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湖濱步行街遊人如織。
夜晚的湖濱步行街如詩如畫。
四季座椅
玻璃房
金屬護架
杭州時空
追雪者
智慧燈杆
山水望境,湖城之醉。
今年3月份,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調研湖濱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時強調,要把湖濱街區建成最時尚、最智慧、最人文的新消費示範街區,打造城市品質提升的「醉杭州」樣板。日前,經過130多天現場施工的湖濱步行街新妝亮相。
立於這個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之處,遠眺是西湖煙波浩渺、遠山含黛、秀美飄逸;近處則是車水馬龍、衣香鬢影,是古韻今風交融、寧靜喧譁互補、湖景城市輝映的國際化商業街區。
湖濱,以其持續繁華和不斷創新,為「人間天堂」作出了全新註解,演繹著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蝶變,也成為杭州商務為這個城市發展建設做出的一道精彩答題。
捲軸展開,藍圖繪就。
湖濱步行街的開街,標誌杭州以特色步行街建設為主抓手,高質量推動消費升級的帷幕正式拉開。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做好湖濱步行街二期建設,推動全市特色街區布局和落地,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文化特色、建築風貌、專業服務等優勢資源,通過升級品牌、業態,提高供給質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進一步激活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動能,為培育強大的國內市場提供助力。」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改造煥新 亮麗升級
湖濱步行街國慶「首秀」交出亮眼成績單
9個月,130天細化方案,130天現場施工……這個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和商業的地標,完成了史上最大一次改造,演繹了一種「杭州速度」,創造了一個「湖濱奇蹟」。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是檢驗湖濱步行街改造提升成效的第一場「大考」。成績如何?用數據來說話:
據統計,9月28日開街首日,湖濱就迎來了20萬客流量,全天營收2345.71萬元,實現「開門紅」;10月1日—7日,湖濱步行街累計接待消費者、遊客141.4萬人次,實現營業額1.98億元,同比增長9.1%。
紅火的數據,源自步行街從整體到細節的系統迭代煥新,源自多方面改造提升所發揮、展現的實實在在成效——
步行空間更大、街區環境更優了。此次改造,街區內的步行道路長度超過了2000米,寬度拓展到21米,並對城市家具、地面鋪裝、購物櫥窗、燈光系統、標誌標識、誘導系統、地面綠化等方面實施了系統「大整修」,在保留「杭州味」的同時,更顯「高大上」。另外,還設置了更多的外擺休閒設施、城市家具、服務項目和活動載體,增加街區友好度,讓行人遊客慢下來、坐下來。
業態品質和經營效益更好了。提質換擋以來,湖濱步行街積極引進首店旗艦店、國際國內著名品牌、老字號和免稅店,著力打造時尚發布地、網紅打卡地、老字號展示地、名品集聚地和服務體驗地,不斷向「全國領先、中國典範、杭州韻味」的國際化商業街區目標邁進。去年11月至今,街區內累計引進新品牌400餘個,業態提升72家,並實現了行動支付100%覆蓋,人臉識別支付設備覆蓋也穩步推進,日益凸顯出國內零售巨頭、國際品牌旗艦店、新零售業態集聚的效應,即使在封閉施工期間,營業額也不降反增。
「黑科技」雲集,科技體驗更多了,成為湖濱的一大特色。依託杭州數字經濟優勢,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湖濱步行街通過建設「1+5」街區智慧管理平臺,推動「湖濱智芯」數據中心融入「城市大腦」,以20個應用場景推進實現「城市大腦湖濱綜合實驗區」「數字經濟體驗館」和「5G應用示範街區」的定位。
而這些改變提升的背後,凝聚著設計者、建設者的匠心、用心和精心。
如街區內「四季座椅」,設計別致有創意,既是座椅,又是樹池,還與西湖意向呼應。但其最終形成展現,卻經歷了「百轉千回」。
根據規劃,東坡路兩旁要種植櫻花樹。但實施過程中發現,由於地下管線密布,每棵樹只能下挖二三十釐米,會形成大直徑的樹池,既佔空間又不美觀。為此,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陳正達想了個辦法,依託樹池臺面原型,加設休閒座椅,且在裝飾上按照春夏秋冬的特點,在4條路上分別展現杭州的四季美景。待櫻花盛開,沿途的行道樹池,將被一張張畫上杭州四季景觀的座椅包圍著,形成一個與街區相融、有故事的景觀節點。
