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趴睡過世,家長最容易忽視的睡眠安全有哪些?

2020-08-28 安蘇


前不久,一則「三月大嬰兒趴睡導致窒息死亡」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起因是一位新手媽媽加入了某個睡眠引導付費群,和三個月大的寶寶分房睡,媽媽在外面看監控,訓練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

由於是趴著睡的,不一會兒寶寶就被捂住了口鼻,開始大哭,然而媽媽不但無視寶寶的哭聲,還在群裡詢問「寶寶這樣的哭聲沒事吧?」

等到群友回復「不是大哭就沒事」後,便放下心來,繼續趴睡訓練。

2個小時後再去餵奶時,發現寶寶的臉已經變紫且沒有呼吸了。

新聞報導

由於趴睡而導致寶寶窒息死亡的案例在近些年來一直層出不窮。

2018年,6個月的嬰兒就因窒息而死亡。孩子平時都是孩子奶奶照顧的,每天晚上媽媽都會給孩子餵夜奶,然後再把孩子放在嬰兒床上趴著睡覺。

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早上孩子身體已經變涼了。

新聞報導

新聞報導

2016年,9月大的男嬰因呼吸道被棉被堵住,口鼻窒息死亡。據幼兒母親敘說,和往常一樣打算叫9個月的兒子起床餵奶時,突然發現寶寶離開了原先的位置,趴在棉被上,嘴唇發紫,送醫後宣告不治。

新聞報導


與之類似的新聞還有很多。

根據衛生部門統計,2014年至2017年,3年內共有110條小生命因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而來不及長大,且發生高峰在1~2個月大的寶寶。


新聞報導


早在上世紀,歐美國家的新生兒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睡眠中死亡的案例,即嬰兒猝死症(SIDS)。

後來研究人員發現,趴著睡與死亡有著極高的相關性。

主要原因是由於小月齡的寶寶頸部力量相對不足,無法自己翻身,在翻轉不及時的情況下,口鼻易被枕頭、毛巾堵住,特別是寶寶在無人照顧,獨自睡眠的情況下則更容易引發猝死。

於是,美國兒科協會,從1992年開始,更新了建議,倡導仰臥睡。至此以後,SIDS的發生率下降了很多,這也是美國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宣傳的嬰兒睡眠安全運動,Back to Sleep(仰臥著睡覺)。

同時美國的《海蒂育兒百科》也指出,若四五個月的寶寶學會翻身後,如果他喜歡趴著睡或者在晚上改變睡姿,家長也無需因此擔心得睡不著。

因為很容易就能改變睡姿的寶寶患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已大大降低。

但在孩子還不會自己進行翻身或翻身很吃力時,一定不能趴著睡覺!

​​​​

02 嬰兒床圍使用不當也會導致嬰兒死亡

2017年,7月大的寶寶因為床圍欄導致窒息的新聞被大量轉發。


新聞報導


由於寶寶愛爬,父母怕孩子摔在地上,所以買了個床圍將大床圍了起來。

安裝之後,由於床圍稍比床墊長一點,在床圍與床墊之間,出現了一條縫隙,這樣微小的細節,家長並沒有在意。

一次把睡著的女兒放在大床上,家長走出臥室,過了一小時進來看一下女兒是否醒來。

卻發現孩子已經被卡在縫裡,鼻子已經被床圍堵上,雖然立馬去醫院搶救,但已經回天無力了。

然而這不是最後一個因為床圍導致的嬰兒死亡案例,因為不到一年,又有嬰兒被床護欄卡住而窒息身亡。

新聞報導


也因為此類事件不斷發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公布並召回了幾款存在安全隱患的兒童可攜式床圍欄。

