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研#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你好。
你或許馬上就要迎接2020年的考研大戰,或許正在考慮2021甚至2022年,是不是應該考研?
總之,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請你認真的看下去。作為過來人的我,想給在考研或者想考研的你以下建議:
一. 首先,你得確定考研目的
確定了考研就意味著我們會放棄大四校招和實習的機會,那麼這時的你得認真思考一下: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只是為了逃避畢業,逃避工作,那我勸你不要考研,還是早早的做好踏入社會的準備吧!因為就算考上研究生,三年以後你還是得面對畢業和工作的問題,人生的某些必然選擇是我們逃不掉的。
既然逃不掉,那麼早日接受現實的洗禮,可能更利於你成長。
如果你是因為本科學校不理想,想利用考研的機會搏一搏985、211名校,那麼勸你儘早確定好要報考的目標院校,並儘早搜集資料,開始考研英語的學習。
扒叔是2014年年底參加考研的,當時一起考研的小夥伴很多都是因為英語成績沒過線而不得已止步於考研的戰場。希望即將考研或打算考研的你,不要重蹈諸如此類的覆轍。
如果你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或想要在學術上有所精進而選擇考研,那麼堅持下去就夠了。考研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於此類要考研的人群來說,做到自始至終的堅持,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當然,保研的那類同學不在我們此次的討論之類。(扒叔沒被保研,所以沒有話語權。)
二. 其次,你得選準考研目標
這裡的目標包括:目標院校和要考的專業。
可能很多小夥伴在打算考研的時候,選擇的並非本專業。那麼,此類考生就得提前了解跨考專業的考試內容和考試範圍,這樣才能在考研過程中做到精準備考。
扒叔本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決定考研的時候選擇的是應用心理學。這兩個專業實質上關聯度不大,考研的書目也完全不一樣。所以扒叔在大三下學期決定跨考的時候,就在網上搜羅好了目標院校羅列的應用心理學備考數目,並買好教科書提前啃書和預習了。
當然,如果不選擇跨考,那麼只要在本科期間掌握好本專業的基礎知識,並在考研備考期間多看看目標學院給出的參考書目,那麼專業課的考試應該就不在話下了。
必須要提醒的是,研究生的專業分的比本科更細,更精。就拿扒叔最熟悉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備考該專業的方向可分為:現當代文學、語言學、文字學、古代文學、文藝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等。如果你確定研究生要考這個專業,就要選準一個具體的方向去備考。
當然,不同學校給出來的專業方向也不太一樣,所以在備考的過程中你一定要弄清楚你想考的專業的某個方向,是否出現在你目標院校的招生目錄上。
三. 最後,你得弄清考研的意義
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朋友會在心裡唏噓了:談什麼意義,意義這個東西太虛無縹緲了。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談意義太沒意義。但扒叔還是想說:儘管意義對於考研過後的你我可能不甚有用,但在考研路上它卻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直到金榜題名的有效動力。
儘管離14年考研馬上就要6年之久了,但是若有人問起,你這二十多年來最難忘、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時,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考研!
可以說,考研是我們成人禮後自己做的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它的出現直到落幕完全就是出自我們的本心。可能有些同學會因為周圍的人或者老師、父母的關係而被動的選擇踏上考研之路,但最終這個決定是我們自己做的。
考研不同於高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是一個可以自主決定要或不要的事情。
也可以說,到底選擇考不考研,僅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既然我們在一念之間,選擇了要,那麼就要為了「要」這個決定,堅守到底。
從確定的那一刻開始堅守,直到考研結束,這就是考研賦予我們的意義。
作為考研過來人的我,除了以上戰略性建議,還有以下實用性建議送給大家:
1.做好當苦行僧的準備
既然決定了考研,也就意味著你摒棄了大四那年的「風花雪月」和「花天酒地」,所以,當不考研或準備踏入工作崗位的同學在朋友圈曬聚餐照、旅遊照、K歌照,或你同宿舍不考研的同學在組喪局、開心局、離別局……的時候,你的內心一定要屏蔽這些照或局的幹擾,潛心學習。
2.不管再苦再累,心態一定不要崩
上文也說過,考研不同於高考,考研賦予你的主觀能動性更大。這也就意味著,考研的時候沒有老師安排複習計劃,沒有人督促你學習哪門科目,一切學習靠自覺。
考研的時候,你是整個過程的主宰。你願意在哪裡花費多的心力和時間,可能就會在哪裡獲得最大的收益。
所以,考研過程中,你千萬不能因為別人在滿世界的溜達,而自己在苦哈哈的學習而產生比較或放棄心理。
3. 堅持了不一定勝利,但不堅持肯定會失敗
選擇了考研,也就意味著你得「獨自」走過一段「拼命」學習的時光。這段時光裡,你心儀已久的企業可能會發布很適合你的崗位招聘信息;也可能會出現某個讓你心動的男孩或女孩,但請一定記住,考研是第一要務。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一定不要忘了我當初為什麼要考研。也許堅持一年,目標院校的大門也並沒有為你敞開,但請相信我,這會是一段終生難忘的旅程。
在這段旅程裡,你會收穫終生學習的能力;在誘惑面前不為所動的定力;在選擇面前適度優化的魄力……
當然,更重要的是:你將收穫一段絕妙的學習體驗和通往更寬人生邊界的自信與底氣。
往期回顧:
一口氣連刷10集,趙麗穎復出新劇—《有翡》,到底值不值得看?
41歲陳好美上熱搜!當年的「萬人迷」到底有多驚豔?
只讀過2年書的富蘭克林告訴你,如何靠寫作成為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