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論文選登|在農村廁所改造中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研究

2021-02-18 全國農村人居環境

小廁所,大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村廁所革命,並就農村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安徽省蚌埠市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創新舉措,分批分類推進農村廁所改造,2017年以來,先後建成20.2萬個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民群眾如廁環境顯著改善,昔日「捂口鼻、掂腳尖、甩巴掌、驅蚊蠅、便後腿疼腰酸」的如廁場景一去不復返。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有的地方還存在農民群眾參與改廁的積極性不高、農民主體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人通過深入實地調研,採取走訪群眾、召開座談會、查閱相關資料、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尋找症因,並提出對策建議。

一、影響農民主體作用發揮的主要症因

(一)「四有」改變難,農民不主動。一是生活有陋習,長期習慣不想改。在隨機走訪的1427名農民中,其中:40歲(含)以下298人,40歲—50歲(含)457人,50歲以上672人。40歲(含)以下的農民,90%以上改廁願望強烈,這部分農民大多在外地務工、經商或上學,長期生活在城市,已適應城市乾淨整潔的如廁環境,對農村「髒、差、臭」的旱廁已不習慣。旱廁未改造前,有的農民(包括農村小夥娶的城市媳婦、農村姑娘嫁的城市女婿以及他們的子女)節假日很少回農村老家;旱廁改造後,以上人員回農村老家的次數明顯增多,陪伴父母的時間明顯增長。如,懷遠縣龍亢鎮一名農村小夥子在外地工作,談了一個城市的女朋友,春節期間帶女朋友回家見男方父母,女方因嫌旱廁髒如廁不方便,第二天便急著要回家。40歲至50歲(含)的農民,60%左右既有外出務工或經商的經歷,也有長期生活在農村的經歷,衛生廁所和旱廁均能適應,他們表示旱廁改也行,不改也行;還有40%左右的農民沒有外出務工或經商的經歷,基本傾向於不改。50歲以上的農民,85%以上長期生活在農村,思想比較保守,對「一個坑、兩塊磚、三尺牆、圍四邊,夏天臭氣哄哄,冬天冷氣嗖嗖」的旱廁,已習以為常,反而不適應衛生廁所,特別是對在坐便器上方便不習慣,這種習慣在短時期內難以改變。同時,皖北地區農民大都有在房前屋後種植小菜園的習慣,存在「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思想,糞便作為有機肥料直接澆園種菜。二是認識有誤區,未見成品不敢改。農民普遍有跟風、從眾的心理,擔心不實用、有風險,未見村莊改造好的廁所,寧願不改,也不願第一個改,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同時,周邊村莊已經改造好的廁所由於質量不過關,導致問題時有發生,農民群眾耳聞目睹,也加重了心中的擔憂。三是思想有顧慮,害怕花錢不願改。有的農民擔心廁所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後,衝廁所馬桶的自來水需要花錢,廁所設備壞了請人維修需要花錢,進糞管堵了請人疏通需要花錢,糞渣糞液滿了請人清掏需要花錢,有「建得起,用不起」的思想顧慮。如,我們在調研蚌山區燕山鄉一個村莊農村廁所改造時,有的農民反映現在自來水水費每噸3元,燒茶做飯都得節省著用水,哪還敢用自來水衝廁所馬桶,導致出現旱廁「改而不用」的現象。四是現實有困難,外出務工不能改。農村青壯年農民大都外出務工或經商做生意,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家的想改造但是做不了主,能做主的又不在家;有的農民舉家外出,只有節假日才回家,戶廁改造確有困難。

(二)「三不」問題多,農民不認可。一是選址不科學。有的農戶廁所遠離住宅,黑夜裡、雨雪中、冰凍時,農戶家人特別是老幼婦孺、體弱病殘人員如廁困難,農民不能用;有的農戶廁所建在危舊房屋裡,存在安全隱患,農民不敢用;有的農戶廁所建在客廳中,蹲便器或坐便器水封不嚴實,有臭騷味,農民不想用。二是質量不合格。目前,皖北地區農村廁所改造化糞池主要有兩種模式:一體裝配式三格化糞桶和磚砌式三格化糞池。一體裝配式化糞池存在質量不達標,壁厚不夠,蓋板破損、密封不嚴,隔板滲漏、擠壓變形、三格變一格等問題。磚砌式三格化糞池存在池體滲漏,過糞管安裝錯誤,水泥蓋板開裂、破損、密封不嚴等問題。三是施工不規範。有的施工單位中標後不親自施工,而是轉包給無資質的施工單位或聘請當地農民施工,施工前未進行技術培訓,施工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和規範施工,監理單位現場監管不到位,導致發生化糞池埋深不夠,進糞管、過糞管、排氣管安裝不規範,化糞池墊層未壓實、砌磚未壓茬、防滲未測試等問題。

