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周易》系列之一:易數總綱《易本命》

2020-12-20 抱雪齋讀易筆記

歷來都說,《周易》是象數之學,其中必然有涉及到術數的內容,然而說歷來解讀《周易》者,談「象」的不計其數,但說「數」之人卻是少之又少。殊不知,「數」對於《周易》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象」,甚至還猶有過之。只言「象」卻不言「數」是難以完全理解《周易》卦爻辭的,而理解了「數」,卻有助於我們弄清《周易》中的「象」,更有助於我們對《周易》之「術」的探究。

一、易之本命為數

三十六計有雲:「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這句話,完美概括了我國古代數術的特點。《大戴禮》中有一篇文章,名曰《易本命》,對於我們理解古代的「數術」原理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茲錄原文如下:

夫易之生,人、禽、獸、萬物昆蟲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飛或行,而莫知其情,惟達道德者能原本之矣。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ニ,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馬,故馬十ニ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鬥,鬥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主音,音主猨,故猨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禽鹿,故禽鹿六月而生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日化也。」

這段話據說是孔子所述,在《孔子家語》和《淮南子》中也都有摘錄。篇中大段的大部分都在說數字,篇名卻叫「易本命」,可見孔子是將「數」視為易之「本命」。原文開頭的「易之生」,其實當讀作「易之性」(古文「性」通作「生」),也將「數」視為易之性命。

把「數」與「性」、「命」聯繫起來,似乎是古人的一個共識。《漢書.律曆志》就說:「數者,十、百、千、萬也,所以算數事物,順性命之理也。《書》曰:先其算命。」命既然可以算,想來自然是因為古人認為命就是數的緣故。

《易本命》中接下來又說「人、禽、獸、萬物昆蟲各有以生」,進一步提出了萬物皆由數而生的理論。「數生萬物」和「萬物皆數」的說法,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主張頗有相同之處,似可認為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共鳴。

二、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之數

我們看到,《易本命》中的數論,是從「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開始的,接下來所說的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之類,似乎只是連小學生也都耳熟能詳的乘法口訣,並沒有什麼特異之處。

然而實際上「九九八十一」這個乘法口訣,在古代數學裡面中被視為極其玄妙的法則。《周髀算經》雲:「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此數之所生也。」由此可見,九九八十一不僅僅是「數之法」,而且還是「數之所生也」。

為何九九八十一如此重要?《靈樞九針論》載岐伯對黃帝說:「夫聖人之起天地之數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數焉。」

——原來,九九八十一是「黃鐘數」!

黃鐘,乃十二律之首律,又被稱為「律本」。也就是說,「九九八十一」其實是黃鐘的律數,而且是律數的根本。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九九八十一」如此神聖了,因為《史記律書》中明言:「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

十二律的律管,黃鐘最長

也因此,我們理解「九九八十一」,必須要從「律」的角度入手。

三、律,法也

《漢書律曆志》說「黃鐘紀元氣之謂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

「律」是萬事萬物的根本法則,體現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律是度量衡的基礎,《漢書律曆志》說,「權者,銖、兩、斤、釣、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

王莽所制定的標準量器,又稱新莽嘉量

律也是曆法的基礎,「《漢書律曆志》說「以律起歷,曰: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

《準南子天文》對律數的運用總結得最為全面:「古之為度量輕重,生乎天道。黃鐘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廣二尺七寸……律之數十二,故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日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其以為量,十二粟而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天有四時,以成一歲,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兩而為一斤。三月而為一時,三十日為一月,故三十斤為一鈞。四時而為歲,故四鈞為一石。其以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當一歲之日。」

同律度量衡的銘文,律是度量衡的基礎

四、「建,立朝律也

做為萬事根本的「律」,自然與《周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

《漢書律曆志》說:「律,陰陽九六,爻象所從出也」,巧的是,我們在《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中解讀「爻」字時曾經說過,組成易卦的基本單位「爻」,既是「象」也是「數」,陰爻稱九,陰爻稱六,都是數字。而九九八十一的黃鐘律本,正是「數之法」,「數之所生也」。

更巧的是,《周易》開宗明義的第一卦,本字就寫做「建」.(詳見拙文《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說「乾」》。

《說文》曰:「建,立朝律也」,也就是說,《周易》第一卦的名字,意思就是「立律」。那麼,《周易》所立之律是什麼,律數與易數又有怎樣的聯繫呢?且聽下回分解。

(抱雪齋附言:孔子晚年喜讀易,以至於韋編三絕,想必深有心得,因此他所傳《易本命》一篇,對於我們解讀《周易》中「數」的內容非常重要。即使這一章是假託孔子的名義所傳,也是目前流傳下來的唯一能夠系統闡述易數本質的古典文獻。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周易》的文本和卦象,對《易本命》中的數論做進一步的探討分析。需要提前預告的是,我們將會看到兩者間有無數的巧合。而關於巧合,我的看法是:發生一次是意外,兩次是偶然,三次是碰巧,四次是不小心……但是如果同類巧合三番四次五六次無數次地的發生,那就只能說是《周易》作者自己的故意安排了。)

