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默克爾拒絕歐洲債券

2020-12-11 瀟湘晨報數字報

    歐盟峰會今日召開,歐元區國家將再次商討歐債危機解決辦法,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番表態讓峰會前景蒙上陰影。默克爾26日再次嚴詞拒絕歐洲債券。歐洲債券被許多人視為解決危機的一劑良藥,也意味著德國需要為希臘等國家的債務買單。  據新華社電

    表態 不會共同分擔債務

    德國總理默克爾26日在自民黨議會黨團會議上再次嚴詞拒絕歐洲債券,她說,「只要我活著」,就不會推行歐洲債券。據德國媒體當天報導,在歐盟首腦會議前,默克爾表示在德國過去60年歷史上從沒有過債務共擔一事,這次也不會對歐洲國家的債務實行共同分擔。

    默克爾的此番表態令人震驚,因為儘管她和德國內閣部長一再重申反對歐洲債券,但此前的官方表述是債務共擔「目前」不是克服危機的正確方法,但原則上從未排除推行歐洲債券的可能性。

    默克爾27日在聯邦議會發表政府聲明時強調,解決歐債危機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時她再次明確拒絕在歐盟範圍內推行歐洲債券。她說,強行推出歐洲債券是錯誤的。

    藍圖 金融等四方面一體化

    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26日發布報告,提出從金融、財政、經濟和政治四個層面構建一個穩定和繁榮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報告將交由於本周召開的歐盟峰會。

    報告說,一體化的金融框架包含兩個核心部分,即統一的歐洲銀行業監管體系與共同的存款保險及清算框架。其中,統一的監管體系對於在歐盟範圍內確保有效貫徹審慎原則、風險控制與危機防範至關重要;共同的存款保險將提升現有存款保險安排的可信度,增強儲戶信心;統一的清算框架則有助於無生存能力的金融機構實現有序退出。

    在一體化預算框架方面,報告認為在歐元區範圍內,需要建立一套能切實防範與糾正成員國財政政策不可持續性問題的機制。

    分析 「聯邦制」只是願景

    範龍佩報告顯示的「路線圖」,試圖描繪一體化拯救歐元的願景。不過,歐洲對這一願景雖有共識,但對如何實現這一願景,卻始終存在重大的分歧。本來,歐洲各國強烈的主權意識便導致它們強調自己身份的獨立和平等,民選政府又不可能不考慮選民意願強行推動一體化建設。

    在經濟聯盟方面,要解決「南北雙速」等地區失衡問題,需要歐元區內的貿易順差國和逆差國採取措施重建平衡,但這方面措施鮮見出臺。至於最終的政治聯盟,歐洲一體化建設的軸心——德法兩國也存在明顯分歧。

    事實上,法、英、荷等主權意識強烈的歐洲國家,領導人甚至會在特定場合迴避討論「聯邦制」,因此路線圖所最終指向的政治聯盟雖帶有「聯邦制」色彩,具體文本卻無一處提及這一詞彙。

    [連結]

