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是一個國際性案件,其偵破需多方配合。
炸彈是在香港機場停留期間被裝上的,港英當局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港英當局在事發後即發表公報表示,決心盡一切努力來調查事實,使肇事者歸案法辦。香港警務處則懸賞10萬港元緝拿兇犯。
飛機是在印尼領空爆炸的,所以印尼也成立了以民航局交通主任伊瑪汪為主席的調查委員會,主要負責打撈飛機殘骸,並進行檢查分析。
「克什米爾公主」號
飛機的所屬國印度派了高先生為印度政府代表和中國政府派出的代表共赴香港,協助港英當局調查此案。
中、印代表於5月18日到達香港,當天下午,印度的高先生即把中國政府關於該案的綜合情報交香港總督葛量洪爵士。港督閱讀完材料後滿意地說:這個材料翔實、具體、很好。以後中方又把一些情況通報通過高先生轉了港英當局。
5月18日晚,港英當局即開始了全面偵破行動,當晚逮捕了一批國民黨特務。
從5月18日起到6月1日,根據中方提供的材料,港英當局共審訊了88人,其中19人被拘留,以後又逮捕了8名同國民黨特務有關的人。
經過半年多的取證、調查,其案情逐漸明朗。
1956年1月,港英當局發表公開聲明,宣布對犯有謀殺罪的國民黨特務周駒發出逮捕令,要臺灣當局將已經逃到臺灣的這名罪犯送交港英當局處理。
臺灣當局則於同年12月14日通知英國駐淡水領事館稱:英國和中國臺灣不存在引渡條約,這一要求沒有法律依據,有關當局無法處理此事,予以拒絕。同時矢口否認暗殺行國由國民黨政府指使。
港英當局這時態度也發生變化,竟不顧中國政府一再交涉和抗議,以「證據不足」為由,先後將全部拘留的人犯,其中包括證據確鑿的要犯,予以無罪釋放,並一一驅逐到臺灣了事。從而使本已明朗的案情又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留下了種種疑團。
1995年春,臺灣《中國時報》周刊第171期刊登了署名張平宜的「專訪谷正文談籌劃刺殺周恩來始末」一文,打破了臺灣當局保持了40年的「沉默」,「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首次在臺灣曝光,引起了很大轟動。
那麼,谷正文是何許人也?他為何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他正是當年負責炸毀「克什米爾公主」號的主謀,當年正任職臺灣保密局偵防組組長。
谷正文
谷正文生於1910年,原籍山西汾陽。在抗戰以前,谷正文在北京大學念書時已是國民黨特務(即所謂「職業學業」),他後來擔任了華北特種工作組的組長,專門執行破壞中共組織及暗殺中共幹部或親共人物的任務。他長期在戴笠領導下的臭名昭著的軍統局裡工作。
1949年,谷正文隨軍統局遷往臺灣。那時,他只有30歲。到臺灣後,他繼續幹他的老本行,曾擔任臺灣保密局偵防組組長長達17年之久。偵防組的任務是:防止敵方破壞及破壞敵人,包括執行暗殺任務。後來他曾官至情報局督察室主任,可謂臺灣當局頂尖的大特務。
20紀世60年代谷正文在金門一帶為國民黨訓練蛙人。當時澎湖一帶經常在水中冒出一些「理著平頭、戴潛水錶、一臉兇相」的活閻王。嚴重擾亂當地百姓安寧的生活。這些是谷正文的弟子所為。
谷正文生性兇殘,不甘寂寞,每每爆出國民黨情報系統的內幕,引起社會關注。曾有昔日同僚勸他不要惹火上身,還是平安終老吧,他卻不以為然。
蛙人
據張平宜的這篇「專訪」介紹,在亞非會議召開前,臺灣情報機構就獲得了周恩來要率中國代表團,包租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爾公主」號碼飛往雅加達開會,並得知此機將在香機場停留加油,所以臺灣特務決定趁機幹掉周恩來。
直接執行這次暗殺行動的有兩個人:一位叫周斌成,是保密局敵後部組組長,此人話不多,但心機很深,是戴笠得意的學生之一,另一位則是陳鴻舉,兩人都是臺灣當局派到香港從事顛覆破壞活動的特務人員。
爆炸飛機計劃制訂後,他們開始尋找往飛機上放定時炸彈的人。計劃中,安放炸彈的人將是關鍵人物。他們認為找一個機場工作的人最合適,特別是可以接近飛機,又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角色」,周、陳二人經過一番周折後, 終於物色到了一個理想的人選——小周。
張平宜/王毅
小周,即周駒。是香港人,住在九龍道公共汽車總站附近。20歲左右,沒有結婚,家中只有一個嗜賭如命的父親。
周駒長得其貌不揚,小個子,精瘦,在啟德機場做清潔工作。
3月26日,一個自稱吳某的人被引薦與周駒會面,吳某先向周駒詢問了機場情況,然後低聲問周駒:我有一項重要任務,託你去完成,事成之後,可給你60萬港幣的獎金,並負責安排你去臺灣,到臺灣後保證你的安全。周駒忙問什麼重要任務?吳某告之:「破壞共產黨要員所乘的一架飛機。」周駒聽後為之一震,顯得有些猶豫,並自言自語道:「太危險了!」吳某好半天沒有講話,最後向周駒說:60萬港幣,這可不是小數,讓他好好考慮一下。
