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比薩斜塔實驗」

2021-02-08 環球網

——微觀世界的弱等效原理檢驗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周林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還記得少年時代課本上《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故事嗎?故事講的是25歲的數學教授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當眾同時拋下了重量分別為1磅和10磅的兩個鐵球,用實驗否定了統治2000多年的亞里斯多德的權威理論。

這篇課文向兒時的我們傳遞了不要迷信權威,勇于堅持真理的科學精神。後來我們慢慢明白了這中間日常經驗與真相迥然不同的根源在於對空氣阻力的忽視。既然如此,那麼真空中兩個物體下落就可能不會有任何差別。順理成章地,很多人甚至還設想過棉花和鐵塊在真空中的落體實驗。但是,有誰設想過用服從量子力學規律的微觀原子來做這個實驗嗎?原子的「比薩斜塔實驗」會不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實驗。

比薩斜塔實驗」與大思想家們的淵源

小貼士

伽利略無疑研究過落體實驗,但他有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這個實驗卻很有爭議。有人考證認為事件本身很可能是其學生維維安尼杜撰的,然而,這並不影響「比薩斜塔實驗」在科學史上的象徵意義。在2002年由美國物理學家發起的物理學史上最美的十大實驗投票活動中,「比薩斜塔實驗」位列第二。

這種不同質量的物體從相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同時著地的規律在現代物理學中被稱為「弱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為何重要?

等效原理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石,也是一種普適性原理。這裡所說「普適性」,是指不同質量、不同材料的物體在任意尺度(如宏觀、微觀)、狀態(如內部靜止或轉動)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測量都應該是成立的。當然,作為一個假設,其是否成立取決於實驗的測量結果。如果人們在實驗測量中發現這一規律出現破缺(即等效原理不成立),那麼我們就需要對廣義相對論進行修正,物理學家們翹首以盼的物理學發展新時代也可能到來。

在物理學家心目中,建立一種可以描述所有物理現象的理論,即物理學的大統一理論,是大家追求的終極目標。現代物理學已知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中,除引力外,另外三種基本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已經通過標準模型理論實現了統一。物理學家們構建的試圖將引力與標準模型統一的新理論(如超弦理論),幾乎都要求等效原理不再成立。因此,檢驗等效原理的實驗成為驗證這些新理論的重要途徑。

等效原理的現代科學實驗

等效原理在當今物理學中至關重要,實驗檢驗等效原理成為基礎物理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自牛頓後,有不少優秀的物理學家窮盡畢生所能開展實驗,並不斷刷新測量精度。無疑,每次精度的提高都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當前,除了我們熟知的「比薩斜塔」式自由落體實驗,還包括月球雷射測距、扭秤等與之類似但方案不同的實驗。這幾類宏觀物體的檢驗實驗給出的最新測量精度(後文插圖中有定義公式)在10

-10-10

-13量級,但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實驗都證明等效原理是成立的。

與此同時,人們也把目光投向了未來太空衛星實驗以期在更高精度上檢驗等效原理。還有人甚至考慮用反物質粒子作為檢驗樣品,因為材質的差異越大,等效原理破缺的可能性就越大。

圖4 上個世紀70年代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置於月球表面的雷射反射鏡,用於地-月雷射測距實驗。(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Lunar Laser Ranging experiment詞條)

圖5 匈牙利物理學家厄阜發明了測量引力的扭秤,這是目前在實驗室內檢驗等效原理精度最高的實驗方法。(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扭稱詞條)

為什麼要用原子來做「比薩斜塔實驗」

無疑,原子的量子特性(如波粒二象性)是吸引人們開展微觀尺度等效原理實驗研究重要的原因。服從量子力學規律的原子,是否可能因為其量子特性的存在,當用其作為實驗中的檢驗質量時,使得等效原理變得更容易破缺?

另外,人類掌握的最精密測量技術(冷原子光鍾,其長期穩定性可達到百億億分之一)是在原子上實現的。那麼,用原子作為測量質量,是否可能達到比宏觀手段更高的測量精度?

這些因素都強烈地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推動著原子「比薩斜塔實驗」的進程。

如何用原子來做比薩斜塔實驗

用原子進行「比薩斜塔實驗」是人們很早就有的夢想,但是常溫下原子無規則的運動速度高達每秒數百米,人們對其進行有效的操控都非常困難,更不用說開展精密的「比薩斜塔實驗」。這種現實與理想的鴻溝,隨著上個世紀末雷射冷卻原子技術的迅速發展而消失。

利用雷射冷卻原子的技術,物理學家可以在短短幾秒內囚禁近十億個原子,並將它們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百萬分之一開爾文甚至更低的水平),這時候原子熱運動速度只有釐米每秒的量級,利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已經能實現非常精密的操控了。製備完冷原子後,利用一種名為「移動光學粘膠」的技術,可以實現這團冷原子的上拋,形成一個自由落體的「原子噴泉」。這一過程與「比薩斜塔實驗」基本相同,只是「比薩斜塔實驗」採用的是自由下落,而這裡是先上拋,再自由下落。

