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給歐洲送上一份厚禮,默克爾轉憂為喜

2021-01-21 烽火崛起

對於歐洲而言,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儘管這裡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發達國家,但是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表現得卻相當差勁,甚至連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的防疫能力都達不到,作為歐洲「領頭羊」的德國當前面臨嚴峻挑戰。

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計,中國是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雖然其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程度做了預測,但是由於中國迅速恢復了經濟,經濟發展動力十足,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不斷地修正對於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的預期。

毫無疑問,中國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火車頭」,特別是在RCEP籤署以後,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經濟圈將進一步輻射到世界各個地區,在後疫情時代帶動全球經濟復甦跟增長,在歐洲方面經濟陷入低迷,並且疫情持續肆虐的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於12月30日跟歐洲達成了中歐投資協定,這將給歐洲各國注入防疫乃至經濟復甦的信心。

默克爾轉憂為喜

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已經花費了數年的時間,但是此前歐盟有著英國的存在,其作為美國在歐洲利益的「代言人」,不斷地阻撓著中歐達成投資協定,因此始終談不下來,如果中歐在2020年年底達成中歐投資協定,這其中跟英國脫歐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不止如此,中歐投資協定能夠達成,也是中國做出了極大的讓步,中國展現出了自己的誠意,也在年末給歐洲送上了一份厚禮,雖然中歐投資協定有利於兩國的投資者,但是流傳出來的協議內容主要還是提及歐洲企業在中國的優惠政策。

包括了汽車、生物技術、電信等領域中歐都將達成更加緊密的合作,而且中國也將允許外國企業在中國獨資,取消了對於外資的限制,極大地給予了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自由,並且中歐雙方也決定要成立雙邊的仲裁法院,以此來解決中歐企業之間發生的各種糾紛。

