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成癮=精神疾病?

2021-02-13 長春e健康

造成網絡成癮的原因,一般分為外因內因

外因即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包括網吧的出現,網路遊戲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家長忙於工作沒時間管理孩子,導致他們對網絡產生依賴等。

外因只是被動因素,是形成網癮的誘因。真正的原因是內因,包括網癮患者的滿足感缺失、獨特的生理人格。舉個例子,大部分網癮患者會出現學業失敗等情況,從而導致心理空虛,缺乏自信,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這就是典型的滿足感缺失。

對於網絡成癮的判斷要謹慎,很多青少年青春期的時候,有一種很強的逆反心理,有迴避大人監視的意識,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網絡是最好的躲避環境 ,所以容易沉浸在網絡當中,在虛擬的情況下跟人交往、遊戲來躲避父母的監視。

所以,父母要重視到網絡對孩子的影響,採取積極主動的防禦措施,給他們提供很好的機會,為他們建立一個更強的生活信念和目標,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控制欲望,從而合理地使用網絡 ,真正地克服解決掉網絡成癮的問題。

有研究證明治療網癮的有效方法:動機增強療法+認知行為療法

1.動機增強療法。動機增強法非常強調運用共情讓孩子覺得你很了解他們,然後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探索。一定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由衷地體會網絡對自己影響,而不是在聽你單方面的說教,當他們發現有害處之後就可能會產生改變的動機。

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比如讓孩子加入團體治療,讓孩子去分析別人的案例,從中了解什麼才是健康地打遊戲和用網絡。而且看到他人成功改變的事例,也能增強他們自己的信心。

另外,要幫助孩子建立具體的和可行的改變目標和計劃,改變目標不要過高,比如完全不打電玩之類的,也不要太長期。這樣孩子達成計劃的成功率較高,也更容易體會到成就感,從而繼續治療。

2.認知行為療法

①認知療法。家長和網癮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網癮的不良影響,比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等,使網癮患者內心對於成癮行為有較為本質的認識,慢慢戒除。

②系統脫敏療法。家庭成員與網癮患者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③代替療法。網癮患者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可以一起尋找其他的愛好替代網絡,比如遊泳、打球、登山、旅遊等戶外運動。

有一部分人行為難以控制,帶有衝動控制或者強迫色彩,需要考慮配合藥物治療。在專業醫師的系統指導下, 控制那種強迫和衝突,就像治療強迫症一樣,情況比較複雜,需要藥物加上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與物質依賴的成癮行為相比,網癮患者沒有受到任何攝入物質的影響,是一種最為單純的行為成癮。所以針對網絡成癮的問題要未雨綢繆,以預防為主,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面配合營造好的環境。不可過度沉迷於虛擬遊戲而忘卻了現實,但也更不可以一種過渡偏激的看法去否認它。

適度遊戲益腦,沉迷遊戲傷身

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長春市心理危機援助電話

0431-89685000(24小時)

   0431-89685333 

吉林省公共衛生熱線

12320-6(心理援助電話)