圍欄被召回


相信購買床圍欄的父母是擔心孩子的安全,怕他們翻身或者爬來爬去摔到地上。

但是由於一些不專業的產品反而導致了孩子的死亡,這對於家長來說無疑是毀天滅地的打擊。

那麼如果不在大床上使用圍欄,而是在嬰兒床上用圍欄會不會好一些,起碼不會因為尺寸不符而有縫隙。

但美國兒科學會AAP對於床圍的官方建議是:「嬰兒床圍比我們想像的要危險得多,已經存在一些與嬰兒床圍有關聯的死亡案例,不建議使用床圍。」

研究人員在嬰幼兒死亡案例中發現,有27例是由於嬰幼兒陷入到床圍包裹中導致窒息,或者被固定床圍的繩子勒住脖子而窒息。

可也有許多家長堅持認為床圍可以保護孩子的頭不會因為撞到床的邊緣而受傷,也可以避免孩子的四肢卡到床的護欄裡。

對此,美國兒科學會會員及SIDS專項工作組長、美國國家兒童醫療中心的瑞秋·穆恩博士曾解釋過這一點:

嬰兒早期並沒有足夠的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讓他們在床上亂動導致受傷,當嬰兒能夠將四肢伸到護欄中卡住時,他們實際上也沒有力氣就這樣弄斷自己的肢體——這意味著他們最多就是讓自己不舒服,或者情緒受影響而已,不會有生命危險,等保姆過來幫忙解開就好了」。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一個兒童熱門產品防撞條,也是不建議使用。

防撞條


美國兒科雜誌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在1985~2005年期間,有27起1個月到2周歲孩子的死亡是因為被防撞條悶住或者被防撞條的線纏繞。

況且相比孩子因為床圍或防撞條而窒息,磕碰真的算不了什麼。

03 不要在寶寶床上放置任何多餘的物品

之前在看《兒童醫院ICU實錄》紀錄片時,看到一則3月大的嬰兒被羽絨服蓋住而窒息身亡的案例。

新聞報導


由於奶奶的粗心,把三個月的孫子獨自放在床上,且孩子旁邊還放有羽絨服。

隨後自己外出晾衣服,半小時後回來發現孫子已經沒有了呼吸。

聽聞噩耗趕來的父母不斷央求醫生再搶救一下,看到醫生無力的搖頭後崩潰大哭。

奶奶也一直跪坐在地上不肯起來,嘴裡念叨著「都是我的錯。」

但已於事無補,不管是屏幕前的我還是網友們都為孩子的意外離世感到惋惜的同時,還有無力的憤怒。

由於在床上放玩具或者給孩子蓋厚被子而導致孩子窒息的新聞還有很多。

義烏的一戶家庭,由於父母擔心孩子冷,就給孩子蓋厚厚的被子,卻沒有及時關注孩子的狀態,導致孩子因為被子蒙住臉而窒息死亡。

新聞報導


美國睡眠安全協會曾建議:1歲前的床上任何東西都不能放,只需要鋪一張薄的床單。

包括枕頭、毯子、被子、毛絨玩具,這些都可能會堵住嬰兒的口鼻,而睡著的嬰兒可能無法把枕頭被子這些物品推開,從而造成窒息。

且幫助寶寶睡眠的安撫物也是建議在1歲後引進。

但也會有家長擔心不給寶寶蓋被子會冷,尤其是冬天不習慣開空調的家庭。

在此建議小月齡的寶寶使用睡袋,大一點的寶寶在蓋毯子時,應將其移至寶寶的胸部,並將手臂露出,以減少蓋住臉部的機會。

04 母嬰同床要注意的問題

除了以上幾種寶寶在睡眠時會產生的問題外,還有一種就是母嬰同床。

新聞報導


很多家長為了晚上照看孩子方便,會選擇讓孩子睡在自己身邊。

可是一旦家長熟睡之後,很容易忘記旁邊還有一個小嬰兒,一個翻身便將孩子壓在身下,導致孩子窒息死亡。

一位家長也曾對我說起過因為與孩子同床睡的驚險一刻。

女兒剛過百天,爸爸喝了點酒就睡在了女兒旁邊,媽媽出去上廁所。

過了一會兒,發現平日這點該哭鬧要吃奶的孩子遲遲沒有動靜,媽媽便叫爸爸看看,誰知爸爸睡的很沉,沒有回應媽媽。

等到媽媽出來一看,發現老公的胳膊搭在了孩子的口鼻處,孩子的臉已經紫了,但幸好發現的早,且醫院離家近,經過搶救孩子轉危為安。

與孩子睡在一處,雖然方便,也能給孩子親密感和安全感,但是更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有證據表明新生兒與父母同房不同床能夠降低50%的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