這意味著中歐已經將美國剔除在外,重新制定一些適用於更廣範圍的規則,美國在未來將更加難以跟歐洲達成類似的投資協定,因為其必須要比對中歐投資協定的標準。

對於中歐達成投資協定,默克爾也是轉憂為喜,公開向民眾表示未來德國將會更好,2021年將會是充滿期待的一年。

相關焦點

  • 中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給歐洲送上一份大禮,德國轉憂為喜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國在經濟發展起來以後,許多國家都向我國拋來橄欖枝,希望能夠與我國進行合作,在2021年的新年賀詞中,德國表示今年是最難的一年,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國挺身而出,為歐洲送來了一份大禮。
  • 收到中方送的新年大禮後,默克爾轉憂為喜,吐露心聲:充滿希望
    自2005年當選總理以來,在默克爾帶領下,德國經濟長期在歐洲一枝獨秀。截至2019年,德國貿易順差連續4年排名世界第一,達2930億美元。同樣在默克爾帶領下,歐盟成功挺過次貸危機、冰島等國債務危機引發的歐債危機。其堅毅果敢,巾幗不讓鬚眉,被譽為德國的「鐵娘子」。
  • 關鍵時刻未雨綢繆,默克爾大聲呼籲:要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新世界
    而在國際上,自川普上臺後美國對盟國也是加大了壓榨力度,美國先是獅子大開口逼迫韓國上漲天價防務費,接著在倫敦北約峰會上,川普逼迫歐盟各國加大防務開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遭到各國牴觸。種種現象疊加,導致現在歐盟第一個開始反思和美國的關係。
  • 鐵娘子默克爾挺身而出:美國別把手伸太長
    這個世界上總是不乏敢於挺身而出和美國唱對臺戲的勇者,德國總理默克爾就算一個。德國總理默克爾有著鐵娘子之稱的默克爾和川普不對付看不過眼早已不是一天兩天了,在此之前川普和默克爾曾經就增加軍費的問題上產生過不小的矛盾。
  • 2021年,中國給默克爾送去「新年大禮」,歐盟終於轉憂為喜
    編輯:一水流殤談及德國總理「鐵娘子」默克爾,她的執政能力在國際社會上有口皆碑。在她的帶領下,德國經濟始終佔據歐盟的重要位置,德國的貿易順差更是從2016年到2019年連續四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時,她也擔負起歐盟的領導任務,幫助歐盟多次挺過債務危機,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意。
  • 哈登退出世界盃後,火箭送威少兩個特權,德帥也送上了一份厚禮
    火箭隨隊記者費根在今天曝出了一個大事,詹姆斯哈登已經宣布不參加今夏在中國舉辦的男籃世界盃。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威斯布魯克,哈登希望在今夏能開始重新聚攏球隊,並和威少磨合以備新賽季。哈登和威少不僅僅是好友,他們還是一起長大的髮小。
  • 強硬默克爾拒絕歐洲債券
    歐盟峰會今日召開,歐元區國家將再次商討歐債危機解決辦法,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番表態讓峰會前景蒙上陰影。默克爾26日再次嚴詞拒絕歐洲債券。歐洲債券被許多人視為解決危機的一劑良藥,也意味著德國需要為希臘等國家的債務買單。
  • 歐洲又一次傳來壞消息,默克爾含淚懇求支持,全球目光緊盯中國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當前,歐洲又一次傳來"噩耗",多個國家正面臨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衝擊,採取何種有效措施來應對疫情變得非常重要。歐洲國家在應對第一波疫情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秋冬季來臨,疫情再次加重,並且越發不可控制,這令外界非常擔憂,關鍵時刻,全球目光緊盯中國。中國再次聚目,疫苗已抵達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已控制疫情國家,不僅擁有豐富的抗疫經驗,疫苗研究水平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 默克爾贈古中國地圖 有何深意
    鳳凰衛視2014年4月4日《時事開講》,以下為文字實錄:任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德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了他一幅1735年繪製的中國地圖,正是這幅地圖引起了中國網民的議論紛紛,默克爾的這份禮物背後是否別有深意呢?我們今天請何亮亮先生來解讀。何先生,您怎麼看默克爾送地圖給習近平的目的?
  • 關鍵時刻送上一份大禮,困擾中國多年的問題被解決
    可正因為西方國家的打壓和封鎖,讓我們意識到,自主研發才是硬道理,在此後,中國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多個領域,都有了自主研發成就,也讓那些西方國家感到震驚。現如今,我國軍事與科技發展水平,可以排在世界先列。單看硬實力,中國擁有兩艘航母,還掌握核電技術,除此以外,更有著自己的導航系統。
  • 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當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黨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受慘敗,德國右翼勢力民粹主義政黨選擇黨歷史性跨入柏林市議會時,默克爾在選後就對自己的難民政策作出了反思,近日的歐洲與伊斯蘭宗教乃至伊斯蘭國間的爭端更是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計劃推上風口浪尖。可以說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 開學第一天,給各位學生家長們送上一份厚禮!請及時查收
    每天八點半,給您送早飯!別著急,今天小壹特地為各位家長朋友們準備了一份厚禮!一份來自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各科精英教師的講授課程!一份中國教育電視臺同步直播的課程!軟體展示:在電腦上解壓縮軟體包,點擊「中國教育同步課堂主程序」即可打開軟體。
  • 山東黃河龍集團:送您和家人一份厚禮 讓這個冬日更溫暖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12月18日訊(記者 李兆濱)循天道,和陰陽,歷四時,諧情誼,益身心,得知己……每一杯匠心釀造的美酒,都堪稱是上天饋贈給世人的一份厚禮。強己恕人,體現的是對天地與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中正平和,是行為的自律自由。
  • 贈習總清代地圖 默克爾想表達什麼?
    默克爾贈習近平1735年中國地圖  周五(3月28日)晚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先生邵爾在總理府官邸私人宴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這也是這位德國女總理第一次用這樣私密的方式來接待客人。此前,默克爾向習近平贈送了一份意外的禮物:一幅德國1735年繪製的中國地圖。
  • 市中研院附屬醫院心肺科護師申文杰:關鍵時刻 挺身而出
    天津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市中研院附屬醫院心肺科護師申文杰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行動踐行擔當使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天津北方網訊:「特殊時期,醫護人員就要到一線去,到隔離區去,那裡的病人需要我們!」
  • 歐洲抗疫壓力有多大?默克爾哭了,馬克龍病了
    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面對英國「脫歐」、美國「退群」、內部分歧嚴重的多重挑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在區域一體化道路上躑躅前進的歐洲迎來考驗其向心力和治理能力的壓力測試。 誰來替默克爾「穩」住歐洲 幾天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則視頻在社交媒體熱傳。
  • 默克爾演講點醒歐洲國家,英法紛紛看向了中國,尋求對華深度合作
    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在德國已經擔任了15年總理,她在任期之內,讓德國成為了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且實現穩固的增長,就在傳統的英國和法國面臨困境的時候,德國起來了。默克爾在她的臨別的演講當中指出,歐洲的國家應該積極地尋求和中國的廣泛合作,這樣是有利於整個歐洲國家的,中國象徵著未來,美國的將來是會被取代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 歐盟:沒錢了,默克爾:我給你,德國人一臉問號:憑什麼我們給?
    中國人常說患難見真情,這是中國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體現。還有一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話放在眼下的歐洲最貼切不過了。畢竟當初義大利苦苦哀求卻得不到救援的是那個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歐洲,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溼潤著眼眶痛斥的也是那個只在童話裡團結的歐洲。
  •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態,呼籲歐洲團結一致,應對美國
    據俄羅斯衛星社5月16日報導,在接受《南德意志報》採訪時,德國總理默克爾敦促歐洲國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抗美國的壓制。她指出,腐朽的戰後秩序已經無法套用到當今社會了,歐洲需要重建自己的世界地位。近幾年來,美國和歐盟,尤其是和德國的關係不斷惡化。
  • 中國在最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後,希臘總理:體會「朋友」真含義
    帕夫洛普洛斯回應說,希臘人民對中國有天然的親近感,因為希中都是古老的文明國度。今年5月,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帕夫洛普洛斯作為西方文明發源地的總統,專程參加。他表示,國際上有些人鼓譟所謂「文明衝突論」,這是十分錯誤的。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借鑑,取長補短,這才是世界持久和平和人類和諧共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