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故事成就優質班級文化——「成長共同體」班級文化建設

2020-09-15 教研小幫手

有人,就有故事。班級故事天天發生,只是班主任很多時候過多地在意班級制度而忘記了活生生的學生,只關注班級的外在形態而忽略了有喜怒哀樂的學生,只關注分數而漠視了有個性、有特色的學生。回憶曾經帶過的班,班主任想到的一定是那些有個性的人,那些讓人煩惱或開心的事。當畢業生談及他們過去的班時,和你念叨的也一定是那些有趣的事,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知道的。

那些在學生中發生的事,它的形態、性質是多樣的。這些故事的發生、發展及解決的方式和結果就逐漸衍生成班級文化。如何在班級日常生活中發現積極的、有價值的事,並尋找其中的精神,進而通過一定的方式把這些故事中的精神凝聚成班級的主流文化,這是班主任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的首要事務。


我們的故事與我們的小組

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方法是班會或者個別談話。外力的引導也許有用,但一定是暫時的,唯有激發學生內在的自覺才是根本。我給孩子準備了一本「成長備忘錄」,讓學生每天寫下今日的安排、收穫、感言,一頁頁的記載構成了一個個成長故事,每日固定時間在小組中相互傳閱,每個組員講自己一天的收穫、感言,組長對每一位組員進行點評。他們每天走進自我,去發現、去反思,最重要的是實現共享共生。他們在相互交流中形成共識,在相互觀照中追問自我,在平等交流中獲得鼓勵和尊重。個體在成長,小組共同的價值在生成,有利於每一名學生成長的小組合作、共享、共生文化在「我」的故事中慢慢生成。

學生在他的備忘錄上寫:「我很努力,但我缺乏自信。」組內同學給他鼓勵,組長寫道:「你很優秀,相信自己。」

「本周末放假在家,玩手機的時間太長。」一學生在他的備忘錄上寫道。組內同學為此展開專題討論:要不要玩手機?什麼時間玩?玩多長時間?組內形成了關於手機使用的公約。

「今天遲到給小組丟分了,對不起大家。」「今天課上問題沒回答出來。」「本周我們組被評為最優秀小組,值得慶賀。」「今天的運動會上我們小組獲得的加分最多。」

從課堂學習到校園活動,從校內到校外,每天,每一個學生都有故事。這些看似瑣碎的事是學生生活的全部,是學生內在精神的顯現。在小組每一天的交流中,學生取得成績時會有同伴欣賞;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時,他會覺得愧對同伴。不需要老師教育,同伴的鼓勵便是最好的教育。於是,所有的優秀都會成為組員心中的嚮往和目標,所有的不足都會被組員摒棄。小組的生活變得鮮活、有價值、有意義,優質的小組文化在每天的故事中慢慢形成。


我們的故事與我們的班級

當每一個小組內的優秀故事在班級傳播並受到全班同學「膜拜」時,當每一個學生都有變得優秀的可能並被師生共同關注時,班級的優質文化便慢慢形成了。

晚自習前,小組學生在交流備忘錄——講自己的故事後,接著便是「講精彩故事,敘精彩明天」的小班會環節,由一名同學代表本組講本組的優秀成長故事,這是勵志;讓小組間相互激勵,相互學習,是學會欣賞;讓學生學會發現身邊的美好,更讓每一個學生積極成為小組宣傳的對象,為組爭光。

這是「小高考」備考中某一次學生的發言:

一個「四A」同學王博的成長關鍵詞——

謙虛:每次考試他都是四A,但是他依舊很謙虛,認真聽課寫作業,認真規劃每一天,從不盲目樂觀。

善問:在組內他時常會問我們問題,我們有問題時,他也不厭其煩地講解。

引領:他的態度、習慣引領了我們組的學習風向。

分享:他的做法、想法會毫無保留地與我們分享。以前我的政治學科總是不及格,我嘗試用他分享的學習方法後,現在能考70分了!

