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看「長興遊戲」怎麼「玩」

2020-11-27 湖州抽屜

為進一步推動長興縣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建設,構建長興完善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日前,縣課程生活化研究2020學年第三次專項指導活動在白峴幼兒園如期舉行。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

參加此次活動的專家和領導

黃瑾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常務副書記

成仁偉

■ 長興縣教育局副局長

範首黎

■ 長興縣教育局督導室專職督學

沈鐵軍

■ 長興縣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員

本次活動還有長興縣各幼兒園的園長、副園長、骨幹教師,共計50餘人蒞臨現場。本次活動分為四項議程進行:課程故事分享、互動點評、遊戲觀摩、研討反饋。

課程故事分享

曾佳婷老師講述著和孩子們一起《一扇「門」》的故事,基於孩子們對幼兒園一扇門的好奇,引發了「門裡面有什麼」、「還有什麼門」、「我設計的門」一系列課程活動。

張園老師分享的課程故事《怎樣讓沙漏裡的沙,漏下來?》,以時間線索為主線,張老師從課程的緣起、沙子漏不下來的問題、選擇怎樣的淘沙工具一系列的跟蹤學習,闡述著和孩子一起發生的故事。

互動點評

黃瑾教授肯定老師們的成長,在故事中看到立場、意識、行動的變化;肯定《一扇「門」》生成故事的潛在價值、《怎樣讓沙漏裡的沙,漏下來?》中兒童通過N次試誤的親身經歷,培養兒童的探究意識,大膽表達以及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黃教授指出課程故事沒有模式,更多地要呈現教師對於兒童對話、行為的推斷、想像、連結生活經驗等等背後的想法與思考,試著去思考兒童的發現、經驗與表徵,順著故事的緣起,推動幼兒發展。

遊戲觀摩

小一班:自主遊戲

中一班:個別化活動

大一班:個別化活動

研討反饋

最後,黃教授針對園長、老師們提出的「輔助材料的提供」「記錄表徵的適宜性」「材料階段性提供的思考」「單一領域到多元化的走向」「講評環節的有效性」等方面問題進行解答。