(三)「兩管」不到位,農民有怨言。「兩管」是指廁所設備維修管護和糞汙清掏管理。三分建、七分管,重建設輕管護現象普遍存在。建設與運維管護脫節,有的地方廁所改造完成交付農戶使用後,運維管護跟不上,導致廁所設備壞了無人維修、進糞管堵了無人疏通、化糞池滿了無人清掏。一是責任不清無人管。有的鄉鎮、村未統籌考慮,只關注改廁建設進度,未考慮後期運維管護,改造完成即任務結束;有的地方一體裝配式三格化糞池中標單位與施工中標單位不一致,在保質期內發現問題責任界定不清,互相推諉扯皮,誰也不願意承擔維修責任。二是方法不知沒法管。有的村廁所改造完成交付農民使用後,沒有對農民進行簡單使用知識培訓,沒有將廁所正確使用方法、管護方法傳授給農民,以致於出現廁具壞了不知道如何維修、進糞管堵了不知道如何疏通、化糞池滿了不知道如何清掏的現象。三是機制不全疏於管。有的地方未在鄉鎮或行政村設立廁所設備維修和糞汙清掏服務站點,或名義上設立了服務站點,但無場所、無人員、無制度、無資金、無配件、無工具、無電話,站點形同虛設,服務無法保障。

二、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的對策建議

(一)精準施策聚民力,著力破解農民不主動的問題。針對農民「四有」改變難的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把脈問診,對症下藥,精準施策:一是宣傳教育引導改。點面宣傳結合,新老辦法並用,面上宣傳要「鋪天蓋地」,做到廣播有聲音、電視有畫面、報刊有文章、微信有連結、抖音有視頻、諮詢有電話;點上宣傳要「有的放矢」,採取村內大喇叭、流動宣傳車、倡議書、明白紙、登門入室宣講等形式,大力宣傳改廁的意義、政策、模式、好處,引導農民群眾自覺參與戶廁改造。二是試點示範帶動改。「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村「兩委」幹部、村民小組長、黨員要以身作則、帶頭先改,改造完成後,組織群眾觀摩學習,讓群眾切身感受改廁的好處,待群眾認可後逐步推開。三是多方籌資協助改。採取財政補一點、集體貼一點、社會捐一點、農戶拿一點的方式,多方籌措戶廁改造資金,減輕農民負擔。如,懷遠縣在全縣推廣磚砌式三格化糞池廁所,建成一個大約需要1500元,其中:省補助400元、市補助300元、縣補助500元、農戶自己拿300元,農戶如果出舊磚、舊瓦也可以不拿錢。四是親朋好友幫忙改。外出務工、經商做生意不在家的農戶可以暫時不改,如有改造意願且符合改廁條件的農戶,可以請求親戚朋友幫忙改造。