日常經驗中,我們判斷兩個物體誰先著地,是看哪個物體的邊緣先接觸地面。然而,這並不是一種高精度的測量方法,對於還存在一定熱運動擴散難以界定邊緣的原子團則更是如此。巧的是,會擴散的原子可以通過物質波幹涉儀的技術來實現「比薩斜塔實驗」,進而檢驗等效原理。通過特定雷射脈衝操控,可以實現原子幹涉技術,原子自由下落過程的信息將被記錄在其幹涉條紋中,通過對原子的螢光探測就可以提取這些信息。目前,國際上最為精密的絕對重力測量技術就是基於這種方法。

將兩種不同原子放在一起開展實驗,通過比較它們各自的原子幹涉條紋的信息,就可以得到較高精度的等效原理檢驗結果。

原子「比薩斜塔實驗」得到的結果和意義

在武漢,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詹明生研究小組正在開展原子的「比薩斜塔實驗」。該研究小組採用銣元素的兩個同位素

85Rb和

87Rb進行實驗,在億分之三的測量精度下,研究人員發現原子依然遵守弱等效原理。這個結果在國際上首次把微觀尺度等效原理檢驗精度推進到億分之一的數量級,因而被國際物理學頂尖雜誌《物理評論快報》接收發表。

接下來的問題是,在比億分之一更高的精度下,原子的弱等效原理是否依然成立?這有待進一步的實驗。目前,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科研人員正在研製國際上最高的十米原子幹涉儀實驗裝置,希望能再次刷新這一結果。

後記

每個人在小時候可能都玩過「比薩斜塔」式的拋物遊戲,對這類簡單遊戲的觀察和反覆思考,會讓我們慢慢積累一些對大自然規律表象之外更為深刻的認知,而人類探索未知的過程也是如此。

「比薩斜塔實驗」中蘊含的思想,先後在亞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古往今來最偉大思想家們的腦海中不斷升華,拓展著人類認識自然世界的邊界,這種進步也是人類思想與智慧發展的印跡。

