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臘八節所祭祀的神仙,你知道哪些?

2020-12-20 端午和元寶

《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

你知道臘八節是哪天嗎?現在的臘八節是農曆十二月初八,但最早期的臘八卻並非是這一天。《說文》記載:「冬至後三戌日祭百神」,我國最早期的臘八節其實是在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戌日(臘日),但後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臘八便改為了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

你可能要問為什麼佛教傳入,臘八就要改日子啦?因為在佛教中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釋迦牟尼功德圓滿成為了佛陀,而他在成佛之前常食用臘八粥,為了紀念他,佛教中便在這一天舉行「法寶節」。眾所周知,佛教在中國影響甚廣,所以傳到中國後,法寶節和臘八節相融合,最終成為了現如今的臘八節。

不管原因、時間怎麼變化,但臘八這一天祭祀祖先、神明的傳統都不會改變。雖然說「冬至後三戌日祭百神」,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百位神明啦,只是祭祀的神仙比較多,所以用百神這一說法來指代。地點不同,可能祭祀對象也會有些許不同,但也有些是普遍都會祭祀的,比如下面的這些:

第一、釋伽牟尼。開篇我們就說了,臘八節之所以會是在這一天,是受到了佛教的影響。而佛教中這一天被認為是釋伽牟尼的成佛之日,佛教信徒們自然會對他多加祭拜,所以百神中自然少不了他。

第二、五大家神。五大家神指的是古時候所說的「五祭」,即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其實古代關於「五祭」的說法並不一定,在最早期的時候,五祭說的是祭祀五行之神,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神。後來隨著時代的變化,又出現了新的五祭,也就是五大家神。

在這五位家神中,以門神和灶神最為出名,時至今日,仍廣為流傳,所以他們倆我想就不用介紹了吧。我們來說說戶神吧。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聽到「戶神」的說法,所以初初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我還以為他其實就是房屋神的一種說法,後來發現不是的。在古代,戶指的是半扇門。當時百姓家中的大門基本都是由兩扇門組成的,這在古裝劇中也很常見,但在進了大門之後,裡面的門很多都是單扇的,和現在的門一樣,它們被稱之為戶。而戶神就是這單扇門上貼的門神,所以稱之為戶神。

宅神雖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宅男宅女們,但其實在古時候的宅神可是真正的房屋神哦,庇護著千家萬戶的平安。而井神呢,其實古代並沒有富裕到家家戶戶有井的,大多都是很多戶人家共享一口井,所以井對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井神也就應運而生了。

第三、八臘神。八臘神,光聽名字就知道兩者之間定然有著什麼聯繫啦,沒錯,八臘神就是古人在臘八時候特別流行祭祀的八位與農業有關的八位神明,分別是: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光這樣看,有點難理解,我根據資料,大致解釋下吧,若有偏差,請見諒並指出。

在《禮記·郊特牲》中載:「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經學大師備註說:「先嗇,若神農者」、「嗇,后稷是也」,可見八臘神中前兩位神指的便是神農和后稷了,都是傳說中對我國農業有著大貢獻的人。而「農」有的說是農夫,有的說是田官之神,感覺可以綜合一下呢,比如農夫便是田官之神。

「郵表畷」則是指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當然我也見過說是茅棚、地頭、井的,兩種說法各有各的立足點,細想下來都還蠻有道理的呢。貓虎和昆蟲,都是出於人們對於某些災害的擔心害怕,想依靠這些動物來幫助他們達成避免蟲害等的願望,所以這兩個感覺按字面理解即可。坊則是指的負責堤壩的神,而水庸據說是水溝,但也有說是城隍的,差距有點大呢。

