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遞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攝影:張彬 |
人民網紐約10月28日電 (記者李秉新、張彬)當地時間10月27日,我國快遞領軍企業中通快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這是繼阿里巴巴2014年以250億美元在紐交所上市之後,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也有望成為今年美國最大的IPO。
中通快遞創始人、董事長賴梅松表示,此次該公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既是對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挑戰,它意味著公司將承擔更大的責任和擔當。他說,上市從來都不是中通快遞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全球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上市是幫助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是奮力前行的助推器,它能增加社會、客戶對中通快遞的認知和信任。
他介紹說,中通秉持的「同建共享」理念可簡單解釋為「責任共擔,成果共享」。這一理念和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相輔相成。我國民營快遞企業多以網絡夥伴合作模式為主,「同建共享」是中通在傳統加盟制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出的現代化商業規劃。在「同建共享」模式的引領下,中通網絡內各方利益高度平衡,由原先多個利益主體轉變為一個共同的利益主體,將傳統加盟制快遞企業升級為現代化創業創新商業平臺,實現責任共擔、成果共享,進而強化網絡合作夥伴的品牌忠誠度,使企業效能最大化。
同時,中通特有的「同建共享」網絡夥伴合作模式與中國快遞業最大的用戶群體——電子商務用戶(特別是B2C網購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相得益彰,被認為最合適推動中國電子商務增長。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 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4.13億,同比增加5183萬,增長率為14.3%,高於6.1%的網民數量增長率。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當年度全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B2C交易額2.02萬億元,同比增長53.7%。艾瑞諮詢的研究顯示,網購市場呈現地理上高度分散、消費上高頻常態的特點。相比直營制和傳統加盟制,中通「同建共享」網絡夥伴合作模式的網絡延展性、網絡靈活性、成本和資本效益和網絡價值提升更適應這些特點。通過「同建共享」,中通創造性地在十幾年內搭建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效能最高的流通網絡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國經濟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和消費驅動轉型升級的大方向是中通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據國家統計局預測,2016年~2020年,我國人口規模將保持相對穩定,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1000美元,人口規模相對穩定使人均GDP不斷上升,進而提升我國消費者的購買力。隨著城鎮化加速推進,城市人口、中產階級及1980年以後出生的新生代消費者規模不斷擴大。相對於實體店鋪,他們傾向於選擇性價比更高、移動性更強的網絡購物,為快遞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需求支撐。
李克強總理曾經強調,推進網際網路+物流,既是發展新經濟,又能提升傳統經濟。我國的物流成本從過去佔GDP的20%降到如今的16%,相比部分發達國家5%左右的物流成本,我們在發展物流業、降低流通成本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中通模式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典型代表,它能把創業者的激情點燃,把鄉情、友情串聯起來,用眾包、眾籌、眾扶、眾創的模式建設網絡。賴梅松對員工說,中通最終就是要為社會解決問題,幫助別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據介紹,中通平臺目前吸引了超過20萬人共同創業、就業,他們不僅服務著千千萬萬個電商客戶,同時還服務著中國的製造業、農業、跨境業務等各個領域的客戶。中通目前在大力推進「向下」工程,幫助解決中國農村「空心村」的社會問題:首先,中通鼓勵年輕人返鄉創業做快遞,給予較高的派費補貼,讓鄉鎮網點存活;同時還鼓勵創業者做電商,把當地的農產品賣出來。搭建「網際網路+物流」橋梁,用相對較低的物流成本把新鮮的農產品賣出去。其次,推進農村逆向物流建設,把全國幾萬家門店、幾十萬合作夥伴、幾千萬客戶資源整合起來,提供經濟快捷的服務保障,使每個地方生產的東西都流通起來,也能解決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根據艾瑞諮詢的報告,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2015年件量達到206.7億件,是美國市場的1.5倍,預計到2020年快遞件量將達到600億件,年複合增長率為23.7%。
而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人均快遞使用量還很低。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人均使用快遞包裹量為15個,而美國高達42個。另外,我國的快遞市場集中度相比美國還有很大的整合空間。在美國,2015年前2家快遞巨頭集中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而在我國,前5家行業巨頭為60%,目前還較為分散。專家認為,隨著我國快遞規模和品牌效應的增強,市場份額必將更加集中。
與此同時,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城市人口、中產階級和新生代三股勢力將為消費帶動的經濟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網絡購物、快遞服務需求強勁。
(責編:劉潔妍、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