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光頭條
藏藍色帥氣精神的制服,明快優雅的紅白藍裝飾基本配色,不同於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營造的知性與理性觀感,當記者走進山木培訓機構時,撲面而來的是近似服務業的溫煦與親切。便知山木創始人曾說過的「我們做的不是培訓,我們做的是服務」並不是虛言。
一杯水和一個欠身禮
很多做教育培訓的人並不理解,為什麼為人師表要為學員倒水和行欠身禮。事實上,山木培訓提出這樣的要求並不是出於偶然。山木培訓一個來自湖南山區只有初中文化的工廠打工妹就向記者表示,除了在山木培訓,我想不到我現在還能在哪裡有別人幫我主動倒水和行欠身禮。就是因為對別人來說微不足道得到這兩個小細節,讓我有一種自己也可以變得更優秀,以後被人重視和服務的願望和動力。早在1991年深圳創立至今,山木的員工就發現,走進山木培訓的很多人是我國社會底層最廣大的勞動者。這些學員往往是低教育背景和低收入水平者,也是社會中最容易被忽視和不被尊重的群體。在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被尊重和重新塑造自信心是這部分人群在邁向更高社會階層時,或者說是走向更好的職業及人生機會時,最需要的兩種素養。所以在當年「領全國風氣之先」的深圳,山木培訓提出了這樣有前瞻性和極具客戶服務意識的員工服務要求。
培訓其實可以「接地氣」和量身定製
在如今如火如荼,培訓項目種類也日益接軌國際,越來越「高大上」的教育培訓行業。記者很驚奇的發現山木培訓的標準傳單上依然寫著「電腦、外語、會計、禮儀、學歷、考證」這些最基礎的培訓項目。山木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的「接地氣」是源於學員和用人單位的真實需求。最簡單實用的電腦office辦公軟體、Adobe設計軟體,對於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可能是看網友經驗帖,加上自我實踐輕易就能學會的,但對於一個來自農村的打工者確是實實在在走入教室,一步步學會熟悉的。我們看似不太實用的禮儀技能,卻是山木培訓每年為銀行、酒店和很多服務行業輸送合格員工的培訓服務項目。山木負責人表示他們還有更多「接地氣」的服務項目,比如為客戶定製的「商務宴請規範」、「中國酒文化」、「小微企業會計工商資料準備「等等培訓。這些項目看似不起眼,但卻對於企業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是絕大多數專業培訓機構不會關注和覆蓋到的。現在每年山木培訓結業學員在15至16萬人次之間,經過這些切實有用的培訓項目的學習,這些學員更好的適應著社會與工作的要求,務實的朝著他們在城市中的奮鬥目標前行。 從「山木基本法」到培訓行業服務規範標杆
八年前「山木基本法」的200多條細緻到每一個員工工作和集體生活細節的公司內部規章制度,曾經飽受過社會評論的非議。很多人認為那是苛刻和粗暴的幹涉員工的自由。「不給學員倒水一次罰款30元;女員工上班須化淡妝,穿戴相應的首飾與鞋;男員工須修面,不得留長髮;開會手機需要調靜音;上班不的瀏覽業務無關的網頁」等等條款。事隔多年,經歷過服務行業的激烈市場競爭和外企先進和細緻入微的管理手段薰陶,再看這些「山木基本法」的條款,更多的人會感嘆山木培訓機構當年管理方法的細緻與靈敏的市場服務意識。事實上,很多從山木離職的員工在開設自己的培訓機構或加盟其他培訓機構時,他們往往借鑑和繼續執行著「山木基本法。記者了解到,甚至在很多城市,這份山木公司的內部制度,成為了當地培訓行業的服務規範。這不得不說是山木培訓為整個教育培訓行業提升服務水平做出貢獻。
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山木培訓已經從一個初創者管理到十幾人的高管團隊集體共同管理的高效率現代企業。如今的山木培訓分支機構近200家,遍及中國四十多座城市,所屬員工近千名,每年高效的服務著15萬人以上的學員。與很多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一樣,山木培訓從改革開放初期的野蠻生長,走到現代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才在今日經過大浪淘沙般的市場競爭,依然屹立不倒並在「成人技能教育」的細分領域保持著行業領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