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遊戲化vs生活化?

2021-03-02 詩拓校長
本文排版:TourSeven工作室:Jason曉文老師

(1)幼兒階段:聽、說能力是培養的重點

(2)著重培養幼兒們的多元文化知識和意識。就是說在教學時,也需要將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講給幼兒們聽,這種開放性多元文化意識,對於幼兒早期英語啟蒙是很有幫助的。

(3)潛在提升幼兒們學習英語的實踐能力。(本文重點討論下這個方向,從「實踐」到生活化、遊戲化,全方位「激趣」

語言認知理論是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

與行為主義和先天論不同,這種理論認為兒童的語言發展是天生的能力與客觀的經驗相互作用的結果

社會因素、語言因素、認知因素等都會影響到兒童的語言習得,而語言習得也將反過來影響幼兒認知和相關社會能力的發展。

我們如果想要深入地研究英語與遊戲如何更好地結合這一課題,首先就要明白在學前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特點,也要了解遊戲化教學的優勢在哪裡,然後再去思考兩者如何能更好地搭配、結合的問題。

幼師們在啟蒙幼兒英語時可以首先考慮:「如何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應該讓孩子們在自然寬鬆的環境下習得英語,而不是嚴肅的學習英語。

要讓孩子們在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中學會運用英語

「兒童的語言是發展而來的,不是教出來的。」

大多數教師的英語教學一貫是以「教」為主,是帶有語言知識學習目的性的,更偏重孩子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而我們現在需要關注孩子們對語言的使用,強調語言使用的功能性,讓孩子們可以在交流、運用中習得英語

核心思路轉化:不要「教」英語,應從理念上變成:在和孩子們玩的時候用英語;也不用去「考」、「檢測」孩子們英語,只要給他們創設「再次」「開口說」的條件。


「教」與「啟」,在學前教育階段,「啟」應為主導。

針對本次教研活動,拓叔分享以下幾點建議(氛圍創設、遊戲化與生活化的結合實踐等):

只要是家長每天能抽出一部分時間陪伴孩子、觀察孩子的行為,就都可以使用「見縫插針」法(此原理老師們要熟悉,線下在園裡也可以進行。

比如,家裡孩子每天都要刷牙,那麼此時教給孩子們牙刷(toothbrush)和牙膏(toothpaste)的英文就是最佳時刻

如果按一個月的區間來計算,只算晚上的時間能夠心態輕鬆地刷牙,那麼也會有30次的英文「磨耳朵」時刻。

每次都和娃們去說家裡事物相應的英文,就像上述例子談到的:反覆「磨耳朵」方式—你還擔心娃會記不住嗎?

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把家裡每天都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用英文全記住,那麼幼兒們的單詞量就一定會迅速上升,且印象深刻。

抓住機會,中英文同時「教」,事物和詞彙在幼兒頭腦中反覆「印證」,雙向耦合式記憶,事半功倍。

拓叔認為,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英語學習的核心不在於專門去學「英語」,而是要讓孩子們多去接觸英語,去「玩英語」。


「遊戲化教學實踐」,拓叔有以下幾點建議:

通過識物卡片來認識名詞: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將同一類的幾個名詞畫出來展示或放在地板上做遊戲或用捏彩泥的方式稱呼識別等等。

註:放置的位置要時時調換,防止孩子們依靠位置來識別。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碰到了這些實物,希望老師和家長們用英語去稱呼它們,來加深孩子們的認識。

在玩的過程中可以把孩子們遇到的事物的英文單詞告訴他/她:例如在生活中她對一棵樹產生興趣,你就可以順帶著把tree,leaf,root等等都講一遍。

或者把東西藏在桌子下,讓孩子們去猜是什麼,比如:what is under the desk?—apple?...

觀察孩子們在玩數字玩具或串珠遊戲時,可以孩子串一個你就說一個數字:one two three four...數下去。

像喝水或做運動的時候,也可以在旁數數字,不要針對性地讓孩子們去記數字

用這種生活化的方式進行下去,你會發現:孩子們的英文數數字能力大幅提高了.

畫畫時,彩筆的顏色,用哪只就說出它的顏色單詞

在塗色的時候,除了說顏色單詞外,在塗到不同部位的時候也可以相應地說出該部位的單詞:ear/head/eye...