這個美觀又實用的獨創設計雖好,工序卻複雜,且從模具到材料、澆築等都沒有現成的樣板。為了使這個設計的呈現效果達到最佳,設計團隊對四季顏色進行了多次調和,實施小組則尋遍了全國各地廠家,才最終找到一家工藝符合要求的工廠定製。
整個改造過程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一次次打磨,才讓步行街有了如今精彩的模樣。「目前湖濱步行街還是『新生』階段,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我們將持續優化和完善,讓這裡的景觀更美、業態更豐、服務更優、體驗感更好。」步行街建設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
志存高遠,對標一流。開街的良好開局,為接下來的深化建設奠定了基礎。目前,湖濱步行街二期工程已啟動,將繼續通過建設新零售實驗區、新商業標杆和新消費典範,努力打造成杭州時尚的「風向標」。
凝聚合力 克難攻堅
為全國高品位步行街建設提供「杭州經驗」
實際上,湖濱步行街不僅是西湖門廳、杭州窗口。作為全國11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中,唯一一條由車行道變步行道的街區,它的迭代升級,意味著今後或將成為國內步行街的樣板和標杆,以點帶面,培育示範,推動全國各級步行街改造提升。
9月28日,中國步行街(杭州湖濱)圓桌會在杭州舉行。會上,湖濱步行街改造提升過程中形成的「杭州經驗」受到關注。
作為一項國家級試點,同時又承載著杭州人記憶和情感、具有特殊歷史地位的重點項目,湖濱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不僅時間緊、任務重,而且需要協調各方,實施難度不可謂不大。這既是一項美麗工程、競爭力工程,也是一項眾志成城的攻堅工程。
從設計方案到建設執行,從業態提升到日常管理,杭州聚非常之力,盡擔當之責,並以問題為導向,科學組織、精心實施、晝夜鏖戰,為其他步行街改造提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共性問題積累了寶貴的、可借鑑的經驗。
項目啟動以來,市、區兩級領導小組、各協同部門堅定決心,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把湖濱步行街當作消費升級主戰場、主抓手和主平臺,在工作方案中不留選項、不留退路,凝聚起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在執行過程中,面對難點痛點,全體工作者從「這不行、那不行」的思維轉變為「怎樣行、一定行」,通過「用力」推進、「用心」協同、「用腦」治理,以「五加二」和「白加黑」全力全速推進建設進度,最終創下了「當年啟動、當年建成、當年驗收」的「湖濱奇蹟」,實現了杭州湖濱步行街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同時也在磨礪中推動隊伍工作水平的提高。
在工作機制上,杭州形成了國家、省、市、區、街道「五級聯動」模式,上下暢通,並通過例會制度統籌協調,遇到問題及時研究,列出責任清單,對工作內容、責任主體、時間節點等進行明確,利於推進,富有剛性。同時,把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列入市委重點工作考核「紅黑榜」,定期張榜公布,激勵與鞭策並舉;充分發揮市、區兩級領導小組的重要作用,按照「最多跑一次」審改要求,各相關部門權力下放,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進度。
面對不同聲音和意見,市、區兩級領導小組用心回應社會期待,對沿線257家經營戶、477戶居民開展動態走訪,虛心採納各方面意見建議;同時,圍繞優質商品、優質環境、優質服務,把方案做細做好,以「城市眺望山水、山水回望城市」為出發點,將湖濱前世今生的人文故事滲透到街區肌理中,廣泛吸納各界建議,取得最大公約數,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同。
除了著力提升「顏值」和硬體外,針對步行街原來物業分散、業態調控難的痛點,杭州藉此次機會建立了街區的物業業態檔案,對「4+3+X」 即四家綜合體、三家國資公司、X家小物業進行分類推進,出臺扶持政策,建立負面清單,開展聯合執法,報送每日動態進度,實時掌握最新業態發展趨勢,促進街區業態逐漸向好。
眾志成城,一個抽象之詞,在湖濱步行街建設歷程中,卻被詮釋得精彩豐滿。
樣板引領 城鄉共榮
「雙街示範」推動杭州特色街建設全面展開
特色街濃縮著城市歷史,集中體現著城市品質;它們與人們生活相融,是滿足人民對消費升級需求的落腳點,也是各大城市展示自身形象、體現自身實力不可或缺的靚麗名片。
事實上,作為杭州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之一的「雙街示範」工程,除湖濱步行街改造提升外,延安路國際化商業大街建設也有新進展。
9月28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杭州市第五屆燈光小品秀點亮了武林商圈。同時,經過近半年亮化提升改造後的延安路下城段,也同步亮燈。在該路段上,國大城市廣場、銀泰百貨、標力大廈等超過50座建築華燈匯聚、流光溢彩、夜光閃耀、金碧輝煌,吸引市民遊客紛紛夜間前來打卡,使這裡成了人的海洋、休閒娛樂的海洋和消費的海洋。
