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趴睡」的悲劇:睡眠安全無小事,不能盲信更不要盲從

2020-08-28 小羊育兒

今天在微信群看到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

事件還原:


一個媽媽通過網絡宣傳加入了某個睡眠引導付費群,讓三個月大的嬰兒分房睡,媽媽在外面看監控,目的就是要訓練寶寶的獨立入睡能力。


群中一位知名微博網紅小主推出了「趴睡」理論,說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會有一個「翻身倒退期」,這階段寶寶晚上睡覺會不停的翻身,直到寶寶學會趴睡了,就會結束這個翻身倒退期,寶寶就會睡的安安穩穩,他們還仿起了小遊戲的模式,起名曰:解鎖趴睡。


孩子趴睡被壓住了口鼻,一直在大哭,可是孩子的媽媽看到監控並沒有進到屋子裡幫孩子翻個身,卻在群裡問群友寶寶哭是否有事,當群友回答「不是大哭就沒事」時,孩子媽竟然放心任由孩子趴睡哭叫,直到兩個小時後寶媽給寶寶餵奶,發現寶寶已經被悶死了。



趴著睡覺是寶寶的一種睡姿,但是不同時期、不同情況的寶寶並不是都合適的。不滿六個月或者不會翻身(剛學會翻身)的寶寶趴睡非常容易發生猝死,即使是熟練翻身的寶寶趴睡也要注意他們的口鼻是否被異物(枕頭、衣服、棉被、玩具等)擋住。



寶寶的睡眠狀態的發展是帶有一定的規律性的,雖然每個寶寶個性不同、氣質類型會有區別,但是大致都是遵循一定的發展軌跡。作為一個新手媽媽,不應該隨意聽從別人的建議,而忽略學習了解嬰兒生長發展的科學規律。


在發生了這樣讓人惋惜的事件之後,

芝麻醬所能做的就是告訴更多的爸爸媽媽,

寶寶睡眠一定要注意的那些事兒


寶寶睡眠形態的轉變


不滿6周的寶寶:睡眠型態尚不穩定


不滿6周的寶寶還處於新生兒階段,睡眠型態主要受媽媽孕期的生活作息影響,大多呈現睡眠總時數較長、時睡時醒的狀態,睡眠型態尚不穩定。


6周以上的寶寶:睡眠形態越來越固定


寶寶出生後6周左右,便會初步區分日與夜,睡眠時間逐漸過渡到以晚間為主,白天睡眠時數縮短,睡眠型態越來越固定。



寶寶的2大睡眠問題


有調查研究發現,入睡困難與夜間驚醒是亞太地區嬰幼兒睡眠的2大問題。


☂ 入睡困難


一般來說,如果嬰幼兒在應該睡覺的時間,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仍無法入眠,就可以歸為「入睡困難」。


嬰幼兒之所以入睡困難,很多時候是因為外在環境刺激過多,特別是睡前非靜態遊戲,會導致嬰幼兒生理已疲憊、但心理仍亢奮的不協調狀態,進而造成難以入眠。爸媽可以試著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解決孩子的入睡難問題:


① 去除外在刺激:睡前30~60分鐘,避免激烈的遊戲,讓寶寶處於安穩的狀態,爸媽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或輕柔按摩,營造舒適的睡眠氛圍。


② 定時定點:爸媽要積極幫寶寶養成定時入睡的習慣,最好有固定的睡眠地點,不要頻繁更換。



☂ 夜間驚醒


在持續睡眠的狀態下,只要寶寶自行中斷睡眠,無論醒來後是否有意識,都屬於夜間驚醒的一種。


夜間驚醒的原因可分為生理與心理2大類,心理因素多為白天過度刺激所致;生理因素常見的則有腸絞痛、腸胃炎、支氣管炎與異位性皮膚炎等,媽媽們要特別留意。


寶寶驚醒時,媽媽應先判斷當時的安全性(如:因咳嗽而驚醒的寶寶,要留意他的喉嚨中是否有痰液尚未咳出),再決定是否抱起照顧。原則上,若沒有立即的危險性,要儘量避免將寶寶抱離原先的床褥,讓他繼續躺回自己的位置,安撫他再次入眠。



睡眠環境4要素


◆ 燈光


理想的睡眠環境應該是全黑且沒有任何光線的狀態。光線會影響人體褪黑激素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因此,「黑白分明」的作息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助益。


