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大醫傅青主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明清大醫傅青主)

  他獨到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使他聞名遐邇——
  傅青主傅山博學多才,通經子諸史和佛道之學,對金石書畫,尤其是書法,篆、隸、楷、行、狂草無不貫通,尤精醫學。傅山身背藥籠,行醫治病,風雨無阻,幾十年如一日,足跡走過大半個中國。他獨到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使他聞名遐邇。現今太原市內和市郊的上蘭竇大夫祠、五龍廟、土堂淨因寺、晉祠、松莊等地,均有傅山的遺蹟。其代表作有《霜紅龕集》《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石室秘錄》等,尤以《傅青主女科》一書成就卓越,成為中醫婦科者必讀的專著。
  太原有一種風味小吃叫「頭腦」,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經常食用,有益氣調元、活血健胃、滋補虛損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所以太原人常常天不亮就趕著吃「頭腦」,所以又叫「趕頭腦」。
  據說這種風味早點與傅山有關。傳說傅山中年喪妻後,一直沒有再娶,而是侍奉在老母身邊。其母年邁體弱,長臥病榻,為使母親康泰頤壽,傅山以肥羊肉、蓮藕、山藥、黃芪、良姜、煨面、黃酒、酒糟等為原料製成了「八珍湯」,並把這種湯作為老人冬季進食的早點。經過一個冬季的精心調治,他的母親百病盡消。從此,「八珍湯」之名不脛而走。看似尋常的一份小吃,其實是一份很好的藥膳食品,其中羊肉味甘性熱,補虛開胃;蓮藕清熱化痰;山藥補脾健中;黃芪補脾益氣健肺;良姜味辛性熱,溫中下氣,暖胃消食。藥寓於食,藥食並用組成一劑溫補而不膩、清薄而可口的滋補藥膳。
  傅山精於醫學,而且極重醫德,對待病人不講貧富,一視同仁,對老百姓會給予更多的關照。對於那些前來求醫的闊佬或名聲不好的官吏,則婉詞謝絕。他說:「好人害好病,自有好醫與好藥,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醫與胡藥,正經者不能治。」而其在醫學上最大的貢獻是他傳世的幾部醫學著作:《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對後世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傅青主女科》,更是清代主要的婦產科專著,該書文字樸實,論述簡明扼要,理法方藥謹嚴而實用,善用氣血培補脾胃調理之法,為後世中醫婦產科醫生所推崇。從書中的處方來看,多以四君子湯、四物湯、異功散、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等加減化裁,是傅山經過長期實踐的結晶。
  傅山曾用寫文章來比喻醫生處方用藥:「處一得意之方,亦須一味味千錘百鍊。 文章自古難,得失寸心知, 此道亦爾。魯莽應接,正非醫王救濟本旨。」醫生處方用藥如同寫文章一樣,自古以來就很難,不可草率下手。文章寫不好,頂多貽笑大方,藥方出差錯,卻事關病人性命大事。甲申明亡後,傅山流寓晉中各地:「所至老幼男婦以疾請者,輒遮留不得去,從容診治,多奇驗。酬之金,不受也。」「日惟專醫救人,登門求方者戶常滿,貴賤一視之,接無倦容,藉以回生者不可勝數。」
  傅山作為一名天才型的雜家,被後人賦予很多形象。梁羽生小說裡,他是「天山七劍」的精神領袖,武功深藏不露;坊間名醫錄中,他懸壺濟世,堪稱婦科聖手;妙筆丹青內,他狂傲不羈,詩書畫藝無一不精,與顧炎武、黃宗羲等人被梁啓超稱為「清初六大師」。傅山無意仕途,他博覽群書,除經、子、史、集外,甚至連佛經、道經都精心覽讀,穿道士服裝,住在佛教的寺廟裡,交友遍布儒道釋各界。
  傅山忠君愛國,清兵入關時他39歲,毅然出家入道拜還陽真人郭靜中為師,是全真道山西龍門派第六代傳人,其師賜其號「真山」。據傳傅青主曾蟄伏於靈石山幾個晝夜,承法師指點迷津,從此醫學造詣突飛猛進,處方精到實用,因而頗受後世醫家推崇。他以行醫為業,借醫弘道,以醫傳教,從事反清復明活動。在行醫實踐中,他對前人經驗和民間驗方,非常重視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醫學著作《青囊經》和《青囊秘訣》授於親傳弟子反清復明志士浙江山陰(今紹興)人陳士鐸,陳氏迫於清代文字獄,將其師傅山所傳醫著隱去傅氏之名流傳於世。據有關資料顯示,傅山的兒子傅眉和侄兒傅仁,當時曾在太原橋頭街開設藥店,藥店招牌「衛生館藥餌」和楹聯均為傅山所親題。楹聯為「以儒學為醫學物我一體,借市居作山居動靜常貞」。傅眉和傅仁經營藥店,傅山則住在郊外。
  傅山「懸壺濟世,不為名相,當為名醫」。他整天行醫按脈,風塵僕僕,寫下了《傅氏女科》《青囊秘訣》等「流布天下」的醫書。

  傅山27歲時,妻子就因病而逝,當年,兒子傅眉只有5歲。傅山發誓不再娶妻,與兒子相依為命。白天,他與兒子同乘一車,外出採藥賣藥。晚上,父子二人圍坐在燈下,傅山為兒子講授文學、醫理。在傅山流離在外和隱居的生涯中,傅眉一直相伴在他的身邊,父親是朱衣道人,兒子則自號糜道人。而且深受父親影響,傅眉也並未像絕大多數書香子弟一樣走向仕途,父子二人始終保持著特立獨行的氣節。
  對於傅山來說,傅眉不僅是兒子,更是知音和良伴。