亮燈工程是延安路國際化商業大街景觀提升的重要一環。據了解,此次亮燈工程把商業、科技、歷史、人文等要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獨具特色的杭州元素和「四季」概念融入亮化設計當中,如中國銀行的「春雨綿綿」,國大城市廣場的「山水荷花」,標力大廈的「金色滿園」,紅樓的「踏雪尋梅」等,以古今文化相融合,科技人文相呼應,全面展現「杭州式精美」的人間畫卷。
與此同時,延安路下城段也在加快建築外立面整治,如武林銀泰耗資1.5個億、耗時120天,對外立面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國際化的改造,其新形象以金色為主色調,飾以拱門、飛簷、格窗等中國古建築設計元素,將原本視覺割裂的A、B、C三館有機融合,整體視覺體驗更加趨於時尚,與延安路國際化商業大街的定位更加匹配。
在國家大力倡導和推動下,在「雙街示範」工程的帶動下,杭州挖掘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各區、縣(市)把打造商業街、步行街作為當前工作的重要抓手,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立體聯動、層層推進,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了新一輪的高品質步行街、商業特色街的建設熱潮。
9月底,一場「點亮武林」活動、一個令人驚豔的開街儀式,正式揭開了武林路向「武林路國際商業街區」華麗蛻變的序幕。
這條曾因「女裝一條街」而聞名的商業街,正著力打造成為國際金融集聚區、國際音樂街區、新零售商業集聚區。武林夜市、時光隧道、美美藝趣空間、梅鶴堂、愛上武林小廣場、武林路9號等特色點位串珠成鏈,編織出老街傳統工藝與潮流文化交融升級的新面貌,為杭城再添一條西湖邊的高品質國際化商業街區。
不僅如此,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全市18條特色街表現出強大的「吸金」力。如作為杭州的旅遊名片、遊客必到景點之一的清河坊歷史文化街區,節日期間累計銷售收入6021萬元;以休閒旅遊慢生活為特色的青芝塢,具有本地氣息的民宿最為火爆。
各區縣(市)特色街也毫不遜色,體現出城鄉商貿共振發展的新常態。如富陽區的達夫街改造升級後國慶期間閃亮登場,單日人流量達到10萬人次,監測期間營業額同比增長27.8%;淳安縣新開街的騎龍巷步行街傾力打造「味道鏢局」,集成街頭小吃、本幫菜品、異國佳餚等,成了當地全新的打卡點。
創新探索 「三新」升級
消費提質擴容釋放商貿發展新動能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一直是宏觀經濟運行的「穩定器」。今年以來,中央對促進消費工作高度重視,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並提出了「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的任務,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動有為地貫徹國家大政方針,全市商務系統以高質量推進特色街建設為主抓手,以推動商貿產業數位化改造為轉型升級的主路徑,在流通創新發展、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有效供給等方面以嚴要求、高標準、高水平推進,進一步激發了全市「消費引擎」,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和活力。
眼下,杭州傳統商業向「新商業」轉變的動力不斷增強,傳統零售向「新零售」變革的活力提升,傳統消費向「新消費」發展的趨勢也愈加明顯。
以上城區為例,這裡已成為新商業新業態集聚之地。
日前,國內首家松下品牌中心——松下生活空間,宣布入駐杭州解百城市奧萊B座。解百,這個杭州歷史上最為悠久的百貨商場迎來了全面轉型城市奧萊的新發展,並相繼引進了新零售體驗店、時尚家庭生活旗艦店、黑科技家電生活館、新能源汽車體驗店等熱門生活類消費,眾多先鋒前衛品牌也將入駐其中。
在湖濱商圈內,9處不同商業定位的綜合體,累計入駐品牌1300餘個,其中國際品牌160餘個,新零售先鋒品牌66個,全省首家蔚來汽車旗艦店、全國首家網易嚴選線下店、全國首家考拉海購旗艦店先後落地,豐富了街區品牌結構;近日森馬華東首家生活方式旗艦店、全省首家景點式零售新業態——聯華鯨選•半步多等新零售品牌也陸續啟幕,MCM、COACH、南宋胡記等近30家知名品牌全新亮相,商圈內知味觀、王星記等25個老字號也積極擁抱新零售。眼下,該區還在和阿里零售通線下首店、星巴克甄選等品牌進行積極洽談,推動落地。無論是鍾愛國際名品的高端消費者,還是走在潮流前沿的時尚達人,抑或是青睞傳統文化的文藝範兒們,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最愛。
下城區的新零售發展也走在全市前列。