為了方便夜間照顧寶寶,第一時間看到寶寶的睡眠情況,很多媽媽睡覺時都會開一盞夜燈,這也是可以的,但夜燈最好不要太亮,且高度要低於床鋪。


◆ 溫度


建議將臥室溫度控制在攝氏21度左右,這樣寶寶睡得比較舒服。


◆ 溼度


寶寶睡覺時,儘量將室內溼度控制在50%左右。太過潮溼或乾燥都會影響寶寶睡覺。


◆ 床褥


無論是冬天使用的厚重棉被,還是夏天的輕薄涼被,都應該維持2~3周清潔一次的頻率,避免因床褥的灰塵髒汙,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品質。



睡眠安全最重要


➡ 不管是寶寶獨自睡,還是跟爸媽同睡大床,床上的東西一定要少之又少。


➡ 儘量讓寶寶臉朝上平躺著睡覺,絕對不能用任何東西擋住寶寶的臉。


➡ 檢查床的床頭和床尾有沒有縫隙或者鏤空的地方,以防寶寶掉下去或卡在裡面。


➡ 床上不要堆積多餘的枕頭、被子、安撫玩具、毛絨玩具,以免引起寶寶窒息。


➡ 爸媽絕對不能飲酒或服藥後和孩子同睡一張大床上,因為酒後或服藥後迷迷糊糊的翻身,有可能壓住寶寶,引發危險。


➡ 檢查床周圍的環境,最好不要靠近窗簾或百葉窗,以免寶寶被繩子纏住,引起窒息。


➡ 為了既能隨時照顧寶寶,又能擁有相對獨立的睡眠空間,在寶寶小月齡時候,大床拼小床是許多媽媽的選擇。要注意大小床之間不可留有間隙,當孩子會翻身後,最好能睡獨立小床或將圍欄拉起,防止孩子翻滾墜床。



無論合睡或獨睡,安全是第一


有人認為獨睡意味著獨立,有人覺得合睡意味著更多安全感。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或獨立性,會受到養育環節中方方面面影響,以睡眠方式來單一判斷這兩者的建立,並不具有說服力。合睡或獨睡,取決於自己權衡利弊和母嬰習慣下的選擇,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保證安全前提下,寶寶睡得好,家長不困擾,那就是最適合你和孩子的。不過,孩子在 3 歲左右時候,可能會主動表達獨睡意願,這個時期,孩子也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性別身份。這時候還在同床睡的家庭,可以考慮正式分床。俗話說不怕一萬隻怕萬一,睡眠環境方面多注意,確保安全前提下,家長和寶寶才能更好地擁有安心睡眠。

