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自主自為——自我塑造: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二)

2020-09-10 從心追夢教育人

2.修煉創造性地駕馭課堂教學的技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給我們的整個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面貌。新課堂教學已不再是課程的傳遞和執行的過程,而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的過程;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已不再是只看重結論而不注重方法與應用的過程,而是注重過程、方法與應用相統一的過程。

面對以上的種種變化,我們每位教師如何靈活地、創造性地駕馭新的課堂教學?這是擺在大家面前所必須注重修煉的課堂教學技巧。我們著重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修煉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技巧:

(1)在師生關係上,要強調尊重與讚賞。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我們每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要注意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與價值。

尤其要注意尊重以下六種學生:①尊重智力發展遲緩的學生;②尊重學習成績不良的學生;③尊重被孤立和被拒絕的學生;④尊重有過錯的學生;⑤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做到: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及專長;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有了尊重,有了讚賞,學生的生命之花在課堂教學中就能得到盡情地綻放。

(2)在對待教學關係上,要強調幫助與引導。

新課程教師教的職責在於幫助。具體地說,要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麼和獲得什麼,確立能達成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知識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學會對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自我評價,並促進評價的內在化;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和性向。新課程教師教的本質在於引導。

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包括方法和思維,還包括價值與情感;引導的表現可以是啟迪,也可以是激勵。

(3)在對待學生的具體學習方式上,要多注意關注自主、合作與探究式學習。

自主、合作與探究式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最主要的三種學習方式。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新的課堂教學中,要多注意關心、指導和幫助學生運用好這三種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教師要注意積極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讓他們「想學」;同時要注意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讓他們「會學」;並要通過鼓勵學生建立牢固的學習意志,讓他們能夠「堅持學」。

合作學習,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創造自由、和諧、平等的交往與交流的學習氛圍,並要引導他們掌握相關的合作學習的方法及策略,比如,如何編組,如何分工,個人在合作學習中的責任,合作學習中的交往技能,合作學習中的個人及小組自評等。

探究式學習,教師要善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質疑,從問題出發,帶著目的探究,在探究中學會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並要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啟發學生的聚合性思維,愛護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使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學會探究,在探究式學習中不斷塑造創造性品格和提升自己的創造能力。