什麼叫同房不同床,可以看看這張照片:

同房不同床


在大床上旁邊放置嬰兒床,不但安全方便,也利於家長半夜查看孩子的狀態和餵奶。

但要注意大床與兒童床之間不能有縫隙,不能用毛巾等填充物填充,前者是防止孩子手腳卡住,後者是防止孩子臉朝下造成窒息。

睡眠安全從來不是一件小事,每一次出現因為家中缺乏睡眠安全的知識而造成孩子死亡的新聞,都是給家長重視睡眠安全的信號。

真心希望這些悲劇不要再上演!



相關焦點

  • 趴睡指南,守護寶寶睡眠和安全
    寶寶喜歡趴睡需要糾正嗎?......這些問題都讓媽媽們焦慮,甚至崩潰。趴睡有風險關於寶寶趴睡的問題,媽媽的擔心焦慮是應該的,因為小寶寶趴睡是有風險的。醫學上建議不能自主翻身的小寶寶最好不要趴睡,否則會容易出現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前不久趴睡發生不幸的新聞就引起了熱議,在這之前,寶寶趴睡窒息的事例偶爾也會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是指健康的嬰兒在沒有明確誘因的情況下,突然死亡的現象。
  • 3個月寶寶趴睡訓練身亡,寶寶的睡眠安全你還要忽視多久?
    」,任其啼哭約2個小時,只是看著監控在所謂的「趴睡訓練群」裡詢問,並沒有及時去查看孩子,最終導致僅3個月大的寶寶不幸身亡。但是這個悲劇的發生卻永遠值得每一位爸爸媽媽警醒和反思:關於寶寶的睡眠安全,你到底了解多少?
  • 3個月寶寶趴睡窒息!安全睡眠,新手爸媽應該怎麼做?
    這樣的慘劇讓人揪心,也讓家長警醒。寶寶趴著睡真的容易發生意外嗎?是不是必須得把趴著睡的寶寶翻過來?寶寶到底該怎樣睡才安全呢?專家給出以下建議:1、寶寶怎樣睡更安全相關專家介紹,4個月前的寶寶驚嚇反射明顯,當寶寶受到光線、聲音和抖動等刺激時,這個反射會影響睡眠。俯趴的姿勢可以減少該反射對睡眠的影響,也就是會睡得更踏實一點。但6個月前的寶寶還是最好仰睡!
  • 3個月寶寶趴睡窒息,安全睡眠,新手爸媽應該怎麼做?
    原創 吳運芹 健康報這幾天網上流傳著有寶寶趴睡哭鬧後窒息離去的報導,這位新手媽媽參加了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如獨立訓練,睡眠訓練,才3個月大的寶寶與父母分離,被單獨放置於獨立的黑暗房間小床上,即使趴在床上掙扎哭吵了近2小時,也得不到媽媽的安撫;哭得都沒有聲息了,媽媽仍在門外看監控,所謂的專業群友卻聲稱解鎖了「趴睡技能」?!
  • 寶寶趴睡容易猝死?分月齡、看大運動發展,趴睡也可以很安全
    之前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寶寶最近總愛趴著睡覺,她有點擔心趴著睡覺會不會有什麼安全隱患,自己要不要把寶寶翻過來成仰躺姿勢。其實很多寶寶都喜歡趴著睡,因為趴著睡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腸胃不適的情況,尤其是小月齡寶寶,由於腸道發育不夠完善的原因,經常會出現腸脹氣的情況,趴著睡就可以減少寶寶因為腸脹氣而頻繁醒來的情況。但是,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趴著睡並不是一個安全的睡眠姿勢。
  • 3個月寶寶練趴睡,媽媽直播孩子「窒息」過程,家長無知害了娃
    寶寶出生以後,新手父母更多的關注孩子吃多少,身體是否健康,而忽略了對孩子睡眠安全的關注。睡眠無論對於嬰兒還是成年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嬰兒睡覺的時候也是身體快速發育的過程。由於一些新手父母對嬰兒睡眠安全知識的缺乏,無意識釀造一個又一個嬰兒夭折的悲劇。最近人民日報的一則關於嬰兒趴睡窒息的新聞,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恐慌。
