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微笑單車 一路風景

2020-12-2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圖為臺北市民周末騎自行車出遊

臺北公共租用的自行車是用來出行的,也是用來曬圖的。如果搜索其名Ubike,跳出來的往往是美食美景,當然還有喜歡曬照的美女。因為臺北的自行車道分兩大類,一類是市區方便出行的,一類是沿河岸供休閒運動的,「去騎車吧」成為大家假日相約的重要選項。

臺北的公租自行車Ubike,U在圖標上被設計成一個嘴角上揚的笑臉,但如果你習慣了隨騎隨停,還真笑不起來。一位北京的同行怕採訪堵車,看見黃色的Ubike就刷開了騎到目的地,可是他半天找不到地方還車,只好推著車轉來轉去,結果成為遲到最久的人。Ubike定點租還,自行車與車樁綁定,要刷卡才能從車樁上拉出,也要找到車樁才能推入結算。只有捷運(地鐵)站、某些公園、知名地標才有站點。

凡事都有兩面,定點租還讓使用者不能隨心所欲,但不會因亂停亂放妨礙交通,也能讓維修工人及時檢修,降低壞車率。從這個角度來說,使用者享受了用車便利。記者在疫情期間儘量使用Ubike出行,在臺北哪怕是很偏僻的租車點都沒遇到過壞車,還可以下載個APP查詢最近的站點,免除不能隨停的麻煩。

Ubike的支付方式是公交卡,也就是捷運悠悠卡,先把悠悠卡和手機綁定,就可以刷卡取車、還車、付費了。計費方式是4小時內每半小時10元(新臺幣,下同),4—8小時每半小時20元,超過8小時每半小時為40元。還有就是界線問題,臺北、新北(原臺北縣)交錯相連,所以租還車不限制,但如果您騎出了雙北還車,那就要額外加一筆數百元的調度費。不過,那也不是一般人的體力所能到的啊!

臺北多水景,歌曲就有《流浪到淡水》、「一樣的月光,一樣地照著新店溪」等等。除了最大的河流淡水河之外,匯入淡水的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景美溪都在臺北蜿蜒出靈動的曲線,臺北市沿這些水岸建設了自行車專用道,並結合岸邊原生林地和人文資源建設公園、休息站。這些專用道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濱,不同的前綴代表不同的路線,至少有10條河濱騎行道。

既然是專用道,機動車禁止入內,有的美景地段還另闢窄窄一條「行人道」,以樹木和草地相隔,人車分離,騎行者充分體驗一路暢通。令記者印象最深的是,河濱專用道供騎行者使用的流動廁所、休息座椅設置充分,但不設餐飲店、商店,偶見食品自動販賣機,假日時有的公園有臨時小吃攤位。這樣既保障了河岸的清潔寧靜,又令騎行者完全置身於山水田園之中。

沿河岸騎行,葦叢芒花、水鳥榕蔭,時時入畫。騎行者也可停在河濱公園溜娃、野餐,可根據路邊的指示牌辨識鳥類植物,還可按路標暫時駛離去看市區的景點。

臺北Ubike公辦民營,2009年試運營,前三年慘賠,以至引起臺北是否適合發展公租自行車的討論。反對方認為,臺北高溫多雨,全年一半的時間有雨,不宜自行車出行,沒有買方市場。但臺北市評估後認為臺北人口密集,寸土寸金,停車位一位難求,也再難拓展。綠色出行既是發展方向,對出行難也不無小補。在企業猶豫是否續約經營時,臺北市放出優惠大招,增加租用點、首騎前30分鐘免費、打造市內三橫三縱自行車專用道,並投放大量廣告。第四年,Ubike開始贏利。

今年,根據合約,臺北市政府按年收入15%分成就能進帳3億元,臺北每輛Ubike每天平均周轉15次。Ubike的逆轉勝原因是多方面的,記者從使用者角度觀察,一是運營有序,每天每個站點都有穿制服背心的工作人員在檢查車輛,有一天下雨,記者在中山捷運站附近的停車點看到工作人員將故障車輛取出放在一邊。記者詢問他能否雨停再工作,他回答說,必須定時定點完成工作,與接故障車和送新車的同事銜接上;二是付費方便,用交通卡租車付費,不用依賴網絡,不會使用APP的人也能操作;三是提升服務,Ubike車上設有臨停的鑰匙,如果你停車買東西、上廁所、或在河濱公園休息拍照,可臨時鎖車。此外,Ubike的車筐、車燈、三檔變速也令騎行體驗更愉快。

在臺北騎自行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城市,也可以思考一下共享經濟的取勝之道。(本報記者 陳曉星 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4月25日 第 04 版)

