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人在海外,不能參加上海書展。麻煩能幫我買一本夜光杯的新書,幫我快遞給婆婆嗎?婆婆住在長寧區,是夜光杯的忠實粉絲,夜光杯的書年年都買的……」8月15日,文匯出版社工作人員接到一位在海外的女士輾轉求助。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愛夜光杯愛上海·2019》亮相書展,編者和出版社工作人員每天都被讀者的熱情感動著。
新書亮相書展,讀者先睹為快(攝影 郭新洋)
8月12日,書展開幕第一天,《愛夜光杯愛上海·2019》在上海展覽中心文匯出版社展位甫一亮相,就被搶購一空。新民晚報記者郭新洋本來想去拍幾張第一批讀者閱讀新書的照片,到展位時只剩下唯一一本留作樣書,當天夜場緊急補貨的書也很快脫銷。
8月14日下午,一位女讀者急匆匆來到文匯出版社展臺,一下子買了10本《愛夜光杯愛上海·2019》,然後急匆匆離開。出版社工作人員介紹:這位女士四十歲左右,一看就是目標明確,直奔這本書,買到就走人,買單時間是14時16分。
與此同時,夜光杯微信公眾號尋找「夜光杯好聲音」的線上活動也在火熱進行中。8月12日,新民晚報副刊部推出特別策劃尋找「夜光杯好聲音」邀您讀美文活動,提供《愛夜光杯愛上海·2019》部分精彩內容供讀者摘選朗讀。活動推出後,每天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讀者踴躍留言,其中有小學生、教師、白領、文字工作者等,有八零後小夫妻,有嘗試朗讀數次留言的「舅公」,有平時就喜歡朗讀晚報新聞訓練舌頭和腦子的老讀者……高手在民間,有不少讀者的朗讀水平一聽就是「準專業」級。活動還得到文化界名人的支持。著名表演藝術家梁波羅先生既是夜光杯的讀者也是作者,他從夜光杯微信公眾號上得知活動,傳來寄語:希望讀者朋友積極參加,祝活動舉辦成功。配音表演藝術家姚錫娟女士,滑稽戲表演藝術家王汝剛先生更是分別以普通話和上海話朗讀選自《上海人的拎得清》同一段文章。每一句留言,都仔細閱讀;每一段音頻,都仔細聆聽,編輯部迴繞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好聲音」,編輯們感嘆好聲音真多,選她還是選他,有點難!
讀美文,聽朗讀,雖然夜光杯的編者們同朗讀者們隔著屏幕,雖然編者們同讀者們素未謀面,但是我們的情相連,心相通。
「愛夜光杯,就是愛上海。」一句話,道出了「夜光杯」的「上海基因」。以此為名,《新民晚報》副刊部精選「夜光杯」微信公眾號上的美文成冊,2019年是第三年、第三本。
2019年是特別的一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國家日益強盛繁榮,人民生活不斷提高改善,「夜光杯」用最真實的筆墨記錄了這個變化,用最美好的筆觸表達了喜悅的心情。細心的讀者,也許能從本書的編排中感受到這份心意。
2019年也是《新民晚報》創刊90周年。有歷史,有傳承,這是《新民晚報》,也是「夜光杯」的特色。「90後」,再出發,「夜光杯」隨《新民晚報》一起,將繼續以青春的姿態,奔跑在融媒體不斷創新的道路上。
2019年,延續此前模式,以73篇文章對應「夜光杯」73歲,推出這本《愛夜光杯愛上海·2019》。本書的時間跨度從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入選的均是在夜光杯微信公眾號上點擊率頗高的文章,它們通俗卻不粗俗,輕鬆卻不輕飄,深沉卻不深奧,尖銳卻不尖刻。這是「夜光杯」堅守的定位、文風與態度,字裡行間,也無不折射出上海這座城所特有的腔調、氣韻與精神。
夜光杯的編者們感謝不斷擴容升級的夜光杯「朋友圈」,給夜光杯提供了這些有溫度、有情懷、有思考、有深度的好文字。讀者、作者、
編者,在一起,用筆用情,悅讀、悅心、悅人。(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