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港股二次上市 拉開快遞業「排座次」終極一戰

2020-12-25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

從「江湖傳言」到開市敲鑼,中通快遞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節奏也正如其業務量的增速一般更加「短平快」。

9月29日早9:30,中通快遞在其上海總部舉行了香港上市雲敲鑼儀式,繼四年前成為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快遞企業之後,這家2002年在浙江創立的民營快遞企業再次展示出其在資本市場與一眾競爭對手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考量。

市值超兩千億港元

按照此前招股書以及IPO前後披露的相關信息顯示,中通快遞此次在港公開發售股票是其在全球發售4500萬股普通股的一部分,A類普通股與美國存託股(ADS)可按照1:1轉換。

9月22日晚,中通宣布,將國際發售部分和香港公開發售部分股票的最終價格定為每股218港元,獲6.69倍認購,國際發售獲大幅超額認購,公司所得款項總額約98.1億港元。而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即高開11.93%,市值超過2000億港元,這樣一個積極的開端似乎也預示著此次回歸港股對中通快遞而言將會大有裨益。

如果說2016年中通快遞在一眾涉入資本市場的民營快遞企業中選擇隻身赴美,背後是其打造國際化綜合物流服務商目標,以及讓外界更多了解蓬勃發展的中國快遞業並推升企業和行業價值等方面考慮,但與近年來公司的業務量和市場佔有率走勢以及中國快遞行業的增長情況來看,這個「美國故事」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從估價的趨勢來看,儘管中通快遞的市場佔有率從2017年的15.54%提升至目前超過20%,成為市佔率最高的快遞企業,並且在今年9月1日業務量就達到了100億件,同時提出今年市佔率達到25%的目標。但這一系列的變化和利好因素始終沒有在美股的股價中得到體現,不僅上市破發,並且長期處在「不溫不火」的價格區間,沒能體現出公司在業務領域的成長和發展。

實際上這也是很多「中概股」在美國股市所面臨的尷尬狀況真實體現,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回歸,到更接近本地市場的資本市場來尋求自己真正的價值。

第三輪「會戰」大幕拉開

根據中通快遞方面發布的公告,其此次募集資金中約50%用於基礎設施和產能開發(購置土地、車輛、分揀設備等);約25%用於賦能網絡合作夥伴及增強網絡穩定性;約15%用於投資物流生態系統(包括倉儲、貨運代理、零擔貨運、冷鏈物流等);約10%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與此前首次在美股上市時相比,雖然募資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但相比之下無論是行業的整體面貌還是競爭對手們的發展階段,乃至企業自身的戰略和目標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超過600億件,業務收入超過7000億元,行業收入增速達到GDP的四倍。2020年雖然有疫情等特殊市場狀況影響,但全年業務量仍有望達到750億件。這樣的行業發展趨勢也是快遞企業敢於持續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鏈構建以及資本投入的底氣所在。因為目前雖然已經逐漸開始形成幾大集團處在「頭部」的格局,但從市場份額和行業布局來看,誰都不敢說未來幾年自己能高枕無憂。

如果說快遞企業初創期大規模「跑馬圈地」、搶佔市場的階段是行業的第一次大規模「會戰」,那麼第一次大規模涉入資本市場,籌集資金投入重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增加在信息系統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可以稱為快遞企業第二次「會戰」,那麼此番以中通快遞迴歸港股為代表的新一輪動向似乎正在拉開行業第三輪「會戰」的大幕。

目前,中國快遞業整體的業務量仍處在高速增長的快行線中,但對於幾家頭部快遞企業而言,在上一次資本市場的紅利期過後,競爭格局再次開始變得膠著。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於快遞單票收入的下降。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快遞企業近年來在月均單票價格方面處在一個明顯的下降趨勢。2017年為11.91元;2018年為11.06元;2019年為11.19元;今年為10.05元。受此影響,即便是一直堅持走高端路線的順豐速運也難逃這一趨勢,對市場佔有率領先的中通快遞來說單票收益的下降更會帶來現金流和整體收益率方面的不利影響。

