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沙河一市民反映,自己從家政公司僱傭一名月嫂照看出生6天的孩子,查看監控後卻發現其拍打、扔孩子。家政公司回應,暫停其工作,等警方處理。
出生僅6天的寶寶有多嬌弱,無需贅言。監控視頻顯示,涉事月嫂重重拍打哭鬧的嬰兒,隨意地將孩子扔在床上,表現出的漫不經心和極不耐煩,令旁觀者驚愕又後怕,嬰兒父母想必更是心碎、怒火中燒。
家長之所以請月嫂,就是希望孩子獲得更專業、更妥善的照料。本例中的月嫂卻「辣手摧嬰」,別說科學育兒了,起碼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沒有,反倒有種「虐嬰」傾向。這樣的人怎麼能當月嫂?家政公司不該承擔責任嗎?
不得不說,月嫂行業良莠不齊,一些月嫂名不副實。不少從業人員要麼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要麼只是上過幾天搞不清資質的速成班。一些家政公司動輒將月嫂標榜「金牌」「鑽石」乃至「皇冠」級別,收費「芝麻開花節節高」,對月嫂的能力考核、服務監督卻「沒那麼多規矩」。從業人員魚龍混雜,家政公司管理鬆散,難免產生問題隱患。
對僱主而言,如果碰到善良、耐心、有經驗的月嫂,算是「小確幸」;倘若遇到「半瓶醋」,家裡人多「盯」著,將就個把月,也不在少數;最倒黴的就是本例這樣的,反而有可能傷害孩子。找月嫂未必「花錢越多,服務越好」,甚至得碰運氣,著實尷尬。一些家庭裝監控是「不得不防」,某些人果然「原形畢露」。
涉事月嫂的醜惡行徑,要由警方依法定性。是否對嬰兒造成傷害,需要醫學鑑定,這是懲處乃至賠償的重要依據。無論家政公司是否有資質,招攬並派出這樣的月嫂,都難辭其咎,有待相關部門處理。簡言之,要為孩子和家長主持公道,依法懲處,以儆效尤。
同時,人們更呼喚月嫂行業進一步規範。事實上,育嬰師已是國家正式認定的職業。通過正規培訓,符合從業年限等要求,經過資格考試,就能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正規教育和考試,長期從業和考評,將有效提升整體行業水平和職業操守。對從業人員而言,標準化、正規化,有利於個人職業提升,職業認同感增加,也會獲得更多社會尊重。對管理部門來說,努力補短板、促規範,社會對「看護服務業」的需求才會得到更好滿足。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只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蔣萌、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