多使用一些英文繪本給孩子。

英文水平過關的家長們可以直接給孩子們讀,如果稍稍沒有自信的話,也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繪本資源。

 

繪本故事最重要的是要與生活實踐發生聯繫。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況要提起繪本重複繪本中的句子,並適時地解釋繪本的含義(實地情景與繪本描繪對照)

下次再講這個繪本的時候就可以再次聯繫生活中遇到的情景。Eg:I watch the leaves falling from tree.

拓叔認為:英語(或其他非母語外語)是工具,學習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證多輸出!

只有當外語作為你本民族和那個母語國家之間的橋梁的時候,你學習英語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拓叔認為:重要但非必要。

像日本、印度和東南亞各國的英文普遍發音,如果以發音「美」的標準來看,他們所發的音都不「美」。

但發音的問題真正地影響到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的學術輸出和有效交流了嗎?—並沒有。

相反,向日本的頂尖學府如東京大學,在世界範圍的學術輸出量上(學術文章+世界範圍交流大會等),比咱們的前幾名頂尖學府的輸出總量還多。

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把孩子們培養好。像學前階段的英語教學,其目的一定要轉變過來:變小學化式的「教」為家園合力,全方位的「啟」。

用氛圍去影響幼兒們語言思維、邏輯的發展;用「玩」英語的教學意識去創造讓孩子們再次開口「說」的條件;語言的本質在於交流;學好外語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就是要慢慢學會高效、有價值地「輸出」。

