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什麼時候收割好,怎麼晾曬儲藏,以及有什麼用途?艾草最好的收割時間,在端午節之後十天左右。正是水氣上行之時,艾草香味最濃鬱,藥效最好的時侯。
農村大面積種植艾草的不多,但家家戶戶都會種點。一是風俗傳承,民間都有端陽節門頭插艾草的風俗。據說避邪驅晦氣,有的地方是將艾草和昌蒲一起插在門上的。雖然帶點迷信色彩,但艾草的藥香味是能避蚊驅蟲的。所以端午節前兩三天,人們便開始割艾。農村有端午節,割艾葉的說法。
當然節前割艾不為了艾草的藥效如何,而是因為端午節這天門上要插艾草,這已經形成了一種傳承文化。這時候割艾草是為了拿到城裡賣錢,收益不錯,在上海兩棵艾草加一株菖蒲扎一起賣三元。端午節門前插艾,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艾草除去端午節用於驅邪避晦之外,其藥用範圍廣泛。能理氣血、祛寒溼、溫經、止血、安胎等功效。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等藥效。外敷皰癤瘡痛、煎水蒸洗等,是不可多得的一味良藥。能食用,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在中國最知名的莫過於「艾灸」了,廣為人知。
艾草除專業種植,一年能收割三至四次之外。老百姓一般只收割兩次,即端午節後割一次,再到秋後收割一次。大多數農戶種的很少,只在端午節收割一次,以後便不管了。
艾草收割之後,一般都是暴曬乾燥,也有涼幹的。曬乾之後,有紮成一小捆一小捆,放在陰涼通風之處儲存。有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包裝後,置陰涼通風處儲存。怎樣儲存各隨心願,其目的是不能受潮黴變,損害藥效。
總之小小艾草,用處不少。人們對艾草非常熟知,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農村農戶家中都有少量儲存,以備急用~~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餘夢雲。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