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79篇原創文章。
01
快速理解和長期記憶
研究發現:一個人對一個詞的意思猜得越準確,他學習詞彙的速度就越快,他記憶的詞彙就越多,在學習其他任務時也就越靈活。
通過TPR(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孩子在理解從未聽過的新話語時,會獲得三個優勢:對目標語言的快速理解、長期記憶和流利性。
有了肢體動作的配合,孩子能夠很快地理解英語口語短句,而不是逐字逐句。其次,一旦孩子將複雜的英語語內容進行了內化,至少可以保持一年的長期記憶。
當父母說出英語,並伴隨著身體的運動時,孩子能夠立即在包括語音、句法和語義在內的多個意識層次上解讀父母說的英語的含義。事實上,孩子不僅能立即理解父母嘴裡發出的奇怪的聲音,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所說的語言的模式也會逐漸被孩子進行內化,即成為自己的一種語言能力,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夠毫不費力地重組語言成分,來理解新的句子。
我們可以在兒童和成人身上看到,在肢體動作的幫助下,孩子通過接觸一些英語指令,就能夠理智這些以前從未聽過的新奇句子,並且獲得不同尋常的長期記憶,就像在獲得騎自行車或遊泳的能力一樣,這種記憶具有永久性。
02
兒童與成年人的語言啟蒙
經常聽到這樣一種現象:當一個家庭移民到一個外國時,孩子們很快、毫不費力地學會了新語言,而他們的父母多年來一直在為達到入門水平而奮鬥。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為了嬰兒能夠明白,父母一個接一個地向嬰兒發出親密的英語指令,最終孩子學會了英語。數以千計的父母通過諸如洗澡、吃飯、穿衣、上廁所和玩耍等活動,讓幼兒做動作。大一點的孩子在遊戲的環境中學會英語。在遊戲中,其他孩子用諸如「把球扔給我。別插隊。過來。」這樣的指令來觸發同齡人的動作。
對於兒童來說,大多數話語都富含與語言密切同步的身體動作;但是成年人的語言環境卻很差,因為身體動作很少暗示話語的意義。如果成年人有機會通過肢體動作來理解語言,那他們的理解能力不是等同於孩子,而是實際上超過了所有年齡段的孩子。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在青春期前移民到外國,那麼他達到目標語言的接近母語發音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在青春期以後,無論一個人在國外生活多少年,他很少會有一個接近母語的發音。
因此,在機會均等的情況下,成年人在理解目標語言方面可以勝過兒童;但為了發音的逼真度,應在兒童早期開始語言訓練——最好是在青春期之前。
03
TPR的特徵和影響
無論外語發音有多複雜或新穎,無論訓練後的時間間隔有多長,從24小時到兩周,TPR對外語的理解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訓練過程中,孩子的行為或觀察到的示範行為並不重要,至關重要的是,孩子通過身體動作對英語指令做出反應,以此來表明對指令的理解能力。
語言和肢體互動的四個特徵可以解釋TPR的影響。
(1)位置。它是指當一個動作完成時,孩子在房間中的位置。例如,如果英語指令是拿起鉛筆和書,那麼父母可能希望下一個命令與鉛筆、書或兩者都有關係。
(2)並發性。這意味著孩子在聽到英語指令之前可能處於運動狀態。用現在比較常用的表達方式,叫在生活中使用英語。
(3)線索。它指的是房間裡物體的位置。根據房間物體的位置,進行TPR親子互動,這樣的訓練具有連貫性。
(4)順序。當說完一個話語之後,可能會以很高的概率發出下一個話語的信號。例如,如果英語指令是「sit down!」 下一句可能是,「stand up!」 如果指令令是「run!」 下一個可能是「stop!」
04
TPR理論的家庭實踐
只有經過實踐檢驗過的理論才是科學的理論。經過苗爸近四年來的推廣,許多父母已經對TPR這一教學理論有所耳聞,有的甚至已經行動起來,將這一理論付諸家庭英語啟蒙實踐中去了。
美國心理學家亞瑟博士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開始推廣這一教學法的時候,也並非一帆風順的,不但沒有受到大家的認可,還遭受許多非議。但是,他堅持繼續研究和實踐,最終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製作成微型電影,才最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的。
這一教學法的核心:名詞看圖片(實物),動詞TPR。所謂的「動詞TPR」,就是「父母說英語(指令),孩子做動作」。例如:父母說 draw back the curtain,孩子就去「拉開窗簾」。當然,在此之前,需要父母先做示範,然後再只說英語,讓孩子做動作。
經過幾年實踐,苗爸總結出幾種比較有效的TPR家庭實踐方法:
第一,TPR閃卡。「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取材於日常生活場景動作,約200個動作短句,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動作類的所以內容。此外,苗爸還根據寶爸寶媽們的實踐,整理出20個TPR閃卡親子遊戲,幫助剛入門的父母們和寶貝輕鬆快樂地學英語。
為了方便零基礎的父母儘快上手,閃卡配有音頻資料,同時還支持點讀筆點讀,既能提高孩子學英語的積極性,又能降低父母輔導孩子學英語的門檻。
第二,破冰英語。這是TPR創始人亞瑟博士的代表作,以火柴人漫畫的形式,幫助孩子理解英語指令。全套書共三本,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在幼兒園和一年級階段,苗苗先後將三冊書分別過了三遍。此外,我還經常在生活中用書中所學與苗苗進行互動。
第三,手工活動。這屬於TPR訓練的高級階段。做手工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一邊做手工,一邊說英語,既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英語聽說能力。
例如:A little cockhorse ( paper-cutting)
Step 1
Cut a circle from a piece of colored paper.
Step 2
Fold the round into two halves as the body of the cockhorse.
Step 3
Fold a piece of cardboard into two halves, and cut it into the head of the cockhorse.
Step 4
Cut a small opening on one side of the folded circle and insert the head in.
很多手工活動可以反覆做,在此過程中,孩子逐漸聽懂了英語指令,提高了英語聽說能力。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