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訊 /
生物谷BIOON/ --
葛蘭素史克(GSK)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准靶向抗癌藥Zejula(中文商品名:則樂,通用名:niraparib,尼拉帕利),作為一種一線單藥維持療法,用於治療在接受含鉑化療後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的晚期卵巢癌(包括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不論其
生物標誌物狀態如何。在美國監管方面,今年4月底,Zejula針對相同適應症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獲得了
FDA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批准使得Zejula成為歐盟用於一線維持治療對含鉑化療有反應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第一個單藥PARP抑制劑,標誌著卵巢癌治療方面的一個重大進步。因為在此之前,只有20%的卵巢癌患者——即攜帶BRCA突變(BRCAm)的患者,有資格在一線維持治療中使用PARP抑制劑作為單藥療法治療。
此次批准,得到了III期PRIMA研究(ENGOT-OV26/GOG-3012)的結果支持。該研究中,接受一線含鉑化療後病情緩解的晚期(III期或IV期)患者以2: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Zejula或安慰劑維持治療。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研究中納入了個體化Zejula起始治療:基線體重<77公斤和/或血小板計數<150K/μL的患者,起始劑量為每日一次200mg;其他所有患者的起始劑量為每日一次300mg。
數據顯示,在同源重組缺陷(HRd)群體、整個研究人群(不論
生物標誌物狀態如何)、BRCA突變群體中,與安慰劑相比,Zejula一線單藥維持治療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分別降低57%(HR=0.43;95%CI:0.31-0.59;p<0.0001)、38%(HR=0.62;95%CI:0.50-0.76;p<0.001)、60%(HR=0.40;95%CI:0.27-0.62;p<0.001)。
該研究中顯示的安全性概況與Zejula先前觀察到的臨床安全性概況一致。與總體人群相比,實施基於體重和/或血小板計數的個體化給藥方案的3/4級血液學治療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發生率較低,包括血小板減少症(21% vs 39%)、
貧血(23% vs 31%)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15% vs 21%)。經驗證的患者報告結果表明,Zejula治療組和安慰劑組的生活質量相似。
在全球範圍內,卵巢癌是女性中癌症死亡的第八大常見原因。在美國和歐洲,每年約有2.2萬名、6.5萬名女性確診為卵巢癌。儘管一線含鉑化療有很高的應答率,但約85%的患者將經歷疾病復發。一旦復發,就很難治癒,且每次復發的時間間隔都在縮短。
PRIMA研究入組了對一線含鉑化療表現出治療應答的患者,包括那些疾病進展風險高的患者,這是一個醫療需求高度未滿足且在之前的一線卵巢癌研究中代表性不足的人群。該研究是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數據證明了Zejula一線維持治療的重要性及對卵巢癌女性患者的臨床益處。在手術和一線含鉑化療後進行Zejula單藥一線維持治療,將為患者提供一個重要的新治療選擇,有可能從根本上該病卵巢癌的治療模式。
Zejula的活性藥物成分為niraparib,這是一種口服小分子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可利用DNA修復途徑的缺陷,優先殺死癌細胞,這種作用模式賦予了該藥治療存在DNA修復缺陷的廣泛類型腫瘤的潛力。PARP與廣泛的
腫瘤類型相關,尤其是
乳腺癌和卵巢癌。Zejula由Tesaro公司研製,
葛蘭素史克於2018年12月以51億美元(約合40億英鎊)將Tesaro公司收購。2016年9月底,再鼎醫藥與Tesaro公司達成許可協議,授權獲得了Zejula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的權利。
Zejula於2017年3月在獲批上市,目前已批准的適應症包括:(1)用於對含鉑化療完全或部分緩解的復發性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維持治療。(2)用於既往已接受3種或3種以上化療方案且其癌症與以下2種情況之一定義的同源重組缺陷(HRD)陽性狀態相關的晚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a)有害或疑似有害BRCA突變;(b)基因組不穩定(GIS)並且對最後一次含鉑化療表現應答後病情進展6個月以上。
在中國香港和澳門,Zejula(則樂)已於2018年10月和2019年6月獲批上市。在中國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在2019年12月27日批准Zejula(則樂),該藥適應症為:用於對含鉑化療完全或部分緩解的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成人患者的維持治療。(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European Commission
approves Zejula (niraparib) as first-line monotherapy maintenance treatment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