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江蘇省考行測技巧:邏輯判斷上反對關係_北京中公教育

2020-12-15 北京中公教育

2021上海公務員考試公告解讀峰會

行測直言命題知道直言命題六種形式之間存在矛盾關係,比如「有些是」的矛盾是「所有非」,「有些非」的矛盾是「所有是」。那麼「所有是」「所有非」之間是否存在邏輯關係呢?中公教育帶大家通過一個例子來研究一下。

假設一個班級一共有20個人要考教師資格證,那麼最後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一共會有以下三種。

那麼對應各種不同情況,有些人考上和有些人沒考上的真假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觀察圖表我們發現,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中,所有人都考上(即所有是是形式)和所有人都沒考(即所有非形式)必然有一個為假,甚至可以同時為假,由此我們可以推導出「所有是」「所有非」之間的邏輯關係是:必有一假,可以同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反對關係。

那麼這種關係在我們實際做題過程中如何應用呢?

【例】三年二班有學生40名。關於這40名學生,甲乙丙三人有如下討論:

甲說:「這些學生都是北京人。」

乙說:「學生中的周杰倫不是北京人。」

丙說:「學生中沒有北京人」

事實上,甲乙丙三人的話只有一句為假。那麼可以得出()

A.所有學生都不是北京人 B.有些學生是北京人

C.周杰倫是北京人 D.所有學生都是北京人

【答案】A。中公解析:題幹給出條件只有一假,即真假話;且題幹中甲(所有是)和丙(所有非)的話為上反對關係,則甲丙說得話必有一假,可推知乙說得話必然為真。乙說的話為真,即「學生中周杰倫不是北京人」為真,可推知「這些學生中有些不是北京人」為真,因為和甲說的話構成矛盾,則甲說的話為假。三人真假話情況為甲說假話,乙,丙說真話。可知所有學生都不是北京人。由得到信息對比選項可知正確選項為A。

中公教育相信通過上述解答,各位同學對於邏輯上的反對關係有一個較為深刻的理解,想要熟練掌握就要勤加練習,這樣才能真正的掌握方法。


 