相關焦點

  • 166.自主自為——自我塑造: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一)
    教師在職業生涯中的「自主自為」,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塑造,也即要不斷地修煉和提升自己。這是煥發自身生命潛能的需要,也是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和促進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教師的自我塑造,從當前來看,著重要從哪些方面來進行呢?或者說,著重要從哪些方面來修煉與提升自己呢?1.修煉開發與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課程,是整個教育教學改革中所涉及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教師在當前及今後自身專業素養提高中所必須關注的一項重要內容。
  • 168.自主自為——自我塑造: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三)
    教師的職業人格,是教師職業生命的靈魂和核心,也是實現教師在自身的職業生涯中「自主自為」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持久的精神力量的來源。教師的職業人格,又以教師的師德為核心。面對未來的發展,面對教師個人對自我職業生命的把握這一使命,我們每位教師要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修煉以師德為核心的職業人格:(1)教師的善。
  • 161.自主自為——自我認識:增強職業的自我意識(二)
    教師在其職業生涯中,在其生命的歷程中,始終面臨著發展,面臨著自我成長與自我完善。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中所說:面臨著整個世界的改革與發展,教師「必須在整個生存期間重視更新和改進自己的知識與技術」,③也即要實現教師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2.教師是一個不斷的自我反思者。
  • 160.自主自為——自我認識:增強職業的自我意識(一)
    教師在自我成長與發展中要做到自主、自為,首先要認識自我,不斷增強職業的自我意識。認識自我,不斷增強職業的自我意識,說到底,就是要懂得「我是誰」?繼而要進一步懂得自己的職業內涵與特徵。「我是誰」?這是一種哲學的追問,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叩問。「我是誰」?這個問題似乎太簡單,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細細思考和分析過。「我是誰」?從職業的角度說,「我」是一名教師。但如果進一步追問:「那教師又是什麼?」我們又該怎樣進一步回答?此時,許多人也許會搬出歷來的一貫的說法——教師是人類科學文化的傳遞者,是年輕一代成長的培養和教育者。
  • 165.自主自為——自我把握:規劃好生活中的每一天(三)
    教師工作與生活的每一天,也是對自己職業生活體驗與感悟的每一天。教師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新的,教師對每一天生活的體驗與感悟也應該是新的。為創造職業生活的幸福與尊嚴,教師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新的體驗呢?(1)體驗與學生相處的快樂。教師教育與培養的對象是學生,教師成長的朋友與伴侶也是學生。
  • 164.自主自為——自我把握:規劃好生活中的每一天(二)
    教師的這種「發現」,主要在於發現以下的兩個方面——(1)發現隱蔽在教育現象後面的某種事物之間的聯繫。蘇霍姆林斯基在倡導「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學研究」時指出:「一個教師只要善於深入思考事實的本質,思考事實之間的因果聯繫,他就能預防許多困難和挫折,避免一種對教育過程來說很有代表性的而有非常嚴重的缺點——即令人苦惱的意外情況。」
  • 159.自主自為:中小學教師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呈現
    自主與自為,是人類生命學中的兩個概念。自主,強調人的主體性、主動性;自為,也是強調人的自覺與能動。自主與自為,所突出的是人對生命的自我把握,是人對自我及與客觀外界之間聯繫的一種主動掌握和控制。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自主自覺」的活動是人的類本質。人是種生命與類生命的雙重生命體。種生命只是人的自然生命的存在方式,只有以自組織和自我創生為特徵的類生命,才是人的生命本質。
  • 163.自主自為——自我把握:規劃好生活中的每一天(一)
    教師的發展,也即教師職業生命的自主、自為的發展,它是一種面向未來和走向未來的發展,同時又是建基於生命每一天的發展。因此,中小學教師可持續發展,要特別注意規劃和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天。在中小學教師可持續發展的生涯中,我們如何規劃和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天呢?這裡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思考:1.每一天都要有所追求。作為一個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教師,一定必須是一位有理想和有追求的教師。
  • 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他指出,幹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
  • 人的一生是不斷修煉自我的過程
    人的一生是不斷修煉自我的過程。剛來到南岸,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他們有不安、有緊張,也有來到新環境的興奮!一切都很陌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他們會擔心與人的交流、擔心融入不了大家、也擔心跟不上大家的學習節奏,但這不是什麼問題。
  • 人要如何不斷地提升自己呢?修煉個人能力,讓自己更加的優秀
    人要如何不斷的提升自己呢?在對於不懂的問題,找到對應的人詢問,也是一種快速獲取知識的方式,並且還可以獲取一些書本或網絡上沒有的信息,但是弊端在於權威性較弱。綜上所述,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知識、技能、才幹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 自我提升和完善——不斷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道具。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 (原創)不斷升級你的人生
    爸爸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1、升級你的內存(容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說明要有寬闊的胸懷和良好的心態,才能接納更多、更美好的事物,所以我用一個IT行業裡面的術語(內存)來表達一下,「內存」即存儲容量,我認為應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要學會讓自己的內存容量更大,以便不斷學習接受和容納更多有用的知識和信息,這是基本條件;二是能積極主動學習接納各種有用的知識,這是基本態度問題;三是通過不斷學習實踐,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這是升級後的結果問題。
  • 李烈:做校長是自我修煉的過程
    她認為,教育人始終應該深刻思考分析,緊緊抓住教育本質的東西,提升生命的質量。日前,在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百期論壇上,李烈和來自全國的校長們分享了23年做校長的心得體會。二十幾年的校長曆程,對我而言,是一個做人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核心和根本的一點就是需要不斷自我修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因為我們做的是人的工作,而做人是有學問的。
  • 《第五項修煉》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主動學習的天性,但傳統的管理模式卻壓抑了這種天性,把一個個有潛力的人變成了平庸的螺絲釘,進而也讓整個組織喪失了自主進化的能力。而一個組織能夠擁有長期競爭力的關鍵就在於,他們有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好的主動學習能力和自主進化能力。
  • 碩士研究生要怎樣自我修煉才能成功
    學生在求學階段,從研究生開始,就要走向社會,這就要求你不僅要在學業上有所成就,還要準備在人生和社會的大舞臺上不斷修煉、培養和塑造自己。由於出身、經歷和際遇的不同,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也各不相同,即使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跌宕起伏,但也會充滿荊棘和坎坷。
  • 人民日報評論員:加強理論修養 不斷修煉自我——論學習貫徹習近平...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人民日報3月2日評論員文章:加強理論修養 不斷修煉自我——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重要講話  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是百年大計,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
  • 為人父母,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自我修煉
    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傾聽,尊重孩子言論的權利,從孩子的意見甚至是抱怨聲中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在應試教育壓力山大的現實中,溫暖的親子關係會成為應試教育的避風港。而且子女在和父母講道理、辨是非、論對錯中,會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品質,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清晰人生的目標。所以做父母的,要樹立權威,練就的第一項真本領——具備與子女平等對話的能力。
  • 130.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實現中小學可持續發展的操作要義(一)
    自我教育要求教師把自己看作是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並為自己的職業發展作出規劃,能夠獨立於外在壓力,訂立適合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和規劃。而且,由於社會對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變動性,教師自我設計的專業發展目標還必須不斷調整,以適應這種變化。這樣,教師才能夠不斷從中獲得專業發展的動力,保持發展的勢頭。研究表明,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往往是一種自我設計、自主發展的結果。
  • 生活是一生的修煉,哪個方向都算數:自我提升類APP排行榜合輯(Part...
    生活是一生的修煉,哪個方向都算數:自我提升類APP排行榜合輯(Part 2~)  楊虹洪 • 2019-05-2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