2015年正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誕生一百周年,在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旅途中,「比薩斜塔實驗」依然處在前沿。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原子「比薩斜塔實驗」精度創新紀錄—新聞—科學網
    據介紹,團隊成員用銣-85和銣-87兩種原子幹涉儀構建了一個微觀世界的「比薩斜塔實驗」:用原子噴泉和受激拉曼躍遷技術,實現兩個同步自由落體的原子幹涉儀,並由此測量兩種原子重力加速度是否有差異。 科學家提出一種新的四頻雙衍射拉曼冷原子幹涉方案。該方案對外場不敏感,並可實現不同組分原子相位噪聲的高度共模抑制。
  • 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地,比薩城乃至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世界著名的景觀,也是義大利標誌之一。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鐘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 每天一個你一直認為是真的故事:比薩斜塔實驗
    相信大家在語文課本中都曾經看到過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這個說法最早出現在伽利略的學生維維亞尼寫的《伽利略傳》。他的學生在書中寫到:「我的老師曾登上比薩斜塔在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目前將兩個重量不一樣的鐵球懸空後,同時在塔上將其拋下,結果聽說落地。」
  • 課程|《比薩斜塔》
    義大利中部的比薩城內,有一座造型古樸而又秀巧的鐘塔,是羅馬式建築的範本,然而它使人們驚嘆詫異的地方還遠不止這些。每年80萬遊客來到塔下,無不對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憂慮和焦急,同時為自己能親眼目睹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蹟而慶幸萬分。這座令人心情如此激動的塔,就是著名的比薩斜塔。
  • 十大經典物理實驗 | 比薩斜塔的自由落體實驗
    他首先為自然科學創立了兩個研究法則:觀察實驗和量化方法,創立了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真實實驗和理想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從而創造了和以往不同的近代科學研究方法,使近代物理學從此走上了以實驗精確觀測為基礎的道路。愛因斯坦高度評價道:「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 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伽利略並沒做過
    一到做實驗,孩子就圍上去,課堂很熱鬧。趙老師問,你覺得自然界最大的東西是什麼?有人說是宇宙。那最小的是什麼?一個男孩說是原子。「對,從宇宙空間到微觀粒子,空間尺度上從最大到最小的,都是物理學的研究範疇。物理學的研究範圍很廣,甚至被稱為『萬物之理』都不為過。」
  • 遊記·那些我們一起看過的美景——斜塔之城:比薩(Pisa)
    斜塔位於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這裡坐落著一組建築群,由主教堂、洗禮堂、著名的比薩斜塔和公墓組成。這也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比薩擁有著名景點比薩斜塔、比薩大教堂、奇蹟廣場、騎士廣場及比薩洗禮堂。還因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實驗,使得比薩名聲遠揚。
  • 比薩斜塔下什麼都是斜的
    著名建築原是配角:十幾年前,在義大利中部城市比薩的著名斜塔修復期間,有人曾提出方案將斜塔扶正,但是,當時主持斜塔修復工作的專家委員會未接納這一方案。確實,比薩斜塔要的就是這麼個斜勁,如果斜塔不再斜了,還有什麼特色可言。    現在,經過修復和加固的比薩斜塔與遊人見面後,顯得更加迷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蜂擁到比薩城,都是慕斜塔之名而來。
  • 外國人比薩斜塔拍照姿勢大賞
    要說全球人最愛惡搞的一個拍照景點,那非比薩斜塔莫屬了。作為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比薩城的這座斜塔每年都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到這裡去參觀、合影。我們來看看腦洞清奇的外國人那些稀奇古怪的斜塔合影。這個「冰淇凌」看起來有點美味,想吃!
  • 《義大利比薩斜塔》沒面目-協助拍攝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
  • 4個伽利略的事實,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進行自由落體實驗
    1.伽利略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鐵球實驗」1971年8月2日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重現伽利略物體自由下落實驗,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是他在比薩斜塔上用兩個鐵球進行自由落體的著名實驗,該實驗證明物品的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並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 只知道義大利比薩斜塔?中國五大斜塔了解一下
    說到斜塔,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想必就是義大利比薩斜塔,這個雙球同時落地實驗的場地。但是中國獨有的五個著名的斜塔你知道嗎?中國五大斜塔分別是指綏中斜塔、虎丘斜塔、松江斜塔、崇左斜塔、當陽斜塔。綏中斜塔 這個世界上傾斜度最大的斜塔塔高:9米傾斜度:12.01度相傳此塔建成後不久,由於地基下沉,開始逐漸傾斜。數百年來,雖幾經地震與洪水的侵襲,卻始終斜而不倒。經測量,此塔的傾斜度已達12.01度,可列世上斜塔之最。 虎丘斜塔 虎丘塔名雲巖寺塔,是世界第二的斜塔。塔外圍著欄杆,不能登塔參觀。
  • 「自由落體」發現之地,比薩斜塔為何會傾斜至今未解
    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 世界第一斜塔在中國,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300年,斜率是它的3倍
    有些建築因為體型巨大,結構精美而讓人驚嘆,比如埃及金字塔,而有些建築卻似乎以違反常理的形式存在,讓人感嘆其中的神奇,比如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對於一座建築來說,地基是它的根本,只有穩固的地基才能讓上層建築得以穩固,所以一般的地基都要求平整,一旦發生傾斜,很容易讓整棟建築倒塌。
  • 中國最早的「斜塔」在廣東,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705年,人跡罕至
    提到「斜塔」,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建於1173年的比薩斜塔,外形優美,成了旅遊者趨之若鶩的拍照打卡勝地。比薩斜塔其實,在中國早就有多座著名的斜塔,而且建塔時間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更早。有的斜塔的傾斜度還超過比薩斜塔,迄今依然屹立無恙。
  • 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原因讓人意外,不是比薩斜塔而是在南京境內
    說起「斜塔」,也許很多人會想到義大利境內的比薩斜塔,比薩斜塔在世界上很有名,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存在,它的發展標誌著義大利塔的高度發展,在義大利比薩市境內,義大利的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據說是11~14世紀義大利建築的絕品。
  • 比薩斜塔,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
    比薩斜塔,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位於義大利比薩市北面奇蹟廣場建築群,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比薩斜塔,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市北面奇蹟廣場建築群,而且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均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有巨大影響,故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比薩斜塔是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三大建築之一。比薩教堂建築分為主教堂、洗禮堂與鐘樓三大部份。
  • 跑跑卡丁車手遊比薩斜塔寶藏在哪 一起來看看吧
    跑跑卡丁車手遊比薩斜塔寶藏在哪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8-10 06:00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卡丁車手遊比薩斜塔寶藏在哪 一起來看看吧 跑跑卡丁車手遊比薩斜塔寶藏在哪?
  • 義大利有比薩斜塔、法國有艾菲爾鐵塔,中國這個塔不簡單!
    世界三大奇塔世界上的塔很多,但是最奇怪的塔有三座,比薩斜塔、艾菲爾鐵塔、釋迦塔;這三大奇塔,共同點都是塔身穩固。比薩斜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它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比薩斜塔的建築歷程可謂是一個心酸血淚史,建築從設計,到完成8層高度54米的斜塔,耗時200年時間,才得以建成。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00年的歷史的鐘樓。
  • 世界各國的名塔,巴黎鐵塔,比薩斜塔,都比不上最後一個
    大家對比薩斜塔應該十分熟悉,最有名的應該還是牛頓做的那個實驗。其實,比薩斜塔在最初建立的時候是直的,但是在建築初期就開始偏了。哈利法塔,這個塔位於杜拜,如今是世界上最高的塔。高達828米,共有160層,建築裡有酒店、辦公室、私人住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