2020省考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筆試時間信息匯總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2021安徽省考行測技巧:透析類比推理之邏輯關係_安徽中公教育
    2021安徽省考行測技巧:透析類比推理之邏輯關係 在行測考試當中,判斷推理是一個必考的考點。判斷推理在實際考查中有四個小版塊,每個小版塊一般都會考查1-3題左右。對於這種題目很多考生往往望而生畏,覺得很糾結很難以至於無從下手。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之邏輯判斷中找矛盾_北京中公教育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解題方法匯總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2020京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推理、類比推理等解題技巧,本文整理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之邏輯判斷中找矛盾。
  •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行測邏輯之反對關係
    行測答題技巧:2015年國考筆試正在悄悄拉開帷幕,你想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嗎?你想快速提升自己的行測成績嗎?那我們就必須熟悉考試的每一種題型,下面就由中公教育資深專家為大家講解邏輯中常考的反對關係。有更多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請點擊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 2020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直言命題之上下反對關係
    2020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直言命題之上下反對關係 甘肅公務員考試科目主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直言命題之上下反對關係。
  • 2022國考行測技巧:透析類比推理之邏輯關係_北京中公教育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在行測考試當中,判斷推理是一個必考的考點。判斷推理在實際考查中有四個小版塊,每個小版塊一般都會考查1-3題左右。對於這種題目很多考生往往望而生畏,覺得很糾結很難以至於無從下手。
  • 2021京考行測數量關係技巧:整除特徵巧解行測數量關係題_北京中公...
    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運算解題技巧匯總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包括數學運算、數字推理、數學公式等數量關係模塊寶典。本文整理2021京考行測數量關係技巧:整除特徵巧解行測數量關係題。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模擬題(4)
    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試題及答案、圖形推理、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等模擬練習題庫。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模擬題(4)。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判斷模擬題1、李老師、王老師、張老師在同一所大學教語文、數學和外語,按規定每個人只承擔其中一門課。而且:①李老師上課全部用漢語。
  • 2019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如何利用反對關係解決行測邏輯填空
    2019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如何利用反對關係解決行測邏輯填空 2018-06-20 18:04:21| 來源:中公教育 徐樂
  • 2018北京事業單位行測答題技巧:假言命題條件關係分析_北京中公教育
    事業單位行測技巧: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事業單位行測答題技巧,包括行測數量關係、資料分析、常識判斷、判斷推理、言語理解等解題方法。本文整理2018北京事業單位行測答題技巧:假言命題條件關係分析。了解更多北京事業單位招聘信息,請點擊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
  • 『2021江蘇省考行測答案解析』2021江蘇省考公務員行測A類試題解讀...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2021年江蘇省考落下帷幕,中公教育專家特為廣大考生解讀本次行測考試。根據考生的反饋,本次行測(A類)試題題量與去年一致,數字推理、邏輯判斷較去年難度略升。
  • 2019省考行測邏輯填空答題技巧:面對反對關係,不要「想當然」
    邏輯填空是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一種重點題型,而要想做對一道邏輯填空,我們最基礎的是要把握好語境。其中,反對關係往往是很多同學的「痛處」,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反對關係的相關內容。反對關係是指上下文呈相反或相對的關係,而很多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就只放在「相反」之上了,忽略了還有「相對的關係」這一層含義。那自然就會「想當然」地認為反對關係就是找反義詞。當然,如果我們通過分析上下文,判定出這個空處與呼應點之間是反對關係,選項中出現了明確的反義詞,這個選項顯然是沒有問題的。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_北京中公教育
    12月20日,2021年北京市公務員筆試落下了帷幕,下面中公教育輔導專家將結合此次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的考題,為大家做2021京考行測申論試題解讀匯總: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筆試結束 近5萬人過審2021北京市考筆試落幕 重點測查政治素養 內容結合疫情大背景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模擬題(221)
    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試題及答案、圖形推理、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等模擬練習題庫。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判斷模擬題1、梅蘭竹菊是張老漢的四個女兒。有一次,某客人問起四姐妹的年齡,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說:「蘭比竹小。」蘭說:「我比梅小。」
  • 2021福建事業單位行測判斷推理技巧:樸素邏輯解題技巧之排除法
    2021福建事業單位行測判斷推理技巧:樸素邏輯解題技巧之排除法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的行測部分主要有數量關係、言語理解、推理判斷幾類題目。福建中公整理了2021福建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行測常識、答題技巧、行測複習資料,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更多相關信息可以關注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
  • 『2021山東省考行測答案解析』2021山東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立體圖形...
    2021山東省考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信息匯總2021山東省考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2021山東省考筆試今日落下帷幕,有些「特別」的題目會讓考生回味無窮,中公教育在此總結出行測試題中一些特色和亮點供大家參考。
  • 2019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邏輯判斷中的「至多」與「至少」
    2019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邏輯判斷中的「至多」與「至少」 2019甘肅省公務員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比較好的備考甘肅省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各位考生準備了豐富的行測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之主特徵分析法
    推薦>>>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技巧匯總行測言語理解解題技巧: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言語理解片段閱讀、閱讀理解、片段閱讀、邏輯填空、詞義辨析、語句表達。
  • 2021福建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當邏輯題目遇到數學問題如何是好
    2021福建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當邏輯題目遇到數學問題如何是好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包含判斷推理資料,包括判斷推理題、判斷推理題庫、判斷推理解題技巧、判斷推理視頻等。
  •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邏輯中的「且」不簡單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邏輯中的「且」不簡單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不知道考生是否已經著手複習。
  • 2021京考行測類比推理之語法關係_北京中公教育
    歡迎關注大興中公教育公眾號:「bjdxoffcn 類比推理這一題型作為省考行測中的一種常見題型,因題幹內容簡單,往往不太會引起考生的重視,其實對許多考生來說,這種題型存在著誤區:考試全憑感覺,沒有系統的方法。做題時往往比對一下題幹和選項,看哪一個選項順眼就選哪一個,倘若問及具體的選擇依據,卻無法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