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祖國大江南北,品嘗過各地美食,或味蕾大動,或垂涎三尺,或回味幽長,然而,我最難忘的還是家鄉的那一碗牛肉丸子面,那地地道道的家鄉味兒。下面我們看一下臨汾美食盤點,以給那些在外漂泊的遊子「解解饞」。
牛肉丸子面
臨汾市小吃牛肉丸子面用一個字概括——「爽」,用兩個字概括是「香辣」。在山西省臨汾市區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開一家火一家,門面都不大,屬於平價小吃。最正宗的要數白家牛肉丸子面,有牛肉的鮮、有丸子的香,還有秘制的湯,很辣很爽,吃起來大汗淋漓。在外地的臨汾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碟」一碗牛肉丸子面,那是濃香與爽辣的味道,更是充滿幸福的滿足的味道。
吳家燻肉
吳家燻肉始於清末,距今已有百年歷史,是臨汾市唯一家國家認證的中華百年老字號。吳家燻肉以藥入肉,加工極其精細,做法考究,肉質顏色獨特,鹹香濃鬱,口感肥而不膩,嚼之瘦而不柴,實乃燻肉中的極品。以豬肉為主材,特點肉皮明亮,色澤金黃,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吳家燻肉享譽臨汾,實屬臨汾特色傳統名菜的代表。
晉南醪糟
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長的糯米,還因為用獨特的灶具與奇特的釀製方法。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廟會,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應運而生。
浮山燒麥
燒麥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這裡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後讚不絕口,回宮後親筆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身價倍增。
羊雜燴
羊雜燴是臨汾洪洞縣的特產,最早出現於元代。其最大的特點是原汁原湯,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調味品,然後放入砂鍋中慢慢煮熟。
油炸撒子
它是一道地道的小吃。先將麵粉和少許的鹽以及調料按照比例調好,揉成面胚子;然後再將其弄成一條一條的備用,上面再加一層油。放置一段時間,醒面,使麵條更加富有彈力。就可以更好摺疊成饊子的形狀了。
臊子面
臊子麵,是民間廣為流行的一種喜慶、吉祥麵食。臊子麵不僅富有特殊的地方風味,而且飽含深厚的文化底蘊,代表著咱大襄汾人熱情好客、禮儀待客、歡樂同慶、吉祥共享的傳統習俗和對豐年稔歲、吉祥止止的讚美與祈求。
安澤火腿
安澤火腿是山西省漢族傳統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安澤的火腿,色澤紅白分明,氣味濃香,味道鮮美,享譽省內外。據《安澤縣誌》載:金華火腿而外,以安澤火腿為最,亦土產中之絕佳者。
臨汾黃米蒸飯
黃米蒸飯是臨汾傳統的風味食品。黃米和小米同生於北方,但在北方人眼裡,黃米的地位卻要高於小米,西北地區有些地方還拿它做為糕點待客。賣粽子的也常把江米和黃米並列,把黃米的價錢抬得和江米一樣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