不久前,下城區發布了十大新零售業態,杭州大廈中央商場的星空館、網易考拉、銀泰喵街、Mac化妝鏡以及網紅奶茶seven bus、集寵物交易和社交休閒於一身的migo擼貓館、高階版城市生活超市Green&Health、新式茶飲品牌樂樂茶、人氣料理工作室ABC Cooking和淘寶開設的線下品牌集合店腔調•taostyle等創新品牌和模式,給消費者帶來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顛覆式驚喜以及層次更豐富的消費體驗,讓他們既可足不出戶輕鬆逛商圈,也可走出家門享受沉浸式休閒的樂趣。
據了解,去年以來,下城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加強對新經濟、新零售的扶持力度。武林商圈智慧化建設深入推進,每日優鮮等新零售企業陸續落戶,十足便利、聯華華商等傳統企業加快推進新零售轉型,絲綢城與中國移動籤署了全國首個商業變現5G合同,「we work」等新商務辦公體系不斷發展……真金白銀壘砌的「政策體系」,正慢慢形成「雨林式」的「新零售、新消費、新商業」成長生態。2019年該區全年社零預計將破千億,成為全省首個社零破千億的區(縣)市。
上城、下城推動消費提質升級的實踐,是全市商貿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和寫照。一個個國際化街區的興起、一個個智慧商圈的點亮、一個個特色商貿小鎮的崛起,正共同描繪出杭州城鄉商貿共進共榮的繁華圖景。
促消費增動能,全市商務系統正凝心聚力,著力通過打造新零售標杆城市、新零售示範企業和高品位步行街,精心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加快建設新型貿易中心,為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解密」湖濱步行街
宜古宜今、美輪美奐的湖濱步行街中有許多別具匠心的設計或裝置。它們好看、實用,且飽含深意,卻不易被人察覺或了解。因此,我們對這些設置進行了「解密」。
四季座椅(樹池):由於街區內路段地下管線密布,無法深挖,種植櫻花等樹木要形成大直徑的樹池,既佔空間又不美觀。為此,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陳正達依託樹池臺面原型,加設休閒座椅,形成了目前的樹池外形設計,並在郵電路到長生路的四個路段分別以春夏秋冬主題展現,對應顏色為柳浪聞鶯的「明綠」、曲院風荷的「淡緋」、平湖秋月的「篾黃」、斷橋殘雪的「雲峰白」。
東坡路玻璃房:既是街區內的公共藝術平臺也是供遊客駐足休憩的基礎配套,通透式鏡面設計能映照周邊景觀,與整個街區融為一體,遊客身在其中也能觀賞街景,夜間還能配合燈光化身裝置藝術品。此外,玻璃房還將不定期舉辦品牌發布、展示以及各類展覽、演出、快閃等活動。
行道樹金屬護架:既是護樹裝置也是燈光裝置。燈具被隱藏進護架內做到見光不見燈,內部除燈具外還預留空間可放置音響、無線通信設備等。這個設計與一般用地埋燈或頂燈的做法相比,既保護了樹也保護了行人,與樹幹保持了一定距離預防突發險情,又杜絕了地燈設置容易造成的漏電、絆倒行人等隱患。
九裡七星三渡:由阿里雲創始人、雲棲小鎮名譽鎮長王堅的創意設計形成。「九裡」打破了原來的道路概念,根據街區內街巷肌理劃分為9個區塊,並以泗水裡、將軍裡、東坡裡、仁和裡、龍翔裡、學士裡、長生裡、勸業裡、錢塘裡命名,體現傳承文韻。「七星」則指六處呈北鬥七星狀排列的智能信息亭,並借用了北鬥七星的名字,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那七星中還少的1處在哪?在「你的心中」。「三渡」則為西湖上新增白公渡、蘇公渡和楊公渡的三個渡口。裡、星、渡對應了城市(地)、自然(天)和人,完美地詮釋了「城湖合一」這個湖濱步行街獨有特徵,更勾畫了人們對城市美好生活的嚮往。
追雪者和杭州時空:追雪者為「七星」的「開陽」,處於湖濱步行街南路口處,其主題載體旨在引發人們有別於物理地理現實的空間與季節感受,啟發人們用各自感受世界的方式,在湖濱看不一樣的世界,了解未曾探尋過的維度。杭州時空為「七星」的「天璣」,位於東坡路和學士路交叉口,對應主題為「時間」,主要設計靈感來源於人們對「飛」與時間的探索,刻畫人類的發展對時間與空間的探索足跡。目前,「七星」已有兩星亮相,後續其他四星也將陸續公開。「七星」是街區信息亭和藝術裝置,更是價值和思想的傳達,是表達湖濱個性與未來的「地標」。
智慧燈杆:步行街上共分布有115套智慧燈杆,借鑑了三潭印月的石塔造型,十分有杭州特色。除照明外,它們還是集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智慧終端,不僅可以根據外界因素調整燈光的顏色以及明暗,更有音視頻展示及智能監控系統。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燈杆的語音播報及屏幕提示遊客疏散,實現安全管控;遊客也可以通過顯示屏獲取更多的信息。燈杆上的智能監控系統還能幫助管委會及城管等部門,實時掌握街區動態,實現高效治理。(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