    歐洲債券

    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拉吉、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以及歐元集團主席容克26日在一份戰略文件中共同要求,在歐元區採取債務集體分擔的方式來解決目前的歐洲債務危機,並呼籲共同為銀行存款作擔保以及發行共同的債務票據。這些建議預計將在28日召開的歐盟峰會上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對中國要更強硬?德國數名議員聯手施壓,默克爾表態值得警惕
    編輯:拾遺根據路透社報導,11月30日,在一場線上會議中有幾名議員對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了要求,要求德國必須要對中國「持有強硬」的態度,對此,默克爾表態稱,歐洲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認可的價值觀默克爾被要求對待中國要態度強硬根據相關報導顯示,近期,默克爾出席一場在線會議,在會議上被幾名議員要求必須對中國態度強硬,尤其是在中國做出了「侵犯人權」的行為時。
  • 歐盟委員會或將發行歐洲債券 德國總理極力反對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5日訊 (實習記者 李瀟逸)據德國《世界報》周刊6月13日報導:歐盟委員會不顧德國的反對,計劃在歐元區內部引入歐洲債券。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歐洲議會上表示:「我們需要對發行歐洲債券進行嚴肅的討論,以統一歐元區各國的債務。」    巴羅佐稱,歐元區國家應同意這樣做的條件以及制定一份時間表。
  • 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當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黨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受慘敗,德國右翼勢力民粹主義政黨選擇黨歷史性跨入柏林市議會時,默克爾在選後就對自己的難民政策作出了反思,近日的歐洲與伊斯蘭宗教乃至伊斯蘭國間的爭端更是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計劃推上風口浪尖。可以說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 王陶陶:川普與默克爾——西方世界的致命分裂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陶陶】 近日,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之間突如其來的激烈糾紛,引發了世人的震驚。 不久前,川普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和德國《圖片報》聯合採訪時,對默克爾做出了極其嚴厲的抨擊,他聲稱,「默克爾的難民政策犯下了非常災難性的錯誤,並認為,「歐盟基本上就是德國的工具。」
  • 默克爾演講點醒歐洲國家,英法紛紛看向了中國,尋求對華深度合作
    近期默克爾的一次演講點醒歐洲國家,使得英法紛紛看向了中國,尋求對華深度合作。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在德國已經擔任了15年總理,她在任期之內,讓德國成為了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且實現穩固的增長,就在傳統的英國和法國面臨困境的時候,德國起來了。默克爾在她的臨別的演講當中指出,歐洲的國家應該積極地尋求和中國的廣泛合作,這樣是有利於整個歐洲國家的,中國象徵著未來,美國的將來是會被取代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 歐洲抗疫壓力有多大?默克爾哭了,馬克龍病了
    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面對英國「脫歐」、美國「退群」、內部分歧嚴重的多重挑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在區域一體化道路上躑躅前進的歐洲迎來考驗其向心力和治理能力的壓力測試。 誰來替默克爾「穩」住歐洲 幾天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則視頻在社交媒體熱傳。
  • 歐洲發生了什麼?默克爾現場表明態度,反華聯盟這回要失望了
    據環球網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現場表明態度稱,歐洲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能被其他國家所左右,因為兩者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需要溝通和交流以求得平衡。反華聯盟這回要失望了,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在帶來矛盾的同時必然也會誘發合作,只是歐洲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默克爾要特意做此表態?
  •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態,呼籲歐洲團結一致,應對美國
    據俄羅斯衛星社5月16日報導,在接受《南德意志報》採訪時,德國總理默克爾敦促歐洲國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抗美國的壓制。她指出,腐朽的戰後秩序已經無法套用到當今社會了,歐洲需要重建自己的世界地位。近幾年來,美國和歐盟,尤其是和德國的關係不斷惡化。
  • 歐洲央行行長人選給默克爾出難題(雙語)
    法國表示支持義大利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擔任下屆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長,從而讓一度不被看好的德拉吉成為了這個世界最高經濟職位的熱門候選人。法國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在羅馬參加記者會期間表示,如果德拉吉擔任歐洲央行最高職位,他會「非常高興」。德國財政官員一周前曾暗示他們開始看好德拉吉。現在,分析人士說,63歲的德拉吉和歐洲央行最高職位之間的唯一的障礙來自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這一點可能更容易克服了。
