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最近又發生了一起讓人痛心的嬰兒睡眠安全事件!
媽媽加入睡眠訓練的付費群,直播自己三個月的女兒「解鎖」趴睡,一百多個人眼睜睜看著小嬰兒從苦苦掙扎到窒息身亡。
完整的視頻我一直不敢點開看,了解了關於該機構背景起底的相關信息之後更是氣到發抖,母嬰市場這塊大肥肉,不知道給多少人的心蒙上了豬油!
更讓人擔憂的是,還有多少像這位蠢媽媽一樣的新手媽媽(據後來消息稱這個女嬰的媽媽好像還不是新手),沒有意識到對於嬰兒睡眠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捨本逐末,再釀悲劇。
對於嬰兒睡眠而言,什麼最重要?安全!
什麼其次重要?安全感!
睡眠訓練重要嗎?至少跟前兩者比,沒有那麼重要,更別說各育兒流派持不同觀點,在此不多展開敘述。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震驚悲痛的同時也忍不住疑問,為什麼連普通父母都懂或者應該懂的基本知識,卻屢次發生悲劇,甚至有些所謂的專家也用這樣的錯誤來警示世人。
不論這次事件的真相是什麼,作為一名剛剛把小嬰兒養育到小兒童的媽媽,忍不住要再絮叨絮叨嬰兒睡眠安全的基本知識。
1,嬰兒睡覺姿勢
世界權威的兒科協會或組織,無一不強調嬰兒睡覺姿勢的重要性。以《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的建議為例:
健康的嬰兒應該儘量仰臥(背部平躺),因為這種睡姿對嬰幼兒最為安全。讓嬰幼兒仰臥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而嬰兒猝死綜合症是美國1歲以下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
關於嬰兒猝死綜合症(簡稱SIDS),諸多研究表明,很多死於SIDS的嬰兒腦部某些區域發育不良,因而當他們在睡眠中遇到呼吸困難的時候無法及時醒來。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些死於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嬰兒腦幹發育異常或不成熟,而正是大腦的這部分控制著睡眠期間的呼吸和甦醒。通常情況下,嬰兒能夠感覺到諸如缺氧和二氧化碳過多之類的問題,但是當大腦發育異常的時候,他們就有可能缺乏這種保護機制。
由於SIDS和嬰兒睡姿存在明顯的關係,因而美國兒科協會以及大多數育兒專家都建議嬰兒儘量仰臥睡覺,這一建議適合1歲以下的嬰兒,對半歲以內的嬰兒而言尤其重要。
我家Den寶小時候我也被他的睡眠困擾過,看了很多書也參加過課程,幾乎能接觸到的所有資料都會強調睡姿的安全。因而看到報導中提到的媽媽已經發現了孩子俯臥睡姿卻還沒有推門幹預,真的是很惋惜。
2,其他睡眠安全須知
除了睡姿之外,嬰兒睡眠也存在其他潛在的危險,我們在很多明星甚至育兒博主曬出的照片都經常會發現一些安全隱患,比如嬰兒床裡面擺滿玩偶這種對小月齡寶寶而言就是存在潛在危險的。
下面列舉一些除了睡姿之外的其他注意事項
我列舉的這些可能不是很全面,希望每個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既能學習專業知識,又能調動自己愛的本能,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育兒屆對這個問題也分很多流派。
推崇「哭聲免疫法」的認為只要放任嬰兒連哭三天基本就可以收穫天使寶寶了。西爾斯派則強調親密育兒,餓了就餵哭了就抱,雖然對父母而言最初的照料會辛苦一些,但孩子獲得的安全感會伴隨一生。
我個人是推崇親密育兒反對「哭聲免疫」的,尤其是在了解了代表人物養育的孩子成長軌跡之後,更堅信了這一個想法。
但是作為看過凌晨123456點月亮的媽媽,也能理解新手爸媽想要培養一個睡神寶寶的心情。除了比較極端的「哭聲免疫法」之外,E.A.S.Y.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
對於新手爸爸媽媽們來說, E(eat 吃)—A(activity 活動)—S(sleeping 睡覺)—Y(you 你自己的時間)肯定不陌生,一套有規律的餵養睡眠程序也是培養天使寶寶的基礎。
但天使寶寶往往都是別人家的,自家孩子怎麼就是個吃著吃著就睡著,睡不了一會兒就醒來,莫名其妙就會大哭大叫的小惡魔呢!
