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2

2020-12-15 佛學正念

祝各位緣友,福慧常駐。

離上次發文友一段時間了,看到評論希望可以繼續發文,這裡就會開一個長篇,試著來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理解下佛教經典《金剛經》。上回我們說到了第一品,今天我們來說下第二品。

再說第二品之前,有人私信問我為什麼佛陀的僧團要依次化緣,而且這個和南傳佛教很像,但是和中國佛教又有不同。下面就會給出一些我的理解:

在佛陀的時代,修行的僧團往往沒有固定的居所,或在樹下,或在林中,或在巖穴修行,除了衣缽以外沒有任何私有財產,不允許有任何是生產勞動活動,一切供給完全靠乞討得來,嚴格的執行日中一食、過午不食的戒律。

但我想這可能是和當時古印度的自然、社會環境有關。印度地處熱帶,氣候炎熱,無需禦寒的房屋,在野外也能生存,而且當時的社會氛圍,民眾對出家修行的人尊崇程度很高,出家人具備乞討生活的社會條件。出家人既然不從事生產勞動,體力消耗自然不多,日中一食也可以基本滿足熱量需要了。而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很多戒律就顯得不太適合當地的實際了,比如中國很多地區冬季非常寒冷,就必須要有固定的寺院才行;而且民眾對於僧眾布施的熱情也遠不能和南亞大陸的國家相比,所以寺院得有自己的田產作為長期供給的有效保障;由於有了田產和固定的寺院,就滋生出了很多必須要進行的勞動,到了唐代百丈立禪規的時候就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了,由過去的完全乞食,摒棄生產勞動,變為中國式的「農禪」模式了。我想這就是戒律和禪修的與時俱進吧。

經常從事生產勞動,體力消耗當然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再堅持日中一食,好像也不太符合實際了,可惜的是現在好多學佛的人依然在強調日中一食,並且論述日中一食對身體的種種好處,我想這應該是食古不化了。

而現今的社會,和唐代又是一番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在佛教戒律,宣揚佛法的方法上,是否也應該有所改變呢?

言歸正傳,下面開始說第二品

第二品:善現啟請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善現啟請

翻譯:

此時,長老須菩提從大眾中站起,袒露右肩,右膝著地,雙手合掌恭敬的對佛陀說:「舉世稀有的世尊,您以最殊勝的護念,護念了那些大菩薩;以最殊勝的付囑,付囑了那些大菩薩。世尊,發了菩提心,想要達到最高大道的人,應當如何把這份發心安穩住,不退失,又如何能降伏住自己這一顆躁動,煩惱的心,讓它平靜下來呢?」

佛陀告訴須菩提:「你問的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像你所說的,我以最殊勝的護念,護念了那些大菩薩;以最殊勝的付囑,付囑了那些大菩薩。你現在可以仔細的諦聽,我為你一一解說,發了菩提心,想要達到最高大道的人,應該怎樣安住自己的心,不退失,這樣降伏自己躁動、煩惱的心。」

「啊,是!我很願意,很高興,也很想聽到這些」。

注釋:

長老

長老是對人的尊稱,在僧眾中,凡年高、德重、位崇、能悟解佛法的,都可以成為長老。

須菩提

須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解空(對於空性的理解)第一。在漢譯名字中還被譯為空生、善現、善吉、妙生。

長老須菩提有如下故事:

須菩提誕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財寶、用具都忽然不見了,全家人都非常的憂心,所以很快的請相師回來卜卦。

相師卜卦後,說道:「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們家所生的是貴子,室中金銀寶物在貴子初生時會一切皆空,這象徵著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為他取名『空生』吧!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將來不會為世間的名聞利養所束縛,就是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師的話,安定了全家人的心,從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稱他「空生」,也有人稱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後,尊者家中的財寶和用具,才又恢復原狀。所以須菩提有又善現。

本品經文的「善現啟請」就是用的善現這個名字。

在《西域記》中記載,須菩提本來是東方青龍陀佛(本來早就已經成佛了),在釋迦摩尼的法會上以羅漢(比佛的級別要低)的形象出現,來輔助佛陀度化眾生。因此,古代大德所註解的《金剛經》有的被稱為《青龍疏鈔》。

提到《青龍疏鈔》,讓我想到了一個有趣的禪宗公案,在這裡和大家順便分享一下:

德山是四川劍南人,俗姓周,早年出家,博覽律藏,精通《金剛經》,時人稱為周金剛。聽說南方禪學興盛,大為不平道:「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細行,然後才能成佛。南方魔子,竟敢說即心即佛,真是大逆不道!」