課程的探索過程

改變的不單是課程本身

它帶來的更是一次思想深處

關於教育觀念與教育方法的變革

來源:長興教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長興水口幼兒園「幼兒真遊戲」觀摩與研討
    為全面貫徹落實指南精神,進一步規範與優化半日活動組織,讓遊戲活動更富有變化、更具有實效性,讓孩子玩出興趣、更具有實效性,開展真正的「自主遊戲」,水口幼兒園近期邀請湖州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教研員莫嬌老師、湖州市實驗幼兒園許芳芳園長、長興縣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員沈鐵軍老師蒞臨指導,細化班級半日保教工作,幫助老師們牢固「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關注每個環節「三位一體」的保教配合,將「遊戲化、生活化」的課程理念滲透到半日活動細節之中。
  • 幼兒園課程改革全面啟動 看「溫州遊戲」怎麼個玩法
    截至2020年,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計劃形成三類課程範本,其中就包括「溫州遊戲」等遊戲化課程。「溫州遊戲」是什麼,幼兒又該怎麼玩?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陳苗介紹,「溫州遊戲」是基於自主遊戲的一種先進幼兒教學理念模式,它的本質是回歸幼兒天性的本真遊戲。
  • 長興縣開發區實驗幼兒園承辦長興縣第二輪課程生活化研究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全縣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建設進程,結合《長興縣第二輪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研究》項目建設,依託華師大專家團隊優質資源,提升各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能力,10月23日上午,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張明紅教授及長興縣教研中心徐季琴老師的引領下,長興縣第二輪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研究的第二次專項指導活動在長興縣開發區實驗幼兒園舉行
  • 虞永平: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內涵與實施策略
    回歸生活的幼兒教育,要求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所謂幼兒園課程生活化,不是指課程只承載生活技能,不是將課程當做生活事件的堆積。課程生活化的本質是通過課程,使幼兒真正處在一個自己的需要、興趣、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的世界裡,使幼兒的生命更具活力,更有力的成長。課程生活化意味著讓幼兒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世界裡,不再受成人利益世界和科學世界的奴役。
  • 生活化課程的探索與思考|雲·看見幼兒園
    生活化課程內容形成的場域關乎幼兒園的自然環境以及環境背後的文化思考,圍繞以下關係的思辨也是生活化課程得以不斷建構的依託。 (一)兒童、課程與環境的關係:共生當幼兒園的環境被賦予教育意義時,它「不是外設的,不是凌駕於人之上的」,而是要追尋環境與人的共生意義。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靈感大多源於兒童。花草園裡的孩子們可以參與環境的創造與設計。
  • 家園合力,守望成長——長興洪橋鎮中心幼兒園召開家委會活動
    近日,洪橋鎮中心幼兒園召開了家長委員會會議。首先,徐園長以PPT分享的形式,從幼兒園概況、幼兒園發展願景、辦園宗旨等方面向家長們介紹了幼兒園的發展歷程。同時也介紹了幼兒園的課程實施,以《完整兒童課程》為基礎課程,以園本「水潤課程」為選擇性課程,在縣課程生活化背景下,立足幼兒園實際,基於幼兒生活,追隨幼兒興趣,傳承傳統文化,聚焦幼兒園特色民間遊戲及課程生活化,課程充滿魅力!
  • 讓適齡幼兒上好園 長興補齊補好學前教育資源短板
    長興教育部門按照「補短板,揚品牌」的思路,從2011年開始,先後制定並實施了兩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短短幾年間,就實現了硬體設施全省領先、5所幼兒園被列為教育部課題組成員合作單位、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全縣覆蓋的跨越。「學前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最薄弱的環節。 2011年以來,長興共投入3.51億元新建、改建30所幼兒園,使得全縣幼兒園布局更加合理。」
  • 長興李家巷幼兒園精品課程展示活動:腳踏實地浸潤課程
    為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和各園的課程園本化建設,引導教師關注幼兒的發展,提升幼兒園教師的課程意識和幼兒園課程質量,推進李家巷鎮中心幼兒園特色剪紙課程改革的發展,提升園本課程開發能力,12月2日李家巷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精品課程展示活動。
  • 寓教育於生活——雲和縣城東幼兒園創新「生活化」遊戲課程
    這是筆者在浙江省雲和縣城東幼兒園小二班孩子們的生活體驗活動上看到的平常一幕。在這次主題為「紙杯蛋糕」製作的生活體驗活動中,老師和請來的家長助教一起耐心地為孩子講解製作過程並進行了現場演示。學到要領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手嘗試,揉面、打蛋、切水果,清洗小刀和切板,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秩序井然。
  • 長興校園快訊丨專家引領,專用提升——精品課程指導進行時