(二)全程參與嚴監督,著力破解農民不認可的問題。將農民群眾答不答應、認不認可、滿不滿意貫穿於戶廁改造全過程、落實到戶廁施工各環節。一是農民需求是第一選擇。改造前,要充分聽取農民意見、建議,農民願意改造且符合改廁條件的,可以先改;符合改廁條件但農民不願意改造的,暫緩改,通過宣傳教育、示範引導,待農民同意後再改;不符合改廁條件的,堅決不改,絕不能「替民做主、代民決策」,絕不能層層壓指標、村村搞攤派。二是農民知情是第一要務。要發動農民群眾參與改廁全過程監督,就必須讓農民群眾知道監督什麼,怎麼監督。我將新版《農村三格式戶廁建設技術規範》通過順口溜、大白話等形式告知農民群眾什麼樣的建設要求和標準符合技術規範,農民一聽就懂、一看就會,深受農民群眾喜歡。如,在選址方面:廁房有兩種,選址不相同;獨立式廁房,靠角又貼牆,避開低洼地,不在取水旁,建在下風口,臭氣全飄走;附件式廁房,建在臥室旁,偏屋暗室裡,廚房隔道牆;池(化糞池)桶(化糞桶)放院外,安全防意外;留足清掏道,方便糞車行。在廁房建設方面:高度2米以上,面積不小於1.2平方,有水有電有牆有頂有門窗。在排氣管安裝方面:排氣管細又長,10多釐米粗、200多釐米長、50釐米高房簷,戴帽貼牆壽命長。在進糞管安裝方面:進糞管不能長,3米以內最理想,3米以外加坡度,內壁光滑不易堵。在過糞管安裝方面:過糞管不簡單,交錯放置在格板間;出口高入口低,上沿出口高度無差異,第二、第三格出口距池頂高度均不小於10釐米;下沿入口高度有差異,第一格入口距池底高度為有效容積深度1/3,第二格入口距池底高度為有效容積深度1/2。在磚砌式三格化糞池建設方面:三格化糞池,形狀不唯一,目字、可字、丁字、品字都可以;池深有高低,不宜小於1.2米,有效深度為1米;容積有大小,三格比例2:1:3,第一格不小於0.5立方米,總容積不小於1.5立方米。三是質量合格是第一標準。嚴格招投標程序,嚴防不合理的最低價中標,嚴懲串標、騙標等違法行為。在選購預製產品時,要廣泛聽取村民代表意見;供貨商或廠家要提供產品質量合格證,並對產品質量負全責;村民代表、技術人員、監理人員可隨機對材料設備進行現場抽樣送檢,發現質量不合格的,一律退回,要求供貨商或廠家給予補償,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市場質量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改廁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坑農、騙農」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取締一起,並通過媒介向社會公開,接受農民群眾監督。四是施工規範是第一遵循。施工前,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改廁施工規範知識培訓,做到先培訓再施工、不培訓不施工,讓施工人員熟悉每個施工環節、每道施工程序。施工時,不能貪多求快,每個行政村可選擇一戶先改,施工隊在改造第一個廁所時,戶主、鎮村幹部、監理人員、技術人員、群眾代表要全程參與現場監督,確保每個節點、每道程序都能嚴格按照戶廁改造技術規範施工,待廁所改造完成、農戶籤字認可後,再按照此標準逐戶推開,避免「蜂擁而上」「齊步走」,防止「走彎路」「翻燒餅」,確保改一個、成一個、用一個、群眾滿意一個。

(三)以民為主強管護,著力破解農民不滿意的問題。「農民的事情農民辦,政府引導不包辦」,農民是自家廁所管護的主人,是「劇中人」、不是「觀劇人」,政府不能大包大攬、包辦替代。一是農民自己能辦的事自己辦。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戶廁改造通過竣工驗收交付農戶使用時,不能一交了之,要對農民進行簡單使用知識培訓,傳授正確使用維護廁所設備和糞汙清掏方法,做到設備損壞後自己能維修的自己維修;引導農戶採用自吸泵、荷葉桶等工具,自行清掏糞液糞渣澆園種菜。如,懷遠縣蘭橋鄉曹圩村,農戶從市場上化費100多元購買1臺自吸泵,當化糞池第三格滿了,農民自己用自吸泵吸糞水澆園種菜,自產自用,水肥菜好,農民較滿意。蚌埠市禹會區在戶廁改造項目招標時,就將自吸泵列入招標項目,每戶1個,從源頭上解決了糞汙清掏問題。二是農民自己不能辦的事適量付費請人辦。化錢買服務,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幹。當廁所廁具毀壞、過糞管脫落、化糞池格板損毀後農民無法維修、進糞管堵了農民無法清掏時,農民可以通過適量付費的方式,請戶廁改造維修或糞汙清掏服務站點以及專業的社會化服務公司幫助處理。當農民不需要糞液糞渣時,可以將糞液糞渣提供給當地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作為肥料使用,也可以將糞液糞渣運到垃圾處理廠處理。三是政府重在規範引導,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多種模式解決戶廁維修和糞汙清掏問題。可以將戶廁維修和糞汙清掏交由鄉鎮環衛所或鄉鎮其他單位管護。也可以統籌考慮在鄉鎮或行政村設立戶廁改造維修和糞汙清掏服務站點,做到有場所、有制度、有人員、有資金、有工具、有配件、有電話,確保農戶有需求時能及時入戶處理解決。還可以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由專業化的社會化服務公司負責戶廁維修和糞汙清掏工作,農戶適量付費。對貧困戶的戶廁維修和糞汙清掏費用予以減免,由政府給予補貼。