相關焦點

  • 3個月寶寶趴睡訓練身亡,寶寶的睡眠安全你還要忽視多久?
    一位新手媽媽為了訓練3個月大的寶寶「解鎖趴睡姿勢」,任其啼哭約2個小時,只是看著監控在所謂的「趴睡訓練群」裡詢問,並沒有及時去查看孩子,最終導致僅3個月大的寶寶不幸身亡。但是這個悲劇的發生卻永遠值得每一位爸爸媽媽警醒和反思:關於寶寶的睡眠安全,你到底了解多少?
  • 寶寶解鎖趴睡新技能,你還在沾沾自喜?關於睡眠安全父母要懂得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寶寶開始呀呀學語、走出人生的第一步、自主吃第一口飯時,父母都為他們解鎖的每一個新技能感到興奮、心花怒放。不是所有的技能都對寶寶是有利的,有些可能是毒藥。比如關於寶寶的睡姿,有仰睡、側睡、趴睡各種,一開始寶寶都是仰睡的,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解鎖趴睡的技能。
  • 伊爸建議科學育兒,別盲從盲信
    昨天,也就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伊爸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三個月的寶寶練習趴睡窒息死亡!感到非常遺憾和痛心的同時,也發現這場悲劇的背後隱藏的「育兒風險操作」必須要引起所有寶爸寶媽的重視!群裡所謂的老師要求新生兒跟母親分房睡,並且要求新生兒睡在完全漆黑的環境中,寶爸寶媽只能在另一個房間裡看監控,以此來訓練新生兒獨立入睡的能力!
  • 趴著睡覺是否安全?寶寶應該怎麼睡才安全?兒科醫院醫生:睡眠無小事...
    近日,一位新手媽媽根據育兒課程指導讓自家3個月大的嬰兒進行趴睡嘗試,寶寶窒息死亡。暫且不論是否是因為趴睡引起此件事故的發生,但很多新手爸媽開始心理忐忑:寶寶趴著睡到底是否安全?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醫生提醒,1歲以內的寶寶控制呼吸和覺醒的大腦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新手爸媽需要學習如何讓寶寶安全睡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外科薛萍、劉百慧和劉翔琪醫生,以及新生兒科李淑涓醫生共同解惑。選擇仰臥還是俯臥?
  • 趴睡指南,守護寶寶睡眠和安全
    醫學上建議不能自主翻身的小寶寶最好不要趴睡,否則會容易出現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前不久趴睡發生不幸的新聞就引起了熱議,在這之前,寶寶趴睡窒息的事例偶爾也會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是指健康的嬰兒在沒有明確誘因的情況下,突然死亡的現象。
  • 3月齡寶寶趴睡窒息身亡,寶寶的這些睡眠隱患,趕緊避免!
    >▲圖片來源於微博可其他的群友紛紛表示:恭喜你要解鎖趴睡了;小問題,不用擔心.....所謂的「科學育兒」,提前解鎖孩子趴睡技能,都往往比不上家長及時照看孩子來的安全。今天,每每就來和大家說說,如何避免孩子在家睡眠的那些安全隱患!
  • 3個月大嬰兒「解鎖趴睡」身亡?專家:嬰兒推薦仰臥位
    3個月大嬰兒「解鎖趴睡」身亡?  專家:嬰兒推薦仰臥位 不要包成「蠟燭包」 郜陽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有媽媽疑似購買睡眠課程後,讓3個月大的嬰兒「解鎖趴睡」,其間發生意外,媽媽發現嬰兒流鼻血,之後孩子去世。
  • 3個月嬰兒疑趴睡猝死,上千元睡眠課程受爭議,新手寶媽該當如何?
    寶媽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支持她,那麼也許3個月嬰兒趴睡致死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但是「老師」沒有這樣回答,群裡的其他寶媽提到「老師說不是大哭不必幹預」,隨即兩個人對於大哭的概念進行了分析。整個過程中,寶媽一直在隔壁的房間看監控,拍攝了一條條孩子的監控錄像,寶媽擔心孩子會窒息,但是又不知道這是不是解鎖趴睡技能的契機。於是有解鎖「趴睡」經驗的寶媽在群裡分享自家孩子的趴睡經歷。時間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期間寶媽聽到了孩子臉部抵在床上的聲音。
  • 3個月寶寶練趴睡,媽媽直播孩子「窒息」過程,家長無知害了娃
    寶寶出生以後,新手父母更多的關注孩子吃多少,身體是否健康,而忽略了對孩子睡眠安全的關注。睡眠無論對於嬰兒還是成年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嬰兒睡覺的時候也是身體快速發育的過程。由於一些新手父母對嬰兒睡眠安全知識的缺乏,無意識釀造一個又一個嬰兒夭折的悲劇。最近人民日報的一則關於嬰兒趴睡窒息的新聞,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恐慌。
  • 3個月寶寶趴睡窒息,安全睡眠,新手爸媽應該怎麼做?
    原創 吳運芹 健康報這幾天網上流傳著有寶寶趴睡哭鬧後窒息離去的報導,這位新手媽媽參加了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如獨立訓練,睡眠訓練,才3個月大的寶寶與父母分離,被單獨放置於獨立的黑暗房間小床上,即使趴在床上掙扎哭吵了近2小時,也得不到媽媽的安撫;哭得都沒有聲息了,媽媽仍在門外看監控,所謂的專業群友卻聲稱解鎖了「趴睡技能」?!
