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公墓
英國倫敦近來面臨一個棘手問題:當地墓園爆滿,已容不下「後來者」了。市政府不得已,只好勸導民眾使用「二手」墓地,否則人們很可能會面臨「死無葬身之所」的困境。
經濟不景氣讓民眾都喜歡撿便宜,二手用品物美價廉成了大家的最愛,不過死後葬在「二手」墓地,你能接受嗎?這片綠草如蔭的美麗地方是倫敦一處墓園,走進去一看,真的是非常擁擠,墓碑一個挨一個,前後左右幾乎緊貼在一起。事實上在倫敦,所有墓園都面臨墓地不夠使用的困境。倫敦市立墓園管理處的博克斯說:「空間不夠用,是因為我們不能重複使用墓地。」
英國人認為墓地是往生者的永恆住所,就和家一樣神聖不可侵犯,有些墓地甚至存在了兩千多年。如此一來,由於墓地有限,逝者不斷增加,墓地短缺問題日益嚴重,逼著英國政府想辦法。
墓園管理者在這些幾乎已經廢棄的墓地樹立公告,並聯絡逝者家屬,兩年後如果仍無法和家屬取得聯繫,那墓地將重新啟用,原先的往生者被安置在下層,後來的則在上面,兩者至少相隔60釐米以上。至於墓碑也是兩面使用,把佔用空間降到最低。雖然政府這麼做是為大家著想,但要說服英國民眾接受這樣的新埋葬方案,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
英國國家公墓
在英國,墓地常常被稱為寧靜的歷史。整個英國目前約有2000萬個墓地,其中有800萬個位於英格蘭地區,這些長年靜悄悄地坐落在城鎮不同角落的亡者安息地不僅為生者提供了悼念追思的場地,也讓路人了解到了許多英國人過去的故事。
墓園常建在城市中心
秉承基督教的傳統,英國人喜歡將墓地修建在離自己生活區域不遠的地方,可以是身邊教堂的後院,也可以是在臨近住所的街心花園裡。無論走在英國哪一座城市,都能看到市中心很多公園綠地裡有著大大小小的墓碑,這裡通常安葬的都是曾在當地生活過的居民。
英國海格特公墓——馬克思墓地
每一個亡者的墓地大概在兩平方米以內,有些墓碑有各種藝術造型,有些則是簡單的青石質地,墓碑上鐫刻著亡者的姓名、去世時間、原因以及家人簡短的悼念之詞。在很多墓地附近還會有一些公共長椅,一般都是亡者的家屬花錢買下用來紀念去世的親友。在長椅上,他們會鑲嵌一些刻著長長悼念文句的銅板,即使是久經風雨也很難被磨平。
對於絕大多數英國人來說,來墓地走走是很平常的事情。無論是在陽光明媚的午後,還是在小雨霏霏的傍晚,總能看到人們在其間漫步,有時還停下來靜靜默讀墓碑上的文字,此情此景總讓人感覺是兩個不同時空的生命在互吐心聲。
新聖女公墓
俄羅斯墓地雕塑精美
由於深受歐洲天主教的影響,俄羅斯陵墓建築與雕塑極富藝術特色。每座墳墓前都有一座精美的人物坐像或頭像,還有各種造型的石碑,刻著墓志銘或名言警句。其中,很多是著名雕塑家和建築師的傑作。
因此,俄羅斯人把一些著名的公墓如新聖母公墓,都稱作「露天雕塑博物館」。憑弔亡人,是感情的慰藉;瞻仰墓碑,可獲得藝術上的享受。
然而,這充滿詩意的靈魂歸宿地如今卻不得安生。俄羅斯墓地破壞行為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僅在2007年,警方就對1500多起盜墓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
靈魂不得安息催生另類保險服務
新聖女公墓
經營著一家保險公司的弗拉索娃對媒體表示,儘管公司提供的墓地保險服務涵蓋了洪水和地震等天災,但客戶投保的主要目的還是防範墓地紀念物被人為損毀。她舉例說,去年10月底有一位中年婦女來到公司,要求在最短時間內籤訂墓地保險合同,因為親人墳墓幾年來多次被不速之客「光顧」。弗拉索娃表示,儘管保險費率已高達5%,但來投保的客戶仍與日俱增。
新聖女公墓
新聖女公墓
社會畸形現象
有專家認為,俄羅斯墓地保險是社會畸形現象。俄社會研究與創新中心負責人貢特馬希爾說,「我從未聽說過西方國家有這種保險服務,這種行為從根本上是違背倫理道德的」。他解釋說,對歐洲人來說,墓地是個神聖的地方,若出現這種玷汙墓地的情況,會引起全社會的口誅筆伐。
新聖女公墓
俄羅斯頻繁發生的盜墓、毀墓事件除道德因素外,與經濟因素也有關。由於物價飛漲,靠社會保障金維生的底層百姓生活困難,一些非法移民也缺乏就業和固定收入,因此墓地紀念物成了他們換取生活費的財源。
貢特馬希爾認為,人們最終將不得不向墓地管理方付費,以保障安保所需開支。俄墓地一般靠市政撥款維持生計,公共投入只是杯水車薪。在首都莫斯科,墓園管理方尚有能力維護治安,而其他廣大地區的墓園則沒有那麼幸運了。
來源:環球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