拓叔本叔

在教育行業裡堅持做音樂,喜歡分享教育心得的園長叔叔

we are family

相關焦點

  • 幼兒數學教育要生活化
    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幼兒早期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數學、運算等一些數學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產生對數學的興趣,這種興趣會使幼兒形成持久的對數學的追求,有助於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並使幼兒形成主動學習數學的習慣,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樂趣。
  • 如何在遊戲中建構大班幼兒的數學教育
    依據這一理念,本文運用唯物辯證 方法 論對如何有效地在遊戲中建構幼兒的數學教育進行幼兒數學教育遊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的 研究 。二、遊戲中建構大班幼兒數學教育的原因(一)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要求根據《綱要》中幼兒數學教育目標:「能夠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且體會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其中包含的一層意思就是數學教育應當聯繫生活、寓教於樂、在生活場所和模擬場所中展開。
  • 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導讀:在評價幼兒的英語學習成功與否時,我們不僅僅看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英語表達,更看重幼兒對英語活動的興趣
  • 遊戲化的數學教學方式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的數量關係的一門科學,它不僅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運行方式,也不僅僅是一種 「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食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的能力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的某些問題。
  • 常規教學英語話,英語教學遊戲化
    常規教學英語化打破了以往英語學習和其它學科學習的界限,把英語教學融入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
  • 春夏秋冬 幼兒手指遊戲 幼兒英語 幼兒手指遊戲
    春夏秋冬 幼兒手指遊戲 幼兒英語 幼兒手指遊戲 2020-11-12 11:28
  • 虞永平: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內涵與實施策略
    有些幼兒過早學習與他的生活十分遙遠的、他根本無法懂得的經文、典籍,而遠離了遊戲和歡笑;有些幼兒被塞進各種興趣班,而正是這些興趣班,讓幼兒的興趣蕩然無存;有些幼兒被迫處在一個符號刺激和機械練習的世界裡,在那裡,學習不是直觀的和生動的,幼兒個人的主觀性被集體的一致性和成人的強迫性吞噬了。進而,幼兒的生活世界被成人的世界、科學世界吞噬了。
  • 科研論文:淺談幼兒英語教學
    發揮園所優勢,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英語;注意英語在各項活動中的使用,培養幼兒運用英語的能力;創設情景環境,激發幼兒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利用電化教育手段,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語言刺激,學習英語。(It’s one ,two…)僅此一句話在一遍遊戲中重複12次,輪流扮演狼的幼兒用英語從1說到12報時,這樣句型、數字、時間很快都被理解、掌握。再如,在「娃娃家」的活動中,在學習了一些待人接客的句子後,引導幼兒用英語說「請進」、「請坐」、「請喝水」、「請吃糖」、「謝謝」、「不客氣」等等,幼兒所學語言在遊戲生活中得到鞏固、練習,久而久之,便培養了幼兒的英語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
  • 讓寫作生活化 文章更生動和個人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留學英語作文>正文讓寫作生活化 文章更生動和個人化 2012-12-11 14:36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如何引導託班幼兒學習英語?
    其實,幼兒要比成人學習英語更有優勢,他們會用模仿或其它自然方式來學習一種、二種甚至是幾種語言,而且還不會混淆。   因此,我針對英語教育對託班幼兒發展產生的意義進行了有關的探索和研究。作為一名託班的英語教師,經過實踐的感觸、理論的薰陶,我發現真正能讓幼兒感興趣、面貌一新、高效率的接受英語的方式就是將「英語生活化,生活英語化,讓幼兒在快樂中學英語!」
  • 淺談幼兒英語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因此,我們注重幼兒在各項活動中對英語的使用與練習。如:戶外體育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是由一群幼兒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請一名幼兒扮演狼說時間,從1點說到12點,然後狼開始追逐幼兒,目的是練習幼兒四散跑的能力。遊戲語言就是簡單的一句日常用語:「現在幾點了?」(Whattimeisit?)。教師可改用英語讓幼兒玩《Whattimeisit,wolf》。
  • 課程遊戲化不是取代集體教學活動
    原標題:課程遊戲化不是取代集體教學活動  ■姚錚  自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這一教育理念漸漸為廣大教師所熟知、接受,特別是江蘇省開始搞課程遊戲化建設之後,很多人開始諱言集體教學活動,似乎組織集體教學活動就是與課程遊戲化背道而馳。那麼,究竟如何處理集體教學活動與遊戲活動的關係呢?
  • 遊戲化組織開展幼兒舞蹈教學策略分析
    摘要: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取決於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教師的實施。以遊戲化方式組織開展幼兒舞蹈教學是一種契合幼兒身心特點,培養幼兒興趣的教學方式,它依靠教師對遊戲教學活動的組織,以遊戲的形式結合舞蹈教學內容展開,本文通過遊戲引入到幼兒舞蹈教學的作用、遊戲在舞蹈教學中的運用等方面對遊戲化舞蹈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討論。
  • 淺談幼兒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性——米教兒童英語
    愛玩是孩子的本性,對於遊戲,他們是最感興趣的。幼兒英語教育只是啟蒙,要把重點放在學習英語的興趣上,如果幼兒對英語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一種積極的情緒,會主動融入到活動中。反之,如果只是追求單詞句子數量的多少,那會倒了孩子的胃口,他們會處於一種消極狀態。       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遊戲化,注意讓孩子在各種遊戲中慢慢學習單詞。
  • 消除「小學化」傾向 玉溪全面啟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
    通過改造課程遊戲化方案、創建課程遊戲化環境、科學投放遊戲材料等項目的建設實施,引導全市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兒童觀、遊戲觀和課程觀,推進幼兒園課程實施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全力消除「小學化」傾向,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和內涵。 據市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遊戲是幼兒和周圍世界互動、學習的基本方式,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
  • 清華幼兒英語家長課堂(0a-unit5 Giddy Up Horsey)
    家有7歲以下寶寶的家長注意啦:「清華幼兒英語家長課堂」已經在騰迅課堂上線了,在PC端和手機端下載「騰訊課堂」,搜索「清華幼兒英語「即可預約上課,
  •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看「長興遊戲」怎麼「玩」
    為進一步推動長興縣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建設,構建長興完善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日前,縣課程生活化研究2020學年第三次專項指導活動在白峴幼兒園如期舉行。本次活動分為四項議程進行:課程故事分享、互動點評、遊戲觀摩、研討反饋。
  • 亳州市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現場觀摩活動在主城區進行
    安青網訊 12月11日,亳州市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現場觀摩研討活動在主城區進行。三縣兩區的園長及骨幹教師代表150多人參加活動。活動分為現場觀摩研討和專家解讀幼兒自主遊戲兩個部分。上午,與會人員分別現場觀摩了主城區恆大城幼兒園、翡翠莊園三之三幼兒園、亳州市第十幼兒園、亳州市第一幼兒園的幼兒遊戲活動。4所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學主題及幼兒興趣愛好,精心設計,巧妙布局,提供了豐富的區域操作材料。
  • 【教育動態】幼兒教學遊戲化,我們在探索前行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幼兒園在努力以遊戲為形式,貫穿於幼兒教學的目標之中,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遊戲之中,讓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 銀杏英語教學
    【傳播真正使人受益一生的教育 • 讓世界充滿愛與尊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