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2020-12-14 騰訊網

如今我們身邊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去私立學校,雖然每年的學費非常高,但是家長普遍認為這種封閉式的教育方式能夠更有利於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24小時有老師看著,孩子想偷懶也偷不了。

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很容易忽略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那就是孩子是否能夠真的願意接受住校的生活和學習。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因為孩子的感受完全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也就是自動被他們忽略。

關於這個問題,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有著自己的看法。作為央視的主持人,白巖松一向言語犀利,見解獨到,在討論到孩子學習是否應該住校時,他明確表示了自己的觀點: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而且這也得到了妻子的共識。

尹建莉,著名的育兒專家,她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和白巖松是一樣的。對於有的家長美其名曰讓孩子住校,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尹建莉直接表示與其這樣,不如直接把孩子送去孤兒院。

因為在他們看來住校對孩子的傷害是特別大的,也許住校確實會有一點點的好處,但是和傷害相比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孩子住校會有哪些危害?

影響孩子的心理

現在很多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住校生活,這時同齡人都還在父母呵護中成長,每天父母負責接送,能夠吃到父母做的香噴噴可口的飯菜,能夠和父母一起聊天一起玩。

但是他們卻只能整天被關在學校裡,這樣鮮明的對比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很大的落差。他們有的甚至把自己住校作為父母對自己的懲罰,否則為什麼父母不像其他父母一樣把自己留在他們身邊呢?

影響孩子的身體

孩子住校,意味著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學校裡度過,這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當然不是難事。但這時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學校的飲食自然比不上家裡,不管是衛生還是搭配上都會有差異。

這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自然會有影響,而且如果孩子在學校生病,也無法得到父母及時的照顧,只能一個人自己承受,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影響病情。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對孩子的身體都是不利的。

人際關係受損

一個10來歲的孩子,他們在人際交往上還不具備足夠的能力,如果是在普通的學校,每天只是上課短短幾個小時和同學在一起,關係相處起來自然會比較好。

但是如果一天24小時在一起,那麼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摩擦,而孩子面對這些問題時很難正確的處理,有可能導致和同學的關係越來越差。有的同學甚至會在宿舍或者班級裡被孤立,對他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

儘量陪伴孩子

正如白巖松所說的那樣,再苦再忙也要花時間陪伴孩子,不要把孩子直接送去住宿學校。因為有些事情事在人為,只要父母願意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即便有困難,也會想盡辦法克服,這才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

多給孩子一點關心

對於住校年齡的孩子,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更需要的是父母在心理上關心他們。因為這時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上很少讓父母操心,但是面對學習等方面的壓力,還是希望能夠向父母傾訴,這就需要父母儘可能多的關心孩子。