相關焦點

  • 打卡YouBike微笑單車 與維樂坐墊一起遊臺北
    前衛臺北城,每天這裡都上演著新的事物,帶給你新的驚喜;文藝臺北城,誠品書店、松山文創園等都是文藝小清新的聚集地;古典臺北城,老樹搖曳的枝丫、布滿陽光的都舊街道充滿了民國時期的風情… 臺北,作為臺灣最大的城市,每天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遊玩觀賞,今天就跟隨維樂的腳步,一起細細品味這座美麗大方優雅的臺北城。
  • 微笑單車 一路風景(說臺灣)
    還有就是界線問題,臺北、新北(原臺北縣)交錯相連,所以租還車不限制,但如果您騎出了雙北還車,那就要額外加一筆數百元的調度費。不過,那也不是一般人的體力所能到的啊!臺北多水景,歌曲就有《流浪到淡水》、「一樣的月光,一樣地照著新店溪」等等。
  • 臺北打造「自行車城市」(說臺灣)
    自行車騎行,是臺北市最熱門的運動之一,但隨著自行車數量不斷增加,舊有的資源已逐漸無法支撐眾多愛好者日常活動。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臺北市將出臺政策,規劃10年自行車路網,只要道路寬度達到30米以上,就配備自行車專用道。臺北市交通局補充表示,他們今年已經做好規劃,完成市中心2條自行車道的標線。
  • 連勝文盼借「微笑單車」改善交通 自行車道擬倍增
    連勝文盼借「微笑單車」改善交通,自行車道擬倍增。(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9月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日前才提出YouBike政策,但「車不讓人」的投訴卻越來越多,今年至今已超過700件。昨(31)日被問到相關情形該如何因應時表示,計劃將臺北市的自行車道長度增加至70公裡,希望解決潛在的交通事故問題。
  • 單車環島 臺灣最美的自行車道Top10 4+2路線推薦
    初到臺灣,一般都是在臺北落腳。如果想要在臺北附近隨便逛逛,那麼這條緊挨著臺北的新北市內的騎行線路,再適合不過了。一路上,浩瀚太平洋,與巍峨的山峰,彷佛在眼前美麗交會,吹著太平洋的風騎乘自行車,譜一首愛戀七星潭的單車練習曲,是再美好不過的事了……
  • 臺共享單車為何走到十字路口?
    臺灣共享單車車型圖 (圖源:網絡)臺灣共享單車分有樁和無樁兩種。原本有樁的Ubike(微笑單車)一枝獨秀,2017年4月來自新加坡的無樁型oBike進駐臺灣,隨後VBikes打著來自美國的名號,也跟著oBike於2017年8月在宜蘭插旗。臺灣「共享單車大戰」開打,形成「三強鼎立」。
  • 臺北旅遊新風景雙層觀光巴士
    經過2年多的醞釀,臺北雙層觀光巴士今年上路營運,成為觀光客遊覽臺北的一道靚麗風景。  臺北雙層觀光巴士通體呈紅色,車身兩側塗有英文「臺北觀光」字樣。車上共有57個座位,包括上層的37個露天座位、10個室內座位,下層9個座位和1個殘障座位。  雙層觀光巴士設有紅藍兩條路線供乘客選擇,起始站和終點站均設在臺北車站出口附近。
  • 慢悠悠的騎著單車,暢遊在臺灣的街道
    「 我想帶你騎單車,我想和你看棒球,想這樣沒擔憂,唱著歌,一直走」,傍晚騎著單車,塞上耳機仿佛整個世界都是我的,白天那些瑣碎繁雜的事情通通忘掉,就這樣在臺灣的街道,慢悠悠的騎著單車。臺灣騎行環島路線總長約在1000公裡至1200公裡之間,一般選擇以臺北作為起點和終點。根據上文所述不同的騎行方式,路線有不同變化和搭配,花費時間各異,對體力也有不同的要求。我們以自臺北始的順時針騎行為例,先經過風景優美但較為艱苦的東北海岸、東海岸,再繞行南部屏東半島,最後經過人口稠密的西部平原、丘陵返回臺北。
  • 臺北自行車輕旅行:10大最美自行車路線
    ◎騎著腳踏車,感受專屬於自己的自在。◎在舊草嶺隧道騎著自行車還能遊賞美麗的海岸風景。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二重疏洪道,原為石門水庫洩洪使用的疏洪道,有新北市境內最大的河濱公園大臺北都會公園,沿途還會經過陽光運河、微風運河等地方,是單車愛好者休閒的好處去。
  • 臺灣單車環島10日行程
    臺灣單車環島10日行程
  • 臺灣最美的騎行路線,一路風景美到爆!
    這裡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如翠的青山,流動的浮雲,起伏的麥田,高大的風車,沒有盡頭的公路……一路騎行,才能體驗的到臺灣的清新和自由沁人心脾。如果體力好的,可以嘗試環島騎行,環島一周大約1200公裡,相當於一個江蘇省那麼大。
  • 在臺大陸媒體人騎單車看臺灣(圖)
    她酷愛單車運動,經常騎行在臺灣的青山綠水間和大街小巷裡。今天我們邀請她推出《騎單車看臺灣》專欄,看她如何用車輪丈量寶島、丈量夢想,並且以媒體人的獨特視角,講述臺灣的百姓故事、風土人情,感悟人生的點點滴滴。   緣起   在這個大陸經濟高速成長、臺灣相對越來越向下沉淪的年代,一些臺灣朋友跟我說,你來的不是時候;也有一些大陸朋友問我,為什麼留在臺灣。