長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援助熱線

0431—82708315 

相關焦點

  • 網絡成癮=精神疾病
    現在我都是遊戲高手,有好多新萌都會拜我為師,這種感覺在現實中體會不到。網絡成癮=精神疾病上面這3位「遊戲愛好者」都屬於遊戲成癮麼?遊戲成癮如何定義?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12月將"網路遊戲障礙"即"遊戲成癮"納入《ICD-11》的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的beta版(非正式發布版本)。按照世衛組織的定義,凡是精神障礙必須具備兩點:第一,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痛苦;第二,社會功能受損。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近年來,除了沉溺於「王者榮耀」「吃雞」「三國殺」等網路遊戲之外,觀看遊戲直播更使青少年難以自拔。「我要給這個遊戲主播刷飛機和遊輪(打賞)」「我以後當一名遊戲主播」……當深陷遊戲和網絡直播等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將對生活、家庭和個人健康產生難以想像的傷害。
  • 網絡成癮竟是一種精神疾病!
    網癮是網絡成癮症的簡稱,是指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網際網路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於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 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疾病核心標準有兩個:第一,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痛苦;第二,社會功能喪失。
  • 理性看待WHO將遊戲成癮認定為精神疾病
    在 5 月 25 日於日內瓦舉行的年度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 WHO)以及成員國們同意並通過了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草案(以下簡稱 ICD-11),正式認定「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即遊戲障礙)為一種精神疾病。該標準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 世衛組織更新《國際疾病分類》,遊戲成癮已列入精神疾病
    新制定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首次將傳統醫學納入其分類系統。有關性健康的新章節則匯集了之前以其他方式分類的疾病,比如曾被列為精神疾病的「性別不一致」,即自我認知或者表達的性別與生理性別不一致。 新版《國際疾病分類》將遊戲障礙列為一種成癮性疾病,這意味著遊戲成癮將屬於一種精神疾病。
  • 「遊戲成癮」被世衛列為精神疾病,楊永信們的春天到了?
    作者 | 小田   昨天,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最新一版的《國際疾病分類》,即ICD-11。本次更新首次把「遊戲成癮」納入到精神疾病中,與賭癮並列為「由成癮行為導致的疾病」。這裡的「遊戲」主要是指電子遊戲。
  • 遊戲障礙也是精神疾病 華南首家行為成癮病區深圳啟用
    這是深圳市康寧醫院繼2015年5月建立成癮醫學科後,針對遊戲障礙、賭博障礙等行為成癮疾病啟用的全新病區,增設行為成癮門診及病房,成為整個華南地區首家行為成癮病區。隨著我國「網絡覆蓋工程」加速實施,通訊技術(4G/5G)快速發展,我國的網民規模規模正空前擴大,高達8.29億。而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更達98.6%,其中遊戲類應用數量約138萬款,學生群體使用最多,均排名第一。
  •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來看看你符合這些症狀嗎
    世界衛生組織在6月18日發布的第11次修訂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將「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正式列入精神疾病。沒錯,「遊戲成癮」是病!得治!世衛組織此舉可以促使保險公司覆蓋與遊戲相關的心理疾病,鼓勵遊戲玩家尋求治療師的幫助。目前,一些國家已經將「遊戲成癮」確定為重大公共健康問題,並制定了相應對策。英國有許多私人戒癮機構。韓國政府已經頒布了一項法律,禁止16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到早晨6點之間從網路遊戲中獲取信息。
  • 我國網絡成癮中80%以上為遊戲成癮和網絡關係成癮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在於此間舉行的網絡成癮高峰對話視頻會議上了解到,目前我國的網絡成癮可分為遊戲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信息成癮、網絡交易成癮五類,其中遊戲成癮和網絡關係成癮高達80%以上。
  • 醫學專家:遊戲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 及時幹預可防可治
    新華社蘭州10月10日電(記者梁軍、郎兵兵)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醫學專家提醒,遊戲成癮也是一種精神疾病,容易影響正常生活,損害身心健康。
  • 網絡成癮 是一種精神病? 專家:國內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原標題:   網絡成癮 是一種精神病? 專家:國內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華龍網訊 (記者李珩)日前,美國精神病協會將網癮認定為精神病新病種,其中九條標準全部採納中國醫學教授陶然制定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5月29日,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還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 遊戲成癮被歸為精神疾病 9條診斷標準中5條就得注意
    用罷學「威脅」父母,經常在家發脾氣,僅僅半年時間,初中生變成網癮少年,而這些情況並非個例  「遊戲成癮」被歸為精神疾病  9條診斷標準 中招5條就得注意了但要注意了,痴迷遊戲無法自拔也是一種精神疾病!  2017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在2018年首次把「遊戲成癮」歸類為精神疾病。與此同時,在剛更新的《國際疾病分類》中,也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以幫助精神科醫生確定患者是否對遊戲產生依賴。
  • 北京安定醫院網絡成癮門診開診:確診為遊戲成癮比例低
    據媒體報導,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及成員國同意並通過了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正式認定了將「遊戲成癮(也稱為遊戲障礙)」列入精神疾病的範疇,該標準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近年來遊戲成癮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網路遊戲賭博。
  • 玩網路遊戲的年輕人更不容易患上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已經變得廣泛流行,超過20億人以不同的參與程度進行遊戲。對大多數玩家來說,遊戲是一種積極的娛樂活動。然而,一些兒童和青少年在遊戲中表現出類似成癮的行為,並伴有日常功能能上的困難。 對於精神症狀的共病存在三種解釋。首先是精神疾病沒有被清晰地描述出來,有時甚至確實經常以相同的症狀來表徵不同的疾病。由於IGD的症狀與精神疾病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重疊,因此我們著重在剩下的兩種解釋上。
  • 遊戲成癮被正式列為精神疾病!今天就將生效!網友:病假理由有了
    隨著各種電子遊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一名遊戲玩家,其中玩遊戲上癮的人也不在少數。在去年12月,世界健康組織(WHO)就曾提議將「遊戲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1)》的成癮行為草稿當中。
  • 遊戲迷注意!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2017-12-27 09:37: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於明年發表的最新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CD)中,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納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首次將電玩成癮行為正式列為精神疾病。  據悉,若玩家連續打遊戲12小時,便可能患上電玩失調,但需持續觀察逾一年以上才能確診。資料圖:電子遊戲機。
  • 芥末翻Summary|遊戲成癮是心理疾病?還是大眾的偏見?
    圖片來源:谷歌圖片;選自: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作者: Aarseth Espen等24位學者;譯者:何威、劉夢霏 ;編輯:介一隹網路遊戲作為計算機網絡與電子遊戲相結合的產物,能夠將現實生活中人的思想和需求通過虛擬技術及手段加以完美的模擬和呈現。
  • 「遊戲成癮」被列為疾病!他們向WHO提交反對意見書,你怎麼看?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遊戲成癮」正式列為精神類疾病。此消息一出便遭到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的公開反對。為何這一決定會在韓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遊戲成癮」到底是不是病呢?這意味著,遊戲成癮妨礙大腦的正常發育,會導致注意力低下等,誘發各種疾病。 韓國漢陽大學精神健康醫學系教授 魯成元遊戲成癮可能導致睡眠障礙、抑鬱症、衝動控制障礙等。
  • 當網絡成癮被列為一種病
    編者的話: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網路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實際上,遊戲成癮是網絡成癮的最常見和最主要問題,除了遊戲成癮,其他類型的網絡成癮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那麼網絡成癮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病狀況如何?有哪些危害?是否可以防控?近日,記者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進行了對話。
  • 打遊戲上癮的人注意!這是「精神疾病」,得治!
    「遊戲成癮」症狀又有哪些呢?  原來,WHO在今年初宣布,該組織將在今年發布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加入「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並列為精神疾病。  如果以上行為持續12個月以上,  或者非常嚴重但少於12個月,  你就會被醫生確診遊戲成癮。  遊戲上癮是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