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50萬難民不成問題!」近半數德國人不再信任歐洲難民政策

2020-12-14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道德經」報導 在希臘與土耳其的邊境線上,正聚集著成千上萬伺機而動的難民,為了進入歐盟,甚至有人不惜拼死相搏,最終命喪邊境無人區。這樣可怕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2015年夏天,德國總理默克爾決定開放邊境,讓數以十萬計的難民進入德國尋求庇護。

面對眼下的又一波難民潮,德國人怎麼看?《圖片報》就歐洲難民問題在德國發起一項調查。

聯邦政府是否有從當年的難民危機中吸取了教訓?在經歷過難民危機,嘗盡苦果後,大聯合政府能否更好地應對難民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48%)認為,在難民問題上,聯邦政府並沒有比過去做得更好。

僅有28%的人對聯邦政府目前的應對舉措表示肯定和信任,其中大部分贊同的聲音來自聯盟黨支持者(45%),綠黨支持者也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41%)。

針對聯邦政府的不信任和質疑已然成為目前德國社會的主流聲音,但其中僅有0.6%來自綠黨支持者,34%來自聯盟黨支持者。其餘各黨派選民普遍對難民政策持懷疑態度。德國另類選擇黨、自民黨和左翼黨的受訪選民中,分別有86%、 54 %和53%持質疑態度,6%、25%和28%持贊同態度。有46%的社民黨選民認為聯邦政府依舊未能控制局勢,38%選擇相信政府。

在本周一(9日)晚間,德國大聯合政府舉行了內部會談,並決定了在歐洲「自願聯盟」中承擔「適當份額」,從希臘難民營中接收1000至1500名處境最為困難的難民兒童,其中包括14歲以下無人陪伴的兒童以及急需緊急醫療援助的兒童,大部分被接收兒童是女孩。

日前,慕尼黑弗賴辛總教區總主教Reinhard Marx和德國福音派教會(EKD)主席Heinrich Bedford-Strohm對歐盟在希臘與土耳其的邊境實施的一系列邊防措施表示強烈譴責。

漢堡的大主教Stefan Hee就曾反覆強調,希臘難民營局勢十分嚴峻,他表示,大聯合政府這一決定是非常「急迫的」。包括德國在內的所有歐盟國家都應當參與「自願聯盟」,不應該逃避他們本該承擔的責任。

明斯特教區的難民政策專員Helmut Fltotto呼籲歐盟迅速介入。他表示:「現在,希臘和土耳其邊境所發生的,皆已違反國際法和人權,這有悖於歐洲的價值觀。」歐盟不應對此視而不見。「接收50萬難民對於德國來說不成問題。」

柏林教區天主教慈善協會的負責人Ulrike Kostka甚至提出:「德國應該一同接收難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強行將孩子與家人分離,將對尋求庇護者造成進一步傷害,甚至可能引發心理創傷。」「作為慈善協會,我們的基本要求是,必須讓難民兒童與家人一同接受庇護。」(原標題:德國新聞| 「接收50萬難民不成問題!」近半數德國人不再信任歐洲難民政策)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道德經