他決心到南方向禪宗挑戰,於是挑著闡釋《金剛經》的專著《青龍疏抄》,由四川而下湖南。初到澧州,路上見到一個老太婆賣油餈,便放下擔子,要買點心吃。

婆子問:「你挑的是什麼東西?」

德山說:「是《金剛經》的疏抄。」

婆子說:「我有一個問題,如果你回答得上來,白送油餈點心。如果答不出,你就到別處買去。」

德山自負地說:「但問不妨。」他心想,就憑你這個老太婆,還想把我難倒?你還不知道我這個研究《金剛經》大名家的厲害啊。

婆子悠悠地說:「《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麼你『點』的是哪個『心』?」

德山無言以對,汗如雨下。

婆子說:「你還是去參訪禪宗大師吧。」說罷,挑起擔子,飄然而去。

點心,本是口頭詞語,指用來充飢的糕餅等零食。老婆婆卻巧用漢語一字多義的特點,把「點心」的「心」說成是大乘空宗所宣揚的抽象本體:真心,也就是清淨心或佛心、佛性。

於是德山想,一個茶店的老婆婆都能問得如此高妙,肯定附近有高僧。他就向老婆婆打聽,老婆婆告訴他五裡之外有龍潭寺,住持就是龍潭崇信禪師。德山便按老婆婆指點去參學龍潭和尚。那天到了龍潭禪院,德山剛到就問:「我早就嚮往龍潭,可是到這裡,潭也不見,龍也不現。」龍潭和尚從屏風後走出來告訴德山:「你已經到了龍潭了。」德山與龍潭和尚進行了一番論戰之後,就決定在龍潭寺住下了。一天夜裡,他侍立在龍潭身邊,龍潭說:「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德山就向龍潭道別,掀起帘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團,德山不得不折轉回來,說:「外面黑」。龍潭便點燃一枝燭火遞給德山。德山正想接過來,龍潭卻又把燭火吹熄了。德山頓時豁然開悟。

還有坊間傳說,須菩提就是孫悟空的師父菩提老祖,當然,這只是純粹的傳說了。大致的意思是,吳承恩在寫作西遊記的時候,是以須菩提為原型去寫孫悟空的師父的。

總之,須菩提是個很牛的人,提出的問題自然也不同凡響,正是由於他的這個提問,引出了整部《金剛經》的講述。

偏袒右肩

為何要偏袒右肩?因為在印度的風俗中,露出右肩是表示一種恭敬的禮貌,表示弟子以右手持勞逸之禮。

右膝著地

左腳掌著地,右膝蓋著地,這是佛教裡面的表示恭敬的禮儀。禮拜的時候則是雙膝著地。

合掌

佛教弟子行禮時為何合掌呢?而不是象我們古代那樣抱拳,這裡面也是有象徵意義的。合掌,表示歸向中道。合,不持外物,吾人兩手東拉西扯,全是塵垢,今則合之,即是背塵合覺。

如來

如來是佛陀的另一個稱呼。佛有十種稱呼,分別是:如來、供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天人師、佛、世尊。以後讀者見到以上各種稱呼,就知道都是在稱呼釋迦摩尼了。

這裡的善,不單單是善於的意思,還包含著大慈悲,殊勝,巧善,智慧的意思。

護念

「護念」一詞,是鳩摩羅什翻譯的,在靜義翻譯的版本裡翻譯為「利益」,在玄奘翻譯的版本裡為「攝受」

南宋佛學家李文會解釋為:善護念者,善教諸人不起妄念也。

菩薩

普通人提起菩薩,首先會想到一手拿楊柳枝,一手拿玉瓶的觀音菩薩,知識再多一點的人還知道有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和文殊菩薩,在大眾人群的心目中,菩薩是級別僅次於如來佛祖的高級別神仙。

但在真正的佛教經典裡面,所定義的菩薩,和大眾所想像的菩薩還是有區別的。我們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菩薩,所指為何?是僅僅指的觀音、普賢、地藏、文殊四大菩薩嗎?不是的。

在這裡順便將佛教中菩薩的涵義向讀者普及一下。

菩薩,為梵語中菩提薩錘的簡稱。翻譯成中文意思,是覺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乘行者。從廣義上說,從發心度眾生到成佛之前的生命體都可稱為菩薩。也就是說,根據大乘佛學裡面,「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從狹義上說,只有破除了一切的分別執著,同時又能修一切的善行,才是真菩薩。菩薩具有兩種基本含義:菩薩是覺悟了的有情生命體;菩薩能幫助有情生命體覺悟。

