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2020-12-14 了塵不脫俗

當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黨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受慘敗,德國右翼勢力民粹主義政黨選擇黨歷史性跨入柏林市議會時,默克爾在選後就對自己的難民政策作出了反思,近日的歐洲與伊斯蘭宗教乃至伊斯蘭國間的爭端更是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計劃推上風口浪尖。可以說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2011年初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敘利亞政府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和敘利亞反政府軍之間不斷發生武裝衝突,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勢力不斷壯大, 2015 年以後,隨著美國聯手其盟國對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空襲次數增加,導致敘利亞國內難民數量急劇上升,來自西亞北非等戰亂地區的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不斷湧入歐洲尋求避難。此時默克爾面臨著是否接受難民湧入德國的困境,在左翼作家、媒體等聯合鼓動下默克爾做出了大規模引入難民的決定。當默克爾做出這個決定後,全世界的媒體都為默克爾唱點讚,將默克爾視為新時代的「道德領袖」「最傑出歐洲領導人」。正是這種鋪天蓋地的輿論狂潮,左右了默克爾日後的難民決定。

僅僅在2015年5個月時間裡,德國吸收的難民數量就超過了100多萬,佔到了德國總人口的1.6%。2015年全年德國接收難民所花費的費用就已經超過211億歐元,極大地加劇了德國的財政負擔。但是財政問題僅僅是引入難民政策帶來的後續連鎖反應的冰山一角,穆斯林難民融入歐洲問題所引發的文化衝突甚至宗教戰爭才是重中之重,這與穆斯林的文化教育,職場上升渠道,家庭條件等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首先,穆斯林具有堅定不移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歸屬

無數歷史事實表明,穆斯林難民永遠不會被歐洲文明所同化。無論是奧斯曼帝國遺留在歐洲巴爾幹的波赫穆族,還是突厥人遺留在印度的穆斯林,他們對自己宗教的虔誠讓他們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宗教,不但能夠抗拒西方文明的融合,還能分解吸收西方人口的皈依。

其次,穆斯林移民相對狹窄的上升渠道

由於移民相對低下的教育水平,語言難題,以及與西方社會文明格格不入的宗教習慣,使大部分穆斯林移民幾乎不可能在西方社會看到上升通道,從而極易在心理上走向極端。

最後掏空身家移民德國穆斯林難以實現「德國

大部分德國穆斯林難民為了自己的「德國夢」,散盡家財歷經千辛萬苦,才進入德國,而在德國他們僅能過著最底層的生活,巨大的期望落差是其可能走向極端,引發社會問題的另一大誘因。

德國《經濟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難民狀告聯邦移民與難民局「不作為」的案子將近近6000件,而難民與本地民眾、難民與難民之間的劇烈衝突也時常發生,嚴重的時候德國中部城市卡塞爾的一處難民居住營地在一日之內發生3次大規模衝突,當地民眾和難民之間的大規模鬥毆等事件也屢見不鮮。同時德國恐怖襲擊頻發,2016年7月,德國僅在一周之內就發生了四起恐怖襲擊,紛亂的社會治安和愈演愈烈的恐怖襲擊將會永遠陪伴德國和歐洲。

默克爾的難民政策,讓東歐國家與西歐陷入分裂,整個歐盟瀕臨崩潰。事實上,難民並不意味著朋友,歷史上,由難民發展起來的勢力推翻固有實力的例子比比皆是,為逃避匈人而逃亡羅馬的日耳曼民族滅了羅馬;逃避吐蕃的難民西夏党項人竊據了河西走廊,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歷史總是在重複著相同的故事。穆斯林避難湧入歐洲造成的種種社會問題,由此引發的一連串蝴蝶效應,無論是暴力襲擊的愈演愈烈,還是極右翼政黨的迅速崛起,都只是默克爾難民政策負面影響的起點,絕非終點。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又將見證歷史的重演。