一個小組需要核心人物,他引領全組的風向;他的故事也會引領全班,激發全體學生的成長激情。每一日的精彩呈現,是班級主流價值的匯聚,學生生活意義的獲得,生命價值的展現。

當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變得有尊嚴和有價值時,他們一定會朝著嚮往的目標奮進。這樣,班級的日常生活變得生動、有價值,良好的班風在形成,學生在班級中不再是被看護的對象,而是主人。生活的意義有了,學習的樂趣有了,生存的價值有了,學生對自我生命的感知不再是老師的評價,不再是學業成績,而是鮮活的自我存在。


我們的故事與我們的成長

講述從普通走向優秀的成長故事,這是我班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書寫優秀的成長故事,讓這些優秀的故事成就優秀的班級文化。

這是班上某位小組長寫下的感言:

在這人生最燦爛的時光中遇到你們,即便終會分別,這也是我的幸運。人生若能重頭來過,我相信我們一定會依舊如此。

我們6個人是一個整體,雖然成員經歷過變動,但我們肩上的信念一直未變——最強小組。我們成功了。一年相處,我們6個人之間有過共同的歡樂。

如果說我們的娛樂精神值得讚嘆的話,那麼我們協力所解決的矛盾,領悟小組合作的精髓,更是我們人生路上收穫的帶刺玫瑰。還記得當初我們因為小組分工而鬧了矛盾。原本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自私自利,而沒有人願意去做。老班讓大家討論「小組合作需要什麼樣的情懷」,在討論中,我們終於認識到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錯誤。原本已經有了裂痕的友誼之石就這樣在討論中、在我們每個人的自省下得到了彌補。我們也愈發知道,如果我們拋下利益之見,甘於為小組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樂於為他人服務,那麼,我們第八組必能走得更快,邁得更遠。

故事很豐富,日子很豐滿。回首,每天的故事不再是惱人的煩憂,而是成長的收穫,是內在激情的激發,是友誼的收穫,是情懷的養成,是素養的形成。

「規則明,秩序好;有陽光,會合作;善規劃,能自主。」這是我基於「成長共同體」模式下的帶班主張,是基於學生自主、合作理念下的帶班實踐,在這樣的帶班主張和實踐之下,緊扣成長故事,演繹成適合併促進學生成長的優質班級文化。


作者:金 龐(江蘇省揚州市邗江中學)

揚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至今已走過近6個年頭,緊扣「規劃、活動、專業、引領」4個關鍵詞,以專業精神、專業路徑引領班主任專業成長。工作室現有核心成員32人,其中11人獲「揚州市首批特級班主任」殊榮。工作室以班級特色活動、班主任專業技能比賽、學術研討活動等引領全市班主任專業發展,促進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工作室成員主持了多項省市課題,促進了工作室學術研究能力提升。