相關焦點

  • 「數」說周易系列之二:《易本命》中的八卦配數與納甲
    已經有學者指出,在《易本命》中,隱藏有八卦配數的思想,篇中雖然沒有明言八卦之名,但是從其八卦之象與數字的匹配關係可以看出,《易本命》是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這八個數,依次與乾坤艮兌坎離震巽這八個經卦之象匹配的。
  • 梅花易數第一節:什麼是《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眾多古預測法之一。也是最簡單的預測方法。相傳是北宋大儒邵康節先生觀梅花時,偶然看見麻雀在梅枝上爭吵,以《周易》理論推演成卦而得名。故稱為《梅花易數》。《梅花易數》這部書的理論根據是《周易》,《周易》這部書的原始內涵的一部分確實是卜筮,以民間老百姓的說法就叫算命或者佔卦。
  • 蓮花易數
    》是中國古代佔卜法之一。相傳為宋代易學家邵雍所創,梅花易數起源於漢易,是一部以易學中的數學為基礎,結合易學中的「象學」進行佔卜的書,相傳邵雍運用時每卦必中,屢試不爽。梅花易數可以產生聲音、方位、時間、動靜、地理、天時、人物、顏色、動植物等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異相,作為預測其發展趨勢的方法。從而可洞悉其先機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效果。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者關係?《神農本草經》與連山易的關係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易關係是是什麼?很多人的學者以為《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體系的易經,這是不全面,你只能說,再流傳下來的易分很多體系。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先從易的起源說起。原因是「古易」一直在向「今易」的方向演變,爻象及筮法發生了變化,名稱及內容也必然隨之改變。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的卦形和爻形,並非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的,而是沿著由繁至簡的規律一路演變過來的。從古易《連山易》演變《歸藏易》最後變成《周易》,前後用了數千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
  • 陳春林|《梅花易數·後天時方》考
    《梅花易數》卷五中有《後天時方》(參宋·邵康節撰,周浩良整理,故宮珍藏善本《梅花易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P184-187.),以六十花甲對應十二支辰,論吉兇滅敗之類。長期以來,關於《後天時方》的意義和應用方法,鮮少有術家撰文論述。早年間,筆者跟隨師父學習梅花,也未曾注意到此《後天時方》,忽略向師父討教。
  • 《梅花易數》卷二 體用生克篇之一
    佔卜總決大抵佔卜之法,成卦之後先看《周易》爻辭,以斷吉兇。如乾初九「潛龍勿用」,則諸事未可為,宜隱伏之類;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則宜謁見貴人之類。餘皆仿此。次看卦之體用,以論五行生剋。體用即動靜之說。體為主,用為事。應用生及比和,則吉;體生用及克體,則不吉。又次看克應。如聞吉說見吉兆,則吉;聞兇說見兇兆,則兇。
  • 梅花易數研究:卦象並不知道體和用
    周秋鵬梅花易數佔卜體系,來自於周易。周易六十四卦,實際是一套完整的佔卜體系。人們早期的佔卜途徑,使用的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辭和爻辭。但是這個卦辭和爻辭,並沒有分出體和用,或者主方與客方。體和用是梅花易數的概念。主方與客方來自於六爻系統,是由世、應推導而來。
  • 梅花易數-簡易預測方法【教學篇】
    古時邵康節觀梅花而佔人事,後人稱這種方法為梅花易數,其實邵康節當時已經在周易八卦預測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達到了周易佔卜的最高境界「以道觀象,以象言事」。  (以道觀象另有專論,請關注弘易堂命魂內刊)這是易數的最高境界,世人常言:「會易而不佔」,這個「不佔」不是不預測,而是不用那樣麻煩的預測形式,而是直接以象而言事。  說梅花易數首先要說易經,易經——自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而總結規律,遠取諸物、近取近身,模仿萬物狀況,畫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東方「魔符」——太極八卦(又稱先天八卦)。
  • 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是古代漢族佔卜法之一。
  • 如何學習梅花易數?這幾個方法可以讓你避免很多彎路!