  • 「解鎖趴睡」的悲劇:睡眠安全無小事,不能盲信更不要盲從
    群中一位知名微博網紅小主推出了「趴睡」理論,說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會有一個「翻身倒退期」,這階段寶寶晚上睡覺會不停的翻身,直到寶寶學會趴睡了,就會結束這個翻身倒退期,寶寶就會睡的安安穩穩,他們還仿起了小遊戲的模式,起名曰:解鎖趴睡。
  • 孩子「趴睡訓練」不幸死亡,怎麼睡覺更安全醫生支招
    三湘都市報4月24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雅雯)寶媽在付費趴睡訓練群提問,稱孩子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向群內的引導老師提問,群友回答「不是大哭就沒事」。最後,三個月大的孩子,在媽媽眼皮底下不幸死亡。這樣的慘劇,讓人揪心也更讓家長警醒。
  • 老月嫂溫馨提示:寶寶趴睡的9大好處,以及哪些寶寶並不適合趴睡!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說哪些寶寶適合趴著睡?有哪些好處?有哪些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寶寶不適合趴著睡呢?其實按照通常的觀念來講,寶寶應該仰臥睡覺。有時,6~7個月開始,嬰兒會由仰臥位轉為俯臥位,家長覺得很奇怪,擔心孩子是否有問題。
  • 又一嬰兒因趴睡窒息死亡,育嬰師提醒:這種睡姿才最安全
    寶寶的睡眠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不過我發現很多寶媽更關注的是如何讓寶寶睡著。實際上,關於寶寶睡覺,很多媽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睡姿。>一位新手媽媽因為輕信某睡眠引導理論,堅持訓練自己三個月的孩子「趴睡」。
  • 嬰兒趴睡窒息身亡 專家談嬰兒睡覺正確姿勢有哪些?
    4月19日,有網友稱,一位新手媽媽因孩子翻身趴睡一直哭鬧,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向群內的老師求助,群友回復「可以讓寶寶嘗試解鎖(趴睡)。」約兩小時後,這位媽媽發現,孩子嘴唇發紫,窒息身亡。此前有家長諮詢趴睡,暱稱為「謙某」的老師在群中指導。 受訪者提供4月22日,此前曾參與「芝士小餛飩」付費睡眠引導群的蘇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她認為該機構存在誤導,沒有對睡眠高風險事項做出謹慎有效的提示。
  • 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EarlyBird愛彼寶關注睡眠安全
    其實早在1992年之前,一些西方國家曾經是提倡過趴睡,孩子們都是以趴睡為主。但後來他們發現趴睡會增加嬰兒猝死的發生率。美國11個州3年間,發生的嬰兒猝死案例中,20%的原因都是因為趴睡。因此關於訓練小嬰兒趴睡和「哭聲免疫法」睡眠幹預都是錯誤的。
  • 3個月的嬰兒趴睡猝死,孩子為什麼睡不好,家長知道原因嗎?
    4月19日,有網友稱,一位新手媽媽因孩子翻身趴睡一直哭鬧,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向群內的老師求助,群友回復「可以讓寶寶嘗試解鎖(趴睡)。」約兩小時後,這位媽媽發現,孩子嘴唇發紫,窒息身亡。趴睡比較容易導致嬰兒胃食管返流,特別是在嬰兒吃飽喝足後,當胃內容物返流到咽喉部時,吸入氣道造成窒息的風險會增加。