採編自《新班主任》雜誌,略有刪減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班級建設】如何系統構建班級文化?
    這幾張思維導圖講透,讓你不再無從下手班級文化建設是很多班主任關心的話題,大家為此投入的精力也不少。每所學校的德育工作必然包含班級文化、校園文化等內容。但是,相當多的教師、學校管理者,對班級文化含義的認識不是很清晰,缺少系統構建的思路和方法,這導致班級文化看上去華麗熱鬧,卻多流於表面,未能體現文化在班級發展和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價值。
  • 從班級管理走向班級建設
    黃岡中學 秦 鵬班級建設是以班級為基地,進行的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旨在通過日常管理、制度建設、文化引領、以身示範等,讓班級的管理逐漸由外到內,由被動接納到主動認可,由外化於行到內化於心,由短期順從到長期發展,讓班主任和學生成為班級建設和發展共同的主人
  • 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與實踐——以崗位制班級制度文化為例
    班級制度文化作為班級文化的一部分,能影響學生的行為、學習等多種習慣,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中不可或缺。合理的班級制度文化建設能孕育出優良的班級精神文化氛圍。(一)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自主管理、無為而治本著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信任學生的宗旨,提出了「自主管理、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天地,讓他們充分展現才華成為班集體的小主人。每名學生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務者。
  • 鄭州中學高中部開展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
    文化涵養精神,文化潤澤生命。12月10日晚,鄭州中學高中部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如期舉行,高中部41位評委分組對高一、高二年級班級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評比打分。
  • 用理念引領班級文化建設,促進班級健康穩定發展
    班級文化建設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工作時,我認為首先要重視班級文化的建設,只有用良好的班級文化去武裝學生的頭腦,才能夠培養出良好的班級和優秀的學生。但班級文化建設又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難題,經常讓我感到困擾,我只能不斷地去摸索、去嘗試。下面是我在摸索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交流,希望大家多批評指正。1.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礎。
  • 建設班級文化 促進和諧校園
    大洋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團結、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和班級文化育人環境,促進班級管理,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廣州市城市建設職業學校(籌)學生科對班級文化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學生科擬定下發了《班級文化建設實施方案》,讓每位班主任充分認識到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與意義,掌握了班級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實施途徑。各班班主任積極發動學生,落實《班級文化建設實施方案》。2020年10月22日至23日,由學生科牽頭,對2018級、2019級、2020級總共72個班級的教室進行了評比。
  • 班級軟環境建設——班級文化對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意義
    所謂班級軟環境,是相對於班級硬環境而言的,是指通過科學的班級管理手段、方式,為學生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以充分調動他們發展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們學習的潛能和動力,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身心協調發展。我們常說的班風、班訓、班徽、班歌、班規等班級文化建設就屬於班級軟環境。
  • 從管理走向育人:班級文化建設的未來路向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元,也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域。班級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小學校十分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下很多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立足於班級管理,尤其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為鵠。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班級文化建設亟待轉型升級,應更加聚焦文化和教育的本質。要言之,從管理走向育人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未來路向。
  • 和而不同——附小班級文化建設剪影
    去年九月份以來,我校21個班以「建設一個有意義、有特色的班級」為目標,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開展了班級文化建設活動。
  • 童心伴成長 班級秀風採——小學部一年級班級文化展示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級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為了有效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主人翁精神,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昨日,重慶市潼南巴川中學校小學部的小花朵們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開展了以「童心伴成長,班級秀風採」的班級文化展示活動。一年級全體學子積極準備、積極參與,班級文化展示各有特色、各有亮點。請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來看看展示內容吧!
  • 談談班級文化建設 |徵在說道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文化,丟失文化的民族就直不起自己的脊梁。 一個學校不能沒有文化,缺少文化的校園就失去了發展的靈魂。 同樣,小到一個班級,也不能沒有班級文化,失去了班級文化的薰陶,就失去了教育的最前沿陣地,就不能說是一個健全的班級。班級文化之於班級就如嬰兒之於搖籃曲,同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 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德育滲透
    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德育滲透 2012-10-23 15:08:22   來源:安徽青年報
  • 什邡附中舉行班級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
    這是什邡附中班主任系列培訓活動之一,旨在動員各班創新實踐形式,通過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建設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逐漸形成文化積澱,進而優化班級的管理、推動對學生的引導教育。交流會上,班主任馬仁坤老師以《星辰閃爍築夢飛翔--北師大什邡附中星辰班班級文化建設解讀》為題,交流了他在管理班級,建設班級文化方面的理念,具體的做法。
  • 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宜川中學李江波)
    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班級文化反映的是一個班級發展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滲透在班級一切活動中的理念與靈魂。班級文化是班級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它是以班級為主要活動空間,以師生為主體,以班級物質環境、價值觀念和心理傾向等為主要特徵的群體文化。
  • 溫馨班級 潤澤校園——遊仙職業技術學校打造班級文化建設
    為進一步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提升班級文化內涵,營造濃鬱的書香校園文化。遊仙職業技術學校舉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班級文化建設,利用教室內前後黑板室內牆壁、走廊等班級空間,張貼宣傳頁、懸掛勵志名言警句、建設班級文化角、班級管理公告欄採等。
  • 宜川中學李江波:班級文化建設之我見
    (2)其餘教室外部文化牆可根據班級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設置不同板塊,如可選擇班級運行方式展示、小組建設成果、主題活動宣傳、理想目標設置、學科發展成果展示、優秀個人展示等,儘可能地把文化建設服務於教育教學、讓文化活起來,助力解決班級存在的核心問題。2、教室文化牆布置。教室文化主要是服務班級發展,提升學生素養,激發學生鬥志,形成良好班風和濃厚學風。
  • 市第三中學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
    文圖|姜禹良 為了營造和諧團結、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優化育人環境,促進班級管理,提升學生品質,市第三中學將每年的11月份定為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月,以崇禮塑德為主題,力求樸素、大方,適合學生,突出班級特點。
  • 以體驗活動促班級文化建設
    接班時,正趕上學校倡導各班開展班級文化建設。「讓成長在體驗中自然發生」是我的帶班理念,這次班級文化建設可以讓學生學到什麼?我找來班幹部,告知班級文化建設一事,不等我多說,幾個學生異口同聲說道:「別管了,您就看好吧!」說完,一溜煙兒跑了。他們能做好嗎?
  • 班級改造大作戰—記初二(13)班 班級文化建設行動
    為了營造美麗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體現班級文化建設的特色,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13班的家長們利用國慶長假進行美化教室改造大行動。
  • 班級座右銘,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我們學校的特點是每一學年結束之後要重新分班,所以作為班主任新的學年又要帶一個新的班級、面對新的學生。要帶好班級就要打造一個體現班主任治班理念及班級風貌的班級座右銘。班級座右銘是班級文化的核心與靈魂,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學年開學的第一次主題班會上我就會給大家介紹班級座右銘。它是如何產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