古語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60萬元的港幣對於一個小清潔工來講,其誘惑力太大了,最終周駒還是「勇敢」地接下了炸掉「克什米爾公主」號的危險任務。
暗殺計劃基本定盤後,周斌成與陳鴻舉二人特地趕回臺灣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匯報,毛人鳳聽後很高興,認為「大有可為」。鼓勵他們馬到成功。但他們沒敢向毛人鳳提60萬港幣酬勞的事,而是找到谷正文,由谷來籌集這60萬元港幣。
谷正文得知此計劃後也拍手稱好,認為理由有三:一是,暗殺中共領導人物,本來就是特務工作之一;二是,可以藉此給港英當局施加壓力,因為在此之前,香港對臺情報人員不太客氣,抓到老是判重刑;三是,這個計劃策劃十分漂亮,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谷正文還為周、陳二人出謀劃策,為防止周駒臨陣退縮,在事發前一天,把父子二人都弄進旅館住。
4月10日,周、陳二人帶著60萬港幣返回香港,按谷正文的建議,把周駒和他的父親帶到了一家旅館中住下,把現金交給其父保管。
4月10日晚,周駒拿到了用來炸機的定時炸彈。這枚炸彈的炸藥是「TNT」,由「四川」號輪船海員張祖順從基隆秘密運至香港,然後由國民黨香港情報站特務李益民從張祖順的住處取走,再由另一特務轉交到同駒手中。在交炸藥的同時,臺灣特務還教他如何使用,並反覆進行了演練。
4月11日凌晨,周駒為了應付機場的安全檢查,將炸彈偽裝成牙膏模樣,而簡易的洗潔用品,機場工作人員是被允許帶入的。就這樣,周駒成功地闖過了一關。
中午,在「克什米爾公主」號專機抵達機場後,周駒乘打掃衛生之機,鑽進行李艙,將定時炸彈安放在飛機右翼輪艙附近。當時機場只有一些武警在外圍放哨,機場附近沒有警衛,只有領班在場。
周駒放完炸彈後,馬上躲到了停在機場上的飛虎將軍陳納德的民用客機裡。這是周駒事先安排好的逃跑計劃。這架飛機經常來往於臺灣和香港之間,搭乘此機是逃往臺灣的最佳途徑。但出乎意料的是,周駒剛躲進飛機內不久,飛機就起飛往了臺灣,降落到了臺灣的松山機場。當時谷正文不知飛機已到,故沒有到機場接應。周駒從飛機上下來後,被當時臺灣保安部設在機場的聯合檢查處當作潛乘者拘留。周駒自稱是香港航空工程公司職員周梓銘。
聯合檢查處對這個不速之客十分警惕,其頭頭,一個姓趙的上校把電話直接打到了保安司令部。
當時,谷正文正準備吃午飯,得知周駒提前到達的消息後,急急忙忙帶兩個手下,坐吉普車趕到了松山機場。
趙上校不明就裡,不讓谷正文把周駒帶走。還嚷嚷著說,即使從飛機上「跳」下來,還是違法,只要違法,一定嚴辦。
谷正文十分惱火,也有些不安,因為這樣鬧下去會驚動了新聞界,特別是此時「克什米爾公主」號還沒有起飛,周駒的身份絕對不能暴露,否則暗殺計劃將功虧一簣。對此,谷正文拉下臉來,對趙上校嚴厲地說:「是老先生親自交辦的,如果消息見報,一切後果自行負責。」據谷正文說,後來因為此事,那位姓趙的上校被免了職,成了無辜的犧牲品。而兇手周駒則被國民黨保密局「保護」起來。
谷正文說,臺灣情報機構實際上在「克什米爾公主」號爆炸前已經得到了周恩來不在飛機上的消息。他對大陸事先已掌握臺灣特務要在飛機上放炸彈一說,不以為然。他認為「周恩來根本不知情,只能說他命大」。
谷正文還說,蔣介石事先並不知道炸機計劃。在4月12日,即「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毛人鳳才親自到「總統府」說明了事件真相。毛人鳳對沒能炸死周恩來表示十分遺憾。蔣介石聽完後,不但沒有生氣,還覺得給大陸來個下馬威,挫挫士氣,感覺不錯,因此給下屬賞了好大筆獎金——9000美元,犒賞有功人員。
國民黨中統頭目
對於港英當局在辦案過程中,由積極到消極態度的改變,谷正文的回憶解開了這個謎團。谷正文說:「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儘管沒有成功地幹掉周恩來,但臺灣當局仍收穫很大,它至少讓港英當局嚇了一大跳。事後,臺灣當局在香港情報網的最高督導王新衡,曾與港督達成了口頭協議,對於臺灣特務,港英當局可以破壞其組織,也可以抓人,但不準判刑,要直接遣送回臺,交由臺灣自行處理,如果港英當局答應放臺灣特務一馬,則臺灣當局保證不在港英當局再搞炸機、殺人、放火等恐怖行為,並停止印製港幣假鈔。地處「冷戰」前沿的港英當局面對臺灣當局提出的交易條件當然不會無動於衷。
由此看來,當時的港英當局匆匆宣布結案,讓兇犯逍遙法外,使」克什米爾公主「號案件結案,實際上是不了了之的行為,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人。
但是,骯髒的幕後交易,為世人留下的不僅僅是深深的遺憾,而且埋下了抗爭和憤怒的影子。40年的冤魂早已變成厲鬼,只有真相大白,他們的英靈才會得到安息。
建國後槍斃的國民黨潛伏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