如果真的不是逼不得已,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父母在人生路上送給孩子的大禮。

相關焦點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話,揭開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
    孩子是選擇住校還是走讀,同樣牽動著許多父母的心。這其實也怪不得父母,看著自己從小照顧到大的孩子,一下子需要獨立生活,父母們除了欣慰,更多的是充滿擔心:孩子能不能照顧好自己?孩子會不會和其他同學鬧矛盾?孩子受委屈怎麼辦?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有住校的經歷。很多農村孩子從初中開始,就在學校住宿。但是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可能一直到高中甚至是大學才會在學校住宿。如今很多小學也都推出了寄宿模式,可以讓小學生也過上寄宿生活。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在學校住宿是好事,可以鍛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平時也樂得輕鬆。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話,揭發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席話,揭開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白巖松大家都知道,央視著名主持人,播報風格輕鬆詼諧,思想觀點入木三分。這樣的他在育兒方面也是頗有見地。在一次參加節目時,聊到自己的孩子,白巖松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和妻子再苦,也不會將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白巖松對是否應該把孩子送去住校的看法,和育兒專家尹建莉如出一轍。後者也曾多次表示,寄宿制學校於孩子而言,完全就是弊大於利。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帶給孩子的傷害,很現實
    正值開學季,知乎上一篇名為「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的文章火了,文中是一位母親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她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後,從周一到周五打了5次電話哭了5次,回家後也沒了以往的快樂笑聲。這篇文章深深觸動了廣大父母的心,現在多數中學孩子都是住校,父母忙的孩子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寄宿生活。整天忙碌的父母只顧著給孩子送吃的用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對孩子寄宿的真實生活一無所知。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危害,這3類孩子不適合寄宿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給娃的傷害,讓人非常心疼這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白巖松和妻子針對孩子寄宿的問題,明確表態說:「我和妻子再苦,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危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若是一定要住校,往往會造成不好的校園體驗。
  • 白巖松痛批學校寄宿:「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背後原因很現實」
    但是也會有一部分家長會給孩子選擇寄宿學校,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家長太忙了,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另一方面是出於孩子的原因,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特別是小城市或者農村的孩子,被送到寄宿學校的孩子肯定是那些不怎麼愛好學習,可能還會打架逃學的孩子。
  • 「再累也不能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傷害了孩子,家長:很對
    文/璇璇說育兒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因為很多家長會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或者為了減少孩子帶給他們的壓力,就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去管理,其實寄宿學校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帶來的都是好處。「再苦也不能讓孩子住校」,
  • 白巖松:「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年幼的孩子住校真是弊大於利
    文|啞鈴媽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總是用心良苦,希望他們能成為思想正面積極,能力出眾的人才。由於擔心孩子過於嬌生慣養,以及因工作無暇照顧孩子的生活、學習,不少父母動了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的想法。可有沒有想過,過早的讓孩子住校,真的合適嗎?前些天,朋友小霞在聊天時透露,想將上小學4年紀的兒子,轉到寄宿學校讀書。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制傷害,背後原因很殘酷
    你會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寄宿學校嗎?面對這個問題,有的家長會猶豫,在選擇和不選擇之間來回徘徊,但有的家長會果斷的給出答案,明確表示選擇或者不選擇。隨著我們身邊民辦私立類學校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去就讀,因為平心而論,有些私立學校在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差。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值得家長深思
    「我和妻子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 主持人白巖松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不過,他除了主持人的身份以外也同樣是一名家長,面臨著孩子上學的選擇問題,而他在這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
  • 「再苦也別讓娃住校」,白巖松自述三大理由,寶媽卻吐槽現實可悲
    在參加訪談節目的時候,白巖松也曾提及過對兒子的教育,直言夫妻倆再苦再累,也不會讓孩子去住校,自述原因有三:寄宿影響孩子心理髮育,孩子的心理還未成熟,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早戀、拉幫結派、打架鬥毆,尤其是對男孩子存在一定危險。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制傷害,背後原因很現實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家長關於寄宿制學校的申訴,引起了家長們對於「送孩子上寄宿學校」的討論。甚至不知道孩子們每一天在學校裡,會經歷怎樣的事情。有時候,孩子們對於家裡的牽掛、同學的相處,都是他們的一大難題。所以,許多家長考慮到這一點,就對於送孩子住寄宿學校,產生了異議。白巖松甚至提出了一個觀點:打死也不會讓孩子住校。
  •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這位母親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孩子每天都打電話說想家,每次打電話都哭,就連周末回家也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記得我小的時候是從6年紀也就是初一就開始在學校裡生活,每周六中午放學回家,周日下午就要再回學校。在家裡還沒待熱乎就要返校了,當時也挺不喜歡這樣的。剛開始的一個月確實有點不適應,老想著回家,班級裡有的女生直接在課堂上哭了,就是因為想家。
  • 「再累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成長的傷害,蠻現實
    前兩個星期,我們這邊學校紛紛都開學了,表姐也把兒子送去了寄宿學校,7歲的男孩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打了五次電話哭了5次,孩子回到家後也沒有了平時的歡聲笑語,離別時的樣子讓人看著心裡難受。現在很多孩子早早就開始住校,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花了錢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寄宿,看似能夠鍛鍊孩子心性和自主能力,但危害也是相伴相行。
  • 白巖松:「生活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文章裡說的是一位母親的親身經歷,「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後,周一到周五,打了五次電話整整哭了5回」。學校寄宿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真的不容小覷我是標準的關於寄宿學校這件事,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曾公開表示過抵制,在一次節目中,當談及孩子的教育問題時,白巖松就曾明確的表示
  • 「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因為,需要完成學業的時間跨度長,小學、初中、高中這些學校,很難恰巧離家很近,所以上寄宿學校就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孩子吃、住、學習都要校內,大大節省了往返學校的時間,有更多時間學習。白巖松,喜歡看新聞的都知道他,主持界的「常青樹」。他在做客一檔訪談節目的時候,談到關於寄宿制的話題,他表示打死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住宿學校。
  • 寄宿學校好還是不好?白巖松:「再苦也別讓孩子住宿」
    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住校3276.51萬人,佔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總數的比例為21.85%;其中,小學住校生數1080.78萬人,所佔比例為10.89%;初中住校生數
  • 「我決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坦言寄宿給孩子的傷害,講得很真實
    ,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不說,還能夠加速孩子融入集體之中,讓孩子有團隊意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孩子住校之後家長們就可以省心很多,不用天天忙碌在照料孩子上,而另一方則認為讓孩子住校弊大於利,為什麼呢?白巖松曾在一次節目回答過,面對對方的提問,白巖松思考了一會兒便直言:&34;緊接著他就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向眾人坦言寄宿生活將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雖然言語很是直白,但內容卻十分真實。
  • 白巖松:我絕不會讓孩子住校,其實適合的孩子,寄宿能有不少好處
    白巖松公開反對「寄宿」這件事,他曾在節目中說:「我和我的妻子就算是被打死,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但是,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遲早是要獨立生活的,「寄宿」就是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最好途徑。最近,上海一所中學,有一位學生在開學一周左右,就打電話哭著喊著要回家,原因是孩子總是和同學吵架、自己不會洗衣服,並且他認為自己實在是沒辦法去融入集體宿舍。
  • 「打死我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的傷害,令人心疼
    九月初是個大學校神獸回籠的日子,很多家長都鬆了一口氣,但是也有一些需要從原先的學校畢業,並前往新環境的孩子的家長可就皺起了眉頭,腦子裡布滿了很多的煩惱。這不,鄰居家的孩子今年上高一,因為新學校離家很遠,所以隔壁的家長很擔憂孩子的健康、飲食等問題,只能祈禱孩子一個人在學校可以注意身體,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