    11月20日,迎來了《長興縣第二輪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研究》2020學年第二次專項指導活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黃瑾教授受邀來到長興縣龍山幼兒園進行精品課程指導。活動開始,首先由龍山幼兒園祁桂蓮老師「哪些材料,在水裡能浮起來」的項目學習進行了活動現場展示。孩子們,利用什麼會浮起來而且不會溼掉的材料,進行猜測、實驗、驗證。
  • 長興包橋中心幼兒園秋遊活動報導
    近日,長興縣包橋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老師的陪同下進行以「課程生活化實踐」為主題的秋遊活動。迎著和煦的陽光,踏著溫暖的秋風,賞著迷人的景色。到達目的地,孩子們找尋著自己眼中的秋天,孩子們或繪畫,或遊戲,或分享美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集體生活的樂趣。
  • 消除「小學化」傾向 玉溪全面啟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
    日前,玉溪市教育體育局印發《玉溪市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實施方案(試行)》,正式啟動全市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通過改造課程遊戲化方案、創建課程遊戲化環境、科學投放遊戲材料等項目的建設實施,引導全市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兒童觀、遊戲觀和課程觀,推進幼兒園課程實施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全力消除「小學化」傾向,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和內涵。 據市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遊戲是幼兒和周圍世界互動、學習的基本方式,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
  • 專家親臨再指導 精品研磨促深化——長興實驗幼兒園第三次精品課程專項指導活動
    為進一步深入打磨幼兒園課程精品化,提升幼兒園的課程質量和內涵發展。11月20日下午,實驗幼兒園順利迎來了長興縣第二輪課程生活化研究的第三次精品課程專項指導活動。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系主任張明紅教授、長興縣教育研究中心徐季琴老師以及實驗幼兒園、李家巷幼兒園的課程領導小組成員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 小班生活化課程——瓶瓶罐罐總動員遊戲案例
    一、活動背景(主要介紹遊戲活動所需的玩教具材料、環境創設、兒童的興趣和前期經驗、教師預期、遊戲規則或玩法等。)幼兒園要進行自然角的評比,於是班裡的窗臺上擺滿了種植著花花草草的瓶子。不久,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他們會圍著自然角,指著瓶子說:「這不是脈動嗎?」「老師,我喝過這個。」
  • 自主遊戲促成長,結對幫扶再行動——長興水口鄉中心幼兒園自主遊戲觀摩結對幫扶活動
    自主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水口鄉中心幼兒園作為安吉遊戲實踐園,一致秉承著將安吉遊戲精神運用到一日活動中,為了推進幫扶園自主遊戲紮實開展,發揮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2020年12月2日上午,水口鄉中心幼兒園邀請長興縣大自然藝術幼兒園開展幼兒自主遊戲觀摩和教研活動
  • 長興煤山鎮槐坎中心幼兒園課程故事分享
    課程故事記錄的是教師思考課程問題、尋求課程實施出路、謀劃課程實施策略、實施課程設計的探究過程。課程故事可以更好聚焦到幼兒主題活動中,還原孩子學習的過程,有助於教師助推孩子深度探究,引領老師關注、觀察、記錄孩子的遊戲過程,呈現孩子的學習、實踐、建構歷程。
  • 回看、再議幼兒園自主遊戲——長興吳山中心幼兒園開展自主遊戲培訓活動
    如何評價幼兒遊戲的遊戲水平?如何用教育的眼光來觀察幼兒在自主遊戲時的行為,如何在最適宜的時候推進幼兒的發展?8月30日下午,吳山中心幼兒園特邀請縣教育研究中心沈鐵軍老師開展了《品味「幼兒遊戲」中的智慧,尋找看得見的「兒童學習」》的專題培訓。
  • 看得見兒童找得到課程——長興槐坎中心幼兒園課程故事分享活動
    10月16日,槐坎中心幼兒園開展了「看得見兒童,找得到課程」第一個《完整兒童》主題背景下的課程故事分享活動。老師們根據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追隨幼兒的興趣,以幼兒的自發行為,教師的引導,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形成了生動的課程故事,在交流中相互學習,獲取經驗。
  • 小材料,大智慧——長興包橋中心幼兒園開展數學區材料製作的展示與研討活動報導
    在課程遊戲化背景下,如何理解幼兒園的數學教育?如何將遊戲化的精神切入到數學教育中?3-6歲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數學區遊戲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特此包橋中心幼兒園於11月26日進行數學區材料製作的展示與研討活動。
  • 自然狀態下的熱情接待,生活化課程背景下的共同成長
    幼兒園裡來了四位客人老師,她們是誰?從哪裡來?來到我們幼兒園要做什麼呢?在5月13日的升旗儀式上,客人老師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紹,開啟了她們在濱河幼兒園的學習之旅。     為了使客人老師的跟崗學習取得最佳效果,在她們正式跟崗之前,金園長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園所文化建設、課程構建等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