其實最初的八臘神是在「每歲建亥之月」,也就是在十月份秋收之後,後來因為臘八被換到農曆十二月初八,臘祭而隨著變到了這會兒。不過不管時間如何改變,人們對於神明的這種崇敬之心都始終不變,這點對於祭祀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關於臘月的說法和習俗嗎?
    之所以稱十二月為臘月,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漢應劭《風俗通義》謂:「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這裡所說的,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都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說臘月是個「祭祀之月」。在臘月裡,有個很重要的節日,就是臘八節。
  • 臘八節除了喝粥還要拜神?拜哪些神你知道嗎?
    農曆十二月八日被稱作臘八節,在臘八節這天,人們會吃臘八粥,在某些地區,還會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傳統。實際上,最早的臘八節就是通過祭祀祖先神靈以祈求豐收和吉祥的。只不過後來佛教傳入中國,於是敬神拜佛則逐漸成為了臘八節的主旋律。
  • 關於臘八節的詩詞有哪些? 臘八節諺語和經典古詩詞大全
    臘八節的諺語臘八節的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臘八.臘八,有的,臘八,沒有的,哈撒。「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臘八節經典古詩詞晉·裴秀--《大臘》晉時河東聞喜人裴秀,由魏仕晉,不覺又到歲終臘日,提筆揮毫寫出《大臘》詩一首:「日躔星記,大呂司晨。玄象改次,庶眾更新。歲事告成,八臘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豐裎孝祀,介茲萬祜。報勤伊何,農功是歸。穆穆我後,務蕾蒸黎。
  • 關於臘八節的英語作文(中英對照)
    臘月初八是臘八節,古時,從這一天開始做過年的準備,以下是新東方網高考網小編整理的關於臘八節的英語作文,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 臘八節,我和大蒜有個約會(南北方人來投票)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了。臘八節是一個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等習俗。要想生活過得去,就給大蒜染點綠。你喜歡哪種臘八蒜吃法?
  • 春節的雛形源於周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臘祭」
    在《周禮》的五禮「吉、兇、軍、賓、嘉」中,為首的「吉禮」指的便是對先祖和各種神祇的祭祀;《周禮》中的「左祖右社」,表明了周人對宗廟、祖先的重視。「敬天祭祖」是《周禮》的核心信仰,也是漢民族祭祀文化的高度概括。關中的春節祭祖充滿著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含有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祈求祖先保佑和光宗耀祖等多重含義,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 冬至祭祖|禮佳舉辦第14次冬至祭祀超度法會
    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最特別的那一個——冬至冬至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緣起於上古時的「臘祭」,既是節氣之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是大眾紀念祖先的日子。禮佳於昨夜19:30-24:00在公司舉行冬至祭祀法會,為700多為亡者豎牌位、上供、上香,祈願亡者早日脫離輪迴苦海,超生極樂,圓成佛果!今年是禮佳舉辦冬至祭祀法會的第14個年頭,總經理李靜表示:「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客戶的支持,用這種形式回饋他們的親人,是我本人的信仰,也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事情之一」。
  • 冬至祭祀習俗:祭天與祭祖
    冬至節緣於上古的「臘祭」,究其實是緣於古人的原始信仰。古人因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於是就把它們歸於上天神靈的操控,認為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星鬥河漢、日蝕月虧、大旱洪荒、海嘯地震等自然現象,全都是上天神靈所為。
  • 臘八節:寒冬臘月話臘八,「蒜」無遺漏,事事「粥」全!
    臘八節也稱作臘日祭,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是指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在我國古代時期,臘八這天會有許多傳統的風俗儀式,最重要的便是舉行祭典活動,來祭祀先祖告慰神明,用以感謝神明與先祖的庇佑,同時也期盼來年能夠更加順利。
  • 2018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喝臘八粥 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粥做法
    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我們常說的臘八節。進入臘八節之後,距離春節也就不遠了。這時候人們開始年末的總結,結束了手裡的活計,準備迎接春節的到來。你知道今年臘八節是什麼時間?2018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呢?臘八節的「臘」是什麼意思?今年臘八節是幾月幾號我們一起來關注。
  • 冬至:我國最早的「春節」,祭祀儀式尤其隆重
    後來人們雖然不再將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但是人們在這一天進行的慶賀與娛樂活動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是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變得更甚。漢代在冬至會給百官放假,並舉行慶祝活動,到了唐宋時期,更是大興過冬至節:《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臘八節是1月13日。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周代的禮儀,在孟冬之月、歲末的臘祭要祭祀「先祖五祀」,灶神就是其中五祀之一。出自《禮記月令》「五祀」指祀門、戶、中霤(房室的中央)、灶、行(道路)等五神「黃羊祀灶」是漢代的做法,後來延續到清朝宮中還保有這種禮儀。俗稱五路財神,我們通常在寺廟裡面的「財神殿」所看到的五尊神像便是五路財神。
  • 2018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8年臘八節是1月24日。臘八節,即臘月二十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 冬至,冬至何以大如年?讓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間祭祖,文人消寒!
    冬至又是一個殊勝的日子,其乃元始天尊聖誕之日。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第一位神。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歷代神仙通鑑》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認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
  •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製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 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也許我們不知道冬至是什麼,但冬至是節氣之一.這並不意味著冬天已經開始或結束.冬至也是數字9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字9是從冬至開始,那麼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