相關焦點

  • 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
    劉阿姨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作者:劉阿姨【首發百家、原創獨家作品】插圖:由圖庫提供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但在農村除了養殖場會散發出令人難聞的臭味之外,還有一類現象,那就是農村現在依然還存在著很多簡單的露天廁所,這些廁所設施簡陋,而且一到炎熱夏季的時候,更是臭氧燻天,還會滋生出很多蟲害。小廁所、大民生,為此國家也出臺了廁所改造計劃。計劃用幾年的時間,升級農村的廁所,在農村也掀起了一股廁所革命。
  • 農村廁所改造,新廁所卻成擺設,農民說出原因,句句在理!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和廁所改造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惠民政策,在很多地區已經開展和實施。在我們皖西南大別山地區,大概是從前年下半年的時候就已經在進行新一輪的農村廁所改造工程。當時的廁所改造主要是將原有的旱廁改成衝水廁所,按照相關的政策措施,由相關部門提供化糞池以及部分的安裝材料,村民在自己添加一部分人工費用,實現廁所的改造升級。當時我們家改造的時候除去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以外,自己家裡還花了將近3000塊錢。我們都知道過去農村廁所比較簡陋,甚至很多廁所的環境衛生情況特別差,容易滋生細菌蒼蠅,蚊子,對環境也有一些不利的影響。
  • 【他山之石】小漏鬥大作用,邢臺市廣宗縣農村廁所改造出「新招」
    為把廁所改造工作真正做紮實,切實讓農民群眾願意用、用得住,邢臺市廣宗縣創新工作思路,將廁所改造和汙水管控相結合,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改造高質量開展
  • 農民主體動起來,農村才能美起來
    面對地域面積如此之大、涉及面之廣、複雜程度之高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各地一定要用好農民主體這一傳家寶,堅持發動農民、依靠農民、為了農民,久久為功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建設美麗中國擦靚底色。堅持農民主體是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的基本方法。無論是歷史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發動農民、依靠農民、為了農民一直是共產黨農村工作的基本方法。
  • 廁所改造,在農村出現了公共廁所,有必要嗎?
    跟隨鄉村振興的宏偉戰略,全國各地農村都在進行升級改造,其中廁所改造也是其中的一項,為解決農村髒亂差的廁所環境,為讓農民也用上乾淨衛生的廁所,國家對於農村的廁所改革也可謂是投入了較大的精力和財力,但在廁所改造中農村逐漸出現了公共廁所,這真的有必要嗎?
  • 農村廁所「改造難」,地方規定統一,這三個原因成了農民大難題
    農村廁所"改造難",地方規定統一,這三個原因成了農民大難題在農村朋友對於有件事情的印象應該十分深刻,那就是在農村上廁所。所以關於農村廁所的改造的呼聲也是十分的高漲,最近幾年陸續的有一些地區開始"廁所革命",早些時候會在院子的外面搭上一個簡易的"臺子廁所",就是在門外挖個坑,然後發個免費的蹲便器,這樣就草草的改造了,但是隨著大家的使用體驗反饋,就發現這種方法存在著很大的漏洞,於是又出現了新的模式。
  • 廁所改造補貼多少錢?如何申請?2020年農村廁所改造補貼政策解讀
    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國家也是有發布關於農村廁所改造的補貼政策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具體解讀一下2020年農村廁所改造補貼政策吧。一、農村廁所改造目的是什麼?農村廁所的改造目的主要還是使糞便可以做到無害化處理,對糞源性的疾病傳播起到一個幹預作用,最終給農村家庭一個衛生和方便的廁所環境。
  • 改出鄉親好生活,看2020年益陽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
    農村廁所革命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作為實現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德政工程、改善農民生活品質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一民生實事項目,把農村廁所改造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動員部署,市委農辦、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辦公室安排專人負責全市農村廁所改造。
  • 加強黨支部建設 發揮黨支部主體作用研究
    針對「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要求,各領域黨支部要發揮主體作用,不僅嚴格貫徹執行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規定,尤其要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創新方式方法,把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項制度做實了,才能從根本上增強黨的組織生活活力,為全面從嚴治黨打牢堅實基礎。
  • 河南南陽強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改善人居環境涵養綠水青山