有情,就是具有情感的意思。

之所以在這裡詳細介紹菩薩的概念,是因為在金剛經的後續部分,多次提到菩薩的概念,以我個人的理解,本經所提到的菩薩,是指廣義的菩薩。在有些佛教論壇,或者佛學群裡面,經常見到有人讚嘆對方是大菩薩,指的就是這種廣義的菩薩。

付囑

付囑:叮嚀,教誨之意。

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人,不僅是指善良的男人、女人之意。這裡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指的是聞聽佛法,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男人和女人,也就是上文所說廣義的菩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首先說一下讀音:耨,讀nòu

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

阿耨多羅,翻譯為:無上。這裡的無上,並不是說最上,而是超越了一切的意思。

三藐,翻譯為:正等。三菩提,翻譯為:正覺。

一句話完整的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又是什麼意思?不是一句兩句能解釋清楚的,只能在後續的對金剛經的研讀中逐漸說明了。

相關焦點

  • 《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小結
    後世讀《金剛經》的人會生起這樣的疑問,既然鳩摩羅什已經參透了《金剛經》的大智慧,但也只能是如此表現,那麼看來我參透不參透《金剛經》好像是沒什麼大用的,即使參透了,不也是如此嗎?面對戰爭與屠殺,用《金剛經》能保證城池嗎?不能!面對軍隊的裹挾與綁架,用《金剛經》能神勇越獄嗎?不能!
  • 現代人念《金剛經》感應集
    特別提示:本文轉載自學佛網,全文連結為:http://www.xuefo.net/nr/article3/32891.html現代人念《金剛經》感應集(節選)《金剛經》靈應──學習成績由倒數第三到全縣第三李月娣,女,廣東省韶關市人,兒子在讀初中二年級時學習成績倒數第三,父母對兒子的前程非常擔憂,通過電話詢問四川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天泉寺方丈智川大師怎麼辦
  • 《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18
    心得:1、如來言說「五眼」的意義所在關於金剛經中的五眼之說,有的解讀金剛經的書說的含糊不清、一帶而過。而具體詳細分析的註疏 ,也多從佛法修煉中達到何種境地,而會有什麼眼,這種眼有哪些功能等。2、佛陀在說完五眼,在說下一個論題:「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之前,冒出一句「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是何用意?如果想言說佛世界很多,好像也用不著用「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來鋪墊,兩句的意思其實是不太搭界的。
  • 《金剛經》的啟示:一個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
    《金剛經》的啟示:一個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的經典,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南懷瑾先生稱此經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那人說自己剛從蘄(qí)州黃梅縣(今湖北黃梅縣)東山寺弘忍大師那裡歸來,嘴裡念的是《金剛經》。惠能聞道,身心開悟,如獲至寶。個人智慧程度不同,讀《金剛經》的感受也不同。像六祖慧能大師,聽到某個經句就能開悟,令人敬仰。
  • 《金剛經》的啟示,見緣起空性,即見如來
    《金剛經》是佛為廣大佛子開示的解脫斷惑智慧法要當下流通最廣的《金剛經》漢文譯本,要屬姚秦法師鳩摩羅什所譯。羅什所譯的《金剛經》之所以流通甚廣,還有一層原因,那就是什公的譯本,是專門用來持誦的「誦本」。《金剛經》原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唐代的新譯本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這部經與大眾耳熟能詳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同屬於大乘般若部經典的支分。《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經題,是說般若妙慧如金剛一樣堅銳,能夠斷除無始以來的我執虛妄,進而達到脫凡入聖的彼岸正覺。
  • 闡釋經典 | 淨因法師:《金剛經》的奧秘
    而《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幫助大家明白,如何正確思維,做正確的事。佛陀在《金剛經》第2-16分中,以分析法闡明世間一切都是處於緣生緣滅的狀態,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相供我們去執著。只要做到於相而離相, 我們煩躁的心就會被降伏。所以,如何解決空間上的執著呢?於相離相!
  • 金剛經誦讀: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
    金剛經是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的經文,很多人在修行時這部經都是不可缺少的。金剛經不但有許多人修行,且修行的方式也非常多。不少人在修經時會選擇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這樣在讀誦時不但會順利,也不會出現讀錯的情況。但金剛經雖然能讀誦,只是在讀誦時也需注意幾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 請問師父,讀誦金剛經有什麼功德?
    請問:讀誦金剛經有什麼功德?