相關焦點

  • 半月談|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
    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尹繼武 姜靜雅飽受新冠肆虐的歐洲,又籠上了恐怖主義的陰霾。11月3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中心城區發生槍擊,槍手將槍口對向了新一輪「封城」前聚集街頭的民眾。10月29日,法國南部城市尼斯一座聖母院教堂發生了持刀襲擊。
  • 近半數德國人不再信任歐洲難民政策
    這樣可怕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2015年夏天,德國總理默克爾決定開放邊境,讓數以十萬計的難民進入德國尋求庇護。面對眼下的又一波難民潮,德國人怎麼看?《圖片報》就歐洲難民問題在德國發起一項調查。聯邦政府是否有從當年的難民危機中吸取了教訓?在經歷過難民危機,嘗盡苦果後,大聯合政府能否更好地應對難民問題?
  • 王陶陶:川普與默克爾——西方世界的致命分裂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陶陶】 近日,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之間突如其來的激烈糾紛,引發了世人的震驚。 不久前,川普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和德國《圖片報》聯合採訪時,對默克爾做出了極其嚴厲的抨擊,他聲稱,「默克爾的難民政策犯下了非常災難性的錯誤,並認為,「歐盟基本上就是德國的工具。」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默克爾咋化解「難民關」
    2015年湧向歐洲的難民潮,險些威脅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三次連任的希望。由於決定向難民敞開大門,佔據道義高點的默克爾一度陷入「政治危機」:支持率一路下降,其領導的基民盟接連在多場地方議會選舉中受挫。  然而,9月24日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前夕,默克爾早已一掃頹勢,「坐等當選」。
  • 王陶陶:默克爾將證明,沉迷「聖母」形象引入難民會怎樣
    最近,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黨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受慘敗。與之相應的是,極右翼另類備選則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一步跨入柏林市議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受選舉結果的打擊,默克爾在選後對自身的難民政策作出了懺悔。但事實上,默克爾難民政策的破壞效應並不僅僅局限於選舉,從長遠來看,默克爾還將把整個歐洲的未來甩上毀滅的祭壇。
  • 奧地利擬收緊難民政策 歐盟各國應對步調不一致
    奧地利擬收緊難民政策 歐盟各國應對步調不一致 2015-11-05 09:00:31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也出席了機場的歡送儀式。  目前希臘境內有66000名難民等候重新安置。義大利的首批重新安置難民已在10月9日前往瑞典。  另有報導指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西部城市達姆斯塔(Darmstadt)對保守派基督教民主黨發表演說時,談到匈牙利關閉同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接壤邊境引發的一連串問題,她認為,如果德國關閉與奧地利接壤的邊境,恐會「引發反彈」。
  • 默克爾:一位物理學女博士的政治人生 | 人物
    默克爾上臺後,由於基民盟需要和社民黨聯合執政,從整體上繼承了施洛德的經濟政策,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歐洲央行開始降息,並施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歐元疲軟又讓以出口貿易聞名全球的德國最為受益,從而開啟了德國經濟的「黃金十年」。不僅在德國國內,默克爾在整個歐洲政壇的影響力也舉足輕重。
  • 袁野:選出默克爾,對德國還是一件好事嗎
    默克爾沒有對手,政策沒有爭議,結果沒有懸念。選戰時期的主要議題——社會公正、難民政策、土耳其入盟談判、環境變化、反恐等等,兩大黨基本都是「九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別;雖然它們竭力使自己的競選綱領和對手有所區別,但結果依然不像是在論戰,而更像是聯合政府成員在相互協商,難怪唯一一場電視辯論也讓人昏昏欲睡。
  • 埃爾多安「無事獻殷勤」,和默克爾冰釋前嫌?
    據環球網消息,當地時間1月2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土耳其,並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舉行會晤。包括「今日俄羅斯」(RT)、和《每日郵報》等外媒,都將目光聚焦到了埃爾多安送給默克爾的禮物。默克爾收到的來自埃爾多安的禮物,包括一面鑲嵌了飾物的鏡子和一個頭盔。