    截至目前,南陽市累計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65.7萬戶,其中今年新改廁所39.72萬戶;共有458個行政村完成了整村推進改廁任務,起到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南陽市逐項制定計劃表、畫出作戰圖,按圖索驥抓實施,同擰螺絲抓推進,精敲點位抓落實,以鄉村規劃為引領,統籌安排各類資源,充分考慮當地城鎮化進程、人口流動特點和農民群眾需求,科學規劃改造農村廁所,與鄉村產業振興、農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一體化推進。政府重點抓好規劃引領、標準制定、政策引導、示範推廣和資金扶持等。同時,充分尊重農民主體意願,廣泛動員農民參與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工作。
  • 農村廁所「大改造」,冬天如廁不怕凍!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60%
    昨天(19日)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廁所問題看似小事情,背後卻是「大民生」。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近年來我國農村廁所質量、設計應用、如廁文明等方面不斷進步,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重點推廣使用防凍保溫水衝式廁所、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所、通風改良式衛生旱廁等三種改廁類型,防止了生搬硬套和「一刀切」現象的發生。記者採訪中發現,許多農村廁所不再是村莊顏值「減分項」,而是成為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進步的見證。
  • 淄博改掉農村土茅房旱廁 為農民群眾建設無害化潔淨廁所
    山東推動農廁改造,改掉農村土茅房、旱廁、連茅圈,為農民群眾建設無害化潔淨廁所,讓農村居民「方便」更方便,農村環境也變得更亮麗、更潔淨。    農廁咋改?農民群眾咋看?後續管護咋幹?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到山東省淄博市對這件「方便」的小事進行了調查。
  • 農業農村部答封面新聞:鄉村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顯著作用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鄉村治理體系在農村地區的聯防聯控、鄉村衛生、人居環境等方面都發揮了顯著的作用。」12月2日,農業農村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有關情況。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毛德智在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時,對鄉村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予以肯定。
  • 農村旱廁改造成衝水廁所,那糞便滿了怎麼處理?
    以前農村都是使用旱廁的,又髒又臭,根本不願意多呆的。尤其是到了夏天更是蚊子特別多,弄得你一秒鐘都不願意多呆的。現在隨著新農村的建議,對於農村的旱廁也是進行改造,都可以改成衝水廁所了,農民也用上了乾淨的廁所。
  • 教育部:農村中小學圖書館要發揮輻射作用服務農民精神文化需求
    中小學圖書館作為服務教育教學、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辦學條件,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重要內容,是廣大學生、教師獲取信息資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對於保障教學、服務教學、改善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農村旱廁改造完卻沒人用?農民說出這三句話,讓專家無話可說!
    不過這也不排除農村地區廁所衛生條件差的現狀,特別是在春夏季節正是蚊蟲繁殖的時候,農村廁所就招這些蚊蟲的喜歡,上廁所的時候農民就會很不方便,所以近兩年國家對於農村旱廁的問題進行改造,原本就是為了讓農民可以享受衛生乾淨的廁所,也可以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環境,但如今很多農村地區已經完成了旱廁的改造,農民卻都不用?不料農民卻道出這3個原因,讓專家無話可說!
  • 吉林:農民告別「土坑」用坐便 農村「廁所革命」暖民心
    新華社長春11月30日電  題:吉林:農民告別「土坑」用坐便 農村「廁所革命」暖民心  新華社記者郭翔、高楠  嶄新的坐便、潔淨的瓷磚、暖黃色的集成吊頂……吉林省吉林市江密峰鎮西三家子村村民姚青山去年底用上了與城市公寓一樣的室內水衝廁所,「咱農民冬天上廁所再也不用穿上棉襖在室外挨凍了
  • 肥西縣花崗鎮: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是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惠民工程,為更好地推動工作開展,肥西縣花崗鎮葉崗村通過「講」「帶」「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激發群眾參與農村環境整治的熱情和積極性,有效營造了上下一心、齊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氛圍。「講」清大道理。
  • 「農村廁所改造」,央視調查真相貓膩!
    近年來我國很多地區力開展廁所改造,特別是在廣-大農村,群眾拆掉了使用多少年的旱廁,用上了嚮往已久的衝水式衛生廁所,環境得到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然而最近有些地方的村民反映,中央高度重視並不斷出臺方案及措施的農村改廁工作,在一些地方卻變了形,農村推進旱廁改造 廁所卻閒置成了雜物間.
  • 農村旱廁改造完畢,部分農民卻說還是以前好用,到底咋回事?
    隨著振興鄉村政策的執行,農村髒亂差的現象基本解決,農村到處乾淨整潔,老農民莫不感謝黨的政策好,前幾年農村旱廁改造,如今基本接近尾聲,還改造完畢後使用過程中,部分老農民卻說,改造完畢後還沒有以前好用,這到底咋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