本報記者 史莉

(原標題:明清大醫傅青主)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傅青主女科,原來有那麼多門道
    《傅青主女科》一部頗有建樹的婦科專著,你知道嗎?這部傳世之作中每一病例分有幾個類型,每一類型先有理論,後列方藥。在論述中,先敘述一般人對這個病症的理解,然後提出自己的意見,加以辨析,我們一起來管窺先生學術思想及辨證論治特色吧~傅青主(1607-1684),名傅山,字青竹,後改字青主,山西陽曲人,是乃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書畫家、醫學家。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聖」之名。
  • 張明揚|傅青主老師的高官朋友圈
    傅山(1607-1684)字青主,明清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 遺民傅山的高官朋友們文|張明揚1654年6月,大書法家傅山因涉嫌參與反清活動入獄。作為晚明遺民與山西文化界的雙重領袖,傅山的被捕自然不會悄無聲息,各路新知舊友都參與到營救傅山的義舉之中。傅山捲入的不是什麼小案,是帝制時代最為忌諱的謀逆大案。
  • ◇中醫◇傅青主女科,原來有那麼多門道
    在論述中,先敘述一般人對這個病症的理解,然後提出自己的意見,加以辨析,我們一起來管窺先生學術思想及辨證論治特色吧~傅青主(1607-1684),名傅山,字青竹,後改字青主,山西陽曲人,是乃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書畫家、醫學家。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聖」之名。
  • 一個天才男人開創的婦科傳奇,青主女科課程來啦!
    在詩、文、書、畫諸方面,傅青主皆善學妙用,造詣頗深。其知識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無出其右者,著名學者顧炎武曾三次拜訪傅青主,將傅青主當做自己的老師,稱讚他「蕭然物外,自得天機」。明清更易之際,傅青主先生堅持民族氣節,為了反清,後半生認真研究武術,同時精研道家養功法。
  • 女性絕經後又來月經,若屬脾腎兩虛肝氣鬱,可用傅青主的這個良方
    古往今來,醫生們都對女性健康格外關注,自扁鵲成為第一個婦科醫生以來,婦科就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歷代醫家中不乏有在婦科領域中有大成就者。說到古代婦科名醫,明末清初的醫學家傅青主可謂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 《傅青主男科》賞析,三個男人之間的對話
    日前,大學時的好友老陳發來其醫院某專家(也曾是我實習時的帶教老師之一)所寫《傅青主男科·上卷賞析》文稿,讀來頗多收穫,深感作者對傅青主醫學之喜愛,賞析內容包羅萬象,思路開闊,才思如湧,看得出作者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
  • 青主女科方藥歌訣(2),一定要為自己收藏!
    今本《傅青主女科》,分為上下兩卷,共涉及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妊娠、小產等十門,計80症,共83方,其方藥大多都經過無數醫家長期應用並證其實效。下面我們就繼續用歌訣記憶青主女科中的方藥,吟誦頓悟其精義奧旨,鞏固學習效果。
  • 這3個傅姓人,震古鑠今,名滿華夏!
    傅說是誰?他又是何德何能?居然能和舜、管夷吾等大賢並列在孟子筆下。《史記》當中如此記載,商王武丁即位後,希望找到一位能輔佐他的得力大臣。一天晚上,武丁夢中遇到一位聖人名叫「說」,醒後找遍群臣也沒有,於是遍尋天下,終於在傅巖(今山西平陸)築土牆的奴隸中找到了他。與之交談後,認為他是位聖人,於是任用他為相,賜姓「傅」。
  • 斟一杯清茶,靜聽傅家的歷史
    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記載:「傅,殷相說之後,築於博巖,因以為姓。」《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廣韻》、《姓解》及鄭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說,由此可見,這位傅說,便是傅姓的始祖。 傅僉(?-263年),南陽義陽(今湖北棗陽)人,傅肜之子,三國時蜀漢將領,官至關中都督,魏國攻伐蜀漢時防守陽安關,兵敗戰死。 傅玄(217年-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人,傅燮之孫,西晉哲學家、文學家,官至司隸校尉,追封為清泉侯。
  • 傅友德後裔考《明·開國大將軍傅友德傳》附錄
    傅友德後裔考——《明·開國大將軍傅友德傳》附錄二 傅友德歿後,除長子傅忠和壽春公主之幼子傅瀞(字彥名,年5歲)準允留居應天(今江蘇南京)外,其餘族眾悉發配雲南、遼東。所幸,傅榮尋得一船板殘木,沿水漂流,在浦東六灶鎮被當地陳姓所救,時年不及弱冠。此後,傅榮娶陳氏女為妻,定居六灶。傅榮生五子:長子傅璇、次子傅璣、三子傅玉、四子傅珍、幼子傅琦。為免家人受到連累,傅榮對自己的身世始終三緘其口,從不透露。只在臨終之際,才告知家人自己乃大將軍傅友德之後,遺訓子孫必須「勿謀仕進」(不要進入仕途)。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傅玉五世孫傅心魯執筆編撰六灶第一部《傅氏家譜》。
  • 科學調理吃青主閣小產調養套餐
    小產對女性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如果沒有注意小產後身體調理,不但會影響身體康復還有可能影響日後的生育能力。所以,小產後一定要注意加強飲食,才能讓身體儘快恢復,為下一次孕育做好準備。那麼,女人小產後的飲食調理如何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