  • 非傳統安全挑戰歐洲
    11月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人們點燃蠟燭哀悼維也納槍擊事件遇難者 難民正在撕裂歐洲 歐洲恐怖主義並非突發、孤立,而是自「9·11同時,由於申根條約的籤訂,歐洲國家間具有高自由流動性,這導致難民潮從南歐國家四散湧入至整個歐洲,一時間引發各國「自掃門前雪」而爭相關閉邊境的舉措。 另一方面,秉持開放、自由、人權等基督教理念,歐洲移民政策本來具有包容開放的特徵,然而歐洲恐怖主義事件頻發、右翼勢力崛起,歐洲難民政策難以同時兼顧開放的難民政策與封閉的邊境管控間的內在矛盾。
  • 這可能是給默克爾最好的生日禮物
    10日,第三次被拍到顫抖不止時,她正在總理府舉行儀式歡迎到訪的芬蘭總理林內。大家注意到,她竭力控制著自己的身體,同時嘴裡一直在嘟囔著什麼。唇語專家事後稱,她說的應該是「我能挺住」。不知默克爾本人是否情願,但難以避免的是,從德國到歐洲,圍繞「後默克爾時代」的討論已然開啟。
  • 歐洲抗疫壓力有多大?默克爾哭了,馬克龍病了
    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面對英國「脫歐」、美國「退群」、內部分歧嚴重的多重挑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在區域一體化道路上躑躅前進的歐洲迎來考驗其向心力和治理能力的壓力測試。 誰來替默克爾「穩」住歐洲 幾天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則視頻在社交媒體熱傳。
  •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態,呼籲歐洲團結一致,應對美國
    據俄羅斯衛星社5月16日報導,在接受《南德意志報》採訪時,德國總理默克爾敦促歐洲國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抗美國的壓制。她指出,腐朽的戰後秩序已經無法套用到當今社會了,歐洲需要重建自己的世界地位。近幾年來,美國和歐盟,尤其是和德國的關係不斷惡化。
  • 強硬默克爾拒絕歐洲債券
    歐盟峰會今日召開,歐元區國家將再次商討歐債危機解決辦法,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番表態讓峰會前景蒙上陰影。默克爾26日再次嚴詞拒絕歐洲債券。歐洲債券被許多人視為解決危機的一劑良藥,也意味著德國需要為希臘等國家的債務買單。
  • 病毒席捲歐洲!歐洲27個國家被感染,默克爾稱德國超60%人口危險
    綜合外媒3月11日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全球爆發,僅在歐洲就有超過17000例病例和700多人死亡,對這種病毒感染威脅生命的恐懼也已經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警告,目前在歐洲有近30個國家的人類之間正在發生感染。
  •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德國大選漸入佳境,默克爾連任勝算幾何?
    一、聚焦--默克爾參加活動被扔西紅柿,沉著應對彰顯強大氣場德國將於9月24日選出下任總理,現任總理默克爾正在在謀求其第四個任期。為了拉票造勢,她於9月5日出席在南部城市海德堡一所大學舉行的競選活動。然而在此期間,有示威者突然向默克爾扔出兩個西紅柿,其中一個擦過其左邊臀部,另一個則擊中站在其身旁的助手。不過,默克爾被西紅柿擊中後仍處變不驚,還拿出紙巾讓助手擦拭汙痕。
  • 默克爾坐在椅子上演講 專家:或患「直立性震顫」
    默克爾坐在椅子上做演講,有人猜測:可能患了「直立性震顫」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總理,生日快樂!」
  • 歐洲發生了什麼?默克爾現場表明態度,反華聯盟這回要失望了
    據環球網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現場表明態度稱,歐洲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能被其他國家所左右,因為兩者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需要溝通和交流以求得平衡。反華聯盟這回要失望了,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在帶來矛盾的同時必然也會誘發合作,只是歐洲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默克爾要特意做此表態?
  • 默克爾:全球經濟力量正在改變 中國經濟將實現正增長
    默克爾:全球經濟力量正在改變 中國經濟將實現正增長 央視新聞 2020-12-10 15:36
  • 債務或隨時引燃歐洲經濟危機,全球這兩個城市房價泡沫正在破滅?
    跡象表明,義大利的債務危機或隨時引燃歐盟多個成員國經濟危機,甚至還有英國經濟。鑑於歐洲經濟危機恐慌指數的上升,一些分析師放棄了一直以來對於歐洲央行將於2019年6月升息的預期。但出人意料的是,歐洲央行或按預期加息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