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雜談: 長城,世界史上最大的工程

2020-10-18 翰林冷知識

短篇

長城

世界史上最大的工程在中國,耗時最久的工程在中國,它就是長城。
中國的廣袤陸地被一條隱形分界線一分為二:東南季風區,氣候溫潤,水土肥厚,適宜農耕;西北非季風區,降水稀薄,地廣草豐,適合放牧。
 
 
長城,便坐落在這條分界線上。
今天所說的長城指的是明長城。
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2009年4月18日聯合公布,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長城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城牆一般平均高約七八米,底部厚約六米,牆頂寬約四五米。長城城牆,一般特別堅固,內外簷牆多用巨磚,條石等包砌,內填黃土,碎石,高度一般在十米上下
 
 
它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採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
 
 
有城則有關,長城有上百關隘,鼎鼎大名的便有九座: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偏關、嘉峪關。
所以,如此看來,長城不但能住人,更重要的是能駐兵。

冷翰

出品

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長城的兩端到底在什麼地方?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但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蜿蜒的長城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
  • 短篇雜談:當時會師武漢的四大醫療隊有多強
    短篇四大醫療作為山東省的王牌,在支援武漢時,更是派出了全建制陣容;華西醫院,世界規模第一的綜合性單點醫院,中國最大的醫學檢驗中心,也是最早通過美國病理家學會的中國醫院。
  • 中國十大名勝古蹟,其一是世界史上的奇蹟,你去過幾個
    萬裡長城在世界史上都是一個奇蹟,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並且它還是世界上規模最浩大的軍事工程,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人知曉,在全國的山水裡面就數桂林一枝獨秀。北京故宮,故宮又叫做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兩代的皇宮,在故宮裡面有許多的珍貴藏品,並且它還是世界十大博物館之一。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它的歷史意義也十分重要,如今每天去故宮遊玩的遊客綿綿不斷。
  • 短篇雜談:葉問家裡多有錢
    短篇 葉問 葉家是佛山有名的望族,祖籍為羅村聯星潭頭村,後來葉問父親葉靄多為了躲避「紅頭軍」之亂,搬往佛山桑園。 桑園內佔地甚廣,連綿達數條街位,與佛山著名的茶樓「桃園居」,餅食店「公興隆」毗鄰。
  • 萬裡長城:無百姓,不長城!無長城,不中華!
    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管是在中國舞臺上,還是在世界舞臺上,長城都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麼,古代帝王建造長城的目的是什麼呢?他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建造長城的呢?人們都說「萬裡長城」,長城到底有多長呢?
  • 短篇雜談:那些我國本土培養的頂級科學家
    短篇本土「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畢業。
  • 秘春璽大師的國畫長城世界
    從古至今,長城都是一個值得我們國人驕傲的偉大民族的工程藝術,長城的文化藝術魅力可謂是震撼了世界人們的心靈,如此有民族象徵的長城自是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喜歡描繪的歌頌的對象。萬裡長城山水畫作品整副畫面猶如一條巨龍昂首騰飛,寓意事業騰飛向前,畫面中長城從近致遠,蜿蜒向上,寓意人生蜿蜒發展,節節攀高,蒸蒸日上。一直以來便是人們敬仰、驚嘆、感懷的國畫作品之一。
  • 萬裡長城是建築史上的奇蹟,她在歷史上又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
    中國古代先民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創造出了許多震驚世界的建築奇觀其中以萬裡長城為最。萬裡長城以山西為界,以東為磚石砌成,以西為夯土築成,但也十分堅固。萬裡長城的主要關口建得十分堅固,如居庸關、嘉峪關等關口有數層城牆,多達20多層。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 用鏡頭丈量長城 明長城從東到西十八站
    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費時最久,工程最大,防禦體系和結構最為完善的長城工程,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其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蜿蜒八千餘公裡,氣勢宏偉,是當時世界上一個偉大的奇蹟。我的家鄉恰在遼寧丹東虎山腳下,拍攝長城也是從虎山長城開始的。
  • 長城: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