相關焦點

  • 900萬瑞典人接收40多萬難民,對穆斯林難民最友善之國
    自2011年起,來自中東、北非、西巴爾幹及阿富汗等地區的難民大規模經由地中海或土耳其進入歐洲,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為嚴重的難民危機。面對規模龐大和構成複雜的難民群體,歐盟和各成員國在難民接收、難民甄別、難民安置和難民融合等方面立場和做法有很大的差異。
  • 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當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黨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受慘敗,德國右翼勢力民粹主義政黨選擇黨歷史性跨入柏林市議會時,默克爾在選後就對自己的難民政策作出了反思,近日的歐洲與伊斯蘭宗教乃至伊斯蘭國間的爭端更是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計劃推上風口浪尖。可以說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 解讀:為何歐洲各國對難民態度冷熱不均
    越來越多的難民正湧入歐洲。(圖片來源:美媒)中國日報網9月9日電(劉世東)歐洲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危機,歐洲各國不得不調整政策應對不斷湧入的難民潮,其中德國在本月初最先宣布今年將允許更多難民入境,隨後英法等國也表示將接納更多難民,但數量遠遠少於德國,而匈牙利等東歐國家則堅持收緊難民政策。
  • 德國人收留難民是患了「聖母癌」?
    持有這個觀點其實無可厚非,畢竟這可以視作「無序世界」對「有序世界」的「侵蝕」,不帶來問題是不可能的。但若認定難民只會帶來災厄,對其抱有各種偏見,則不但缺乏依據,甚至是很可惡的行為了。不幸的是,這確實是不少國人的看法(當然也不只是國人),近日有很多「德國人因收留難民而遭殃」的說法在社交網絡上廣泛流傳。
  • 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了什麼?
    對於這一問題,其難民政策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答案。在這樣的寬鬆政策下,德國難民人數激增,2016年底,已從15年初的45萬上漲到150萬。▲德國人手持標語抗議,「難民不被歡迎」德國社會也正面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撕裂。
  • 德國難民融入傳出好消息:半數安家樂業,學習德語成績顯著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大量敘利亞人逃到國外,雖然鄰國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接收了大量難民,不過許多人希望在更富裕的歐洲居留,加劇了前往歐洲的難民潮。2015年難民危機時,最初統計稱到德國尋求庇護者近110萬人,當中包括428,468名敘利亞人、154,046名阿富汗人和121,662名伊拉克人。德國政府後來表示由於重複登記等原因,導致先前公布的數字被高估,2015年的數字實為89萬人。
  • 德國雄心勃勃提出接收難民改革方案 運轉不靈?
    歐盟難民政策如何改革?三個實質問題有待回答德國《世界報》網刊文表示,實質上,歐洲難民政策的改革,涉及以下幾個基本問題:第一,當非歐洲公民非法入境,但這是由於他卻在尋求保護,避免追殺或是戰爭時,歐洲國家作為一個聯合的整體,應該如何應對?全部接受這些難民?還是可以遣返其中的一些人?
  • 德國政府:難民是暴力犯罪增加主因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據德國《焦點》周刊8月31日報導,5年前的難民危機中,德國湧入約160萬名難民。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最近公布的報告首次承認,難民群體是德國暴力犯罪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青少年難民犯罪。
  • 非傳統安全挑戰歐洲
    部分難民遭遇的社會化難題同樣不容小覷。難民在融入新環境的過程中持續遭遇社會文化衝擊、宗教褻瀆和政策歧視。他們普遍缺乏社會歸屬感,對政府極度不信任,很有可能因為不滿自身處境,仇視社會,或被極端分子利用,成為潛在的恐怖主義事件製造者。實際上,歐洲很多移民後裔特別是一些青壯年移民,由於社會認同缺失、政治不滿等原因,更容易受極端思想蠱惑,發生激進化、極端化轉變。
  • 聯合國最新報告:去年全球難民近7000萬,土耳其接收最多難民
    報告稱,去年年底難民的數字比前年增加近300萬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計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淪為難民。其中,85%的難民居住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國家。對此,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稱,「有些人認為,難民危機發生在富裕國家,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呼籲富裕國家擔負起人道主義責任。
  • 半月談|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
    11月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人們點燃蠟燭哀悼維也納槍擊事件遇難者部分難民遭遇的社會化難題同樣不容小覷。難民在融入新環境的過程中持續遭遇社會文化衝擊、宗教褻瀆和政策歧視。他們普遍缺乏社會歸屬感,對政府極度不信任,很有可能因為不滿自身處境,仇視社會,或被極端分子利用,成為潛在的恐怖主義事件製造者。
  • 德國移民問題「解套」難
    德國社會在移民問題上所持立場各異,一時間移民問題凸顯,德國移民國家形象也因此飽受質疑。外媒甚至評論稱,德國繽紛多元的「神話」不再。為解決移民問題,德國政府多管齊下,現成效如何?未來,要解決移民問題,德國面臨何種壓力?
  • 德國難民危機影響政治格局,右翼選擇黨已成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
    |視覺中國根據德國民調機構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被視作堅決反對難民政策的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在德國東部地區獲得空前聲望,其支持率已達到25%,超過了默克爾的聯盟黨,成為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德國建制派因感情用事而對難民問題處理失當的政治後果開始展現。
  • ...民黨成員談2017年大選和難民問題:不認同難民帶來更多公共安全...
    從未在德國本土政壇活躍、此前擔任歐洲議會會長的舒爾茨,一開場就表示要修改「2010議程」,實現更多的社會公平,於是舒爾茨一度被很多人視為拯救德國政治的救星。根據德國電視一臺ARD的民調,舒爾茨所在的SPD今年二月份的支持率首次超過默克爾所在的Union,一度高達50%。
  • 德國人熱情擁抱難民,只是為了洗刷納粹恥辱嗎?
    一戰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匈帝國和德國結盟並雙雙戰敗,如何重構中東歐地緣政治格局成了新的問題。正在此時,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以「民族自決」為方針的十四點原則,推動了一大批中東歐民族國家的建立。但是,「民族自決」原則執行的並不徹底,因為協約國不願意看到戰敗國德國人口和版圖反而因為民族自決原則而膨脹。
  • 各國接收難民難 歐盟給每位難民1萬歐元補貼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 西媒稱,為了推進難民安置工作,歐盟委員會推出了新的經濟鼓勵機制,為每位難民提供1萬歐元補貼。主管移民、內部事務與公民事務的歐盟委員季米特裡斯·阿夫拉莫普洛斯表示,安置的具體人數由歐洲理事會確認,各成員國將自主決定是否參與難民安置計劃。此前,歐盟向從希臘和義大利入境的難民提供的補貼為每人6000歐元。
  • 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
    所以一直以來,難民問題就是困擾全世界的一個主要問題,為此很多國家就加入了接收難民的陣營,包括西方,而我國一直以來那是堅決不接收難民。為此,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我們知道西方接收中東難民,近幾十年來接收了數千萬,而且到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在向歐洲遷移,所以西方一直標榜自己是接收難民最多的地區。但是其實西方接收難民,絕不是其所謂的人道主義和世界情懷,這兩個詞在西方是沒有的。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默克爾咋化解「難民關」
    由於不少嫌疑人為難民,這一事件引發德國社會對難民和安全問題的大討論。此外,自2016年以來,向來平靜的德國接連發生多起暴力事件,一些襲擊者為難民或有移民背景。  這一系列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德國輿論對難民湧入的不滿,進而質疑默克爾接納難民的決定。
  • 德國聰明之舉,接收大批中東難民!難道不怕「難民」化?
    據了解,一開始很多的國家開始會接收難民的,但是由於數量太多,很多國家都暫停了這個措施。也導致現在近百萬的難民處於流浪的階段。德國接收難民了解德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德國雖然在二戰中的軍事受限制,但他們的工業發展是非常強大的,就連超級大國的美國也佩服不已。
  • 西方公開發難:中國有義務收留難民!專家回4個字太霸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遠處的燈光》這本書,這本書是丹尼爾·特裡林通過在歐洲邊界地區走訪、調查所作,這本書是以一種細細訴說的方式,深刻具體地揭示難民的困難處境。通過講述一個個人物的故事和經歷,以點概面的方式將難民群體的無助、困苦及顛沛流離的狀況表達得淋漓盡致。