在EASY程序中,睡是最關鍵的一環,也是最難控制的。雖然大多數的睡眠理論都支持三個月內的小月齡寶寶要按需餵養,順其自然,但多少新手爸媽被不愛睡覺、落地醒、頻繁夜奶的睡渣寶寶折磨瘋,不得不寄希望於睡眠訓練呢。
我也曾是其中一員。
我家Den寶月子裡還算是比較好帶,雖然每天晚上都要醒來吃好幾次奶,但基本上吃飽了就能繼續睡,醒著的時候也是自己安靜的玩,直到餓了要奶吃或者困了睡過去,我還一度以為自己幸運的養了一個天使寶寶。但很多孩子大一點的媽媽都說這很可能是暫時的,會越來越鬧的。
果不其然,第二個月便開啟了鬧人模式。
可能也是有點開竅了,眼神都不像之前一樣渙散了,吃奶的時候會盯著我看,一聽到他爸聲音就伸手要抱抱,甚至一度發展到了除了奶睡或者抱睡再困也絕不入睡的程度。我一面自我安慰至少可以奶睡、抱睡,一面又擔心奶睡、抱睡的各種後遺症。雖然他有時候晚上耽誤的覺白天也能補回來,我卻陷入了焦慮中。
這期間我學習了各種睡眠知識,也暗暗下決心要對他進行睡眠訓練,爭取早日養成吃-玩-睡的EASY模式。但別說聽他哭了,就連想像下哭泣免疫法自己都心疼的不行。於是,從下周開始推到下個月開始,再推到三個月後開始,百天再開始,六個月再開始。
哎,畢竟是親生的啊,娃兒還沒怎麼樣呢,媽先不淡定了。
為了讓自己的理由找得更加心安理得,還特意跟我的助產士諮詢了這個問題。
果不其然,她一如既往的告訴我小月齡寶寶安全感最重要,現在所謂的「壞習慣」都不會一直保持下去的。現在他的需求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回應和滿足,以後會更加容易長成自信的孩子,也會更加獨立勇敢。
我也是半信半疑。信的是安全感確實很重要,疑的是壞習慣真的會慢慢忘掉嗎?
但我還是決定給他一個自己成長和調整的機會,在三個月內先儘可能的滿足他,跟著他的節奏來走。
不過,除了靜待花開總還是要做點什麼的。
我開始注意營造睡眠環境,慢慢建立睡前儀式,對他進行睡眠引導,但是儘量以最最平和的方式進行,基本還是哭了就抱,餓了就喂,儘可能及時的回應他的需求。同時,在他自己玩的時候不打擾,在他想要陪的時候專心陪他玩。
說來也奇怪,突然有一天他就會自己睡了,哼唧哼唧搖晃搖晃腦袋眼睛就眯上了。之前一直拒絕的安撫奶嘴偶爾也會吃一吃,睡著再吐出來。而且我發現,自己睡著會比抱著放下睡得時間更長更踏實。
更讓人欣慰的是夜間睡眠時間越來越長,三個月那會兒有時候就可以睡七八個小時吃奶再繼續睡了。當然並不是每天都會這樣,偶爾也會有錯過了睡覺的點兒暴躁得不肯睡的時候,但夜間10-12個小時中間吃1-2次奶基本上成了常態。
醒了之後也不會第一時間大哭,而是睜開眼睛到處看看或者舔舔小手。經常進房間看他的時候已經踢開了被子翹著小腿兒蹬著玩兒呢,一見我就裂開嘴嘻嘻笑。
他爸爸說是因為安全感積攢夠了,他知道我們就在附近,很快就會過來管他。
雖然Den寶整個嬰兒期都沒有形成十分固定的E.A.S.Y.模式,吃-玩-吃-玩-睡或者吃-睡-吃-玩-睡的時候也經常發生,但是他已經慢慢開始不依賴奶睡、抱睡,晚上睡得越來越早,夜間睡眠時間越來越長,白天的小覺也越來越規律了。
他上午睡小覺的時候我可以做做家務,中午陪他一起睡午覺,一方面及時幫他接覺同時自己也休息一下,傍晚的小覺一般都是在推他出去遛彎逛街的時候睡的。而在晚上他睡了之後,我終於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黃金三小時。
這個節奏對我對他爸爸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E.A.S.Y.本身就過於理想化,我們也不想強求,至少不想過早強求。
親密關係的建立就在孩子出生的頭幾年,所形成的安全感卻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小寶寶不會說話,哭是他們表達情緒的唯一方法。說實話,我真的是屬於那種聽不了孩子哭的媽媽,尤其是把他一個人扔在漆黑的房間裡面孤獨的哭。他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只是沒有辦法告訴我們。
當然,很多媽媽的睡眠訓練都成功了,或許是方法和時機都得當,或許是寶寶本身就是可造之材,或許孩子大了還是無法養成好的習慣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一個悲劇的發生,說服力就能抵過1000個成功的案例不是嗎?而作為父母,我們在把門關上的那一刻,一定要問問自己能不能承受這樣的代價。
規律的餵養和睡眠確實也很重要。不過個人建議,那些被小月齡寶寶折磨瘋的媽媽們,再堅持一下,給寶寶一個自己成長的機會,實在不行也至少要等三四個月之後再進行訓練吧,也許他會提前就帶給你驚喜呢。
另外,盡信書不如無書。E.A.S.Y.好是真好,但是太過完美的東西可遇不可求。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只要你孩子的作息能夠跟你自己家的節奏統一起來就可以了,看再多的養育寶典也不要生搬硬套,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願悲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