  • 英媒分析:為何默克爾贏得連任無懸念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9月9日刊發題為《為什麼默克爾值得贏得德國大選?》的文章稱,德國在默克爾的領導下的確表現上佳,而在她堅定的指揮下,整個世界變得更好。但是在她的三個任期內,默克爾對於讓德國做好準備迎接未來仍做得不夠。如果她身居高位的這些年可以被視為僅僅在及格線以上的話,她必須利用第四個任期帶來變革。
  • 默克爾:一位物理學女博士的政治人生 | 人物
    默克爾上臺後,由於基民盟需要和社民黨聯合執政,從整體上繼承了施洛德的經濟政策,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歐洲央行開始降息,並施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歐元疲軟又讓以出口貿易聞名全球的德國最為受益,從而開啟了德國經濟的「黃金十年」。不僅在德國國內,默克爾在整個歐洲政壇的影響力也舉足輕重。
  • ...行為採取更強硬的路線。 (環球網)_7x24小時_市商網_otcbeta.com
    【被現場要求對華強硬,默克爾:未來與中國有關的挑戰在於在價值觀與利益間找到良好平衡】據路透社30日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示,歐洲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但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和經濟重要性,總會存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的權衡。
  • 孤獨的默克爾,你在為誰哭泣?
    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演講時情緒失控,瞬間引發熱議。不少人將其認定為默克爾為德國國內的疫情擔憂。事實上,默克爾情緒失控的背後,既有疫情肆虐的憂慮,也有對國家未來的擔憂,更多的則是對德國民意變化的無奈。作為歐洲少有的幾個政治家,默克爾任內埋頭發展,十幾年時間讓德國高速發展,超過英法成為歐洲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 病毒席捲歐洲!歐洲27個國家被感染,默克爾稱德國超60%人口危險
    綜合外媒3月11日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全球爆發,僅在歐洲就有超過17000例病例和700多人死亡,對這種病毒感染威脅生命的恐懼也已經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警告,目前在歐洲有近30個國家的人類之間正在發生感染。
  • 默克爾向全世界重磅發聲,拜登這次猝不及防
    無獨有偶,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已經向全世界重磅發聲,絕對不讓中國孤軍奮戰,這一次拜登怕是猝不及防。據觀察者網報導,德國總理默克以視頻形式發表演講,在演講過程中,德國總理對於中美關係表態十分謹慎。眾所周知,在拜登上臺之後也一直不斷拉攏其他國家,希望其他國家能夠跟從美國腳步共同來對抗中國。
  • 孔特談歐洲債券:歐洲需要協調一致
    歐洲需要協調一致綜合義大利安莎社、《24小時太陽報》報導,孔特表示,如果歐洲不能提供應對挑戰的金融工具,如歐洲債券,義大利將被迫採取自己的措施應對緊急情況。 但是,單獨國家的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不如歐洲統一政策有效,並有可能對歐盟產生負面影響。
  • 德國希望「獨善其身」 默克爾「全球一姐」不好當
    不過有不少評論指出,無論從客觀條件或主觀層面上,德國不可能、也不打算領導世界,在此次德國大選中,歐洲以至國際事務從來都不是德國選民關注焦點,就連外人眼中至關重要的難民議題,對德國人來說也已成歷史。英國《衛報》法籍記者努加雷德坦言,正因為德國人生活過得太好、政局太穩定,所以他們都不會關心國境以外的事情,只盼獨善其身。這一點,正是默克爾給予他們的競選承諾。
  • 歐洲債券在亞洲人氣旺 歐穩基金拋出80億債券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彭博新聞社4月10日稱,在歐洲債券在亞洲人氣上漲的背景下,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日前在亞洲發行了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41億元)的歐洲債券,將歐元發展推向新高潮。報導稱,歐洲救援基金9日出售收益率為0.875的五年期債券,其中的亞洲買主佔到了29%。
  • 歐洲再次傳出「噩耗」,默克爾流淚懇求支持,法國推遲解封
    在我們的印象中,德國一向是嚴謹的工業大國,各種精密儀器以及檢測的設備都十分先進,按理來說德國的新冠疫情應該控制得相當不錯,但實際上德國的疫情在歐洲內部也是最糟糕的。據德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日,默克爾在演講中呼籲德國人在聖誕節到來之際儘量減少外出,也要儘量減少家庭聚會,避免非必要接觸,在演講過程當中,默克爾甚至眼含熱淚地說道:科學家們懇求民眾支持科學的防疫。
  • 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給歐洲送上一份厚禮,默克爾轉憂為喜
    對於歐洲而言,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儘管這裡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發達國家,但是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表現得卻相當差勁,甚至連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的防疫能力都達不到,作為歐洲「領頭羊」的德國當前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