    梅花易特色梅花易可說是繼京房之後,佔筮上的一大發明。首先,取卦法的創新,影響後世甚深。特別是先天數取卦法,幾乎任何以三個數字來取卦的方法,都可說是源自於梅花易。而後天取卦法,則又是為八卦卦象的應用開了新路。其次,就其佔斷法來說,梅花易可以說完美將五行生剋融入了傳統《周易》的八卦卦象。坊間以《易經》為名的佔筮法之中,很多是與《周易》無甚關聯的。
  • 易數與道法
    自古以來,在人們的普遍概念中,都是把「易數」看成是算命算卦、周易佔卜、陰陽風水、數術謀算等等對於我們這個世界的另一面神秘領域的認知和推測
  • 數千年來爭論不休的謎題,周易的作者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在整個封建社會裡,凡是有成就的學者,無不研究過它並得它的啟示。然而,《周易》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誰呢?這是數千年來人們爭論不休的謎題。
  • 梅花易數第一講:梅花易數為何如此準確,看後真長見識!
    在易經象數理佔四大體系之中,「佔」一直是廣大易經愛好者最喜歡的、同時也感覺最神秘的環節,佔卜也分為很多種,比如太乙神數、奇門遁甲、六爻預測等等,其中最簡單的當屬梅花易數了。之所以說梅花易數簡單,是因為梅花易數的起卦方法不拘一格,十分靈活多變,而六爻預測還要局限於三枚銅錢或者硬幣。梅花易數有著自己的哲學體系,它能充分激發我們的先知本能。
  • 數術之用:周易之數與現代數學(上)
    杭辛齋(1869—1924)清末學者杭辛齋說:「相傳邵雍從李挺之學易三年,未能窺其奧妙。蔡沈(1167~1230)南宋學者蔡沈說「順數則知物之始,逆數則知物之終。數與物非二體也,始與終非二致也。大而天地,小而毫米,明而禮乎,幽而鬼神,知數即知物也,知始即知終也。」
  • 易學常識——「漢易」與「周易」有什麼不同?
    《漢易》是對《周易》的「反編譯」《周易》只是《易經》的一種,《易》有多種,現在已知的《易》至少有四種——連山(夏易)、歸藏(商易)、周易、漢易。什麼是「易」?那就是回歸「象數」的本源,結合「陰陽」與「五行」兩種哲學源流,為易經六十四卦的符號系統重新制定了規則(甚至顛覆了《周易》對六十四卦的排位形式,改為用「京房十六卦變」和八宮卦來重組六十四卦),即一套完整的象數體系和應用規則。
  • 梅花易數起卦方式方法決定著「這株梅花開不開」
    梅花易數的起卦方式各具千秋,根據預測的事體選擇不同的起卦方式方法。無論為人佔或為己佔,都得遵循周易「其大天無外,其小無內,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及梅花易數「不動不佔,無事不佔,無異常現象不佔」的原則。事體事件的異同決定著起卦的方式方法。
  • 從《易經》到《梅花易數》,每個數字都有秘密!
    古今中外,研究和使用《易經》的人不勝枚舉,比如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就盛讚《周易》為「萬有概念寶庫」。《易傳》中的「數」主要用於佔筮定卦,古典佔筮法多依先天八卦數理,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把卦象與數字聯繫起來,構成的先天起卦法,《梅花易數》很多採用這種方法。看一個人穿著5號球衣從身邊走過,馬上就可以起出「巽」卦,因為我們知道,巽的先天數為5。
  • 學習梅花易數,個人感悟!
    今天開始,我們將展開梅花易數預測的學習。這是繼我2018年以來開展的陽宅風水、擇日、八字、身相面相、六爻之後的第六個自學課程,也感謝大家兩年來的陪伴與支持。梅花易數也叫梅花心易,與六爻同屬八卦預測。後人把這種簡單靈活、佔此應彼的預測方式稱為梅花易數。邵雍字堯夫,諡康節,北宋著名理學家、易學家、數學家、詩人,河北涿縣人,北宋五子之一。其所著〈皇極經世〉對後世影響很大,〈皇極經世〉為預測奇書,以世運會元為時間軸,一世30年,一運為360年,一會為10800年,一元為129600年,認為一元復始,如春秋輪迴,來推演歷史、社會、人類的發展趨勢和變化規律。
  • 梅花易數基本概念
    爻:爻是組成周易64卦的基本符號。分為陽爻與陰爻。陽爻用一個長橫表示,即—。陰爻用兩個短橫表示,即--。在64卦中用九代表陽爻,六代表陰爻。2.64卦指六卦4.先天卦數梅花易數起卦用的是先天八卦之數。如下: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5.八卦符號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 梅花易數系統學習資料
    三、佔斷總訣大抵梅花易數預測的方法,是在成卦之後,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的:首先,看《周易》的卦辭、爻辭,根據卦爻辭來助斷吉兇。如佔得乾卦初九爻動,其爻辭是「潛龍勿用」,那麼就可以說什麼事情都難以有所作為,應該等待時機,伺機而為。如佔得乾卦九二爻動,其爻辭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那麼就可以宜於拜謁貴人。其他卦爻辭皆可根據此類規則而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