  • 帶著孩子去臺北——一個會微笑的地方
    中國第一大島嶼臺灣,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濃濃的人情味,結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的空間我們一家三口,踏上了去臺北的旅程。真的炒雞炒雞喜歡臺北,因為那裡會微笑。今天就用我的方式,給大家呈現我眼中的臺北。
  • 當微笑成為一道風景
    相片中戴著紅領巾的小女孩,微笑是那樣的幸福、甜蜜!是什麼讓她笑得如此燦爛?這背後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於是,我們開展了《當微笑成為一道風景》的紅領巾研學活動。隊員2:我們第一小隊在啟新學校找到了那個小女孩,通過採訪我們知道:小女孩是易地搬遷子女,她以前每天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上學,爸爸媽媽為了養家,常年在外打工,她成為了一名留守兒童。
  • 單車環島,臺灣新風尚(行走臺灣)
    10年前,臺灣電影《單車環島日誌》掀起了單車環島風潮。如今作為一種生活風尚,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單車騎行在臺灣到底有多火爆?臺灣中華單車文化理事長陳守忠告訴記者,大多數臺灣年輕人把騎單車環島當作是非常寶貴的人生歷練,在畢業旅行或者成人典禮時,常會選擇環島騎行。
  • 搭乘纜車一路登高,眺望臺北市景色,俯瞰貓空茶園的綠意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貓空纜車,簡稱貓纜,2007年7月4日啟用,臺北市內第一條觀光休憩纜車,一共四站,依序為動物園站、動物園內站、指南宮站及貓空站,全程大約17分鐘。貓空纜車連接了貓空山區,在車廂裡居高臨下,可以看見整個貓空景區。
  • 臺北市尾牙酒駕大執法 騎單車也不放過(圖)
    華夏經緯網12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交通大隊因應尾牙旺季,28日晚上開始「尾牙酒駕大執法」,除了汽車及機車族以外,今年度特別把單車列為執法重點,在北市重點路段進行取締。    據報導,臺北市交通大隊因應尾牙旺季的到來,北市警局122單位聯合出動500警力,加上新添購的百萬重機,在臺北市餐廳、酒店、夜店密集地區包含中山北路、忠孝東路、市民大道、信義路、南京東路、中華路、延平北路等重要路段,一同展開酒駕大執法。     今年1月到11月底,警方已取締39件單車族酒駕案件,今年的尾牙酒駕大執法特別將單車族納入重點。
  • 臺北故宮南院試營運 馬英九成龍騎單車助陣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馬英九(前右)、影星成龍(左2)等人從高鐵嘉義站騎腳踏車,到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圖自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2月28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今天開館試營運,馬英九、影星成龍等人上午9時從高鐵嘉義站騎腳踏車,到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  馬英九在臺當局「行政院長」毛治國、影星成龍、臺北故宮博物院長馮明珠等人陪同下,上午出席「故宮南院璀璨登場,低碳樂活單車行」活動,從高鐵嘉義站自行車廣場騎單車出發。
  • 我想騎著單車去成都的街頭走走
    郭敬明曾說:我懷念過去的你,懷念我留在單車上的十七歲,懷念曾經因你的一陣微笑而激蕩起來的風,夾著悲歡和一去不在回來的昨天,浩浩蕩蕩地穿越我單薄的青春,明亮、傷感、無窮盡。
  • 《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
    上市時間:2015年5月  定價:35.00元  編輯推薦:  一個小長假便可單車環臺,你不想試試嗎?  兩條經典線路詳解+最可行的租車環島計劃;帶上最簡單的行囊,遇見臺灣最美的風景;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推薦閱讀,攜程旅行網、天涯社區、中國臺灣網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作者天天兩次環臺灣島騎行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