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網絡成癮的原因,一般分為外因和內因。
外因即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包括網吧的出現,網路遊戲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家長忙於工作沒時間管理孩子,導致他們對網絡產生依賴等。
外因只是被動因素,是形成網癮的誘因。真正的原因是內因,包括網癮患者的滿足感缺失、獨特的生理人格。舉個例子,大部分網癮患者會出現學業失敗等情況,從而導致心理空虛,缺乏自信,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這就是典型的滿足感缺失。
對於網絡成癮的判斷要謹慎,很多青少年青春期的時候,有一種很強的逆反心理,有迴避大人監視的意識,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網絡是最好的躲避環境 ,所以容易沉浸在網絡當中,在虛擬的情況下跟人交往、遊戲來躲避父母的監視。
所以,父母要重視到網絡對孩子的影響,採取積極主動的防禦措施,給他們提供很好的機會,為他們建立一個更強的生活信念和目標,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控制欲望,從而合理地使用網絡 ,真正地克服解決掉網絡成癮的問題。
有研究證明治療網癮的有效方法:動機增強療法+認知行為療法
1.動機增強療法。動機增強法非常強調運用共情讓孩子覺得你很了解他們,然後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探索。一定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由衷地體會網絡對自己影響,而不是在聽你單方面的說教,當他們發現有害處之後就可能會產生改變的動機。
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比如讓孩子加入團體治療,讓孩子去分析別人的案例,從中了解什麼才是健康地打遊戲和用網絡。而且看到他人成功改變的事例,也能增強他們自己的信心。
另外,要幫助孩子建立具體的和可行的改變目標和計劃,改變目標不要過高,比如完全不打電玩之類的,也不要太長期。這樣孩子達成計劃的成功率較高,也更容易體會到成就感,從而繼續治療。
2.認知行為療法
①認知療法。家長和網癮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網癮的不良影響,比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等,使網癮患者內心對於成癮行為有較為本質的認識,慢慢戒除。
②系統脫敏療法。家庭成員與網癮患者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③代替療法。網癮患者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可以一起尋找其他的愛好替代網絡,比如遊泳、打球、登山、旅遊等戶外運動。
有一部分人行為難以控制,帶有衝動控制或者強迫色彩,需要考慮配合藥物治療。在專業醫師的系統指導下, 控制那種強迫和衝突,就像治療強迫症一樣,情況比較複雜,需要藥物加上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與物質依賴的成癮行為相比,網癮患者沒有受到任何攝入物質的影響,是一種最為單純的行為成癮。所以針對網絡成癮的問題要未雨綢繆,以預防為主,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面配合營造好的環境。不可過度沉迷於虛擬遊戲而忘卻了現實,但也更不可以一種過渡偏激的看法去否認它。
適度遊戲益腦,沉迷遊戲傷身
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長春市心理危機援助電話
0431-89685000(24小時)
0431-89685333
吉林省公共衛生熱線
12320-6(心理援助電話)
長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援助熱線
0431—8270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