為此,中通快遞在招股書中也對此進行了鋪墊,表示「我們的競爭對手可能會試圖通過降低價格獲得市場份額,尤其是在經濟放緩期間或在關鍵區域市場中。」

除了通過「價格戰」進行新一輪的市場爭奪,各家快遞企業也同樣在通過布局新的業務領域,同時強調自身在行業「生態」構築方面的新目標,這些也完全有可能成為決定下一輪「座次」的關鍵。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此前在客戶開放日就曾經透露,「希望通過四到五年努力在綜合物流方面形成體系,」這一目標同樣也體現在此次港股募資中,專門提出將部分資金用於「加強物流網絡合作夥伴和物流網絡穩定性」和「投資物流生態系統」,中通快遞也在近期公布了其航空貨運平臺星聯航空貨運有限公司的計劃,提出將以生鮮冷鏈品類、商務件、個人散件等為代表的高端快遞市場的星聯時效件業務為目標。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中通快遞港股上市,中通快遞港股新股,中通快遞百科,物流行業分析
    中通快遞港股上市,中通快遞港股新股,中通快遞百科,物流行業分析1.中通快遞入場費及募集資金規模中通快遞:預計9月16日-9月22日2.中通快遞保薦人業績保薦人:高盛3.物流行業分析中國物流市場總覽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出現了驚人的增長。
  • 中通快遞定於9月29日在香港二次上市
    記者|楊霞中通快遞赴港二次上市進入倒計時階段。自香港時間9月17日上午9:00開始,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簡稱「港交所」)公開發售225萬股新發售股份,股份代號為2057,最高定價為268港元/股,香港公開發售將於香港時間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中午12:00結束。據悉,港股IPO流程一般包含遞表、聆訊、路演、招股、公布配售結果和掛牌上市這幾個階段。
  • 中通快遞計劃在香港二次上市?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曦 8月31日下午,有消息傳出稱,中通快遞計劃在香港進行20億美元的二次上市,具體可能在第四季度進行。知情人士稱,中通快遞正在與包括高盛在內的銀行合作。該消息傳出後,中通快遞在盤前股價上漲了10%。對此,羊城晚報記者詢問中通方面。
  • 中通快遞基層網點違規二次收費 鄉鎮不配送已成常態
    此次鹿邑縣9名中通快遞基層網點負責人稱,周口市鹿邑縣的一處快遞網點從今年春節到5月底,使用假人充當安檢員對快遞包裹進行安檢。從舉報者提供的視頻畫面可以看到,有一個假人坐在電腦座椅上,身上穿著紫色衣服,手上還戴著防曬手套,頭戴黑色帽子。
  • 快遞業雙十一異動:順豐、極兔、眾郵、中通紛紛行動,新的貨運大網...
    今年8-9月,通達系陸續進行資本市場運作,獲得大量「彈藥」補充,9月1日,圓通速遞公告,公司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億元(含45億元);中通則在9月29日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募集資金超過90億港幣。各方蓄勢待發,雙十一大戰即將拉開帷幕。在業務層面,新技術和新的配送倉儲模式正在繼續出現。
  • 中通快遞今日香港鳴鑼上市,募集金額近百億港元
    來源:一財網已經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下稱「中通快遞」,紐交所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在港上市後,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A類普通股將與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託股完全可轉換。
  • 中通二次IPO 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本次客戶服務日上,中通就向客戶及媒體首次公布了「捂了」兩年、今年重點發展的兩大業務板塊:星聯與冷鏈,這被認為是中通尋找新業務增量表現,包括這次二次上市,也被認為是為市場擴張、謀劃大局作準備。此外,中通此次二次上市也許並沒有想的那麼簡單。星聯與冷鏈發展如何?
  • 二次上市能否重新定義百度?
    去年11月,阿里巴巴率先回港二次上市,接著,包括網易(NTES.NASDAQ)、京東(JD.NASDAQ),新東方(EDU.NYSE)、百勝中國(YUMC.NYSE)等頭部中概股陸續完成回港二次上市,攜程、拼多多、B站、順豐、中通快遞等也將此提上日程。
  • 周報精選:順豐成立電商公司、阿里增持圓通12%、中通香港二次上市...
    同時,圓通速遞國際股票漲幅一度超276.9%,截至港股收盤,圓通速遞國際股價報收於7.15港元,漲幅為259.3%,目前總市值約29.8億港元。(來源:羅戈網) 圓通註冊資本降為28.35億,新增萬霖等為董事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近日,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了多項工商變更。
  • 中通領跑、順風最「賺錢」郵政加速混改!快遞業「價格戰」持續升級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29日收盤,在美上市的中通快遞累計漲幅高達61.83%,而A股上市快遞股中,順豐控股以近50%的漲幅領跑。而如果將時間聚焦到今年「618」期間,圓通快遞則「一馬當先」。二級市場熱鬧的背後,是5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大增,創出兩年新高,以及「價格戰」愈演愈烈。
  • 中通快遞在美成功上市