    如果說有一處建築可以體現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那麼長城絕對是首當其衝的名勝古蹟。長城是古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防禦工程,是連接了許多重要關卡的高大長垣。長城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體現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
  • 北京文博|尋找最美長城守護人(北京)之程永茂:匠心如鐵護長城
    2020北京長城文化節長城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它因上下兩千餘年>綿延數萬公裡的時空跨度成為人類歷史上的文化奇觀在中華文明史和中華傳統文化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與地位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於8月8日正式啟動
  • 揭秘長城搶險的故事,「看不出活兒」是最大的肯定
    巍巍長城,蜿蜒山野,跨越北京六個區。千百年歲月風霜,相當數量的長城敵臺、牆體發生坍塌。2019年,本市首次開啟長城搶險項目,一年就啟動10個。上周末,市文物局發布最新消息:預計到2022年,至少完成需搶險工程的10%。崇山峻岭之間的長城,如何搶險?加固過程是否會傷害到長城本體?
  • 在世界園藝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
    10月9日,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長城腳下、媯水河畔落下帷幕。162天美輪美奐、精彩紛呈的「綠色盛宴」和人文交流畫卷,創造了多個世界園藝史「之最」——本屆世園會堪稱展現內容最全、展示效果最好、辦會影響最大的世園會。
  • 中國「綠色長城」震驚世界,用72年打造「極致」,西方:不得不服
    自從世界環境越來越糟糕之後,全世界都開始提倡保護樹木、保護環境,中國自然是展開了綠化工作。中國綠色長城「綠色長城」這個名字聽起來就非常宏偉,長城作為世界上最驚人的工程之一,而綠色長城自然也是說明了此工程目標的遠大。
  •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遠不止看到的那麼簡單!
    很多人去北京看長城,在北京有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金山嶺長城;著名的天下第一關——居庸關,也在北京。但其實,在中國北方很多城市,都有長城遺址。歷代修建的長城,並非一道完整的牆,而是分布在一個相對廣闊的區域。現如今,我們說的萬裡長城,大多數指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
  • 驚豔世界的中國最牛三大古建築,每個都讓外國人欽佩不已
    中國在基建工程方面一直都是出於世界領先地位,號稱「基建狂魔」。而前段時間的颱風山竹過後,港珠澳大橋硬抗了16級大風仍舊安然無恙,其實中國從古至今在建築學方面一直獨樹一幟,下面來看看幾個讓世界為之震驚的中國古建築:長城,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遊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隔離牆或軍事工程的統稱。
  • 「基建狂魔」背後的潤滑使者——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工程機械專用油
    就在人們感慨「基建狂魔」稱號實至名歸的時候,卻很少有小夥伴知道,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的一支志願服務隊,就駐紮在雷神山,現場解決機械出現的各種潤滑問題,不然,如此高強度作業,機械頻繁「趴窩」,進度如何保障?畢竟,自古「搬磚」就是體力活,吃不飽怎麼成?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工程機械用油,專為工程機械用心打造,保證這些鋼鐵巨獸可以「吃飽」、「吃好」。
  • 八達嶺長城每周一客流量最大
    八達嶺長城景區開啟全網絡實名制預約售票並試行單日最大客流量6.5萬人次制度已有兩個月,數據統計顯示,在暑假客流高峰期,八達嶺長城景區通常在每周一達到最大客流量,啟動紅色預警。   7月8日,八達嶺長城景區首發橙色、紅色限流預警。截至7月31日,暑期過半,八達嶺景區已接待遊人超223萬人次,已發紅色預警4次。
  • 世界最大冰雪主題公園「史上最長」運營期收官
    第十九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景觀 中新網哈爾濱3月10日電 (記者 王琳)經歷19年以來的「史上最長」83天運營期,第十九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於10日21時30分落幕。作為世界最大冰雪主題公園,該景區在今冬的遊客數量與營業收入較去年增長10%。1999年,「冰城」哈爾濱創立冰雪大世界,迎來冬季旅遊發展的「新千年」。至今19年,冰雪大世界已成為世界頂級冰雪景觀。本屆冰雪大世界於2017年12月18日試營業,較往年時間提前,創下「史上最長」運營期。
  • 現在修建長城大概要花多少錢?1米的長城約是6000塊青磚,每塊大約4元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說起長城,大家都知道,長城是古代最偉大、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今天,長城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在古代,長城是一項軍事防禦工程。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大部分是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