  • 金剛經:可以焚燒手抄金剛經嗎
    手抄的金剛經是不可以焚燒的,因為手抄的金剛經是自己用心去抄寫的,它是有佛力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隨意的去手抄金剛經,是對經文的不敬,同時也是對菩薩的不敬。那手抄的金剛經如何處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金剛經》常識:金剛經為什麼要天天念
    金剛經天天念誦有利於我們對金剛經的理解,因為天天念誦金剛經不僅可以讓我們遠離一切災難,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快樂,也可以幫助我們的內心得到滿足,但是,是否天天念誦金剛經是由自己決定的,而且就算不是天天念誦金剛經,還是能為我們增加功德和福報的。
  • 《金剛經》:佛陀的「拈花一笑」,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全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什麼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呢?所謂金剛,指的是金剛石,質地最堅固,光澤最耀眼,邊緣最鋒利,以金剛的特性比做佛陀講的佛經,是天底下最鋒利,最耀眼的,能以最快的速度,斬斷眾生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
  • 《金剛經》:金剛經全文共有多少卷
    其實按照準確的來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剛經都是已經遺失的殘篇,總體來說的話只有一卷,只是金剛經延續的時間比較長,所翻譯的譯本也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的話,我們最常見的玄奘法師翻譯的金剛經共有32品。在金剛經現存版本中,流通最多的是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這一部經文的話,相信很多師兄都想知道金剛經幾個字和金剛經一共多少品,總共字數有5000字,所以說金剛經的次數不多也不少,在經文中已經算是比較少的了,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不要太過於在意金剛經有多少卷,我們休閒的時候應該將心思放在如何去解讀金剛經,如果我們在修行金剛經的時候我們將自己的心思放正。
  • 《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忌諱有什麼
    讀金剛經是需要注意其中禁忌的,而且在誦讀金剛經時,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虔誠的去誦讀,這樣才能讓自己從金剛經中得到很多的感受,自己堅持的去誦讀的時候,從中感受到的好處也會更多。讀金剛經時是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了解的,這樣才能從金剛經中了解到更多。
  • 金剛經作用:聽金剛經王菲唱誦的好處
    金剛經是可以幫助我們自身看清事物本身,也能讓自身的內心更加清澈,明朗的一部經文。因為金剛經的作用非常大,為此,不少人選擇去聽。在聽時大部分師兄都會選擇聽王菲唱誦的,其實無論是選擇聽誰唱誦的,只要用心去聽,那麼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也能更好的去修行。
  • 金剛經:金剛經全文讀完要多久
    在剛開始修行金剛經的時候,可能讀一遍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自己修行的時間久了之後,也就能讓自己更快的去讀一遍,但是在修行金剛經的時候,是要自己理解其中的知識,追求速度並不是最好的。在讀金剛經的時候,能讓我們心中減少很多的煩惱,這樣自己也就能夠有更好的心情,讓自己去體會金剛經中的知識。
  • 金剛經賞析:背誦金剛經功德是什麼
    誦、聽、抄、背這幾種方法都是修行金剛經比較常見的,今天我們講的就是背誦金剛經,背誦金剛經會讓我們領悟到很多的好處,首先它能夠讓我們靜下心來,使我們全神貫注的投入進去,感悟其中的含義。那麼背誦金剛經功德是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個問題吧。
  • 金剛經功德:金剛經王菲讀誦原因
    其實每個人讀誦金剛經的原因都是不同的,除了是一種信仰外,也是有種種因素的。但不管原因是什麼,只要選擇了讀誦,那麼就要用心去讀。當然除了讀誦外,也可以選擇去聽金剛經王菲讀誦,這樣不但能隨時隨地去聽,也能加深自己對經文的印象。而且長期聽金剛經的好處也有不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3句話,若能悟透,瞬間開悟
    《金剛經》的殊勝之處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屬於大乘佛教典籍,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學術上劃為般若系。  般若類經典約佔大乘經典的三分之一,《金剛經》和《心經》是流傳最廣的般若經典,對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文化都有深刻的影響。  金剛經有六種譯本,通用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初譯本。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金剛經賞析:讀金剛經有什麼用
    念金剛經,即可以獲得大智慧,同時又是獲得很大的功德,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情,所以我一定要堅持用心的去誦讀,功到自然成!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念金剛經的功德吧!金剛經內容中講述了,讀,誦、抄寫以及幫人解說金剛經,都是可以獲得很大的功德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