  • 趴睡可能窒息?雖好處多但不適合小嬰兒
    雖然孩子死亡原因目前沒有官方報導,但我們提醒家長,趴睡這一姿勢對於特別小的嬰兒來說,不提倡,孩子完全仰賴大人,要排除各種安全隱患,以防孩子受傷。6個月內的嬰兒最好不趴睡趴睡的孩子智力發育較快,但躺睡的也能夠慢慢趕上趴睡的。
  • 嬰兒啥睡姿才是最安全的?答案可能出人意料,趴睡、側睡都不推薦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孩子出生之後,大部分寶媽都清楚的知道1歲前是娃非常重要的發育階段,這時候是給娃長期健康發展打下基礎的重要時期,但同時也是娃最容易出現意外的時候。這期間最常見的危害,大都是由錯誤睡姿帶來的。
  • 3月齡寶寶趴睡窒息身亡,寶寶的這些睡眠隱患,趕緊避免!
    事件起因是一位媽媽購買了某培訓育兒機構的嬰兒趴睡指導課程,卻在自己的孩子陷入趴睡無法動彈、大哭的時候選擇在群聊中詢問網友:所謂的「科學育兒」,提前解鎖孩子趴睡技能,都往往比不上家長及時照看孩子來的安全。今天,每每就來和大家說說,如何避免孩子在家睡眠的那些安全隱患!
  • 三個月女嬰因趴睡訓練窒息而死,孩子睡眠問題家長不要操之過急
    根據了解這位寶媽是在網上加入了一個睡眠領導付費群,想要讓孩子提前自立,從而節省寶媽哄睡孩子的時間,卻不曾想最後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死去。讓孩子趴睡,會顯著增加孩子猝死的風險近年來關於嬰兒在睡眠中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剛滿月的嬰兒因母親餵奶中犯困被捂窒息死亡;三個月大的嬰兒因為睡眠中不慎被被子蒙住頭導致窒息死亡;剛滿月的男嬰因為與父母同床睡眠
  • 3個月女寶趴臥睡眠訓練窒息:偽科學害死人,趴睡怎能如此隨意?
    毫無疑問,趴睡是造成寶寶窒息的最直接的原因。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健康的嬰兒應儘量仰臥(背部平躺),趴臥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大家都知道趴睡是不安全的,但是為什麼這個機構要鼓勵趴睡呢?1、睡眠姿勢寶寶仰躺是唯一的安全睡姿,尤其是新生兒,因為抬頭、翻身這些技能都比較弱,所以側臥和趴臥都容易捂住寶寶口鼻從而出現窒息的情況。
  • 寶寶解鎖趴睡新技能,你還在沾沾自喜?關於睡眠安全父母要懂得
    比如關於寶寶的睡姿,有仰睡、側睡、趴睡各種,一開始寶寶都是仰睡的,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解鎖趴睡的技能。4月18日,一個「睡眠引導」群的消息在各大育兒群裡流傳開來:微信群裡的聊天記錄大概是這樣子的:一個媽媽有一個大概三個月大的孩子,孩子睡覺的時候,突然翻身變成趴睡的狀態,一直大哭大叫,而且臉部是朝著正下方。
  • 三月大嬰兒訓練趴睡窒息身亡 ,寶寶能否趴睡?兒科專家有話說
    「對一部分初生嬰兒來說,趴睡可以帶來安全感,如果是出院回家的孩子,我們會告誡家屬必須要在旁人監護的條件下趴睡,因為這可能有導致窒息的風險。」同床共枕還是獨立一間?兒科醫生建議爸媽對於孩子睡眠的哭鬧不要置之不理。睡前哭,可以哄睡後放到其獨立的小床;也可以使用安撫奶嘴,但不建議在孩子睡熟後繼續使用或者將安撫奶嘴掛在脖子上。睡眠中寶寶哭鬧,要及時查看,因為持續的哭喊產生的眼淚和鼻涕等也會引起寶寶呼吸困難。睡眠中即使孩子不哭鬧,也應隔一段時間看看寶寶,確保寶寶睡眠環境是安全的,也緩解寶寶以及新手父母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