讓他讀書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歐巴馬的父親在他兩歲的時候離家出走,他由母親單獨撫養,生活困難,經常為了生活開支而煩惱。
儘管這樣,母親為了讓他讀書,會抓住上班前的時間來給他輔導功課,這也為歐巴馬日後的讀書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不管家庭情況怎麼樣,一定要讓孩子讀書。
讀書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1. 擴充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深度
讀書多的人,相對的了解的知識點就比較多,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就有一定的發言權,也能夠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於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是大有好處。
2. 讀書能夠陶冶情操穩定情緒
能夠安靜下來讀書的人,一定不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哪怕一開始脾氣還很急躁,但是在讀書的過程中就會慢慢穩定自己的情緒,提升自己的境界,讓自己的心胸變得開闊。
這樣對人際交往也非常有利,畢竟大家都會喜歡脾氣溫和有禮的人。除此之外,讀書涉獵的越多,越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夠開闊人的眼界,提升人的情趣。
3. 讀書還能填補時間,改善乏味的生活
對於有些安靜的孩子來說,能夠靜下來讀會書確實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不喜歡出去跟小朋友一起玩鬧,又不會自己在家單獨的玩遊戲,而讀書自然就填補了這段時光,讓孩子的生活不僅不乏味還變得多姿多彩。
除此之外,也讓孩子有了自制力,不會經常玩手機和電腦,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4. 孩子多讀書還能提升想像力
韓寒在跟高曉松對話時曾說過:一個人如果沒有坐過飛機,那他永遠寫不出機場的情景;一個人如果不讀書,就沒辦法插上想像的翅膀,就不能寫出優美的文字。
不僅如此,多讀書還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眨眼睛就能來到世界各地。在書中,還可以了解各地的風情和民族文化,這也為孩子日後的想像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讓孩子的腦部空間得到極大的開發,對於靈魂也是一種提升。
總體來說,讓孩子多讀書,就是用最少的投資來收穫最大的價值。為了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出彩。家長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跟孩子一起進行共讀,這樣既能提升家長的知識面,也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