  • 3 個月寶寶睡眠中猝死……注意這幾點睡眠安全,別讓悲劇重演
    原來是三個月的寶寶剛入睡時突然翻身,變成了「趴睡」的姿勢。幾個超過一分鐘的視頻裡,這個寶寶沒有一刻停止過大哭,「用嗓子扯著吼」,她的面部朝著正下方。這位媽媽問「這個哭聲是不是要去幫她翻過來呢?」群裡的媽媽說「如果寶寶狀態好,可以儘量讓(她)一次性解鎖趴睡。」
  • 3個月寶寶睡眠中猝死,注意這幾點睡眠安全別讓悲劇重演
    原來是三個月的寶寶剛入睡時突然翻身,變成了「趴睡」的姿勢。幾個超過一分鐘的視頻裡,這個寶寶沒有一刻停止過大哭,「用嗓子扯著吼」,她的面部朝著正下方。這位媽媽問「這個哭聲是不是要去幫她翻過來呢?」群裡的媽媽說「如果寶寶狀態好,可以儘量讓(她)一次性解鎖趴睡。」
  • 三月大嬰兒訓練趴睡窒息身亡 ,寶寶能否趴睡?兒科專家有話說
    近日,一則「嬰兒趴睡窒息」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一位新手媽媽根據育兒課程指導讓自家3個月大的嬰兒進行趴睡嘗試,寶寶窒息死亡。圖源:微博截圖這場悲劇的發生,令人惋惜心痛;同時也讓一些新手爸媽開始心理忐忑:寶寶趴著睡到底是否安全?
  • 孩子趴睡過世,家長最容易忽視的睡眠安全有哪些?
    前不久,一則「三月大嬰兒趴睡導致窒息死亡」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起因是一位新手媽媽加入了某個睡眠引導付費群,和三個月大的寶寶分房睡,媽媽在外面看監控,訓練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由於是趴著睡的,不一會兒寶寶就被捂住了口鼻,開始大哭,然而媽媽不但無視寶寶的哭聲,還在群裡詢問「寶寶這樣的哭聲沒事吧?」
  • 3個月嬰兒趴睡身亡,涉事公司已停業!「睡眠訓練法」害慘了中國媽媽
    該機構倡導訓練嬰兒趴姿睡眠,付費後會有「專業老師」在線指導母親,對嬰兒進行自主入睡、獨立睡眠、趴睡解鎖等訓練。 4月22日,上海市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初步調查,已將「芝士小餛飩育兒經」團隊所屬公司上海昶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行監控,後續將進一步約談該企業,並就其經營方式等情況進行核查[1]。
  • 3個月嬰兒訓練趴睡窒息身亡,媽媽全程監控,事後詢問能不能再生
    寶寶的睡覺姿勢有很多種,趴睡只是其中的一種,它並沒有錯,只是不能用錯地方。1)1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建議趴睡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6個月以前的寶寶要採取仰臥的姿勢,不能趴睡。這個階段的寶寶,如果家長發現他們趴睡並進行糾正,但是一會寶寶就又翻過去了。不過寶寶雖然趴著,但頭會側向一邊,不會壓到口鼻,所以出現呼吸困難的機率沒那麼高。因此,寶寶是否可以自主翻身就是寶寶是否可以趴睡的重要分界線。
  • 不輕易盲信所謂「科學」新奇育兒理論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據新京報報導,近日,一名新手媽媽加入「付費嬰兒趴睡訓練群」,並按照指導,對自己3個月大的寶寶進行強制趴睡訓練,導致寶寶窒息而死。在整個過程中,門外的媽媽一直聽著孩子的哭聲由強到弱,並一點一點消失。她聽到孩子哭時,也想進去看看,但始終堅持「嬰兒趴睡訓練」的指導原則,一直沒有進門安撫或者進一步查看狀況,等發現後為時已晚。
  • 3個月女寶趴臥睡眠訓練窒息:偽科學害死人,趴睡怎能如此隨意?
    ,然後用其教授的方法給自己3個月大的寶寶進行睡眠訓練,訓練方法就是讓寶寶獨自趴睡在房間裡,然後通過監控來檢測寶寶,如果寶寶哭了,不能立刻進入房間安撫,這樣做會阻礙寶寶掌握自主入睡的進度,然後,悲劇就發生了。
  • 嬰兒「解鎖趴睡」悲劇的背後:是誰讓媽媽陷身「信息孤島」
    上個月,一位新手媽媽根據育兒機構「芝士小餛飩」的引導,訓練自己3個月大的女兒「解鎖趴睡」,造成女嬰窒息而亡。新聞很多朋友看到了,我也不準備再貼圖,因為實在令人心碎。當那位媽媽在「芝士小餛飩育兒經」VIP群發出孩子趴睡時哭泣的視頻,求助是否應該進屋查看,群裡的老師和幾位家長鼓勵她,讓這3個月大的孩子嘗試自己翻身,儘量「一次性解鎖趴睡」。外人看這幫人瘋了,但在信息場中的人,覺得這是一個勝利的信號,最終那位媽媽直到發現孩子沒有呼吸了,才曉得大事不好。
  • 闢謠特工隊 | 嬰兒趴睡益處多多?小心適得其反
    前段時間,一則「嬰兒趴睡窒息而死」的新聞引發了社會的關注。一名嬰兒的母親聽信了某育兒機構所宣傳的育兒方法,鼓勵嬰幼兒「解鎖」趴睡姿勢,甚至外力強迫孩子以趴睡姿勢入睡,最終導致了悲劇發生。這樣的新聞之所以能引發關注,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聽到長輩對於嬰兒趴睡的誤解,認為其有助於開發智力,促進頭腦發育。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嬰幼兒有必要刻意解鎖「趴睡」姿勢嗎?有關「趴睡有益」的傳言五花八門,其中,「促進頭腦供血」是最常見也是聽起來最可信的一種。傳言中趴睡給心臟造成的壓力可以促進心臟泵血,從而有利於嬰兒的頭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