    中通快遞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攝影:張彬 人民網紐約10月28日電 (記者李秉新、張彬)當地時間10月27日,我國快遞領軍企業中通快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這是繼阿里巴巴2014年以250億美元在紐交所上市之後,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也有望成為今年美國最大的IPO。
  • 快遞十年:中通盛世背後的隱憂
    截至目前,中國快遞業已經產生了順豐和中通兩家市值突破千億元的公司。 9月17日,「千億玩家」中通快遞正式回歸港股二次上市,最高定價為268港元,預計融資金額達120億港元,全球聞名的投行高盛將為中通快遞的獨家保薦人。 據悉,中通快遞將以同股不同權的方式上市,成為繼小米、阿里巴巴、美團、京東後,港股第五家同股不同權的公司。
  • 中通快遞香港上市 董事長賴梅松:將承擔更大責任和擔當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9月29日上午消息,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下文稱「中通快遞」,紐交所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文稱「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開盤漲11,93%,報244港元;最新總市值超1979億港元。
  • 中通回港再拿98億彈藥!價格戰已成「持久戰」,誰是真正的「快遞之...
    9月29日,中通快遞(紐交所股票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HK)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報244港元,市值超200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 雲南全面拉開郵政快遞業可循環包裝應用試點工作
    12月1日,「郵來已久,綠動未來」雲南省郵政快遞業可循環包裝應用試點啟動儀式在昆明市大板橋雲南順豐分撥中心舉行。「截至目前,『9792』工程任務目標全省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9%,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8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4%,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87%,新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1979個,新能源或者清潔能源車輛保有量達616輛。
  • 中通回港敲鐘市值達2020億港元 誰是真正的「快遞之王」?
    9月29日,中通快遞(NYSE:ZTO,28日收盤價31.97美元;02057,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盤中最高觸及245.2港元。Wind數據顯示,中通快遞當日收於238港元,上漲9.17%,市值達202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 今天,49歲中通創始人再敲鐘:靠快遞幹出2000億
    投資界(ID:pedialy2012)消息,今日,中通快遞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發行,成功二次上市。此次發行價為每股218港元,開盤大漲11.93%,股價達244港元/股,市值2070億港元。4年時間,中通的市值已經由在美股上市之初的121億美元上漲到了250億美元,成功實現翻倍。今天,中通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開盤大漲11.93%,市值達2070億。
  • 中通快遞-中國網
    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期間,作為中通快遞集團生態圈重要板塊的中通國際,聯合寧波英才科技有限公司,與匈牙利國家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籤署相關法律文件,合資成立中歐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中通「烏拉諾斯」下單平臺系統下單量每季度翻倍增長,截至2017年11月20日,「烏拉諾斯」平臺日下單量已突破120萬。 24日,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在浙江桐廬開幕,全球快遞企業再聚首,共話「新時代、新經濟、新快遞」。
  • 中通快遞香港上市:港交所迎來最大市值物流股
    鞭牛士報導 9月29日,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下文稱「中通快遞」,紐交所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在港上市後,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A類普通股將與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託股完全可轉換。
  • 二次上市有什麼用?阿里為什麼要第二次上市
    要是一家公司計劃上市,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經過很大的實力以及努力才能實現這個計劃。但不少企業卻能出現二次上市的機會,比如阿里為什麼可以二次上市呢?還有二次上市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